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梯形校正功能的投影系统及其梯形校正方法

文档序号:2711576阅读:99来源:国知局
具有梯形校正功能的投影系统及其梯形校正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关于一种具有梯形校正功能的投影系统及其梯形校正方法,该梯形校正方法包含:投影装置投射影像,于目标投影面上形成第一画面形状;触发调整元件,以将该第一画面形状调整为第二画面形状,且初始状态下该调整元件对应的两连续值之间的间隔为第一单位角度;侦测调整步骤,以决定是否更改该调整元件对应的两连续值之间的间隔。本发明通过控制单元侦测调整步骤,并根据调整步骤将调整元件对应的两连续值之间的间隔灵活得进行增大或减小,不需要更换投影系统现有硬体架构即可获得更准确的校正刻度,缩短了校正时间,提高了校正精度,优化了校正效果。
【专利说明】具有梯形校正功能的投影系统及其梯形校正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梯形校正功能的投影系统及其梯形校正方法,尤其是指具有自动切换单位角度的投影系统及其梯形校正方法。
【背景技术】
[0002]投影机具有画面大、体积小等优点,且投影机近年来已大幅提升亮度与解析度,使得投影机越来越普及于办公室简报及家庭剧院等设备。现有市面上的投影机产品皆有梯形校正的功能,但是梯形校正的刻度最精细也约莫±1度,且每一度之间的差距仍有段落差,若使用者所需要的角度在I度之间,则±1度的调整值无法满足使用者的需求。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不变更投影系统现有硬体架构即可有更精密的校正刻度,提高校正精度和校正效果。
[000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投影系统的梯形校正方法,该梯形校正方法包含步骤A:投影装置投射影像,于目标投影面上形成第一画面形状;步骤B:触发调整元件,以将该第一画面形状调整为第二画面形状,且初始状态下该调整元件对应的两连续值之间的间隔为第一单位角度;步骤C:侦测该步骤B的调整步骤,以决定是否更改该调整元件对应的两连续值之间的间隔。
[0005]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步骤C还包含:若调整过程中出现至少两连续值沿第一顺序作依次切换,则更改该调整元件对应的两连续值之间的间隔为第三单位角度,该第三单位角度大于该第一单位角度。
[0006]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步骤C还包含:更改该调整元件对应的两连续值之间的间隔为第三单位角度后,继续触发该调整元件,若调整过程中出现于至少两连续值沿第四顺序作依次切换,该第一顺序与该第四顺序相反,则更改该调整元件对应的两连续值之间的间隔为该第一单位角度。
[0007]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步骤C还包含:若调整过程中出现于两连续值之间沿第二顺序来回切换,则更改该调整元件对应的两连续值之间的间隔为第二单位角度,并继续触发更改后的该调整元件直至该第二画面形状为目标形状,其中,该第二单位角度小于该第一单位角度。
[0008]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步骤C还包含:更改该调整元件对应的两连续值之间的间隔为该第二单位角度后,继续触发该调整元件,若调整过程中出现于两连续值之间来回切换,则更改该调整元件对应的两连续值之间的间隔为第四单位角度并继续触发该调整元件,该第四单位角度小于该第二单位角度。
[0009]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步骤C还包含:更改该调整元件对应的两连续值之间的间隔为该第二单位角度后,继续触发该调整元件,若调整过程中出现于两连续值之间沿第三顺序来回切换,该第二顺序与该第三顺序相反,则更改该调整元件对应的两连续值之间的间隔为该第一单位角度。
[0010]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调整元件设置于该投影装置上,该调整元件为按钮;或者该调整元件为遥控器,该遥控器与该投影装置无线连接。
[0011]本发明的投影系统的梯形校正方法,通过侦测调整步骤并根据调整步骤将调整元件对应的两连续值之间的间隔灵活得进行增大或减小,不需要更换投影系统现有硬体架构即可获得更准确的校正刻度,缩短了校正时间,提高了校正精度,优化了校正效果。
[0012]此外,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具有梯形校正功能的投影系统,该投影系统包含投影装置、调整元件和控制单元。投影装置用于投射影像,并于目标投影面上形成第一画面形状;调整元件用于将该第一画面形状调整为第二画面形状,且初始状态下该调整元件对应的两连续值之间的间隔为第一单位角度;控制单元用于侦测施加于该调整元件的调整步骤,以决定是否更改该调整元件对应的两连续值之间的间隔。
[0013]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调整元件对应的两连续值之间的间隔为该第一单位角度时,若调整过程中出现至少两连续值沿第一顺序作依次切换,则更改该调整元件对应的两连续值之间的间隔为第三单位角度,该第三单位角度大于该第一单位角度。
[0014]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调整元件对应的两连续值之间的间隔为第三单位角度时,若调整过程中出现于至少两连续值沿第四顺序作依次切换,该第一顺序与该第四顺序相反,则更改该调整元件对应的两连续值之间的间隔为该第一单位角度。
[0015]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调整元件对应的两连续值之间的间隔为该第一单位角度时,若调整过程中出现于两连续值之间沿第二顺序来回切换,则更改该调整元件对应两连续值之间的间隔为第二单位角度,并继续触发更改后的该调整元件直至该第二画面形状为目标形状,其中,该第二单位角度小于该第一单位角度。
