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相机后焦平面的倾斜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2708152阅读:257来源:国知局
防止相机后焦平面的倾斜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防止相机后焦平面的倾斜装置,运用于一感测模块,而使该感测模块坐落于一镜头模块所构成的一焦平面上,该装置包含:一基座,具有一第一侧边与一第二侧边;一螺杆与一导杆设置于该基座的第一侧边与该基座的第二侧边的中间;一马达模块,与该螺杆的一端结合,接受一控制指令而控制该螺杆的一旋转方向与一转速;一载具,具有一孔洞与一套筒,该载具的孔洞装设于该螺杆上,该载具的套筒装设于该导杆上,该载具供该感测模块固设于其上,且该载具可于该基座上平移;及一移动元件,固设于该载具的孔洞内,当该马达模块作动时,该移动元件与该螺杆交互作用而带动该载具平移而调整该感测模块与该镜头模块的距离。
【专利说明】防止相机后焦平面的倾斜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相机的装置,特别是一种关于防止相机后焦平面的倾斜装置。
【背景技术】
[0002]随着数码相机的技术发展,数码相机的应用也逐渐普及化。其特色在于即时将拍摄的影像通过数码的方式进行数据储存或传输。
[0003]对于固定焦平面的数码相机而言,若发生有镜片模块的焦平面的震动偏移时,或更换不同镜片模块,亦或变换夜视滤片(红外线),均需要于使用时进行数码相机的对焦微调,也就是焦平面调整。此种问题对于相机生产与销售厂商来说相当困扰。
[0004]过去,后平面调整技术(包括焦距与背焦调整),为移动镜片模块中的镜片与镜片之间的距离,或移动镜片模块来调整其与感测模块之间的距离,以达到焦距调整目的。由于采取开放式调整,较难调整于正确位置。
[0005]现有技术已有焦平面调整的方式,但现有技术调整焦平面的方式容易造成感测模块的倾斜,以用久了会导致机构上的磨损,为了改善现有技术,对于调整焦平面倾斜的需求,本专利提出一种新的架构,以达成平稳的调整焦平面的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
[0006]本实用新型的功效,在于利用一螺杆与一导杆设置于该基座的第一侧边与该基座的第二侧边的中间。且一载具,具有一孔洞与一套筒,该载具的孔洞该装设于该螺杆上,该载具的套筒装设于该导杆上,藉以平衡载具的重心,使得载具的感测模块可以防止前后倾斜,以达到可以平稳带动该载具平移而调整该感测模块与该镜头模块的距离。
[0007]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止相机后焦平面的倾斜装置,运用于一感测模块,而使该感测模块坐落于一镜头模块所构成的一后焦平面上,该装置包含:一基座,具有一第一侧边与一第二侧边;一螺杆,该螺杆设置于该基座的第一侧边与该基座的第二侧边的中间;一导杆,该导杆设置于该基座的第一侧边与该基座的第二侧边的中间;一马达模块,与该螺杆的一端结合,接受一控制指令而控制该螺杆的一旋转方向与一转速;一载具,具有一孔洞与一套筒,该载具的孔洞装设于该螺杆上,该载具的套筒装设于该导杆上,该载具供该感测模块固设于其上,且该载具可于该基座上平移;及一移动元件,固设于该载具的孔洞内,当该马达模块作动时,该移动元件与该螺杆交互作用而带动该载具平移而调整该感测模块与该镜头模块的距离。
[0008]本实用新型另提供一种防止相机后焦平面倾斜装置,运用于一感测模块,而使该感测模块坐落于一镜头模块所构成的一后焦平面上,该装置包含:一基座,具有一第一侧边与一第二侧边;一螺杆,该螺杆设置于该基座的第一侧边与该基座的第二侧边的中间;一导杆,该导杆设置于该基座的第一侧边与该基座的第二侧边的中间;一马达模块,与该螺杆的一端结合,接受一控制指令而控制该螺杆的一旋转方向与一转速;一载具,具有一孔洞与一套筒,该载具的套筒装设于该螺杆上,该载具的孔洞装设于该导杆上,该载具供该感测模块固设于其上,且该载具可于该基座上平移;及一移动元件,固设于该载具的套筒内,当该马达模块作动时,该移动元件与该螺杆交互作用而带动该载具平移而调整该感测模块与该镜头模块的距离。
[0009]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数个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后焦平面调整装置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0011]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后焦平面调整装置第一实施例的另一立体图;
[0012]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后焦平面调整装置第一实施例的又一立体图;及
[0013]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后焦平面调整装置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图。
[0014]【符号说明】
[0015]10基座
[0016]101第一侧边
[0017]102第二侧边
[0018]12马达模块
[0019]14螺杆
[0020]16导杆
[0021]18载具
[0022]181套筒
[0023]182孔洞
[0024]183移动元件
[0025]184凹槽
[0026]185孔洞
[0027]186套筒
[0028]20支撑杆
[0029]22感测模块
