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润湿显示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2698824阅读:135来源:国知局
电润湿显示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显示装置包括电润湿显示设备和显示控制器;显示设备包括具有第一支承板、第二支承板、在第一支承板和第二支承板之间的空间和在第一支承板的平面中的显示区域的至少一个图片元素,显示区域具有活性区域和不同的非活性区域,该空间包括第一流体和彼此不互溶的第二流体,第一流体的位置由施加到图片元素的电压可控制用于产生显示效应,在零外加电压下第一流体形成覆盖活性区域和非活性区域的一层,且在较高的外加电压下第一流体、第二流体和第一支承板形成三相线,显示控制器包括使表示待显示的图像的图像数据的输入端和用于在暗状态和亮状态之间的范围内控制图片元素的显示效应的输出端,其中三相线对于相应于输出端的暗状态的第一外加电压完全在非活性区域中。
【专利说明】电润湿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包括显示设备的显示装置和操作显示设备的方法。
【背景技术】
[0002]已知的电润湿显示设备具有多个图片元素,每个图片元素包括第一流体和不互溶的第二流体。当没有电压施加到图片元素时,第一流体在图片元素的显示区域上形成一层。电压的施加通过移走第一流体而使第二流体邻接显示区域。电压的增加使第二流体所邻接的区域增加并产生显示效应。通过在显示设备的操作期间维持至少最小区域与第二流体接触例如通过将图片元素上的电压保持在最小值之上来减小在显示效应中的滞后。显示区域的最小区域对辐射变成吸收性的,以提高图片元素的对比率。
[0003]提高图片元素的对比率是合乎需要的。

【发明内容】

[0004]根据第一实施方案,提供了包括电润湿显示设备和显示控制器的显示装置;
[0005]显示设备包括具有第一支承板、第二支承板、在第一支承板和第二支承板之间的空间和在第一支承板的平面中的显示区域的至少一个图片元素,显示区域具有活性区域和不同的非活性区域,
[0006]该空间包括第一流体和彼此不互溶的第二流体,第一流体的位置由施加到图片元素的电压可控制用于产生显示效应,在零外加电压下第一流体形成覆盖活性区域和非活性区域的一层,且在较高的外加电压下第一流体、第二流体和第一支承板形成三相线,
[0007]显示控制器包括使表示待显示的图像的图像数据的输入端和用于在暗状态和亮状态之间的范围内控制图片元素的显示效应的输出端,
[0008]其中三相线对于相应于输出端的暗状态的第一外加电压完全在非活性区域中。
[0009]其它实施方案涉及操作电润湿显示设备的方法,显示设备包括具有第一支承板、第二支承板、在第一支承板和第二支承板之间的空间和在第一支承板的平面中的显示区域的至少一个图片元素,显示区域具有活性区域和不同的非活性区域,
[0010]该空间包括第一流体和彼此不互溶的第二流体,
[0011]该方法包括由施加到图片元素的电压控制第一流体的位置用于产生显示效应的步骤,在零外加电压下第一流体形成覆盖活性区域和非活性区域的一层,且在较高的外加电压下第一流体、第二流体和第一支承板形成三相线,
[0012]其中三相线对于相应于待显示的图像的暗状态的第一外加电压完全在非活性区域中。
[0013]实施方案还涉及上述显示设备的使用或用于提高显示器的对比度的方法。
[0014]从仅作为例子给出的实施方案的、参考附图进行的下面的描述中,另外的特征将变得明显。【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5]图1示出电润湿显示设备的横截面;
[0016]图2 (a)示出像素的横截面;
[0017]图2 (b)示出像素的平面图;
[0018]图3示出像素的横截面;
[0019]图4示出透射率与电压的关系曲线;
[0020]图5示出像素的平面图;
[0021]图6示出像素的横截面;
