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具有镜头遮蔽设计的网络摄影模块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于一种网络摄影模块,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具有镜头遮蔽设计的网络摄影模块。
背景技术:
目前配备有网络摄影模块的视讯产品(例如可携式电脑或电视数字机上盒等等)皆有支援网络视讯的功能。当一使用者端与一远端进行影像视讯连线时,使用者端可经由视讯产品的网络摄影模块将使用者端的影像(包含使用者及其身后的背景)传递至远端。然而,在黑客无孔不入的时代下,当使用者端停止使用网络摄影模块的状态下,黑客仍可能透过网络启动网络摄影模块,在无预警的情况下,取得使用者端的影像,危害到使用者端的使用者的隐私安全。为此,若能提供一种解决方案的设计,可解决上述需求,让业者于竞争中脱颖而出,即成为亟待解决的一重要课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为揭露一种具有镜头遮蔽设计的网络摄影模块,用以于网络摄影模块的非使用状态下,阻挡镜头的取像视野,即使黑客透过网络启动网络摄影模块,也无法取得任何影像,进而保护使用者的隐私安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中,此种网络摄影模块包含一外壳、一网络摄影单元与一镜头遮门。外壳的一侧具有一第一贯穿口。网络摄影单兀位于外壳内,包含一镜头。镜头对准第一贯穿口,并经由第一贯穿口对外撷取一影像。镜头遮门可线性滑动地设于外壳上,用以被带动至第一贯穿口处,并遮蔽该镜头。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网络摄影模块更包含一固定件。固定件固定于外壳的此侧的内壁上。镜头遮门被限制于外壳与固定件之间滑动。当镜头遮门被带动至第一贯穿口与镜头之间时,镜头遮丨]遮蔽镜头。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一变化中,外壳包含至少一支撑部,该支撑部位于外壳的此侧的内壁上,用以支撑镜头遮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一变化中,外壳包含一第一线性凸肋。第一线性凸肋位于外壳的此侧的内壁上。固定件包含一第二线性凸肋。第二线性凸肋位于固定件面向镜头遮门的一侧。镜头遮门的二相对侧分别与第一线性凸肋与第二线性凸肋保持线接触。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一变化中,镜头遮门具有一可辨识图案。当镜头遮门被带动至第一贯穿口与镜头之间时,可辨识图案位于第一贯穿口与镜头之间。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一变化中,外壳包含一第二贯穿口。第二贯穿口位于外壳的此侧上。固定件包含一导光板体、一指示部与一入光面。指示部突出于导光板体的一侦牝并伸入第二贯穿口。入光面突出于导光板体的另侧,并面对一指示灯。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一变化中,网络摄影模块更包含一保护镜片。保护镜片呈透明状,位于外壳的此侧的外壁,且覆盖第一贯穿口与第二贯穿口。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一变化中,网络摄影模块更包含一门闩部,门闩部的一端连接镜头遮门,另端位于外壳外,用以连动镜头遮门运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中,镜头遮门可线性滑动地位于外壳的此侧的外壁上。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的一变化中,镜头遮门的一端更具一操作部,操作部用以连动该镜头遮门运动。本实用新型为揭露一种具有镜头遮蔽设计的网络摄影模块,用以于网络摄影模块的非使用状态下,阻挡网络摄影模块的镜头进行影像撷取,并且利用导光件一方面限制镜头遮门的位移,另一方面于网络摄影模块的使用状态下,提供指示灯的光线引导至外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方式中,此种网络摄影模块包含一外壳、一网络摄影单元、一指示灯、一导光件与一镜头遮门。外壳的一侧具有一第一贯穿口与一第二贯穿口。网络摄影单元位于外壳内,包含一镜头。镜头对准第一贯穿口,并经由第一贯穿口对外撷取一影像。指示灯电性连接网络摄影单元。当网络摄影单元的镜头正对外撷取影像时,指示灯发出光线。导光件具导光特性,固定于外壳的此侧的内壁上。导光件的一侧伸出第二贯穿口,另侧面对指示灯。镜头遮门可线性滑动地设于外壳与导光件之间。当镜头遮门被带动至第一贯芽口与镜头之间时,镜头遮丨]遮蔽镜头。综上所述,由于本实用新型网络摄影模块具有镜头遮蔽设计的保护机制,可确保使用者隐私,并方便使用者使用,在网络普及与黑客盛行的社会,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保护机制。此外,因为本结构的设计容易变更,使用最少的组装零件与最小的空间,所以容易藏于机器本体增加机器的美观性,组装容易,节省操作员组装机器的时间。
