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闭环透镜驱动马达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01640阅读:266来源:国知局
一种闭环透镜驱动马达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闭环透镜驱动马达,包括底座,底座内设有透镜载体,其特征在于透镜载体外部设有PCB板,PCB板内侧设有线圈,线圈中心设有霍尔元件,PCB板外侧设有轭铁,透镜载体的外部靠PCB一侧设置有磁石,底座外设有屏蔽罩。该驱动马达动作的原理是通电线圈产生磁场,与磁石的磁场之间产生作用力,推动透镜载体前后运动,线圈中心的霍尔元件感应磁石的位置,输出电信号,控制芯片接收该电信号后进行运算,输出信号控制所述线圈的输入电流大小发生变化,从而控制透镜载体在一定位置达到平衡。本发明采用霍尔元件实现反馈,并且由于控制芯片具有记忆能力,因此调节反应速度快。
【专利说明】—种闭环透镜驱动马达【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透镜驱动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照相机、摄像机或具有拍照功能的手机登设备上以驱动镜头移动从而调节焦距的闭环透镜驱动马达。
【背景技术】
[0002]随着数码产品的功能多样化,配备有摄像机或照相机的数码设备,如手机、多媒体播放器等,得到高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上述摄像机或者照相机,通常会采用焦距可调或者自动对焦的镜头,而调节的过程则是改变镜头的位置,用于驱动镜头移动通常是用驱动马达。
[0003]传统的照相机其调节焦距的驱动装置通常包括步进电机、齿轮、凸轮以及连杆等构件组成,如中国专利文献CN2938165Y公开的一种具有稳定自动对焦功能的镜头结构,包括壳体、马达、第一齿轮、第二齿轮、镜头模块及弹性组件,所述马达设置于该壳体内,所述第一齿轮设置于该壳体内并固定于该马达的轴心上,所述第二齿轮设置于该壳体内并与该第一齿轮垂直地啮合在一起,所述第二齿轮的上表面具有一螺旋状斜面,所述镜头模块设置于该壳体内,并且镜头模块具有一与第二齿轮的螺旋状斜面接触的凸块。其中涉及电机、两个齿轮、壳体、螺旋斜面、凸块、镜头模块等众多部件,使得照相机的尺寸较大,传动负载,因此很难适应装哦啊新接小型化的趋势。
[0004]为了适应照相机小型化的要求,越来越多地采用一种利用磁场产生动力的驱动装置。在中国发明专利号为ZL200410017724.3的一种透镜驱动装置中所公开的方案中,包括一安装在底座上的筒状磁轭环,该磁轭环内安置有磁石和线圈,该线圈内周侧设置有带透镜支撑体的透镜;所述磁石和线圈安置在该磁轭环内部,该线圈固定在该磁轭环内周侧的透镜支撑体的外周上,该透镜支撑体伸入所述筒状磁轭环内并可在该磁轭环中移动,所述透镜驱动装置还包括环形的前侧簧片和后侧簧片,它们的外周侧端部与所述磁轭环的前侧固定连接,还有一小帽,该小帽将所述前侧簧片内周侧端部固定在所述透镜支撑体前侧上,还有一框架,该框架将所述前侧簧片外周侧端部固定在所述磁轭环的前侧上。
[0005]上述透镜驱动装置利用磁石的电磁感应作用,使安置在磁轭环中间的透镜支撑体受到平行的电磁力作用产生位移,同时安置在透镜支撑体的前侧簧片和后侧簧片产生反作用力,当作用在透镜支撑体上的电磁力和簧片弹力达到平衡时,该透镜支撑体保持在一定的位置上;即所述线圈通电后所产生的电磁力相抗于所述前侧簧片和后侧簧片的作用力,驱使所述透镜支撑体向光轴方向移动。
[0006]上述透镜驱动装置虽然能够通过其前后两侧簧片限制透镜支撑体移动,使之具有耐颠簸与冲击性能并具良好的画面质量。但是一般来说,这些透镜驱动装置均为开环设置,因此存在响应速度慢,耗电量大的缺点。

【发明内容】

[0007]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响应速度较快的闭环透镜驱动马达。
[0008]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闭环透镜驱动马达,包括底座,底座内设有透镜载体,其特征在于透镜载体外部设有PCB板,PCB板内侧设有线圈,线圈中心设有霍尔元件,PCB板外侧设有轭铁,透镜载体的外部靠PCB —侧设置有磁石,底座外设有
屏蔽罩。
[0009]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所述线圈与磁石之间的间隙不大于0.1mm。所述磁石由上下对称的两部分组成,上下两部分大小相同,极性相反,所述线圈通电产生的磁场与所述磁石极性对应相反。该马达还设有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的输入端与霍尔元件连接,控制单元的输出端与线圈连接,该控制单元包括控制芯片以及与控制芯片连接的控制电路。透镜载体和底座之间设有陶瓷滚珠,减少透镜载体移动时的摩擦力。