[0022]图7示出显示装置;以及
[0023]图8示出显示效应与图像数据的电压的关系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0024]根据第一实施方案,提供了包括电润湿显示设备和显示控制器的显示装置;
[0025]显示设备包括具有第一支承板、第二支承板、在第一支承板和第二支承板之间的空间和在第一支承板的平面中的显示区域的至少一个图片元素,显示区域具有活性区域和不同的非活性区域,
[0026]该空间包括第一流体和彼此不互溶的第二流体,第一流体的位置由施加到图片元素的电压可控制用于产生显示效应,在零外加电压下第一流体形成覆盖活性区域和非活性区域的一层,且在较高的外加电压下第一流体、第二流体和第一支承板形成三相线,
[0027]显示控制器包括表示待显示的图像的图像数据的输入端和用于在暗状态和亮状态之间的范围内控制图片元素的显示效应的输出端,
[0028]其中三相线对于相应于输出端的暗状态的第一外加电压完全在非活性区域中。
[0029]实施方案适用于一种图片元素,其中显示区域具有活性区域和非活性区域。活性区域有助于图片元素的显示效应,其可以是从显示设备的观看侧入射的光的反射中的变化或来自布置在显示设备的后侧处的背光灯的光的透射率的变化。非活性区域并不有助于图片元素的显示效应,例如因为它是不透明的或吸收光。在电压施加到图片元素时,第一流体的运动在非活性区域中开始。
[0030]实施方案基于下列发现:图片元素的显示效应在非零外加电压下具有最暗显示状态。在这个最暗显示状态中,三相线完全在非活性区域中。当电压从这个最暗显示状态增加时,显示状态将变得更亮,因为三相线在非活性区域上朝着活性区域移动并随后移动到活性区域上。
[0031]显示控制器控制显示效应,并从而控制在暗状态和亮状态之间的范围内的图片元素的显示状态。控制器布置成使得该范围的暗状态相应于施加到图片元素的第一电压,其中三相线完全在非活性区域中。这个第一电压将导致等于或接近于所述最暗显示状态的图片元素的显示状态。在已知的显示设备中,暗状态相应于外加电压,其中三相线不在非活性区域中,但在非活性区域和活性区域之间的边界上。根据实施方案,在已知的显示设备中的这个显示状态比暗状态更亮。因此,与已知的显示设备的暗度比较,根据实施方案控制的显示设备的暗状态的增加的暗度引起较高的对比度。
[0032]实施方案的使用允许已经具有足够的对比度的已知显示设备的第一流体层的厚度的减小,从而减小控制第一流体的位置所需的电压。实施方案还允许使用具有比在已知显示设备中常见的更低的吸收的第一流体。这样的第一流体可例如用于减少逆流。较低的吸收允许使用可超过当在已知显示设备中使用时第一流体中的染料的可溶性限制的染料。
[0033]具有高于第一外加电压的外加电压并具有在非活性区域中的三相线的显示状态可用作灰度级状态。图片元素在这些电压下的透射率相对低且是完全可控制的。具有这样的低透射率的状态通常难以在已知显示设备中实现,因为当增加电压时第一流体开始突然移动。
[0034]具有低于第一外加电压的外加电压并具有在非活性区域中的三相线的显示状态可类似地用作灰度级状态,这些状态也是完全可控制的。
[0035]在实施方案中,活性区域和非活性区域沿着边界线邻接,边界线具有与在外加电压下的三相线类似的形状,其中三相线进入活性区域。如果三相线的形状类似于边界线的形状,当增加电压时来自最黑暗的状态的透射率的增加较强;而且,以这种方式,油可被推得尽可能远,而没有在像素的透射部分上的开口,从而通过实施方案优化光性能中的提高。
[0036]可选地,边界线可具有与三相线的形状不同的形状。不同的形状将使透射率的增加较不强烈,影响暗灰度级状态。差异可以是两条线的方位中的差异;边界线也可以是波动的。
[0037]其它实施方案涉及操作电润湿显示设备的方法,显示设备包括具有第一支承板、第二支承板、在第一支承板和第二支承板之间的空间和在第一支承板的平面中的显示区域的至少一个图片元素,显示区域具有活性区域和不同的非活性区域,
[0038]该空间包括第一流体和彼此不互溶的第二流体,
