Dlc插头的定位壳体及拉动解锁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93002阅读:15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Dlc插头的定位壳体及拉动解锁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连接器领域,特别是一种DLC插头的定位壳体及拉动解锁结构。
背景技术
申请号为2010201127562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光纤连接器,所述光纤连接器包括保护壳及装配在保护壳内部的双工DLC插头,双工DLC插头包括两个插头单体,插头单体包括一前一后装配在一起的外壳体和后套,外壳体的顶面上分别设有用于与适配连接器卡 紧的卡子,卡子具有弹性,其前端一体设在外壳体的顶面上,后端向后悬伸并逐渐向外壳体的顶面外围倾斜,两个插头单体的后套一左一右并列的插装在一定位壳体上,两外壳体上的卡子形成双工卡子,在与适配的插座模块分离时,是通过按压双工卡子来实现解锁的,因此当DLC插头密集排布、多层排布时,采用按压取卸形式从适配插座中解锁DLC插头时,就显得很不方便。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DLC插头的定位壳体,以通过与拉绳配合来解决现有的双工DLC插头密集排布或多层排布时取卸不便的问题。同时,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在于提供双工DLC插头的拉动解锁结构。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DLC插头的定位壳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DLC插头的定位壳体,包括顶板和底板,所述顶板和底板之间通过连接板连接,顶、底板之间具有用于固定装配插头单体的安装室,安装室的前侧具有供插头单体进入的入口,顶板上设有拉绳穿出口,底板上设有拉绳穿入口,拉绳穿出口与拉绳穿入口之间互相连通并形成供拉绳穿过的转向通道。拉绳穿入口和拉绳穿出口分别具有用于与对应的拉绳滑动配合的圆弧形的口沿。所述安装室有两个,两个安装室一左一右分设在连接板的左右两侧并关于连接板对称,顶、底板上的所述通孔一上一下相对设置并分别位于连接板的上、下方处,连接板上对应所述通孔的位置处设有供拉绳穿过的过绳孔,所述过绳孔为贯通连接板的左右侧的通孔。所述定位壳体的前侧设有用于供拉绳从过绳孔的径向进入所述通道的进绳口。所述顶、底板和连接板中的至少一个的内侧面上设有用于与对应的插头单体卡配的卡块或卡口。本实用新型的双工DLC插头的拉动解锁结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双工DLC插头的拉动解锁结构,包括顶板和底板,所述顶板和底板之间通过连接板连接,顶、底板之间具有用于固定装配插头单体的安装室,安装室的前侧具有供插头单体进入的入口,顶板上设有拉绳穿出口,底板上设有拉绳穿入口,拉绳穿出口与拉绳穿入口之间互相连通并形成穿装有拉绳的转向通道,所述拉绳的前端自下而上穿过转向通道并形成用于与对应的插头单体的卡子连接的连接端,拉绳的后端位于转向通道之外。拉绳穿入口和拉绳穿出口分别具有用于与的拉绳滑动配合的圆弧形的口沿。所述安装室有两个,两个安装室一左一右分设在连接板的左右两侧并关于连接板对称,顶、底板上的所述通孔一上一下相对设置并分别位于连接板的上、下方处,连接板上对应所述通孔的位置处设有供拉绳穿过的过绳孔,所述过绳孔为贯通连接板的左右侧的通孔。所述定位壳体的前侧设有用于供拉绳从过绳孔的径向进入所述通道的进绳口。所述顶、底板和连接板中的至少一个的内侧面上设有用于与对应的插头单体卡配的卡块或卡口。