[0030]30滤镜
[0031]40镜头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32]本实用新型的创作点在于以感测模块22本身进行平移的方式来使感测模块22可坐落于后焦平面(微对焦)。具体的作法为:将感测模块22固定于载具18上,并藉由载具18的平移来与镜头达成相对运动。载具18如何与镜头作相对运动。
[0033]请参考图1与图2,其为本实用新型的防止后焦平面倾斜装置,运用于一感测模块22,而使该感测模块22坐落于一镜头模块40所构成的一后焦平面上,该装置包含:一基座10,具有一第一侧边101与 一第二侧边102 ;—螺杆14,该螺杆14设置于基座10的第一侧边101与该基座10的第二侧边102的中间;一导杆16,该导杆16设置于基座10的第一侧边101与基座10的第二侧边102的中间;一马达模块12,与螺杆14的一端结合,接受一控制指令而控制该螺杆14的一旋转方向与一转速;一载具18,具有一孔洞182与一套筒181,载具18的孔洞182装设于螺杆14上,载具18的套筒181装设于导杆16上,载具18供感测模块22固设于其上,且载具18可于基座10上平移;及一移动元件183,固设于载具18的孔洞182内,当马达模块12作动时,移动元件183与螺杆14交互作用而带动载具18平移而调整感测模块22与镜头模块40的距离。其中,套筒181为具一定等长的套筒。
[0034]其中,载具包含至少一凹槽184,且至少一支撑杆20放置于该至少一凹槽184,亦即,每个支撑杆20设置于每个凹槽184上。其中,螺杆具有多数个螺纹。
[0035]其中,镜头模块40固定于壳体外侧,螺杆14固定于基座10,且可进行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旋转。马达模块12固定于基座10与螺杆14结合而控制螺杆14的旋转方向与转速。控制模块固定于基座10外侧,电连接马达模块12,接受控制指令以控制马达模块12使之产生旋转方向与转速。
[0036]其中,载具18与壳体形成可移动式固定关系。感测模块22固定于载具18,感测模块22包含影像感测单元,依据物件产生影像感测信号。螺帽固定于载具18并套设于螺杆14上,当螺杆14旋转时,带动载具18平移而调整镜头模块40与感测模块22的距离,亦即,可使感测模块22进行微调而坐落于镜头模块40所构成的后焦平面。
[0037]控制模块藉由连接器传送来外部的控制指令来控制马达模块12的转速与转动的方向,即可控制螺杆14以顺时针旋转或逆时针旋转,以及其转速。如此,套设于螺杆14的螺帽即可进行平移,进而控制载具18的平移,以及其平移的速度与方向。如此,当镜头模块40装设于镜头座时,其所构成的后焦平面,即可以载具18的平移而使感测模块22移往后焦平面。调整的速度则依据控制模块控制马达模块12的转速与转动方向而定,亦即,外部控制指令的内容。
[0038]此外,连接器电连接感测模块22与控制模块,用以传输影像感测信号与控制指令。藉由单一连接器的设计,可让本实用新型的装置易于控制与进行信号的传输。
[0039]本实用新型将一螺杆14与导杆16设置于该基座10的第一侧边101与该基座10的第二侧边102的中间,可使得载具18传动进行的前后移动,不至于因为重心的关系而使得移动时因为不平均,而使得前后发生倾斜的现象(亦为前后抖动的情形),致使感测模块22的后焦平面的成像发生问题。
[0040]而为了防止载具18发生左右倾斜的现象,本实用新型在载具18有至少一凹槽184,且至一支撑杆20,该支撑杆20设置于凹槽184上,当使载具18移动时,就可防止的感测模块22可以防止左右倾斜,而使得致使感测模块22的后焦平面的成像不致发生问题。
[0041]此外,弹力辅助器固定于壳体与载具18,用以辅助载具18的定位。弹力辅助器可以弹簧类的弹性体来进行设计。
[0042]此外,壳体与载具18之间的可移动固定关系,可采取以下的设计方式。例如,将壳体设计导轨槽,而载具18设计导轨,导轨套设于导轨槽,藉以固定载具18并使载具18可进行平移。
[0043]此外,马达模块12可由一微型马达与一变速箱组成。由于马达模块12属于公知【技术领域】,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据以实施,因此,此处不多加赘述。
[0044]至于使载具18进行移动者,则是固设于载具18上的移动元件183,以前述的实施例来说即为螺帽。
[0045]请参考图3,其中,一滤镜30,设置于该基座10的前侧,且滤镜30可以是红外线滤镜或紫外线滤镜,本实用新型不局限形式,任可滤镜都可以实施。
[0046]请参考图4,本实用新型另提供一种防止后焦平面倾斜装置,运用于一感测模块22,而使该感测模块22坐落于一镜头模块所构成的一后焦平面上,该装置包含:一基座10,具有一第一侧边101与一第二侧边102 ;—螺杆14,该螺杆14设置于基座10的第一侧边101与基座10的第二侧边102的中间;一导杆16,该导杆16设置于基座10的第一侧边101与基座10的第二侧边102的中间;一马达模块12,与螺杆14的一端结合,接受一控制指令而控制螺杆14的一旋转方向与一转速;一载具18,具有一孔洞185与一套筒186,载具18的套筒186装设于螺杆14上,载具18的孔洞185装设于导杆16上,载具18供感测模块22固设于其上,且载具18可于基座10上平移;及一移动元件183,固设于载具18的套筒186内,当马达模块12作动时,移动元件183与螺杆14交互作用而带动载具18平移而调整感测模块22与镜头模块40的距离。