[0039]该方法包括由施加到图片元素的电压控制第一流体的位置用于产生显示效应的步骤,在零外加电压下第一流体形成覆盖活性区域和非活性区域的一层,且在较高的外加电压下第一流体、第二流体和第一支承板形成三相线,
[0040]其中三相线对于相应于待显示的图像的暗状态的第一外加电压完全在非活性区域中。
[0041]实施方案还涉及上述显示设备的使用或用于提高显示器的对比度的方法。
[0042]现在将详细描述实施方案。
[0043]图1示出透射型的电润湿显示设备I的横截面。显示设备包括在第一支承板3和第二支承板4之间的空间2。第一支承板3面向后侧5,而第二支承板4面向用于观看显示在显示设备上的图像的观看侧6。在可选的实施方案中,观看侧和后侧反转。形成支承板3的部分的多个壁7将空间2分成多个图片元素或像素。虽然壁被示为第一支承板的突出物,它们也可以是第一支承板的水平区域,第一支承板可被制成例如亲水的。像素8的宽度由穿过壁7的中心的线9、10确定。
[0044]当显示设备具有反射类型时,反射器可包括在第一支承板3中以反射从观看侧6入射的光。在可选实施方案中,在观看侧和后侧反转的情况下,反射器可包括在第二支承板4中。
[0045]当显示设备是透射的时,照明单元或背光单元11可设置在第一支承板3的后侧上。在可选实施方案中,背光单元可设置在第二支承板4上。像素8充当用于使从照明单元到观看侧的光通过的光阀。照明单元可包括单个白光光源;它也可包括显示器的频谱连续操作的多个彩色光源。照明单元可具有任何形式;它也可以不存在,在这种情况下透射显示设备使用从后侧入射的环境光来操作。
[0046]图2 (a)示出像素8和第一支承板3的横截面。在两个支承板之间的空间2包括第一流体12和与第一流体不互溶的第二流体13。第一流体吸收背光或环境光的光谱的至少一部分。当光谱的部分被吸收时,像素作为可切换的滤色器操作。当完整的光谱被吸收时,像素作为可切换的灰色状态滤波器操作。第一流体可例如是链烷类十六烷或(硅酮)油。第二流体13是导电的或有极性的,且通常对光谱的所述部分是透明的。第二流体可以是水或盐溶液,例如在水和乙醇的混合物中的KCl的溶液。第一流体12的横向宽度由壁7限制。显示区域14是在像素的壁之间的第一支承板的区域,S卩,在附图中由第一流体12覆盖的区域。第一支承板3包括对第一流体比对第二流体更可湿润的疏水层15。第一支承板3包括与空间2电绝缘并连接到信号线17的电极16。公共电极18与第二流体13接触并连接到信号线19。从驱动器级(未在附图中示出)输出的显示电压经由信号线17和19施加在电极之间。在显示元件内的第一和第二流体的位置取决于施加到电极的电压,所述位置确定像素的显示效应。在国际专利申请W02008/119774的图1和描述的相关部分中公开了像素的结构和操作的细节。
[0047]第一支承板3包括用于吸收从观看侧6入射的环境光和来自后侧的背光的吸收层
20。吸收层可布置在透明电极16之上。可选地,它可以被形成为电极16的部分或位于透明电极16之下。吸收层20可由黑色聚合物或包括碳微粒或黑色染料的材料制成。吸收层20只在显示区域14的部分之上延伸。因此,由于吸收层20,显示区域14包括非活性区域21和活性区域22。活性区域有助于显示效应,非活性区域不。透明层23可布置在活性区域22中,邻接吸收层20 ;然而,层23也可以不存在。
[0048]在透射显示设备中,第一支承板3对于背光灯在活性区域22上是透明的。反射器可布置在活性区域21中用于将来自背光灯的光反射回到本身中,从而增加照明单元的效率。
[0049]在反射显示设备中,第一支承板3不需要是透明的,并可设置有具有如图1所示的观看侧6的反射层。在反向配置中,在第一支承板3上的观看侧的情况下,第一支承板应是透明的。
[0050]图2 (b)示出像素8的平面图,显示区域14毗连壁7,显示区域14包括非活性区域21和活性区域22。图2 (a)的横截面沿着图2 (b)中的线A-A截取。
[0051]像素的电子部件例如用于例如在透射显示设备中控制施加到像素的电压的信号线和薄膜晶体管(TFT)可布置在第一支承板3的非活性区域21中以防止它们影响活性区域22中的透射,透射显示设备可具有有源矩阵类型。电子部件在图2 (a)中被示意性示为元件24。它允许活性区域以最有效地方式被使用,导致像素的最佳光学性能。