由于本实用新型的DLC插头的定位壳体在其顶板上设有拉绳穿出口,在其底板上设有拉绳穿入口,拉绳穿出口与拉绳穿入口之间互相连通并形成供拉绳穿过的转向通道,·因此,在使用的过程中可在所述转向通道穿设对应的拉绳,将拉绳的一端自下而上穿过所述通道并与对应的插头单体上的卡子连接在一起,从而便可通过拉动拉绳的另一端来拉动插头单体上的卡子向下靠拢,进而实现对双工DLC插头的解锁,由于所述转向通道的存在,在解锁的过程中,当向后拉动拉绳时,转向通道将向后拉动拉绳的力转化为向下拉动卡子的力,从而解锁卡子,此时,当进一步向后拉动拉绳时,插头便在拉绳的作用下自动与适配的插座分离,解锁方便;较之现有的按压解锁的方式,通过拉绳解锁不受周围操作空间的限制,即使是在DLC插头密集排布或多层排布的情况下,也可轻松、准确的解锁相应的DLC插头;另外,本实用新型的DLC插头的定位壳体可通过与对应的拉绳配合解决现有的DLC插头密集排布或多层排布时取卸不便的问题。更进一步的,将拉绳穿入口和拉绳穿出口的用于与拉绳配合的部位均视为弧面,从而可减小拉绳在相应位置受到的剪力,有效地保护拉绳,增长插头的正常工作周期;将两安装室关于连接板对称设置,将拉绳穿入、穿出口相对设置并设于连接板的上、下方,从而可使得使用过程中拉绳的位置位于对应的两插头单体之间的位置处,此种情况下,可通过一横杆将对应的两插头单体的卡子连接,从而通过拉动横杆来实现解锁,一则减少了所需拉绳的数量,二则实现了双工DLC插头的两插头单体的同步解锁;进绳口可实现拉绳向转向通道的方便进入,尤其是当拉绳的两端分别具有其他附属结构,如拉环、连接套等造成拉绳的两头大中间小时,可简化对拉绳的装配;卡块或卡口则可实现与对应的插头单体之间的快速、可靠连接。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双工DLC插头的拉动解锁结构在其定位壳体的顶板上设有拉绳穿出口,在底板上设有拉绳穿入口,拉绳穿出口与拉绳穿入口之间互相连通并形成供穿装有拉绳的转向通道,所述拉绳的前端自下而上穿过转向通道并形成用于与对应的插头单体的卡子连接的连接端,因此,在使用的过程中可将拉绳的连接端与对应的插头单体上的卡子连接在一起,从而便可通过拉动拉绳的另一端来拉动插头单体上的卡子向下靠拢,进而实现对双工DLC插头的解锁,由于所述转向通道的存在,在解锁的过程中,当向后拉动拉绳时,转向通道将向后拉动拉绳的力转化为向下拉动卡子的力,从而解锁卡子,此时,当进一步向后拉动拉绳时,插头便在拉绳的作用下自动与适配的插座分离,解锁方便;较之现有的按压解锁的方式,通过拉绳解锁不受周围操作空间的限制,即使是在DLC插头密集排布或多层排布的情况下,也可轻松、准确的解锁相应的DLC插头;另外,本实用新型的DLC插头的定位壳体解决了现有的DLC插头密集排布或多层排布时取卸不便的问题。更进一步的,将拉绳穿入口和拉绳穿出口的用于与拉绳配合的部位均视为弧面,从而可减小拉绳在相应位置受到的剪力,有效地保护拉绳,增长插头的正常工作周期;将两安装室关于连接板对称设置,将拉绳穿入、穿出口相对设置并设于连接板的上、下方,从而可使得使用过程中拉绳的位置位于对应的两插头单体之间的位置处,此种情况下,可通过一横杆将对应的两插头单体的卡子连接,从而通过拉动横杆来实现解锁,一则减少了所需拉绳的数量,二则实现了双工DLC插头的两插头单体的同步解锁;进绳口可实现拉绳向转向通道的方便进入,尤其是当拉绳的两端分别具有其他附属结构,如拉环、连接套等造成拉绳的两头大中间小时,可简化对拉绳的装配;卡块或卡口则可实现与对应的插头单体之间的快速、可靠连接。

图I是本实用新型的DLC插头的定位壳体的实施例I的在一个视角下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DLC插头的定位壳体的实施例I的在另一视角下的立体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DLC插头的定位壳体的实施例I在一个视角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DLC插头的定位壳体的实施例I在另一视角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双工DLC插头的拉动解锁结构的实施例I的在一个视角下的立体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双工DLC插头的拉动解锁结构的实施例I的在另一视角下的立体图;图7是图6中的拉绳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图6中的定位壳体的立体图;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DLC插头的定位壳体的实施例I在一个视角