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液晶显示器低温显示效果的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2708091阅读:321来源:国知局
改善液晶显示器低温显示效果的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改善液晶显示器低温显示效果的装置,包括液晶屏、加热器、加热柔性带、辅助加热膜和传感器;所述液晶屏的背光面上设有下基板玻璃,所述下基板玻璃的四周贴覆辅助加热膜,加热器内设有加热电极,所述加热电极的两个对边上分别热压加热柔性带,加热器的导电面和液晶屏的背光面贴合,传感器密封固定在下基板玻璃上,加热器和辅助加热膜并联连接。本实用新型能够改善低温液晶显示器显示效果,改善低温四周泛白或四角泛蓝现象,提高低温液晶显示的均匀性,加快低温正常显示速度,制作好的液晶屏,低温显示效果较佳,均匀性较传统明显改善,能够经受长时间低温工作,低温加热效率高,可靠性高。
【专利说明】改善液晶显不器低温显不效果的装直【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液晶显示器,尤其涉及的是一种改善液晶显示器低温显示效果的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在液晶显示行业,受液晶分子物理性质决定,随着温度的降低,液晶分子在驱动电压下旋转越缓慢。当温度低于_30°C以下时,液晶分子接近结晶态,在驱动电压下,其旋转非常缓慢,严重影响信息显示和获取。传统解决低温下信息显示缓慢的方法是设置加热装置,对液晶分子进行预热,使其温度稳定在_20°C以上,信息的动态显示速度较快,能够满足信息获取要求。对于液晶显示器要求在_45°C环境下能够正常工作的工况,此时液晶显示器均需要设置加热装置,为了保障加热可靠性,通常使用玻璃作为基材,表面溅镀ITO导电薄膜,再在ITO导电薄膜相对两边制作电极,两电极同一端间加载直流电压通电加热。但是,传统的这种加热方式存在较多缺陷,低温显示效果并不完美。黑场背景下四周存在泛白或四角泛蓝现象。只有在液晶显示器的中心位置显示效果较好,整体显示的均匀性较差。由于四周缺陷面积较大,对信息的获取有一定的障碍。此两种故障现象是由原屏自身工艺和材料性质决定的,对于多款不同厂家和型号的液晶屏研究发现,对于常白态液晶屏,黑场背景下,低温表现为四周泛白现象。对于常黑态液晶屏,黑场背景下,低温表现为四角泛蓝现象。这种现象在低温环境下即存在,且随着加热装置的启动,此缺陷越来越严重。当温度稳定后,缺陷表现最严重,且环境温度不变时,该缺陷严重程度保持不变。
[0003]产生该缺陷的原因主要是由液晶屏自身材料和工艺决定的,任何材料都有一定的热膨胀系数,低温与常温相差近70°C温差,此温差产生的应力是不可忽视的,液晶屏的制作工艺本身是很精密的,再加上液晶分子对外界应力较敏感,如此大的温差产生的应力很容易导致液晶出现显示缺陷。由于不同液晶屏的制作工艺不同,表现的缺陷类型和程度也不尽相同。传统加热装置能够将液晶屏表面的温度快速预热到液晶正常显示的温度范围,但是仍然表现了较严重的显示缺陷。通过试验测试和液晶屏构造分析,这主要是由于温差导致的,液晶显示器四周温度远远低于中心位置温度。加热稳定后,此时将加热装置停止,液晶显示器的缺陷逐渐减轻,受环境温度影响,液晶显示器表面的温度逐渐下降,且表面的温差逐渐减小,动态信息显示逐渐迟缓,信息获取受到影响。
[0004]所以,如果要在低温环境下获得较好的显示效果,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液晶显示器表面的温度整体较高;二是液晶显示器表面各处的温差较小。对于不同的液晶屏,可以通过温度传感器测试和实际观察低温下的显示效果确定低温稳定的温度点和温差大小。
[0005]传统对边制作电极的加热装置,本身就存在中心温度比四周温度高的特性,目前在研究的加热装置有两种,一种是异型电极,一种是在基板玻璃上刻蚀加热电路。但是,这两种都还不成熟,暂时还没有其它更好的加热装置工程化。所以,结合上述两个必须条件,传统的加热装置能够快速预热液晶显示器表面的整体温度,但是会产生较大温差。由于温差表现为四周低,中心高,可以增加一套辅助加热装置在四周,通过四周辅助加热的补偿,降低四周与中心的温差。由于不同结构设计散热不同,为了能够持续稳定控制低温过程中液晶显示器表面的温升速度和温度分布,需要单独对四周辅助加热和表面主加热功率进行试验测试,使得主加热与辅助加热以一定比例依照一定控制方式进行。保证低温加热过程中,整体温度均匀快速达到稳态。考虑机载电压大都为28V左右,电压较低,要满足快速加热,需要较大的功率,即较小的加热电阻。对于ITO加热玻璃来说,电阻越小,ITO薄膜就越厚,薄膜的可靠性则大大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000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改善液晶显示器低温显示效果的装置,以改善低温出现的四周泛白或四角泛蓝现象。
[0007]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实用新型包括液晶屏、加热器、加热柔性带、辅助加热膜和传感器;所述液晶屏的背光面上设有下基板玻璃,所述下基板玻璃的四周贴覆辅助加热膜,加热器内设有加热电极,所述加热电极的两个对边上分别热压加热柔性带,加热器的导电面和液晶屏的背光面贴合,传感器密封固定在下基板玻璃上,加热器和辅助加热膜并联连接。