[0052]在零伏状态中,当第一流体12覆盖非活性区域和活性区域时,由于第一流体层的有限吸收,可能存在背光的一些透射或环境光的反射。实施方案允许这个透射的减少,而不增加在零伏下第一流体层的厚度且不增加每第一流体的单位长度的吸收。
[0053]图3示出与图2 Ca)相同的横截面,其现在对施加在电极16和18之间的四个不同电压包括第一流体12的位置。所绘制的线25是当零电压被施加且第一流体形成覆盖非活性区域21和活性区域22的一层时在第一流体12和第二流体13之间的界面。在电压Va下,第一流体12收缩到附图中的右边,且界面呈现由虚线26指示的形式。在较高的电压Vb下,第一流体进一步收缩,导致由虚线27所示的界面。在显示设备的高操作电压Vc下,第一流体完全收缩,且界面具有虚线28的形状。像素在电压Vc下在亮状态中。由完全收缩的第一流体覆盖的显示区域14的部分不需要是透明的,且可对环境光变成吸收性的。
[0054]当第二流体与疏水层15接触时,第一流体12、第二流体13和第一支承板3形成在图2 (b)和3中分别对作为元素30、31和32的外加电压Va、Vb和Vc示出的三相线。图4示出作为外加电压V的函数的像素8的显示效应DE。显示效应是分别透射或反射显示设备的像素的透射率或反射率。
[0055]在零外加电压下,第一流体12形成覆盖显示区域14的一层,如图3中的界面25所示的,且显示效应对V=O具有如图4所示的值。当电压从零增加到所谓的阈值电压时,第二流体13将接触疏水层15并形成三相线。三相线将从显示区域14的边缘33移动到图2(b)中示出的相对的边缘34。
[0056]当三相线30朝着边缘34移动时,在活性区域22中的疏水层15之上的第一流体12的高度增加,如界面25和26所示的。因此,在活性区域上由第一流体对光的吸收增加了,且因此显示效应降低了。因此,在增加的电压下,显示效应降低了。这种降低对在从Vl和V2的第一范围中的电压出现,如图4所示。在第一范围中,三相线完全在非活性区域21中。Vl接近三相线刚刚形成时的电压,S卩,阈值电压;V2是透射的减少结束时的电压。像素在电压V2下在其最暗的状态中。因为非活性区域21吸收入射环境光,由收缩的第一流体12暴露的显示区域的部分不反射环境光,且因此不使像素的对比度恶化。
[0057]在像素的透射时在第一范围中的外加电压的流体层12的增加的高度的效应可通过下面的例子阐明。在实施方案中,在零伏下的这层的高度是4微米,且透射率是3%;在高操作电压Vc下,透射率是30%;对比度因此是30/3=10。当非活性区域21占据显示区域14的30%时,在活性区域中的油的高度在三相线接近活性区域时将从4微米增加到6微米。透射率从3%降低至IJ 0.5%,且对比度从10增加至IJ 60。
[0058]非活性区域21可以是显示区域14的至少20%以得到第一流体层的高度的增加,该百分比取决于材料特性。当用于控制电极上的电压的电子部件需要在第一支承板3中例如在高分辨率显示器中的相当大量的空间时,该百分比也可以是大约50%。当阈值电压从零伏开始在第一时间被超过时,非活性区域也可比未覆盖的显示区域的部分大。如果三相线的形状类似于在非活性区域和活性区域之间的边界线的形状,则当电压从Vl增加到V2时到暗状态的透射率的初始降低较大。
[0059]在从Vl到V2的第一范围内的相对低的透射率可用于暗灰度级。这些暗灰度级比在已知显示设备中的更稳定,其中暗灰度级在阈值电压附近形成,其中滞后可影响显示效应。在当前的实施方案中,暗灰度级可在比阈值电压高的电压下形成。
[0060]在高于V2的电压下,三相线出现得接近非活性区域21和活性区域22的边界线35,使得接近边界线的在活性区域中的第一流体的高度增加,引起穿过第一流体的透射的增加。在电压V3下,三相线在边界线35上。在较高的电压下,第一流体12将是活性区域22的清晰部分,且光可从照明单元穿过这个部分透射到观看侧6,或可从观看侧反射回到观看侧。显示效应在较高的电压下增加,形成中间灰色状态。当外加电压在从V3到V4的第二范围内时,三相线至少部分地在活性区域22上,V4是高操作电压。显示效应增加,用于增加在第二范围内的外加电压。在第二范围内的电压Vb下,图2 (b)中的三相线完全在活性区域22上。
