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复眼的自适应图像信息采集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模拟复眼的自适应图像信息采集装置,包括:用于复眼采集目标场景信息的复眼透镜阵列,该复眼透镜阵列包括四个小眼图像采集单元,由四条导轨按X形对称方式拼接而成的导轨组件,所述四个小眼图像采集单元分别位于四条导轨上,且按该导轨组件的中心对称分布,其中,所述小眼图像采集单元包括透镜,位于该透镜后端的成像器件;各导轨上分别设有用于带动小眼图像采集单元沿相应导轨同步相向或相背等速移动的传动机构;设于所述导轨组件中心点的光敏传感器,与该光敏传感器相连的处理器模块,该单片机模块与传动机构中的各电机驱动模块相连。
【专利说明】模拟复眼的自适应图像信息采集装置
[0001]本申请是分案申请,原申请的申请号:201320558476.8,发明创造名称:一种模拟复眼的自适应图像信息采集装置,申请日:2013-9-10。
【技术领域】
[0002]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适应图像信息采集装置,尤其涉及一种仿螳螂虾的复眼自适应图像信息采集装置。
【背景技术】
[0003]在现有技术中,通过数字微镜器件对场景图像进行采样,由于光线强弱变化直接影响成像质量,所以会出现光线强时,清晰度高,光线弱时,清晰度降低,噪点增加;虽然有很多软件处理方法提高弱光线下的清晰度,但是处理效果不佳,例如,最近邻域插值方法、双线性插值方法、双立方插值方法等。双线性插值方法比最近邻域插值方法具有更高的重构准确度,图像恢复效果更佳,但图像会出现锯齿和模糊现象。虽然双立方插值方法的重构效果优于前两者,但却是以牺牲效率为代价,其所耗时间是其它方法的几倍甚至几十倍。同时这些算法只考虑局部像素与全局的相关性,在提高图像恢复效果上有一定作用,然而却破坏了原始图像的高频细节。
[0004]现有研究发现,昆虫具有较为宽广的生存环境,例如,螳螂虾所生活的水域从水下50米一直延伸到水下100米。在该环境中,由于太阳光照及水介质的共同作用,其光照条件产生剧烈的变化,为了适应这种多变的生存环境,该物种在小眼排列结构固定的前提下,通过晶状体、感杆束的共同作用,自适应的调节光接收角的大小,在整个复眼的视域内形成不同程度的重叠,最终根据不同的光线环境接收到不同特性的光学信息。在明亮和阴暗两种光照条件下,螳螂虾通过肌丝的松弛和紧缩调节晶状体及感杆束的长度,从而实现小眼视域缩小或扩大的效果,获取相对稳定的光子数量或较好的空间分辨率,使二者达到平衡。根据在实验室条件下所得结果,螳螂虾在不同光照强度环境下,其复眼的成像去广角度及视域会发生相应变化,如亮适应下其小眼视域为5度,是对应暗适应下2度小眼视域的2.5倍。这种昆虫复眼的成像控制机制能够根据环境光照强度的改变调节视域的范围,如果将这种仿生学原理应用于图像采样过程中,将极大提高采样图像的成像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根据环境光照强度进行自适应调节图像采样视域范围的模拟复眼的自适应图像信息采集装置。
[0006]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模拟复眼的自适应图像信息采集装置,包括:用于复眼采集目标场景信息的复眼透镜阵列,该复眼透镜阵列包括四个小眼图像采集单元,由四条导轨按X形对称方式拼接而成的导轨组件,所述四个小眼图像采集单元分别位于四条导轨上,且按该导轨组件的中心对称分布,其中,所述小眼图像采集单元包括透镜,位于该透镜后端的成像器件;各导轨上分别设有用于带动小眼图像采集单元沿相应导轨同步相向或相背等速移动的传动机构;设于所述导轨组件中心点的光敏传感器,与该光敏传感器相连的处理器模块,该单片机模块与传动机构中的各电机驱动模块相连。
[0007]所述导轨为由两条导轨本体构成的直线导轨拼接而成,该直线导轨中带有传动机构。
[0008]所述小眼图像采集单元的小眼外壳本体采用方形柱状结构。
[0009]该小眼外壳本体的两侧分别设有腔室,所述腔室内设有传动机构,该传动机构包括传动轮、驱动传动轮的微型驱动电机,所述导轨本体一侧设有与传动轮配合的凹槽,且该凹槽中设有齿面,所述传动轮为与所述齿面啮合的齿轮。