图1绘示本实用新型具有镜头遮蔽设计的网络摄影模块于一实施例下朝一第一方向观察的组合图。图2绘示图1的网络摄影模块于此实施例下朝一第二方向观察的分解图。图3绘示图1的网络摄影模块于此实施例下朝一第二方向观察的局部透视组合图。图4绘示图1的网络摄影模块的镜头遮门于此实施例下朝第一方向观察的示意图。图5绘示本实用新型网络摄影模块的镜头遮门于遮蔽镜头后的操作示意图。图6绘示本实用新型网络摄影模块的局部透视示意图。图7绘示图1的网络摄影模块的固定件于此实施例下朝第一方向观察的示意图。图8A至图8D绘示本实用新型网络摄影模块的门闩部、镜头遮门与固定件依序组装至外壳的操作示意图。图9A至图9B绘示本实用新型具有镜头遮蔽设计的网络摄影模块于另一实施例下的操作示意图。符号说明:100、101网络摄影模块200 外壳[0031]201滑轨210第一壳体220第一片体部221第一贯穿口222第二贯穿口223凸柱224支撑部225第一线性凸肋230第二片体部231狭槽240第二壳体250第三片体部260第四片体部261架 体270容置空间300、301 镜头遮门310卡槽320遮蔽板330可辨识图案340操作部400门闩部410狭长本体420连接肋430门闩凸把500固定件510开口520导光板体530指示部540入光面550第二线性凸肋600保护镜片610不透光油墨700网络摄影单元710镜头800指示灯810电路板900固定螺栓Dl第一方向D2第二方向[0070]Al长轴轴向A2滑动轴向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以附图及详细说明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如熟悉此技术的人员在了解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后,当可由本实用新型所教示的技术,加以改变及修饰,其并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与范围。图1绘示本实用新型具有镜头遮蔽设计的网络摄影模块100于一实施例下朝一第一方向Dl观察的组合图。图2绘示图1的网络摄影模块100于此实施例下朝一第二方向D2观察的分解图。图3绘示图1的网络摄影模块100于此实施例下朝一第二方向D2观察的局部透视组合图。请参阅图1至图3所示。此网络摄影模块100包含一外壳200、一网络摄影单元700与一镜头遮门300。外壳200具有一第一贯穿口 221。网络摄影单元700位于外壳200内,网络摄影单元700的一镜头710对准第一贯穿口 221,并经由第一贯穿口 221对外撷取一影像。镜头遮门300可线性滑动地设于外壳200上,可滑动至第一贯穿口 221处。如此,当本实用新型网络摄影模块100于非使用状态下,镜头遮门300可被带动至第一贯穿口 221处而完全阻挡网络摄影单元700的镜头710的取像视野,即使黑客透过网络启动网络摄影模块100,也无法取得任何影像,进而保护使用者的隐私安全。请参阅图2所示。此实施例中,外壳200由第一壳体210与第二壳体240所组合而成,其内定义出一容置空间270 (图3)。第一壳体210包含相邻接的第一片体部220与第二片体部230。第一贯穿口 221位于第一片体部220上。第二壳体240包含相邻接的第三片体部250与第四片体部260。网络摄影单元700经由一架体261固定于第三片体部250的内侧,使得网络摄影单元700的镜头710可面向第一片体部220,并对准第一贯穿口 221,其中第三片体部250面向容置空间270的一侧为第三片体部250的内侧。外壳200更包含一第二贯穿口 222。第二贯穿口 222例如位于第一片体部220上。网络摄影模块100更包含一指示灯800。指示灯800设置于一电路板810上,且电性连接网络摄影单元700。指示灯800例如为一发光二极管。当网络摄影单元700的镜头710正对外撷取影像时,指示灯800朝第二贯穿口 222发出光线,用以告知使用者网络摄影单元700正在撷取影像中。请参阅图2、图3所示。网络摄影模块100更包含一固定件500。固定件500位于容置空间270内,且固定于外壳200的一侧内壁上。镜头遮门300被限制于外壳200与固定件500之间滑动。当镜头遮门300被带动至第一贯穿口 221与镜头710之间时,镜头遮门300遮蔽镜头710。具体来说,固定件500经由固定螺栓900固定于第一片体部220内侧的凸柱223上,使得镜头遮门300被限制于外壳200与固定件500之间滑动,其中第一片体部220面向容置空间270的一侧为第一片体部220的内侧。固定件500更具有一开口 510,开口 510对齐第一贯穿口 221,使得网络摄影单元700透过开口 510面向第一贯穿口 221。复请参阅图1、图2所示。网络摄影模块100更包含一保护镜片600,保护镜片600位于外壳200的此侧的外壁,且覆盖第一贯穿口 221与第二贯穿口 222。保护镜片600呈透明状,可涂布不透光油墨610,使得仅露出镜头710与指示灯800所需的区域。