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液晶显示器漏光的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改善液晶显示器漏光的装置,包括液晶屏、遮光胶带和功能玻璃,所述液晶屏包括依次设置的下偏光片、下基板玻璃、上基板玻璃和上偏光片,功能玻璃设置于上偏光片上,遮光胶带依次贴覆在下基板玻璃、上基板玻璃和上偏光片的边缘,贴覆有遮光胶带的上基板玻璃和上偏光片的边缘和下基板玻璃的边缘平齐。本实用新型能够解决液晶显示器漏光的问题,消除了漏光的干扰,显示信息能够清晰获取,操作方便,结构简单,应用广泛。
【专利说明】改善液晶显示器漏光的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液晶显示器,尤其涉及的是一种改善液晶显示器漏光的装置。
【背景技术】
[0002]为满足工作状态下强光可视需求,需要对液晶屏组件进行功能玻璃加固,通常在液晶屏上表面贴合具有减反和屏蔽作用的功能玻璃,之所以采用玻璃基材进行加固,是为了满足高能级振动环境要求,保障振动的可靠性。为满足液晶显示器随机振动环境应力筛选条件要求,对于10英寸及以下尺寸,液晶屏上表面贴合的功能玻璃一般选择2.3mm厚度规格,可保证振动的可靠性。
[0003]基于上述液晶显示器的设计,通常会出现四周漏光问题。由于在液晶屏上表面增加了较厚的功能玻璃,背光通常会通过液晶屏四周边框胶位置漏光,导致一定角度能够看到光线从液晶屏上表面边缘泄漏。影响信息获取,尤其在夜航模式下,漏光处亮度过高,无法清晰观察到有效期的显示信息。而普通的产品则不贴合功能玻璃,或者贴合的功能玻璃非常薄,该处的漏光可通过面板直接贴合液晶屏上表面边缘遮挡解决。所以普通的产品基本不存在漏光问题,而上述液晶显示器则在一定角度下普遍存不同程度的漏光现象。传统处理此漏光方法,通常使用黑色硅橡胶涂覆遮光处理,但是效果不好,操作不方便,其缺点主要表现为:一是空间有限,较薄的黑色硅橡胶遮光效果不好,仍然有较多的光透过黑色硅橡胶;二是黑色硅橡胶涂覆位置、尺寸和形状较难控制,不易操作;三是涂覆的黑色硅橡胶化学性质不稳定,易与贴合功能玻璃的光学胶反应,导致光学胶不固化,或者长时间接触导致光学胶变色。
[0004]液晶屏四周边框胶位置漏光的产生,可以从液晶屏构造分析,液晶屏有效显示区的四周是黑色的BM层,其可以完全阻止光线透过,而BM层四周则是透明的边框胶,无遮光作用,上述传统液晶显示器的漏光主要是从BM层四周边框胶位置透过的。该处的漏光现象严重影响夜航模式下显示信息的获取。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改善液晶显示器漏光的装置,以解决液晶显示器显示信息不能清晰获取问题。
[0006]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实用新型包括液晶屏、遮光胶带和功能玻璃,所述液晶屏包括依次设置的下偏光片、下基板玻璃、上基板玻璃和上偏光片,功能玻璃设置于上偏光片上,遮光胶带依次贴覆在下基板玻璃、上基板玻璃和上偏光片的边缘,贴覆有遮光胶带的上基板玻璃和上偏光片的边缘和下基板玻璃的边缘平齐。
[0007]所述遮光胶带和液晶屏的BM层的外边缘搭接。实现无缝隙防止漏光。
[0008]所述遮光胶带边缘的内侧涂覆光学胶,低气压除泡后进行光学胶贴合和固化。
[0009]所述遮光胶带为单面带背胶的双面黑色胶带,厚度小于光学胶厚度。[0010]如果使用遮光胶带沿BM层向外扩展至液晶屏边缘,那么BM层四周将不会出现漏光现象。由于液晶屏上表面的功能玻璃通常使用光学胶贴合,光学胶很容易在遮光胶带内侧边缘产生气泡,甚至进入有效显示区,影响显示效果。为了解决此问题,需要先使用光学胶在遮光胶带内侧边缘打底,然后低气压除泡,去除光学胶与遮光胶带接触产生的气泡,最后使用光学胶贴合功能玻璃。这样能够有效避免气泡在遮光胶带内侧边缘产生。实施要点主要有三点,一是选择单面带背胶双面均为黑色的遮光胶带,沿BM层向外贴覆至液晶屏四周边缘;二是使用光学胶涂覆在遮光胶带内侧边缘打底;三是将液晶屏放至低气压设备中除泡,去除光学胶与遮光胶带接触产生的气泡。
[0011]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能够解决液晶显示器漏光的问题,消除了漏光的干扰,显示信息能够清晰获取,操作方便,结构简单,应用广泛。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是图1中A部的局部示意图;
[0014]图3是图1的剖视图;
[0015]图4是图3中B部的局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0017]如图1?图4所示,包括液晶屏、遮光胶带5和功能玻璃7,所述液晶屏包括依次设置的下偏光片1、下基板玻璃2、上基板玻璃3和上偏光片4,功能玻璃7设置于上偏光片4上,遮光胶带5依次贴覆在下基板玻璃2、上基板玻璃3和上偏光片4的边缘,贴覆有遮光胶带5的上基板玻璃3和上偏光片4的边缘和下基板玻璃2的边缘平齐。
[0018]所述遮光胶带5和液晶屏的BM层8的外边缘搭接。实现无缝隙防止漏光。
[0019]所述遮光胶带5边缘的内侧涂覆光学胶6,低气压除泡后进行光学胶6贴合和固化。所述遮光胶带5为单面带背胶的双面黑色胶带,厚度小于光学胶6厚度。
[0020]本实施例工作时,在液晶屏的下基板玻璃2的边缘贴覆有遮光胶带5,贴覆后使其与下基板玻璃2平齐,在上偏光片4四周贴覆遮光胶带5,贴覆后使其与下基板玻璃2平齐,在上偏光片4上,沿对应BM层8向外贴覆遮光胶带5至液晶屏边缘。遮光胶带5与EM层搭接,无缝隙。然后取光学胶6涂覆在遮光胶带5边缘的内侧打底,将其放入低气压设备中除泡。最后使用光学胶6将功能玻璃7贴合在液晶屏上并固化。
【权利要求】
1.一种改善液晶显示器漏光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液晶屏、遮光胶带(5)和功能玻璃(7),所述液晶屏包括依次设置的下偏光片(I)、下基板玻璃(2)、上基板玻璃(3)和上偏光片(4),功能玻璃(7)设置于上偏光片(4)上,遮光胶带(5)依次贴覆在下基板玻璃(2)、上基板玻璃(3 )和上偏光片(4)的边缘,贴覆有遮光胶带(5 )的上基板玻璃(3 )和上偏光片(4)的边缘和下基板玻璃(2)的边缘平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善液晶显示器漏光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胶带(5)和液晶屏的BM层(8 )的外边缘搭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善液晶显示器漏光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胶带(5)边缘的内侧涂覆光学胶(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改善液晶显示器漏光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胶带(5)为单面带背胶的双面黑色胶带,厚度小于光学胶(6)厚度。
【文档编号】G02F1/13GK203643703SQ201320793070
【公开日】2014年6月11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4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4日
【发明者】陈彬, 武明, 彭桂苗, 赵伦保, 刘儒锋, 吴丽 申请人:中航华东光电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