[0010]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积极的效果:(I)本实用新型通过复眼透镜阵列中四个小眼图像采集单元移动来调节视域大小,实现了当环境光照强度增强时,所述处理器模块控制各小眼图像采集单元分别沿导轨向外侧相背移动相应距离,以扩大视域范围;在环境光照强度减弱时,所述处理器模块控制各小眼图像采集单元分别沿导轨向内侧相向移动相应距离,以收缩视域范围;当视域范围缩小后,各小眼图像采集单元的单个视域在采集目标场景时,必然会有视域重叠部分,利用视域重叠部分提高图像的清晰度,本实用新型通过硬件的改进设计避免了纯软件算法提高清晰度的带来的技术缺陷。(2)本实用新型利用移动的小眼图像采集单元实现类似螳螂虾的复眼功能,比传统的N多个小眼图像采集单元来实现复眼功能成本更低。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1]为了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创新原理及其相比于现有产品的技术优势,下面借助于附图通过应用所述原理的非限制性实例说明一个可能的实施例。在图中:
[001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自适应图像信息采集装置在环境光照强度减弱时的示意图;
[0013]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自适应图像信息采集装置在环境光照强度增强时的示意图;
[0014]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复眼透镜阵列的两条导轨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复眼透镜阵列的两条导轨本体的一种传动机构示意图;
[0016]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复眼透镜阵列的两条导轨本体的另一种传动机构示意图;
[0017]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复眼透镜阵列的单根导轨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单根导轨本体、滑块和小眼图像采集单元结构示意图;
[0019]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复眼透镜阵列的控制电路结构示意图。
[0020]其中,I小眼图像采集单元、1-1小眼外壳本体、2透镜、3成像器件、4导轨、4_1传动轮、4-2传动带、4-3导轨本体、4-4单根导轨本体、5目标场景、6中心点、7视域重叠部分、8滑块、8-1滚轮、8-2微型驱动电机、8-3滑块外壳、8-4挡条。
【具体实施方式】
[0021]见图1-5、图6和图8,一种模拟复眼的自适应图像信息采集装置,包括:用于复眼采集目标场景信息的复眼透镜阵列,该复眼透镜阵列包括四个小眼图像采集单元1,由四条导轨4按X形对称方式拼接而成的导轨组件,所述四个小眼图像采集单元I分别位于四条导轨4上,且按该导轨组件的中心点6对称分布,其中,所述小眼图像采集单元I包括透镜2,位于该透镜2后端的成像器件3 ;
[0022]各导轨上分别设有用于带动小眼图像采集单元沿相应导轨同步相向或相背等速移动(见图3和图6,A表示的箭头方向,以调节复眼透镜阵列的视域范围)的传动机构;
[0023]设于所述导轨组件中心点6的光敏传感器,与该光敏传感器相连的处理器模块,该单片机模块与传动机构中的各电机驱动模块相连。
[0024]其中,当环境光照强度减弱时,所述处理器模块控制传动机构带动各小眼图像采集单元I分别沿导轨4向内侧相向移动相应距离,以收缩视域范围(见图3或图6,各小眼图像采集单元I分别向相应的虚线方框方向移动);
[0025]当环境光照强度增强时,所述处理器模块控制小眼图像采集单元I分别沿导轨4向外侧相背移动相应距离,以扩大视域范围(见图3或图6,各小眼图像采集单元I分别向相应的实线方框方向移动)。
[0026]其中,按该导轨组件的中心点6对称分布,具体的说就是根据四条导轨4,以中心点6对称展开,即每个导轨4之间的夹角相等为90度。透镜2在本实施例中采用是正方形结构,也可以采用长方形或者是圆形的结构。所述光敏传感器采用光敏电阻来实现,可以设置在所述中心点6的位置。
[0027]所述导轨4【具体实施方式】一,见图1、图2、图3和图6,所述导轨4为由两条导轨本体4-3构成的直线导轨拼接而成,该直线导轨中带有传动机构,见图4,传动机构【具体实施方式】一,所述小眼图像采集单元I的小眼外壳本体1-1采用方形柱状结构,该小眼外壳本体1-1的两侧分别设有与所述导轨本体4-3配合的凹槽,所述导轨本体4-3内设有传动机构,该传动机构包括若干个传动轮4-1,所述各传动轮4-1分别由若干微型驱动电机8-2分别控制转动,所述凹槽内设有齿面,所述传动轮4-1为适于与所述齿面啮合的齿轮;即,所述处理器模块通过电机驱动模块来控制各微型驱动电机8-2同步转动,从而控制各小眼图像采集单元I分别沿所述直线导轨同步相向或相背等速移动。
