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纤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95881阅读:10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光纤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光纤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可现场组装的光纤连接器。
背景技术
光纤连接器是光纤通信系统中必不可少的器件。由于本地通信网络逐步光纤化,特别是为适应光纤接入网和光纤到家庭(FTTH)的需要,对光纤连接器的需求也在不断上升,单靠工厂中装配研磨生产已无法满足需要,且其成本也很高,因此连接器的装配正从工厂走向安装工程现场,对快速简易的现场装配型光纤连接器的需求也越来越多。适用于现场安装的连接器要求必须省时、省力、操作方便,并且要求只需要几分钟即可装配出一个可靠的光纤连接器。现场安装的连接器一般包括用于实现光纤接续的光纤连接单元,和与光纤连接单元固定连接的光纤固定装置。装配连接的操作步骤一般如下先将具有保护层的光缆剥开一段,露出裸光纤,使裸光纤可以用于接续。将光纤通过光纤固定装置插入到光纤连接单元中,与预埋光纤实现对接。在光纤接续的时候,向前推送光纤,使裸纤在光纤固定装置内稍微弯曲,从而保证光纤对接良好,然后将光缆暂时固定在光纤固定装置上。这时光纤连接单元将对接好的光纤压紧实现光纤连接,然后放松在光纤固定装置上临时固定的光缆,使光纤恢复平直状态,然后将尾套固定在光纤固定装置上,从而将光缆固定在光纤连接器上。目前现场使用的光纤有很多种,如各种不同直径的圆缆,8字形光缆等。然而传统的光纤固定装置只适合某一种特定的光缆,使得光纤连接器只能用于连接某一种特定的光缆,如直径Φ3的圆形光缆,而无法同时满足各种不同类型的现场光纤的使用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和缺陷的至少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光纤连接器,该光纤连接器能够满足多种不同类型的现场光纤的使用需要,具体地,该光纤连接器的光纤固定装置适用于不同信号尺寸的光缆,可以使光纤连接器用于各种不同型号尺寸的光缆的接续。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光纤连接器,包括尾管;光纤对接座,所述尾管的前部固定在所述光纤对接座的后端上;锁紧装置,其一端插入并固定于所述尾管的后部,其另一端用于夹持在待接续的外部光缆的一端上;和尾套,所述尾套套接在所述尾管上。其中,所述锁紧装置具有一对相互间隔地面对的弹性侧翼,所述一对弹性侧翼的相互面对的夹持表面上均形成有锯齿状结构,所述外部光缆的一端置于所述一对弹性侧翼之间,当所述尾套连接在所述尾管上时,所述尾套的内表面挤压所述一对弹性侧翼,从而将所述外部光缆进一步牢固地夹持在一对弹性侧翼之间。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锁紧装置还具有与一对弹性侧翼连接的一个定位头部,所述定位头部嵌入所述尾管后部的定位插孔中。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定位头部的形状与所述定位插孔的形状大致相匹配,并且所述定位头部的尺寸等于或稍大于所述定位插孔的尺寸。当所述定位头部的尺寸稍大于所述定位插孔的尺寸时,定位插孔可以起到夹持定位头部的初始定位的作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定位头部和所述定位插孔被形成为大致方形。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优选实施例,在所述尾管的后端部上形成有一个水平引导槽,所述水平引导槽与所述锁紧装置的定位头部配合,用于引导所述定位头部插入到所述定位插孔中。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一对弹性侧翼在所述定位头部的后部向两侧张开,使得整个锁紧装置呈大致的T型。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一对弹性侧翼上的锯齿状结构的方向·被定向成便于所述外部光缆的插入,但阻止所述外部光缆的拔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尾套的内表面和所述弹性侧翼的外侧面中的一方被形成为锥形表面,用于在尾套连接到尾管上时挤压一对弹性侧翼相互靠近。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尾管上形成有外螺纹,所述尾套中形成有内螺纹,所述尾套螺纹连接在所述尾管上。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锁紧装置的定位头部中形成有让外部光缆的裸光纤穿过的容纳槽。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优选实施例,当所述尾管的前部固定在所述光纤对接座的后端上时,所述尾管通过其上的卡扣结构与所述光纤对接座的壳体连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光纤对接座中预置有内部光纤,所述外部光缆的裸光纤穿过所述尾管并插入到所述光纤对接座中,与光纤对接座中的内部光纤对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光纤对接座容纳在一个外壳中,所述外壳用于插接到一个光纤适配器中。利用本实用新型的光纤连接器,至少可以同时满足圆形光缆和8字形光缆的现场光纤接续的使用需要。通过下文中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目的和优点将显而易见,并可帮助对本实用新型有全面的理解。