[0010]该驱动马达动作的原理是通电线圈产生磁场,与磁石的磁场之间产生作用力,推动透镜载体前后运动,线圈中心的霍尔元件感应磁石的位置,输出电信号,控制芯片接收该电信号后进行运算,输出信号控制所述线圈的输入电流大小发生变化,从而控制透镜载体在一定位置达到平衡。本发明采用霍尔元件实现反馈,并且由于控制芯片具有记忆能力,因此调节反应速度快。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爆破图。
[0012]图2为该实施例的俯视图。
[0013]图3为该实施例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结合附图和实例对本发明作详细说明。
[0015]如图1所示,
一种透镜驱动马达,包括 屏蔽罩1、
前盖2、
底座3、
载体4、
磁石5、
PCB 板 6、
滚珠7、
轭铁8、
其中PCB板6上设置有线圈9和霍尔元件10。
[0016]如图2和图3所示,透镜载体4位于底座3内,透镜载体4外部设有PCB板6,PCB板6内侧设有线圈9,线圈9中心设有霍尔元件10,PCB板6外侧设有轭铁8,透镜载体4的外侧靠线圈一侧设置有磁石5,底座3的前端设有前盖2,底座和前盖2的外部设有屏蔽罩1
[0017]所述磁石由上下对称的两部分组成,上下两部分大小相同,极性相反,所述线圈通电产生的磁场与所述磁石极性对应相反。该马达还设有外置控制单元,所述外置控制单元的输入端与霍尔元件连接,外置控制单元的输出端与线圈连接,所述外置控制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均与PCB板电连接连接。该外置控制单元中设置有芯片以及与芯片连接的控制电路。所述PCB板为U形结构,其中一端位于透镜载体4的一侧,设置线圈、霍尔元件和补强铁板,另一端位于透镜载体的另一侧,设置有外接引脚,与外置控制单元连接。外置控制单元的芯片是通过PCB板上接口,与马达内制4个霍尔元件的连接,通过霍尔元件感应的磁场强度,转化的电信号反馈到芯片内部,然后通过先期设定好的参数,达到马达静止或则运动。
[0018]通电线圈产生磁场,与磁石的磁场之间产生作用力,推动透镜载体前后运动,线圈中心的霍尔元件感应磁石的位置,输出电信号,控制芯片接收该电信号后进行运算,输出信号控制所述线圈的输入电流大小发生变化,从而控制透镜载体在一定位置达到平衡。本发明采用霍尔元件实现反馈,并且由于控制芯片具有记忆能力,因此调节反应速度快。
[0019]通电线圈在磁场中产生磁场力,传统马达磁石是定子,线圈是动子。而本发明的方案中,线圈是固定的,磁石是动态的,所以与传统的马达相反。
[0020]该屏蔽壳在马达的外部连接过程中有接地防静电和电磁屏蔽作用。屏蔽罩加入后,可以大大减少马达线圈在工作时,对手机高频模块的信号干扰,增强了通话质量。将马达的屏蔽罩接地后,可以防止信号产生的静电以及其它摩擦产生的静电,导致马达的损坏。
[0021]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具体实施只局限于上述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闭环透镜驱动马达,包括底座,底座内设有透镜载体,其特征在于透镜载体外部设有PCB板,PCB板内侧设有线圈,线圈中心设有霍尔元件,PCB板外侧设有轭铁,透镜载体的外部靠PCB —侧设置有磁石,底座外设有屏蔽罩。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镜驱动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与磁石之间的间隙不大于 0.1mnin
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镜驱动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磁石由上下对称的两部分组成,上下两部分大小相同,极性相反,所述线圈通电产生的磁场与所述磁石极性对应相反。
4.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镜驱动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马达还设有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的输入端与霍尔元件连接,控制单元的输出端与线圈连接,该控制单元包括控制芯片以及与控制芯片连接的控制电路。
5.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镜驱动马达,其特征在于:透镜载体和底座之间设有陶瓷滚珠。
【文档编号】G02B7/04GK103454749SQ201310382504
【公开日】2013年12月18日 申请日期:2013年8月29日 优先权日:2013年8月29日
【发明者】王建华 申请人:上海比路电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