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显示模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07452阅读:128来源:国知局
液晶显示模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液晶显示模组,包括:背光模组及设于背光模组上的液晶显示面板,所述背光模组包括胶框、设于胶框内的背光源、设于胶框内的导光板及贴设于胶框下方的反射片,所述液晶显示面板包括本体及安装并电性连接于本体的软性线路板,所述软性线路板上设有一静电导出部,组装时,该静电导出部连接于所述反射片。本实用新型的液晶显示模组通过在液晶显示面板的软性电路板上设置静电导出部,并将该静电导出部与反射片连接,使得所产生的静电通过软性线路板导出液晶显示模组,在不使用背板的情况下,也可以有效保证液晶显示模组的品质。
【专利说明】液晶显示模组【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平面显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液晶显示模组。
【背景技术】
[0002]液晶显示模组(Liquid Crystal Display, LCD)具有机身薄、省电、无福射等众多优点,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移动电话、掌上电脑(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 PDA)、数码相机、计算机屏幕或笔记本电脑屏幕等。
[0003]现有市场上的液晶显示模组大部分为背光型液晶显示模组,其包括壳体、设于壳体内的液晶显示面板及设于壳体内的背光模组(Backlight module)。传统的液晶显示面板的结构是由一彩色滤光片基板(Color Filter)、一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Thin FilmTransistor Array Substrate, TFT Array Substrate)以及一配置于两基板间的液晶层(Liquid Crystal Layer)所构成,其工作原理是通过在两片玻璃基板上施加驱动电压来控制液晶层的液晶分子的旋转,将背光模组的光线折射出来产生画面。由于液晶显示面板本身不发光,需要借由背光模组提供的光源来正常显示影像,因此,背光模组成为液晶显示装置的关键组件之一。而传统背光模组则包括背板、设于背板内的背光源、设于背板内的导光板、设于导光板上方的光学膜片组、设于背板与导光板之间的反射片、及设于背板上的胶框,所述胶框的作用是,固定导光板及光学膜片组等元件并支撑液晶显示面板。
[0004]软性线路板(Flexible Printed Circuit, FPC),又称柔性印刷电路板,挠性线路板,简称软板,是以聚酰亚胺或聚酯薄膜为基材制成的一种具有高度可靠性,绝佳的可挠性印刷电路,具有配线密度高、重量轻、厚度薄的特点。液晶显示面板通过软性线路板(FPC)与PCB板电性连接,以驱动液晶显示面板进行显示,在驱动过程中会产生静电,现有的防静电方式一般为,将FPC与背光模组的背板电性连接以导出静电。然而由于薄型化的需求,现有的许多液晶显示模组中的背`板已被取消,这就导致静电无法释放,对液晶显示模组的品质造成严重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晶显示模组,其在无背板的情况下也能有效导出静电,有效保证液晶显示模组的品质。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液晶显示模组,包括:背光模组及设于背光模组上的液晶显示面板,所述背光模组包括胶框、设于胶框内的背光源、设于胶框内的导光板及贴设于胶框下方的反射片,所述液晶显示面板包括本体及安装并电性连接于本体的软性线路板,所述软性线路板上设有一静电导出部,组装时,该静电导出部连接于所述反射片。
[0007]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贴附于所述导光板上的光学膜片组。
[0008]所述液晶显示面板的本体包括TFT基板、与TFT基板贴合设置的CF基板及设于TFT基板与CF基板之间的液晶层。[0009]所述静电导出部由金属箔片制成。
[00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液晶显示模组通过在液晶显示面板的软性电路板上设置静电导出部,并将该静电导出部与反射片连接,使得所产生的静电通过软性线路板导出液晶显示模组,在不使用金属背板的情况下,也可以有效保证液晶显示模组的品质。
[0011]为了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以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2]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将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它有益效果显而易见。
[0013]附图中,
[0014]图1为本实用新型液晶显示模组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0015]图2为本实用新型液晶显示模组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其效果,以下结合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及其附图进行详细描述。
[0017]请参阅图1及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液晶显示模组,包括:背光模组2及设于背光模组2上的液晶显示面板4,所述背光模组2包括胶框22、设于胶框22内的背光源24、设于胶框22内的导光板26、贴设于胶框22下方的反射片28及贴附于所述导光板26上的光学膜片组29,所述液晶显示面板4包括本体42及安装并电性连接于本体42的软性线路板44,所述软性线路板44上设有一静电导出部442,组装时,该静电导出部442连接于所述反射片28。
[0018]其中所述胶框22用来固定背光源24和导光板26,由于没有设置背板,故而将反射片28贴设于胶框22上以保证各元件之间的相对位置。所述静电导出部442可以由导电效果较好的金属箔制成,优选铜箔、铝箔。
[0019]进一步地,所述液晶显示面板4的本体42包括TFT基板422、与TFT基板422贴合设置的CF基板424及设于TFT基板422与CF基板424之间的液晶层(未图示),所述TFT基板422的尺寸稍大于所述CF基板424的尺寸,贴合后,在TFT基板422上形成有断差位置444,所述软性线路板44安装于该断差位置444上,以实现对液晶显示面板4的本体42的驱动。驱动时,通过在两基板上施加驱动电压来控制液晶层的液晶分子的旋转,将背光模组2的光线折射出来产生画面。
[0020]所述液晶模组使用时,由于施加电压于TFT基板422和CF基板424之间,容易产生静电放电现象,而液晶模组各元件的摩擦也会产生一定的静电,由于驱动时软性线路板44电性连接PCB板,而此时通过将所述静电导出部442连接于所述反射片28,使得所产生的静电可以通过软性线路板44导出液晶显示模组,静电通过软性线路板导入PCB板,最后从PCB接地引线导出,从而使得在不使用金属背板的情况下,也可以有效保证液晶显示模组的品质。[0021]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液晶显示模组通过在液晶显示面板的软性电路板上设置静电导出部,并将该静电导出部与反射片连接,使得所产生的静电通过软性线路板导出液晶显示模组,在不使用金属背板的前提下,也可以有效保证液晶显示模组的品质。
[0022]以上所述,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和技术构思作出其他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而所有这些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液晶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背光模组及设于背光模组上的液晶显示面板,所述背光模组包括胶框、设于胶框内的背光源、设于胶框内的导光板及贴设于胶框下方的反射片,所述液晶显示面板包括本体及安装并电性连接于本体的软性线路板,所述软性线路板上设有一静电导出部,组装时,该静电导出部连接于所述反射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贴附于所述导光板上的光学膜片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晶显示面板的本体包括TFT基板、与TFT基板贴合设置的CF基板及设于TFT基板与CF基板之间的液晶层。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静电导出部由金属箔片制成。
【文档编号】G02F1/133GK203630476SQ201320697957
【公开日】2014年6月4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6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6日
【发明者】成小定 申请人:无锡博一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