图I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光纤连接器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2显示图I中的光纤连接器,其中尾管的前部插入内部壳体中并套接在光纤对接座的后端上;图3显示图2中的光纤连接器,其中外部光缆插入锁紧装置的一对弹性侧翼之间;图4显示图3中的光纤连接器,其中锁紧装置的定位头部嵌入尾管后部的定位插孔中;和图5显示图4中的光纤连接器,其中尾套连接到尾管上,从而实现光纤连接器的组装。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例性的实施例,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相似的元件。下面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图I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光纤连接器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如图I中所示,光纤连接器主要包括光纤对接座100、外壳300、尾管400、锁紧装置500和尾套600。在图I所示的实施例中,光纤对接座100容纳在在外壳300中。在实际应用时,夕卜壳300可以插接到一个光纤适配器中,用于实现与另一个光纤连接器的对接。·[0031]如图2所示,尾管400的前部插入光纤对接座100中并固定到光纤对接座100的后端上。尾管400可以通过卡扣结构,例如卡扣凸起404,与光纤对接座100的壳体200实现连接。如图3和图4所示,锁紧装置500位于尾管400的后部中,用于牢固地夹持在外部光缆700的一端上。如图5所示,尾套600套接在尾管400上,用于将锁紧装置500固定在尾管400上。请参见图I至图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锁紧装置500具有一对相互间隔地面对的弹性侧翼502,一对弹性侧翼502的相互面对的夹持表面上均形成有锯齿状结构504,外部光缆700的一端置于一对弹性侧翼502之间,当尾套600连接在尾管400上时,尾套600的内表面挤压一对弹性侧翼502,从而将外部光缆700牢固地夹持在一对弹性侧翼502之间。如图I至图5所示,锁紧装置500还具有与一对弹性侧翼502连接的一个定位头部501,定位头部501用于嵌入尾管400后部的定位插孔401中。这样,就能够准确地将锁紧装置500定位在尾管400中,从而保证锁紧装置500中夹持的外部光缆700的裸光纤701能够与光纤对接座100中预置的内部光纤准确地对齐。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锁紧装置500的定位头部501的形状可以形成为与尾管400的定位插孔401的形状大致相匹配,并且定位头部501的尺寸可以形成为等于或稍大于定位插孔401的尺寸。当定位头部501的尺寸稍大于定位插孔401的尺寸时,定位插孔401可以起到夹持定位头部501,从而起到初始定位的作用。在图I至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定位头部501和定位插孔401均被形成为大致方形。但是,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此,定位头部501和定位插孔401也可以形成为其它形状,例如,半圆形、梯形等。如图I至图5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在尾管400的后端部上形成有一个水平引导槽402,水平引导槽402与锁紧装置500的定位头部501配合,用于引导定位头部501顺利地插入到定位插孔401中。请参见图I至图5,一对弹性侧翼502在定位头部501的后部向两侧张开,使得整个锁紧装置500呈大致的T型。由于一对弹性侧翼502可以向外张开,因此,可以适应不同尺寸的光缆。[0040]如图I至图5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一对弹性侧翼502上的锯齿状结构504的方向被定向成便于外部光缆700的插入,但阻止外部光缆700的拔出,即,锯齿状结构504的倾斜齿面与向前插入外部光缆700的方向成锐角,而与向后拔出外部光缆700的方向成钝角。这样,外部光缆700能够顺利地插入到一对弹性侧翼502之间,但是,外部光缆700 —旦插入之后,则难以从一对弹性侧翼502之间拔出,这样能够有效地防止外部光缆700从锁紧装置500脱离。另外,锯齿状结构504也能够增大锁紧装置对外部光缆700的夹持力,保证产品拉力要求。尽管未图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尾套600的内表面被形成为锥形表面,用于在尾套600连接到尾管400上时挤压一对弹性侧翼502相互靠近。但是,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此,尾套600的内表面和弹性侧翼502的外侧面中的任一方均可以被形成为锥形表面。如图I至图5所示,尾管400上形成有外螺纹403,尾套600中形成有内螺纹(未图示),尾套600螺纹连接在尾管400上。 请参见图I至图5所示,锁紧装置500的定位头部501中形成有让外部光缆700的裸光纤701穿过的容纳槽503或容纳孔。如图I至图5所示,外部光缆700的裸光纤701穿过尾管400并插入到光纤对接座100中,与光纤对接座100中的内部光纤(未图示)对接。本实用新型光纤连接器的使用方法介绍如下。先将具有保护层的光缆700剥开一段,露出光纤701,使光纤701可以用于接续;将光纤701通过锁紧装置500和尾管400内部,并且向前推送,使外部光缆700的光纤701与光纤对接座100中预置的内部光纤对接,然后将尾套600通过螺纹固定在尾管400上,从而最终固定光缆700 ;再套上外壳300,光纤连接器的连接就完成了。本实用新型的T型锁紧装置500不仅可以用于夹持不同直径的圆形光缆,也可以用于夹持不同尺寸的8字形光缆。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T型锁紧装置500可限定外部光缆700的水平位置,以便于进行光纤701的切割及光纤701的角度对接。虽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说明,但是附图中公开的实施例旨在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示例性说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限制。虽然本总体实用新型构思的一些实施例已被显示和说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理解,在不背离本总体实用新型构思的原则和精神的情况下,可对这些实施例做出改变,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以权利要求和它们的等同物限定。应注意,措词“包括”不排除其它元件或步骤,措词“一”或“一个”不排除多个。