[0047]本实用新型主要的目的,在于利用一螺杆14与一导杆16设置于基座10的第一侧边101与基座10的第二侧边102的中间。且一载具18,具有一孔洞182与一套筒181,载具18的孔洞182装设于螺杆14上,载具18的套筒181装设于导杆16上,藉以平衡载具18的重心,使得载具18的感测模块22可以防止前后倾斜。而载具18包含至少一凹槽184,至一支撑杆20,支撑杆20设置于凹槽184上,使载具18的感测模块22可以防止左右倾斜。所以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藉由三点或是多点的支撑,防止载具18在感测模块22与镜头模块40之间平移时,所造成的倾斜,而致使得感测模块22成像发生问题。
[0048]虽然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所述,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须视本说明书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者为准。
【权利要求】
1.一种防止相机后焦平面的倾斜装置,运用于一感测模块,而使该感测模块坐落于一镜头模块所构成的一后焦平面上,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含: 一基座,具有一第一侧边与一第二侧边; 一螺杆,该螺杆设置于该基座的该第一侧边与该基座的该第二侧边的中间; 一导杆,该导杆设置于该基座的该第一侧边与该基座的该第二侧边的中间; 一马达模块,与该螺杆的一端结合,接受一控制指令而控制该螺杆的一旋转方向与一转速; 一载具,具有一孔洞与一套筒,该载具的孔洞装设于该螺杆上,该载具的套筒装设于该导杆上,该载具供该感测模块固设于其上,且该载具可于该基座上平移;及 一移动元件,固设于该载具的孔洞内,当该马达模块作动时,该移动元件与该螺杆交互作用而带动该载具平移而调整该感测模块与该镜头模块的距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相机后焦平面的倾斜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马达模块包含:一微型马达、一变速箱。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相机后焦平面的倾斜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载具包含至少一凹槽。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止相机后焦平面的倾斜装置,其特征在于,更包含: 至少一支撑杆,该支撑杆设置于该凹槽上。
5.如 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相机后焦平面的倾斜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移动元件为一螺帽。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相机后焦平面的倾斜装置,其特征在于,更包含: 一滤镜,设置于该基座的前侧。
7.一种防止相机后焦平面的倾斜装置,运用于一感测模块,而使该感测模块坐落于一镜头模块所构成的一后焦平面上,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含: 一基座,具有一第一侧边与一第二侧边; 一螺杆,该螺杆设置于该基座的该第一侧边与该基座的该第二侧边的中间; 一导杆,该导杆设置于该基座的该第一侧边与该基座的该第二侧边的中间; 一马达模块,与该螺杆的一端结合,接受一控制指令而控制该螺杆的一旋转方向与一转速; 一载具,具有一孔洞与一套筒,该载具的套筒装设于该螺杆上,该载具的孔洞装设于该导杆上,该载具供该感测模块固设于其上,且该载具可于该基座上平移;及 一移动元件,固设于该载具的套筒内,当该马达模块作动时,该移动元件与该螺杆交互作用而带动该载具平移而调整该感测模块与该镜头模块的距离。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防止相机后焦平面的倾斜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马达模块包含:一微型马达、一变速箱。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防止相机后焦平面的倾斜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载具包含至少一凹槽。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防止相机后焦平面的倾斜装置,其特征在于,更包含: 至少一支撑杆,该支撑杆设置于该凹槽上。
11.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防止相机后焦平面的倾斜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移动元件为一螺帽。
12.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防止相机后焦平面的倾斜装置,其特征在于,更包含: 一滤镜,设置于该基 座的前侧。
【文档编号】G02B7/00GK203643669SQ201320804746
【公开日】2014年6月11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9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9日
【发明者】王效忠 申请人:希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