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垂直连接的触控显示模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有垂直连接的触控显示模组,包括显示屏、触摸屏和FPC连线,FPC连线的内接端贴附在显示屏台阶上,其特征是:所述FPC连线的内接端上表面设有向上凸起的第一接触端,所述触摸屏内侧的相应位置设有第二接触端,第一接触端与第二接触端接触配合构成显示屏台阶到触摸屏内侧的垂直电连接。因此,触摸屏通过第一接触端、第二接触端、显示屏的FPC连线实现了向外连接,显示屏和触摸屏共用一条FPC连线,省去了专门用于触摸屏向外连接的FPC连线,结构上更加简洁,减少了一条FPC连线的厚度,使触控显示模组更加轻薄。
【专利说明】一种带有垂直连接的触控显示模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触控显示器件,尤其涉及一种带有垂直连接的触控显示模组。
【背景技术】
[0002]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电子产品集成更多的功能,越来越智能化,以满足人们日益提高的物质文化需要。
[0003]电子产品的智能化是电子产品发展的标志,是电子产品更新换代的核心内容,但便于操作、携带方便也是电子产品发展的重点。随着触摸屏的广泛应用,触摸屏与显示屏相结合所构成的触控显示组模已经成为非常常用的电子器件。很多电子产品,例如智能手机、IPAD等,其厚度及重量取决于触摸屏与显示屏相结合所构成的触控显示组模,因此,触控显示组模的轻薄化是目前电子产品研究的重点之一。
[0004]为使触控显示组模更加轻薄化,目前主要从触摸屏和显示屏本身的层状结构上进行改进,而很少将触控显示组模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综合考虑。
[0005]触摸屏贴附到显示屏上面构成触控显示组模时,触摸屏和显示屏都需要通过FPC连线向外连接,不仅制作起来比较麻烦,而且FPC连线占用一定的空间,使得触控显示组模的轻薄化受到制约,难以进一步发展。
【发明内容】
[0006]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带有垂直连接的触控显示模组,这种带有垂直连接的触控显示模组结构更加简洁、更加轻薄。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一种带有垂直连接的触控显示模组,包括显示屏、触摸屏和FPC连线,FPC连线的内接端贴附在显示屏台阶上,其特征是:所述FPC连线的内接端上表面设有向上凸起的第一接触端,所述触摸屏内侧的相应位置设有第二接触端,第一接触端与第二接触端接触配合构成显示屏台阶到触摸屏内侧的垂直电连接。
[0008]通过在显示屏的FPC连线的内接端上设置第一接触端,触摸屏内侧上设置第二接触端,第一接触端与第二接触端接触配合构成显示屏台阶到触摸屏内侧的垂直电连接,因此,触摸屏通过第一接触端、第二接触端、显示屏的FPC连线实现了向外连接,显示屏和触摸屏共用一条FPC连线,省去了专门用于触摸屏向外连接的FPC连线,结构上更加简洁,减少了一条FPC连线的厚度,使触控显示模组更加轻薄。
[000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触摸屏的触控驱动芯片通过COG方式贴附在触摸屏的内侧。触摸屏的触控驱动芯片通过COG (chip on glass)方式贴附在触摸屏的内侦U,因此,连接出触摸屏的接触点(第二接触端的接触点)数量大大减少,使得这种垂直电连接更容易实现。
[0010]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接触端为导电凸起。第一接触端设置为导电凸起,制作简单,大幅度降低生产工艺的复杂程度。[0011]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接触端为金属弹性接触片。第一接触端设置为金属弹性接触片,当触摸屏贴附到显示屏上时,在金属弹性接触片自身弹力的作用下,第一接触端与第二接触端保持良好的电连接。
[0012]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二接触端为导电凸起。第二接触端设置为导电凸起,制作简单,大幅度降低生产工艺的复杂程度。
[0013]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二接触端为银浆或碳浆所形成的凸点。第二接触端为银浆或碳浆所形成的凸点,制作简单,大幅度降低生产工艺的复杂程度。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是图1中A部分的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附图和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说明。
[0017]如图1和图2所示,这种带有垂直连接的触控显示模组,包括显示屏1、触摸屏2和FPC连线3,触摸屏2的触控驱动芯片4通过COG方式贴附在触摸屏2的内侧,FPC连线3的内接端5贴附在显示屏I的台阶6上;FPC连线3的内接端5上表面设有向上凸起的第一接触端7,触摸屏2内侧的相应位置设有第二接触端8,第一接触端7与第二接触端8接触配合构成显示屏I的台阶6到触摸屏2内侧的垂直电连接9 ;其中第一接触端7为导电凸起,第二接触端8为银浆所形成的凸点。
[0018]通过在显示屏I的FPC连线3的内接端5上设置第一接触端7,触摸屏2内侧上设置第二接触端8,第一接触端7与第二接触端8接触配合构成显示屏I的台阶6到触摸屏2内侧的垂直电连接9,因此,触摸屏2通过第一接触端7、第二接触端8、显示屏I的FPC连线3实现了向外连接,显示屏I和触摸屏2共用一条FPC连线3,省去了专门用于触摸屏向外连接的FPC连线3,结构上更加简洁,减少了一条FPC连线3的厚度,使触控显示模组更加轻薄。触摸屏2的触控驱动芯片4通过COG (chip on glass)方式贴附在触摸屏2的内侦U,因此,连接出触摸屏2的接触点(第二接触端8的接触点)数量大大减少,使得这种垂直电连接9更容易实现。
[0019]在其它实施方式中,第一接触端为金属弹性接触片。
[0020]在其它实施方式中,第二接触端为导电凸起。
[0021]在其它实施方式中,第二接触端为碳浆所形成的凸点。
[0022]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其各部分名称等可以不同,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构思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或简单变化,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内。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带有垂直连接的触控显示模组,包括显示屏、触摸屏和FPC连线,FPC连线的内接端贴附在显示屏台阶上,其特征是:所述FPC连线的内接端上表面设有向上凸起的第一接触端,所述触摸屏内侧的相应位置设有第二接触端,第一接触端与第二接触端接触配合构成显示屏台阶到触摸屏内侧的垂直电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垂直连接的触控显示模组,其特征是:所述触摸屏的触控驱动芯片通过COG方式贴附在触摸屏的内侧。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带有垂直连接的触控显示模组,其特征是:所述第一接触端为导电凸起。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带有垂直连接的触控显示模组,其特征是:所述第一接触端为金属弹性接触片。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带有垂直连接的触控显示模组,其特征是:所述第二接触端为导电凸起。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带有垂直连接的触控显示模组,其特征是:所述第二接触端为银浆或碳浆所形成的凸点。
【文档编号】G02F1/1333GK203689478SQ201320852777
【公开日】2014年7月2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23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23日
【发明者】吕岳敏, 杨秋强, 吴锡淳, 王书明, 孙楹煌, 张高明, 许泽宇, 邓雄 申请人:汕头超声显示器(二厂)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