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DLC插头的定位壳体的实施例I在另一视角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DLC插头的定位壳体的实施例1,如图1-4所示,包括顶板11、底板12及连接在顶、底板之间的连接板13,底板12为一平板,顶板11具有与底板12平行的基部,基部的左右两侧分别具有向下翻折的翼部,底板12、连接板13及顶板11的基部共同构成工字型,连接板13将顶板11和底板12分别等分为两部分,从而使得顶板11和底板12之间的空间被分割成两个用于固定装配插头单体14的安装室,两安装室分别位于连接板13的左右两侧并关于连接板13对称,每个安装室均具有用于供插头单体14进入的入口,所述入口位于定位壳体的前端处,顶板、底板的内侧面上和连接板上分别设有用于与插头单体卡配的卡块15,顶板11上对应连接板的上方处设有拉绳穿出口,底板12上设有与顶板上的拉绳穿出口对应的拉绳穿入口,拉绳穿入口和拉绳穿出口相对设置,二者通过设在连接板上的过绳孔连通后形成一转向通道,过绳孔为沿左右方向贯通连接板的通孔,这样可使得对其加工方便,拉绳穿入口和拉绳穿出口分别具有用于与拉绳滑动配合的口沿,该口沿呈圆弧形,当拉动拉绳16解锁插头时,拉绳16以所述口沿为转向支点并与拉绳滑动配合,从而减小了对拉绳16的剪力,增长插头的正常工作周期;另外,定位壳体的前端处设有进绳口 17,进绳口 17实则为转向通道的径向上的开口,其从上向下延伸,进绳口 17的上端、下端位于顶、底板上,其中间部分则位于连接板13的前端面上,进绳口方便了拉绳16的装配,尤其是当拉绳16的两端分别具有其他附属结构,如拉环、连接套等造成拉绳的两头大中间小时,可简化对拉绳的装配。在本实用新型的DLC插头的定位壳体的其它实施例中,上述的DLC插头的定位壳体的实施例I中所述的卡块还可以用卡槽来代替;另外,所述定位壳体还可以只具有一个
安装室。本实用新型的双工DLC插头的解锁结构的实施例1,如图5-10所示,包括定位壳体101及拉绳102,定位壳体与上述的DLC插头的定位壳体的实施例I中所述的定位壳体的 结构相同,包括顶板21、底板22及连接在顶、底板之间的连接板23,底板22为一平板,顶板21具有与底板22平行的基部,基部的左右两侧分别具有向下翻折的翼部,底板22、连接板23及顶板21的基部共同构成工字型,连接板23将顶板21和底板22分别等分为两部分,从而使得顶板21和底板22之间的空间被分割成两个用于固定装配插头单体24的安装室,两安装室分别位于连接板23的左右两侧并关于连接板23对称,每个安装室均具有用于供插头单体24进入的入口,所述入口位于定位壳体的前端处,顶板、底板的内侧面上和连接板上分别设有用于与插头单体卡配的卡块25,顶板21上对应连接板的上方处设有拉绳穿出口,底板22上设有与顶板上的拉绳穿出口对应的拉绳穿入口,拉绳穿入口和拉绳穿出口相对设置,二者通过设在连接板上的过绳孔连通后形成一转向通道,拉绳102便穿装在所述转向通道中,过绳孔为沿左右方向贯通连接板的通孔,这样可使得对其加工方便,拉绳穿入口和拉绳穿出口分别具有用于与拉绳滑动配合的口沿,该口沿呈圆弧形,当拉动拉绳102解锁插头时,拉绳102以所述口沿为转向支点并与拉绳滑动配合,从而减小了对拉绳102的剪力,增长插头的正常工作周期;另外,定位壳体的前端处设有进绳口 27,进绳口 27实则为转向通道的径向上的开口,其从上向下延伸,进绳口 27的上端、下端位于顶、底板上,其中间部分则位于连接板23的前端面上,进绳口方便了拉绳102的装配,尤其是当拉绳102的两端分别具有其他附属结构,如拉环、连接套等造成拉绳的两头大中间小时,可简化对拉绳的装配。在本实用新型的双工DLC插头的拉动解锁结构的其它实施例中,上述的双工DLC插头的拉动解锁结构的实施例I中所述的卡块还可以用卡槽来代替;另外,所述定位壳体还可以只具有一个安装室。
