棱镜式老视眼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06180阅读:694来源:国知局
棱镜式老视眼镜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棱镜式老视眼镜,由老视镜片球镜度部分(3)、老视镜片棱镜度部分(4),鼻梁(5)和镜腿(6)组成,在所述的老视镜片球镜度部分(3)上加入底向内的镜度部分(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老视镜片球镜度部分(3)根据不同老视眼镜光度和放松的调节力标定瞳距,在标定瞳距处设有相应比例集合的底向内棱镜度。本实用新型结构,不仅补偿了看近时所需要的调节力,而且还达到了看近时调节与集合的协调一致,即在放松调节力的同时,放松相应比例的集合力。
【专利说明】棱镜式老视眼镜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加入棱镜度的老视眼镜,可消除近距离用眼时调节与集合的不协调。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公知的老视眼镜是由两块正球镜按不同的瞳距规格装配到镜框上所组成的,这种老视眼镜只解决了老视眼看近时发生的调节力障碍,用正球镜进行补偿。但是根据近反射三联运动,人眼在看近处时除了使用调节,还要使用集合运动。在没有出现老视时,调节与集合有密切的相联性和协调性。但出现老视后,调节力下降了,而集合力并没有下降,调节与集合出现了不协调,普通老视镜只解决了调节力的下降问题,而没有解决调节与集合的不协调性,会引起戴镜不适、疲劳、阅读不持久等症状。

【发明内容】

[0003]为了克服现有的成品老视眼镜不能解决老视人群在看近时发生的调节与集合的不协调性,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的老视眼镜,不仅补偿了看近时所需要的调节力,而且还达到了看近时调节与集合的协调一致。
[0004]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棱镜式老视眼镜,由老视镜片、底向内棱镜,鼻梁和镜腿组成,在所述的老视镜片球镜度部分上加入底向内棱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老视镜片根据不同老视眼镜光度和放松的调节力标定瞳距,在标定瞳距处设有相应比例集合的底向内棱镜,物体发出光线,经老视镜片会聚后,再经底向内棱镜折射后进入眼球,眼球通过镜片看到移动后的物像。
[0005]所述的放松的调节力,以集合力计算公式C=PDXA(C:集合力;PD:瞳距;A:调节力;其中调节力以常用近读距离0.33m计算为3.00D)计算看近所需的集合力,应放松的集合力=集合力X球镜度+调节力(3.00D),平均分配到两只镜片上,在标称瞳距位置制造出所需的底向内棱镜度,即在放松调节力的同时,放松相应比例的集合力。
[0006]本实用新型结构,不仅补偿了看近时所需要的调节力,而且还达到了看近时调节与集合的协调一致,即在放松调节力的同时,放松相应比例的集合力。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7]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8]由图1知,棱镜式老视眼镜,由物体1、物体的像2、老视镜片球镜度部分3、老视镜片棱镜度部分4,鼻梁5、镜腿6、铰链7、眼球8示意图和物体发出的光线9组成,所述的老视镜片3根据不同老视眼镜光度和放松的调节力标定瞳距,在标定瞳距处设有相应比例集合的底向内棱镜4,物体I发出光线,经老视镜片3会聚后,再经底向内棱镜4折射后进入眼球8,眼球通过镜片看到移动后的物像2。
[0009]根据不同老视眼镜光度所放松的调节力,以集合力计算公式C= PDXA(C:集合力;PD:瞳距;A:调节力;其中调节力以常用近读距离0.33m计算为3.00D)计算看近所需的集合力。应放松的集合力=集合力X球镜度+调节力(3.00D),平均分配到两只镜片上,在标称瞳距位置制造出所需的底向内棱镜度。以下是不同的老视眼度数、瞳距所需要的总棱
镜度和单眼棱镜度。
[0010]
【权利要求】
1.棱镜式老视眼镜,由老视镜片球镜度部分(3)、老视镜片棱镜度部分(4),鼻梁(5)和镜腿(6)组成,在所述的老视镜片球镜度部分(3)上加入底向内的镜度部分(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老视镜片球镜度部分(3)根据不同老视眼镜光度和放松的调节力标定瞳距,在标定瞳距处设有相应比例集合的底向内棱镜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老视眼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放松的调节力,以集合力计算公式C=PDXA(C:集合力;PD:瞳距;A:调节力;其中调节力以常用近读距离0.33m计算为.3.0OD)计算看近所需的集合力,应放松的集合力=集合力X球镜度+调节力(3.00D),平均分配到两只镜片上,在标称瞳距位置制造出所需的底向内棱镜度,即在放松调节力的同时,放松相应比例的集合力。
【文档编号】G02C7/14GK203397036SQ201320531536
【公开日】2014年1月15日 申请日期:2013年8月25日 优先权日:2013年8月25日
【发明者】毛伟俊 申请人:毛伟俊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