另外,权利要求的任何元件标号不应理解为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光纤连接器,包括 尾管(400); 光纤对接座(100),所述尾管(400)的前部固定在所述光纤对接座(100)的后端上; 锁紧装置(500),其一端插入并固定于所述尾管(400)的后部,其另一端用于夹持在待接续的外部光缆(700)的一端上;和 尾套¢00),所述尾套(600)套接在所述尾管(400)上, 其特征在于, 所述锁紧装置(500)具有一对相互间隔地面对的弹性侧翼(502),所述一对弹性侧翼 (502)的相互面对的夹持表面上均形成有锯齿状结构(504), 所述外部光缆(700)的一端置于所述一对弹性侧翼(502)之间,当所述尾套(600)连接在所述尾管(400)上时,所述尾套¢00)的内表面挤压所述一对弹性侧翼(502),从而将所述外部光缆(700)进一步牢固地夹持在一对弹性侧翼(502)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光纤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锁紧装置(500)还具有与一对弹性侧翼(502)连接的一个定位头部(501),所述定位头部(501)嵌入所述尾管(400)后部的定位插孔(401)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纤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位头部(501)的形状与所述定位插孔(401)的形状大致相匹配,并且 所述定位头部(501)的尺寸等于或稍大于所述定位插孔(401)的尺寸。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纤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头部(501)和所述定位插孔(401)被形成为大致方形。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纤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尾管(400)的后端部上形成有一个水平引导槽(402),所述水平引导槽(402)与所述锁紧装置(500)的定位头部(501)配合,用于引导所述定位头部(501)插入到所述定位插孔(401)中。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纤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一对弹性侧翼(502)在所述定位头部(501)的后部向两侧张开,使得整个锁紧装置(500)呈大致的T型。
7.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光纤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一对弹性侧翼(502)上的锯齿状结构(504)的方向被定向成便于所述外部光缆(700)的插入,但阻止所述外部光缆(700)的拔出。
8.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光纤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尾套¢00)的内表面和所述弹性侧翼(502)的外侧面中的一方被形成为锥形表面,用于在尾套(600)连接到尾管(400)上时挤压一对弹性侧翼(502)相互靠近。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纤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尾管(400)上形成有外螺纹(403),所述尾套¢00)中形成有内螺纹,所述尾套(600)螺纹连接在所述尾管(400)上。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纤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锁紧装置(500)的定位头部(501)中形成有让外部光缆(700)的裸光纤(701)穿过的容纳槽(503)。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光纤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尾管(400)的前部固定在所述光纤对接座(100)的后端上时,所述尾管(400)通过其上的卡扣结构(404)与所述光纤对接座(100)的壳体(200)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光纤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纤对接座(100)中预置有内部光纤,所述外部光缆(700)的裸光纤(701)穿过所述尾管(400)并插入到所述光纤对接座(100)中,与光纤对接座(100)中的内部光纤对接。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光纤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纤对接座(100)容纳在一个外壳(300)中,所述外壳(300)用于插接到一个光纤适配器中。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纤连接器,包括尾管;光纤对接座,所述尾管的前部固定在所述光纤对接座的后端上;锁紧装置,其一端插入并固定于所述尾管的后部,其另一端用于夹持在待接续的外部光缆的一端上;和尾套,所述尾套套接在所述尾管上。其中,所述锁紧装置具有一对相互间隔地面对的弹性侧翼,所述一对弹性侧翼的相互面对的夹持表面上均形成有锯齿状结构,所述外部光缆的一端置于所述一对弹性侧翼之间,当所述尾套连接在所述尾管上时,所述尾套的内表面挤压所述一对弹性侧翼,从而将所述外部光缆进一步牢固地夹持在一对弹性侧翼之间。利用本实用新型的光纤连接器,至少可以同时满足不同尺寸的圆形光缆和8字形光缆的现场光纤接续的使用需要。
文档编号G02B6/38GK202735548SQ20122044320
公开日2013年2月13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3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3日
发明者文亮, 范文勇, 陈玲玲 申请人: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