[0028]见图3,在所述导轨4【具体实施方式】一基础上的传动机构【具体实施方式】二,传动机构可以采用传动轮4-1和传动带4-2配合,在所述直线导轨中的两端分别设有传动轮4-1,两条导轨本体4-3中的各传动轮4-1带动相应传动带4-2同步传动,根据所述导轨4【具体实施方式】一中所述凹槽内设有齿面,所述传动带4-2的表面设有与凹槽齿面啮合的齿面;即,所述处理器模块通过电机驱动模块来控制各微型驱动电机同步转动,从而控制各小眼图像采集单元I分别沿所述直线导轨同步相向或相背等速移动;另外传动机构也可以采用同步带链传动。
[0029]见图5,在所述导轨4为由两条导轨本体4-3构成的直线导轨拼接而成的基础上,传动机构【具体实施方式】三,小眼外壳本体1-1采用方形柱状结构,该小眼外壳本体1-1的两侧分别设有腔室,所述腔室内设有传动机构,该传动机构包括传动轮4-1、驱动传动轮4-1的微型驱动电机8-2,所述导轨本体4-3 —侧设有与传动轮4-1配合的凹槽,且该凹槽中设有齿面,所述传动轮4-1为与所述齿面啮合的齿轮;即,所述处理器模块通过电机驱动模块来控制微型驱动电机8-2同步转动,从而控制各小眼图像采集单元I分别沿所述直线导轨同步相向或相背等速移动。
[0030]所述导轨4【具体实施方式】二,见图6和图7,所述导轨4也可以采用四条单根导轨本体4-4来实现,具体的说,所述四条单根导轨本体4-4按X形对称方式拼接而成的导轨组件,各单根导轨本体4-4上分别设有与该导轨本体滑动配合的滑块(共4个滑块),各滑块的端面上分别固定各小眼图像采集单元1,该滑块内部设有与所述单根导轨本体4-4滚动配合的滚轮8-1,该滚轮8-1由微型驱动电机8-2控制转动,该微型驱动电机8-2由所述处理器模块通过电机驱动模块控制。为了更好的实现各小眼图像采集单元I同步相向或相背等速移动,所述单根导轨本体4-4的顶面为齿面,所述滚轮8-1为适于与所述齿面啮合的齿轮。所述单根导轨本体4-4的顶面两侧设有用于对所述滚轮限位的挡条8-4。
[0031]其中,所述处理器模块通过电机驱动模块来控制上述微型驱动电机同步转动是本领域惯用技术手段。
[0032]所述处理器模块可以采用单片机,例如51系列,若和图像处理结合起来可以采用DSP模块,例如DSP2812。所述成像器件3可以采用(XD、CM0S传感器或数字微镜器件DMD。
[0033]本实用新型通过硬件改进,即所述复眼透镜阵列的改进,具体的是,随着各小眼图像采集单元I的移动,实现了当环境光照强度增强时,扩大视域范围,因为在光照强度较高时,图像是清晰的,故可提高视域范围;反之,在当环境光照强度减弱时,收缩视域范围,这样操作时各小眼图像采集单元I获得的目标场景5具有视域重叠,虽然牺牲了视域,但是根据视域重叠部分7 (详见图1和图3,每个透镜拍摄到的目标场景5的公共部分),有效的提高了图像清晰度,克服了【背景技术】介绍的软件提高清晰度带来的缺陷。
[0034]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这些属于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权利要求】
1.一种模拟复眼的自适应图像信息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于复眼采集目标场景信息的复眼透镜阵列,该复眼透镜阵列包括四个小眼图像采集单元,由四条导轨按X形对称方式拼接而成的导轨组件,所述四个小眼图像采集单元分别位于四条导轨上,且按该导轨组件的中心对称分布,其中,所述小眼图像采集单元包括透镜,位于该透镜后端的成像器件; 各导轨上分别设有用于带动小眼图像采集单元沿相应导轨同步相向或相背等速移动的传动机构; 设于所述导轨组件中心点的光敏传感器,与该光敏传感器相连的处理器模块,该单片机模块与传动机构中的各电机驱动模块相连; 所述导轨为由两条导轨本体构成的直线导轨拼接而成,该直线导轨中带有传动机构; 所述小眼图像采集单元的小眼外壳本体采用方形柱状结构; 该小眼外壳本体的两侧分别设有腔室,所述腔室内设有传动机构,该传动机构包括传动轮、驱动传动轮的微型驱动电机,所述导轨本体一侧设有与传动轮配合的凹槽,且该凹槽中设有齿面,所述传动轮为与所述齿面啮合的齿轮。
【文档编号】G02B3/00GK203930509SQ201320851911
【公开日】2014年11月5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10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10日
【发明者】倪冬梅, 冯艳丽, 谢志林 申请人:宿迁市广播电视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