[0008]所述传感器的传感面通过导热胶固定在下基板玻璃上,传感器通过硅橡胶密封加固在下基板玻璃上。
[0009]所述加热柔性带通过异方性导电胶膜热压在加热电极的两个对边上。
[0010]所述加热器的导电面和液晶屏的背光面使用光学胶整面贴合或者使用双面胶带从四周贴合。
[0011]所述辅助加热膜通过自带背胶或双面胶带贴覆在下基板玻璃的四周。
[0012]所述加热柔性带上预设焊盘,辅助加热膜和传感器的两极分别焊接在对应的焊盘上。
[0013]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能够改善低温液晶显示器显示效果,改善低温四周泛白或四角泛蓝现象,提高低温液晶显示的均匀性,加快低温正常显示速度,制作好的液晶屏,低温显示效果较佳,均匀性较传统明显改善,能够经受长时间低温工作,低温加热效率高,可靠性高。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是图1的后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0017]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包括液晶屏1、加热器2、加热柔性带3、辅助加热膜4和传感器5 ;所述液晶屏I的背光面上设有下基板玻璃,所述下基板玻璃的四周贴覆辅助加热膜4,加热器2内设有加热电极,所述加热电极的两个对边上分别热压加热柔性带3,加热器2的导电面和液晶屏I的背光面使用光学胶整面贴合,传感器5密封固定在下基板玻璃上,加热柔性带3上预设焊盘31,辅助加热膜4和传感器5的两极分别焊接在对应的焊盘31上,形成加热器2与辅助加热膜4并联的电气连接方式,加热柔性带3将并联的两个电极引出到相应电路板的插件上。
[0018]本实施例的传感器5的传感面通过导热胶固定在下基板玻璃上,传感器5通过硅橡胶密封加固在下基板玻璃上。本实施例的加热柔性带3通过异方性导电胶膜热压在加热电极的两个对边上。本实施例的辅助加热膜4通过自带背胶或双面胶带贴覆在下基板玻璃的四周。
[0019]本实施例制作时,先将辅助加热膜4贴覆到液晶屏I背光面上的下基板玻璃上,再将热压好加热柔性带3的加热器2贴合到液晶屏I的背光面,最后安装和加固传感器5,并将加热器2与辅助加热膜4对焊形成并联电气连接方式。
【权利要求】
1.一种改善液晶显示器低温显示效果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液晶屏(I)、加热器(2)、加热柔性带(3)、辅助加热膜(4)和传感器(5);所述液晶屏(I)的背光面上设有下基板玻璃,所述下基板玻璃的四周贴覆辅助加热膜(4),加热器(2)内设有加热电极,所述加热电极的两个对边上分别热压加热柔性带(3),加热器(2)的导电面和液晶屏(I)的背光面贴合,传感器(5)密封固定在下基板玻璃上,加热器(2)和辅助加热膜(4)并联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善液晶显示器低温显示效果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5)的传感面通过导热胶固定在下基板玻璃上,传感器(5)通过硅橡胶密封加固在下基板玻璃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善液晶显示器低温显示效果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柔性带(3 )通过异方性导电胶膜热压在加热电极的两个对边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善液晶显示器低温显示效果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器(2)的导电面和液晶屏(I)的背光面使用光学胶整面贴合或者使用双面胶带从四周贴口 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善液晶显示器低温显示效果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加热膜(4)通过自带背胶或双面胶带贴覆在下基板玻璃的四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善液晶显示器低温显示效果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柔性带(3)上预设焊盘,辅助加热膜(4)和传感器(5)的两极分别焊接在对应的焊盘上。
【文档编号】G02F1/1333GK203643712SQ201320793391
【公开日】2014年6月11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4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4日
【发明者】陈彬, 陈韬, 赵伦保, 武明, 刘儒锋, 吴丽 申请人:中航华东光电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