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叶状电子窗帘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95236阅读:33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百叶状电子窗帘膜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调节透光面积大小的百叶型电子窗帘膜,具体说是一种平面型百叶状电子薄膜。
背景技术
目前,窗帘主要由纺织布材料和非织造布材料组成,这种窗帘长期使用容易受潮发霉滋生细菌,并要消耗大量的棉花和其他相关材料。如果不用窗帘而选用遮阳膜,它的缺点是这种遮阳膜贴上后,玻璃呈现深黑色,且一成不变,即使夜晚或阴雨天气,也不能改变玻璃的透光度。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调节光线透过面积大小的百叶状电子窗帘膜。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百叶状电子窗帘膜,百叶状电子窗帘膜由整体状透明导电层,电致变色层,数片状透明导电层,和引出导线组成,所述数片状透明导电层由数个透明导电体连接组成,所述电致变色层夹在整体状透明导电层与数片状透明导电层的中间。所述整体状透明导电层和数片状透明导电层为透明导电塑料或透明导电玻璃材料制成。所述整体状透明导电层和数片状透明导电层为无机材料的金属氧化物或者是有机透明导电材料所制成。所述电致变色层是聚合物分散型液晶材料所制成。所述百叶状电子窗帘膜连接70V的交流电源电压。所述百叶状电子窗帘膜分为横向百叶状和纵向百叶状两种。所述整体状导电层通过公共线连接引出,所述数片状透明导电层通过控制线连接引出。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产品整体效果好,容易清洁,产品环保节能,易于实现智能控制光线透过量的多少。

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I所示,百叶状电子窗帘膜由整体状透明导电层1,电致变色层2,数片状透明导电层3,和引出导线组成,数片状透明导电层3由数个透明导电体4连接组成,电致变色层2夹在整体状透明导电层I与数片状透明导电层3的中间,整体状透明导电层I和数片状透明导电层3为透明导电塑料或透明导电玻璃材料制成,整体状透明导电层I和数片状透明导电层3为无机材料的金属氧化物或者是有机透明导电材料所制成。该百叶电子窗帘膜主要是在两片透明塑胶片或两片透明玻璃之间夹涂聚合物分散型液晶材料制作而成的百叶状电子窗帘膜。并从大片透明体上引出公共导线。然后从每一百叶片上引出导线,通过控制公共导线和百叶片上这根导线间的电压来达到电控百叶状电子窗帘膜的目的。该百叶状电子窗帘膜使用交流电供电,驱动电压在AC24-70V之间。通过程序控制器从而可以控制百叶电子 窗帘膜一层一层由不透明到透明之间的变换。结合其他系统,可以促使调光膜得到完美的搭配应用。其制作方法在两片耐高温的透明塑胶片或聚酯胶片的表层,涂上聚合物分散型液晶材料经合片成型。该成型产品的结构主要有透明导电层,电致变色层,透明导电层,和引出导线组成。中间电致变色层隔膜可以染色,从而可制成彩色可百叶电子窗帘膜;这种百叶电子窗帘膜其整体厚度在O. 42mm以内。
权利要求1.百叶状电子窗帘膜,其特征在于百叶状电子窗帘膜由整体状透明导电层(1),电致变色层(2),数片状透明导电层(3),和引出导线组成,所述数片状透明导电层(3)由数个透明导电体(4)连接组成,所述电致变色层(2)夹在整体状透明导电层(I)与数片状透明导电层(3)的中间。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百叶状电子窗帘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整体状透明导电层(I)和数片状透明导电层(3)为透明导电塑料或透明导电玻璃材料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百叶状电子窗帘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整体状透明导电层(I)和数片状透明导电层(3)为无机材料的金属氧化物或者是有机透明导电材料所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百叶状电子窗帘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致变色层(2)是聚合物分散型液晶材料所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百叶状电子窗帘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百叶状电子窗帘膜连接70V的交流电源电压。
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百叶状电子窗帘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百叶状电子窗帘膜分为横向百叶状和纵向百叶状两种。
7.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百叶状电子窗帘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整体状导电层(I)通过公共线连接引出,所述数片状透明导电层(3)通过控制线连接引出。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百叶状电子窗帘膜,百叶状电子窗帘膜由整体状透明导电层,电致变色层,数片状透明导电层,和引出导线组成,所述数片状透明导电层由数个透明导电体连接组成,所述电致变色层夹在整体状透明导电层与数片状透明导电层的中间,整体状透明导电层和数片状透明导电层为透明导电塑料或透明导电玻璃材料制成,电致变色层是聚合物分散型液晶材料所制成,百叶状电子窗帘膜连接70V的交流电源电压,整体状导电层通过公共线连接引出,数片状透明导电层通过控制线连接引出,产品整体效果好,容易清洁,产品环保节能,易于实现智能控制光线透过量的多少。
文档编号G02F1/155GK202720427SQ20122038631
公开日2013年2月6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6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6日
发明者崔洋 申请人:崔洋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