权利要求1.DLC插头的定位壳体,其特征在于,包括顶板和底板,所述顶板和底板之间通过连接板连接,顶、底板之间具有用于固定装配插头单体的安装室,安装室的前侧具有供插头单体进入的入口,顶板上设有拉绳穿出口,底板上设有拉绳穿入口,拉绳穿出口与拉绳穿入口之间互相连通并形成供拉绳穿过的转向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DLC插头的定位壳体,其特征在于,拉绳穿入口和拉绳穿出口分别具有用于与对应的拉绳滑动配合的圆弧形的口沿。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DLC插头的定位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室有两个,两个安装室一左一右分设在连接板的左右两侧并关于连接板对称,顶、底板上的所述通孔一上一下相对设置并分别位于连接板的上、下方处,连接板上对应所述通孔的位置处设有供拉绳穿过的过绳孔,所述过绳孔为贯通连接板的左右侧的通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DLC插头的定位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壳体的前侧设有用于供拉绳从过绳孔的径向进入所述通道的进绳口。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DLC插头的定位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底板和连接板中的至少一个的内侧面上设有用于与对应的插头单体卡配的卡块或卡口。
6.双工DLC插头的拉动解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顶板和底板,所述顶板和底板之间通过连接板连接,顶、底板之间具有用于固定装配插头单体的安装室,安装室的前侧具有供插头单体进入的入口,顶板上设有拉绳穿出口,底板上设有拉绳穿入口,拉绳穿出口与拉绳穿入口之间互相连通并形成穿装有拉绳的转向通道,所述拉绳的前端自下而上穿过转向通道并形成用于与对应的插头单体的卡子连接的连接端,拉绳的后端位于转向通道之外。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工DLC插头的拉动解锁结构,其特征在于,拉绳穿入口和拉绳穿出口分别具有用于与的拉绳滑动配合的圆弧形的口沿。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工DLC插头的拉动解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室有两个,两个安装室一左一右分设在连接板的左右两侧并关于连接板对称,顶、底板上的所述通孔一上一下相对设置并分别位于连接板的上、下方处,连接板上对应所述通孔的位置处设有供拉绳穿过的过绳孔,所述过绳孔为贯通连接板的左右侧的通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双工DLC插头的拉动解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壳体的前侧设有用于供拉绳从过绳孔的径向进入所述通道的进绳口。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工DLC插头的拉动解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底板和连接板中的至少一个的内侧面上设有用于与对应的插头单体卡配的卡块或卡口。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DLC插头的定位壳体及拉动解锁结构,DLC插头的定位壳体包括顶板和底板,所述顶板和底板之间通过连接板连接,顶、底板之间具有用于固定装配插头单体的安装室,安装室的前侧具有供插头单体进入的入口,顶板上设有拉绳穿出口,底板上设有拉绳穿入口,拉绳穿出口与拉绳穿入口之间互相连通并形成供拉绳穿过的转向通道;本实用新型的DLC插头的定位壳体可通过与对应的拉绳配合解决现有的DLC插头密集排布或多层排布时取卸不便的问题。
文档编号G02B6/36GK202649529SQ20122017654
公开日2013年1月2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24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24日
发明者李小卫 申请人: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