图4绘示图1的网络摄影模块100的镜头遮门300于此实施例下朝第一方向Dl观察的示意图。图5绘示本实用新型网络摄影模块100的镜头遮门300于遮蔽镜头710后的操作示意图。请参阅图4、图5所示。镜头遮门300包含二卡槽310、一遮蔽板320与一可辨识图案330。遮蔽板320位于镜头遮门300的一侧,卡槽310位于镜头遮门300的另侧,且相对地设置。可辨识图案330位于遮蔽板320面向第一贯穿口 221的一面。可辨识图案330不限其种类,例如红点或白点等。当镜头遮门300被带动至第一贯穿口 221与镜头710之间时,遮蔽板320位于第一贯穿口 221与镜头710之间,并遮蔽镜头710,使得可辨识图案330从第一贯穿口 221 (保护镜片600)显露出来;反之,当镜头遮门300被带离时,镜头710从第一贯穿口 221 (保护镜片600)显露出来。如此,当使用者从第一贯穿口 221中看到可辨识图案330后,便可得知镜头遮门300目前处于第一贯穿口 221与镜头710之间。复参考图1、图2所示,网络摄影模块100更包含一门闩部400。门闩部400的一端连接镜头遮门300,另端位于外壳200外。具体来说,第二片体部230具有一狭槽231。狭槽231的长轴轴向Al与镜头遮门300的滑动轴向A2平行。门闩部400包含一狭长本体410、二连接肋420与一门闩凸把430。此二连接肋420相对地位于狭长本体410的一侧,且分别卡固于卡槽310内。门闩凸把430位于狭长本体410相对连接肋420的一侧,并部份地自容置空间270伸出狭槽231。如此,使用者便可经由操作门闩凸把430,而将镜头遮门300带动至第一贯穿口221与镜头710之间,或离开第一贯穿口 221与镜头710之间。图6绘示本实用新型网络摄影模块100的局部透视示意图。复参考图2、图6所示,外壳200包含至少一支撑部224。支撑部224位于外壳200的此侧的内壁上,用以支撑镜头遮门300。举例来说,支撑部224可以为多数个(例如2个),且支撑部224可以位于上述接受此些固定螺栓900的凸柱223上,避免镜头遮门300脱离原有的滑动轨迹。图7绘示图1的网络摄影模块100的固定件500于此实施例下朝第一方向Dl观察的示意图。复参考图6、图7所示,此实施例中,固定件500呈导光特性,可称一导光件。固定件500包含一导光板体520、一指示部530与一入光面540。指示部530突出于导光板体520的一侧,并伸入第二贯穿口 222。入光面540突出于导光板体520的另侧,并面对上述的指示灯800,以便接受指示灯800的光线。由于固定件500的一侧(即指示部530)伸出第二贯穿口 222,另侧(即入光面540)面对指示灯800,故,固定件500的导光板体520便可将指示灯800的光线引导至第二贯穿口 222,以告知使用者网络摄影单元700正在撷取影像中。如此,固定件500 —方面可限制镜头遮门300的位移,另一方面可于网络摄影模块100的使用状态下,提供指示灯800的光线引导至外部。此外,复参考图6、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一变化中,外壳200包含至少一第一线性凸肋225。第一线性凸肋225位于外壳200的此侧的内壁上。固定件500包含至少一第二线性凸肋550。第二线性凸肋550位于固定件500面向镜头遮门300的一侧。镜头遮门300介于固定件500与外壳200之间,其二相对侧分别与第一线性凸肋225与第二线性凸肋550保持线接触。如此,当镜头遮门300滑动于第一贯穿口 221与镜头710之间时,经由镜头遮门300与第一线性凸肋225、第二线性凸肋550保持线接触,镜头遮门300 —方面被限制只能于固定件500与外壳200之间作线性滑动,另一方面不致全面地与外壳200与固定件500产生面接触,进而延长产品寿命。图8A至图8D绘示本实用新型网络摄影模块100的门闩部400、镜头遮门300与固定件500依序组装至外壳200的操作示意图。参阅图8A至图8D所示,当组装网络摄影模块100时,首先,将门闩部400的门闩凸把430朝上(如虚线箭头方向,图8A)伸出狭槽231外,使得门闩部400仅能沿狭槽231的长轴轴向Al移动;接着,将门闩部400的连接肋420卡固于镜头遮门300的卡槽310内(图8B),使得镜头遮门300可随着门闩凸把430沿狭槽231的长轴轴向Al连动;接着,将固定件500朝第二方向D2压迫镜头遮门300 (图8C),使得固定件500的指示部530伸出第二贯穿口 222 (图2、图7)以及开口 510对准第一贯穿口 221 ;接着,将固定件500固定于第一片体部220的内侧,以便指示灯800 (图3)可对准固定件500的入光面540,镜头710可对准第一贯穿口 221 (图3);最后,再将保护镜片600覆盖于外壳200的外壁(图1),且覆盖第一贯穿口 221与第二贯穿口 222。图9A至图9B绘示本实用新型具有镜头遮蔽设计的网络摄影模块101于另一实施例下的操作示意图。参阅图9A所示,另一实施例中,镜头遮门301可线性滑动地位于外壳200的外壁。举一例来说,然而,并非仅限于此,外壳200的外壁设置有一滑轨201,镜头遮门301可于滑轨201上往返地线性滑动。如此,当镜头遮门301被带动至第一贯穿口 221时,镜头遮门301遮蔽第一贯穿口 221 (图9),进而完全阻挡网络摄影单元700的镜头710的取像视野,即使黑客透过网络启动网络摄影模块101,也无法取得任何影像,进而保护使用者的隐私安全。