[0061]在显示设备的实施方案中,第一流体具有在增加的外加电压上的预定的运动方向。当第一流体的运动方向被明确定义时,非活性区域和活性区域的几何结构可以被更准确地设计。这个运动方向随着时间的过去应与在像素中的相同,并且也在显示设备的不同像素之间。
[0062]为此目的,像素设置有所谓的起始器,其迫使第一流体开始在像素的同一位置上移动。第一流体可在同一预定方向上收缩。当从零增加电压时,第二流体将在起始器处接触第一支承板。起始器可以是在邻接图2中的边缘33的非活性区域21中的小条,该条对第一流体12比对显示区域14的其它部分具有更低的润湿性,即,该条是更亲水的。可选地,可通过升高在边缘33附近的层15和电极16的高度来增加在边缘33附近的第一流体层之上的电场梯度,由此在零伏下降低第一流体的局部在边缘16附近的层的厚度。像素的横截面的形状也可使第一流体在预定的方向上接触,该形状充当起始器。在专利申请W02006/021912, W02007/141218 和 W02009/071676 中公开了起始器的例子。
[0063]也可通过将收集器布置在像素中来得到第一流体的优先收缩方向,第一流体优先朝着该像素收缩。收集器可以是在边缘34附近的区域,其中电场梯度较低,例如通过移除边缘34附近的电极16的小条或将具有比电极16低的电压的条电极布置在边缘34附近。在矩阵显示设备中,在多个像素的边缘34附近的条电极可连接到同一电压。收集器也可以是一个区域,其中油层的厚度例如通过疏水层中的凹陷而增加。可选地,收集器可以是被制造得更疏水的显示区域14的一部分。
[0064]图5示出具有在显示区域内的非活性区域39和活性区域40的不同布局的像素38的平面图。在非活性区域和活性区域之间的边界线41是弯曲的,而不是直的,如图2所示。起始器42布置在非活性区域中,而收集器43布置在像素的相对的角中。在增加的电压下,第一流体12远离起始器移动,并朝着收集器收缩。边界线41在第一流体从非活性区域移动到活性区域时模仿收缩的第一流体的三相线的形状。
[0065]在实施方案中,电极布置在第一支承板中,且非活性区域和活性区域实质上覆盖电极。第一流体的运动可由第一支承板中的单个电极控制。电压到活性矩阵显示设备中的单个电极的施加可以用已知的方式实现。
[0066]在可选的实施方案中,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布置在第一支承板中,非活性区域实质上覆盖第一电极而活性区域实质上覆盖第二电极。第一电极的边缘可毗连第二电极的边缘;这些边缘中的每个可模仿边界线41的形状。两个电极的使用简化了在非活性区域和活性区域之间的边界线处的三相线的定位,使它较不依赖于在第一流体的填充水平的变化且不依赖于外加电压。
[0067]图6示出具有布置在第一支承板3中且分别通过信号线61和62独立可控制的两个电极59和60的像素58的横截面。吸收从观看侧进入的环境光的吸收层63具有在显示区域中的与电极59实质上相同的宽度。透明层64可布置成相邻于吸收层63。显示区域在吸收层63所界定的非活性区域65和透明层64所界定的活性区域66中被分割。电压施加在电极59和电极18之间以及在电极60和电极18之间。非活性区域65稍微大于电极59,如附图中所示的,以实现最低显示效应,同时将电压只施加到电极59。[0068]当零电压施加到电极59和60时,第一流体12形成覆盖显示区域并具有由所绘制的线示出的界面67的一层实质上均匀的厚度。
[0069]当零伏施加到电极60且高电压(接近Vc)施加到电极59时,界面呈现虚线68的形状,暴露非活性区域65的相当大的部分并增加活性区域66中的第一流体12的高度,形成像素58的暗状态。当电极59上的电压降低时,界面改变到虚曲线69,减小活性区域中的第一流体的高度并形成暗灰色状态。