此外,该镜头遮门301的一端更具一操作部340,操作部340例如为防滑凸条。如此,使用者可经由推动操作部340,而连动镜头遮门301运动至第一贯穿口 221或离开第一贯穿口 221。综上所述,由于本实用新型网络摄影模块具有镜头遮蔽设计的保护机制,可确保使用者隐私,并方便使用者使用,在网络普及与黑客盛行的社会,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保护机制。此外,因为本结构的设计容易变更,使用最少的组装零件与最小的空间,所以容易藏于机器本体增加机器的美观性,组装容易,节省操作员组装机器的时间。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一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任何熟习此技艺者,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各种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当视权利要求书所界定者为准。
权利要求1.一种具有镜头遮蔽设计的网络摄影模块,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外壳,该外壳的一侧具有一第一贯穿口 ; 一网络摄影单元,位于该外壳内,包含一镜头,该镜头对准该第一贯穿口,并经由该第一贯穿口对外撷取一影像;以及 一镜头遮门,可线性滑动地设于该外壳上,用以被带动至该第一贯穿口处,并遮蔽该镜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镜头遮蔽设计的网络摄影模块,其特征在于,更包含: 一固定件,固定于该外壳的该侧的内壁上,该镜头遮门被限制于该外壳与该固定件之间滑动, 当该镜头遮门被带动至该第一贯穿口与该镜头之间时,该镜头遮门遮蔽该镜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镜头遮蔽设计的网络摄影模块,其特征在于,该外壳包含: 至少一支撑部,位于该外壳的该侧的该内壁上,用以支撑该镜头遮门。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镜头遮蔽设计的网络摄影模块,其特征在于,该外壳包含一第一线性凸肋,该第一线性凸肋位于该外壳的该侧的该内壁上, 该固定件包含一第二线性凸肋,该第二线性凸肋位于该固定件面向该镜头遮门的一侦U, 其中该镜头遮门的二相对侧分别与该第一线性凸肋与该第二线性凸肋保持线接触。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镜头遮蔽设计的网络摄影模块,其特征在于,该镜头遮门具有一可辨识图案, 当该镜头遮门被带动至该第一贯穿口与该镜头之间时,该可辨识图案遮蔽于该第一贯芽口与该镜头之间。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镜头遮蔽设计的网络摄影模块,其特征在于,该外壳包含: 一第二贯穿口,位于该外壳的该侧上;以及 该固定件,包含: 一导光板体; 一指示部,突出于该导光板体的一侧,并伸入该第二贯穿口 ;以及 一入光面,突出于该导光板体的另侧,并面对一指示灯。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具有镜头遮蔽设计的网络摄影模块,其特征在于,更包含: 一保护镜片,位于该外壳的该侧的外壁,且覆盖该第一贯穿口与该第二贯穿口。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镜头遮蔽设计的网络摄影模块,其特征在于,更包含: 一门闩部,其一端连接该镜头遮门,另端位于该外壳外,用以连动该镜头遮门运动。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镜头遮蔽设计的网络摄影模块,其特征在于,该镜头遮门可线性滑动地位于该外壳的该侧的外壁上。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具有镜头遮蔽设计的网络摄影模块,其特征在于,该镜头遮门的一端更具一操作部,该操作部用以连动该镜头遮门运动。
专利摘要一种具有镜头遮蔽设计的网络摄影模块包含一外壳、一网络摄影单元与一镜头遮门。外壳的一侧具有一贯穿口。网络摄影单元的镜头经由贯穿口对外撷取影像。镜头遮门可线性滑动地设于外壳上,用以被带动至贯穿口处,并遮蔽镜头。
文档编号G03B11/04GK203037973SQ20132004685
公开日2013年7月3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28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28日
发明者林万吉, 林嘉纬 申请人:广达电脑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