[0070]当零伏施加到电极59且高电压(接近Vc)施加到电极60时,界面呈现虚线70的形状,暴露活性区域66的相当大的部分并形成像素58的亮状态。当电极60上的电压降低时,界面改变到虚曲线71,覆盖活性区域66的小部分并形成中间和亮灰色状态。
[0071]如果图6的像素在有源矩阵显示设备中被使用,则电极59和60可每个电连接到TFT,每个TFT连接到其自己的栅极线,且这两个TFT都连接到公共源极线。TFT可布置在第一支承板3的非活性区域65内和/或完全收缩的第一流体所位于的区域内。可选地,几个像素的电极59可连接在一起,允许显示器通过将电压施加到这些电极而被置于暗状态中。
[0072]图7示出包括显示控制器76、显示驱动器77和显示设备78的显示装置75。显示控制器76具有表示待显示的图像例如静止图片或视频流的图像数据80的输入端79。图像数据可以是数字的或模拟的。显示控制器处理图像数据,控制显示设备的任何色域,添加任何控制信号,并在输出端81处将它们转换成信号82,用于控制显示设备78的一个或多个像素的显示效应,引起在暗状态和亮状态之间的范围内的显示状态。显示控制器规定待显示的图像的暗状态和亮状态,暗状态和亮状态是图像的灰色状态的范围的端点。信号82被输入到显示驱动器77,其包括用于提供将被施加到像素和可能的掣子的电压的驱动器。像素的显示驱动器的输出端连接到信号线17和19,用于将电压分别施加到电极16和18,而不考虑像素8 (也见图2 (a))。显示驱动器77可包括多个驱动器和输出端。
[0073]图8示出显示效应DE和表示由显示设备的像素所示的显示状态的图像数据VID的电压与施加到像素的电压Vp的关系曲线的例子。在最小值V5和最大值V6之间的电压VID可实现在暗状态D和亮状态L之间的范围内的任何期望显示效应DE。控制器76的输出端经由显示驱动器77控制在信号线17和19之上施加到像素8的电压Vp,使得在V5和V6之间的图像数据电压VID相应于在V2和V4之间的外加电压Vp。这在图8中通过所绘制的线示出。当例如图像数据的电压是V6时,显示设备的高操作电压V4施加到像素,且像素将在亮状态L中。
[0074]在图8所示的实施方案中,V2是第一外加电压,其中像素在暗状态D中,暗状态D是像素的最暗状态,如上面参考图4解释的。在可选实施方案中,V5可相应于不同于V2的第一外加电压,假定这个第一外加电压低于V3,其中三相线进入活性区域中。相应于V5的显示状态应比V3的显示状态暗。通过对图片元素的暗状态使用外加电压V2或可选地使用高于Vl并低于V3的另一电压,与对暗状态D使用外加电压V3比较,在暗和亮状态之间的对比度增加了。
[0075]图8中的虚点线示出暗灰色状态也可如何通过在增加的电压VID下将外加电压Vp从V2降低到Vl来得到。对于高于V7的图像数据电压,从VID到Vp的转换模仿所绘制的线。
[0076]实施方案可实现在暗状态和亮状态之间的像素的任何灰色状态,而不使用零伏状态,其中第一流体形成覆盖显示区域的一层。这允许在较高速度下的操作,因为流体的位置主要由外加电压控制且在较小的程度上由在疏水层上的两种流体的不同润湿性引起的力控制。不使用零伏状态减小了透射率与电压的关系曲线的滞后,从而改进了灰度级的定义。[0077] 上述实施方案应被理解为例证性例子。设想另外的实施方案。例如,在非活性区域和活性区域之间的边界线可具有与三相线的形状不同的形状以实现作为外加电压的函数的透射率的较慢增加并得到更准确的灰度级。在显示区域内的活性区域的位置可用于调节像素的对比度。应理解,关于任一个实施方案描述的任何特征可单独地或与所描述的其它特征组合地被使用,并且也可与任何其它实施方案的一个或多个特征组合地或以任何其它实施方案的任何组合被使用。此外,上面未描述的等效形式和修改也可被使用,而不偏离随附的权利要求的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包括电润湿显示设备和显示控制器的显示装置; 所述显示设备包括具有第一支承板、第二支承板、在所述第一支承板和所述第二支承板之间的空间和在所述第一支承板的平面中的显示区域的至少一个图片元素,所述显示区域具有活性区域和不同的非活性区域, 所述空间包括第一流体和彼此不互溶的第二流体,所述第一流体的位置由施加到所述图片元素的电压可控制用于产生显示效应,在零外加电压下所述第一流体形成覆盖所述活性区域和所述非活性区域的一层,且在较高的外加电压下所述第一流体、所述第二流体和所述第一支承板形成三相线, 所述显示控制器包括表示待显示图像的图像数据的输入端和用于在暗状态和亮状态之间的范围内控制所述图片元素的所述显示效应的输出端, 其中所述三相线对于相应于所述输出端的所述暗状态的第一外加电压完全在所述非活性区域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完全在所述非活性区域内的具有比所述第一外加电压高的外加电压和三相线的所述显示效应是灰度级状态。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完全在所述非活性区域内的具有比所述第一外加电压低的外加电压和所述三相线的所述显示效应是灰度级状态。
4.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电极布置在所述第一支承板中,且所述非活性区域和所述活性区域实质上覆盖所述电极。
5.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布置在所述第一支承板中,所述非活性区域实质上覆盖所述第一电极,而所述活性区域实质上覆盖所述第二电极。
6.如权利要求1到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图片元素包括用于控制施加到所述图片元素的电压的电子部件,所述电子部件布置在所述非活性区域中的所述第一支承板中。
7.如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活性区域和所述非活性区域沿着边界线邻接,所述边界线在外加电压下具有类似于所述三相线的形状,其中所述三相线进入所述活性区域。
8.如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当所述外加电压增加到所述第一外加电压之上时穿过所述活性区域的透射增加。
9.一种操作电润湿显示设备的方法,所述显示设备包括具有第一支承板、第二支承板、在所述第一支承板和所述第二支承板之间的空间和在所述第一支承板的平面中的显示区域的至少一个图片元素,所述显示区域具有活性区域和不同的非活性区域, 所述空间包括第一流体和彼此不互溶的第二流体, 所述方法包括由施加到所述图片元素的电压控制所述第一流体的位置用于产生显示效应的步骤,在零外加电压下所述第一流体形成覆盖所述活性区域和所述非活性区域的一层,且在较高的外加电压下所述第一流体、所述第二流体和所述第一支承板形成三相线,其中所述三相线对于相应于待显示的图像的暗状态的第一外加电压完全在所述非活性区域中。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包括施加完全在所述非活性区域中的比所述第一外加电压高的电压和所述三相线的步骤,其中所述显示效应是灰度级状态。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包括施加完全在所述非活性区域中的比所述第一外加电压低的电压和所述三相线的步骤,其中所述显示效应是灰度级状态。
12.如权利要求9、10或11所述的方法,其中当所述外加电压增加到所述第一外加电压之上时穿过所述 活性区域的透射增加。
【文档编号】G02B26/00GK103890832SQ201280050261
【公开日】2014年6月25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5日 优先权日:2011年10月11日
【发明者】博克·约翰内斯·芬斯特拉, 罗马里克·马萨德 申请人:利奎阿维斯塔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