[0016]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调整元件对应的两连续值之间的间隔为该第二单位角度时,若调整过程中出现于两连续值之间来回切换,则该投影装置修改该调整元件对应两连续值之间的间隔为第四单位角度,该第四单位角度小于该第二单位角度。
[0017]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调整元件对应的两连续值之间的间隔为该第二单位角度时,若调整过程中出现于两连续值之间沿第三顺序来回切换,该第二顺序与该第三顺序相反,则更改该调整元件对应的两连续值之间的间隔为该第一单位角度。
[0018]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调整元件设置于该投影装置上,该调整元件为按钮;或者该调整元件为遥控器,该遥控器与该投影装置无线连接。
[0019]本发明的投影系统,通过设置控制单元来侦测调整步骤并根据调整步骤将调整元件对应的两连续值之间的间隔灵活地进行增大或减小,不需要更换投影系统现有硬体架构即可获得更合理、更精密的校正刻度,缩短了校正时间,提高了校正精度,优化了校正效果。
[0020]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发明的投影系统的示意图;
[0022]图2A为本发明的第一画面形状的示意图;
[0023]图2B为本发明的第二画面形状的示意图;
[0024]图3为本发明的投影装置的俯视图;[0025]图4为本发明的梯形校正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请参考图1、图2A及图2B,图1为本发明的投影系统的示意图,图2A为本发明的第一画面形状的示意图,图2B为本发明的第二画面形状的示意图。本发明的具有梯形校正功能的投影系统包含投影装置100、调整元件200和控制单元300。其中,投影装置100用于投射影像,并于目标投影面400上形成第一画面形状410 ;调整元件200用于将第一画面形状410调整为第二画面形状420,且初始状态下调整元件200对应的两连续值之间的间隔为第一单位角度;控制单元300用于侦测施加于上述调整元件200的调整步骤,以决定是否更改调整元件200对应的两连续值之间的间隔。
[0027]本实施例中,请参考图3,图3为本发明的投影装置的俯视图,调整元件200设置于投影装置100上,调整元件200为按钮。实际操作中,调整元件200还可以为遥控器,且遥控器与投影装置100无线连接。此外,控制装置300亦可设置于投影装置100上,也可设置于遥控器上,使用者可根据实际情况自行选择,不以上述为限。
[0028]下面结合图示来详细介绍本发明的投影系统的梯形校正方法。
[0029]请参照图2A、图2B及图4,图4为本发明的梯形校正方法的流程图。本发明的投影系统的梯形校正方法包含:
[0030]步骤A:如图4中SlOO所示,投影装置100投射影像,于目标投影面400上形成第一画面形状410,第一画面形状410如图2A所示;
[0031]步骤B:如图4中S200所示,使用者触发调整元件200,以将第一画面形状410调整为第二画面形状420,如图2B所示,且初始状态下调整元件200对应的两连续值之间的间
隔为第一单位角度;
[0032]步骤C:如图4中S300所示,侦测步骤B的调整步骤,以决定是否更改调整元件200对应的两连续值之间的间隔。
[0033]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调整元件200为按钮,调整元件200包含第一按钮210和第二按钮220,以投影装置100与地面的夹角为例,设定此夹角为第一夹角,初始状态下,
按动第一按钮210,第一夹角增大第一单位角度,按动第二按钮220,则第一夹角减小第一单位角度。
[0034]本实施例中,当调整元件200对应的两连续值之间的间隔为第一单位角度时,若调整过程中出现至少两连续值沿第一顺序作依次切换,则更改该调整元件200对应的两连续值之间的间隔为第三单位角度,第三单位角度大于第一单位角度。本实施例中,第一单位角度例如设为1°,以下均以投影装置100与地面的第一夹角为例,按动第一按钮210—下,则第一夹角增大I度,按动第二按钮220 —下,则第一夹角减小I度,若调整过程中,至少连续按动两下第一按钮210或至少连续按动两下第二按钮220,则将调整元件200对应的两连续值之间的间隔由第一单位角度更改为第三单位角度,第三单位角度例如为2°,即调整元件200对应的两连续值之间的间隔会变大。
[0035]将调整元件200对应的两连续值之间的间隔变大的考量点在于:若两连续值之间的间隔为第一单位角度时移动到目标角度共需要按动十下第一按钮210或第二按钮220,将间隔变大之后,则需要更少的按动次数即可到达目标角度,这样一来,可方便使用者更快地调整到目标角度,使得校正过程缩短,操作更加方便快捷。
[0036]本实施例中,将调整元件200对应的两连续值之间的间隔由第一单位角度更改为第三单位角度后,继续触发调整元件200,若调整过程中出现于至少两连续值沿第四顺序作依次切换,第一顺序与第四顺序相反,则更改调整元件200对应的两连续值之间的间隔为第一单位角度。本实施例中,若将调整元件200对应的两连续值之间的间隔由第一单位角度更改为第三单位角度时,第一顺序为至少连续按动两下第一按钮210,则在将调整元件200对应的两连续值之间的间隔由第三角度更改回第一单位角度时,第四顺序为至少连续按动两下第二按钮220,当然,亦可将第一顺序设定为至少连续按动两下第二按钮220,而将第四顺序设定为至少连续按动两下第一按钮210,使用者可根据实际需要自行确定。
[0037]本实施例中,将第三单位角度更改为第一单位角度的考量点在于可使得调整元件200对应的两连续值之间的间隔可增大亦可减小,增大调整过程中的灵活性,方便使用者的操作。
[0038]本实施例中,第一单位角度为1°,第三单位角度为2°,若第一夹角为X。,当调整元件200对应的两连续值之间的间隔为第一单位角度时,若调整过程中出现至少两连续值沿第一顺序作依次切换,若第一顺序为至少连续按动两下第一按钮210,则当第一单位角度更改为第三单位角度的同时,设置此时的第一夹角为(X+2)°。而若第一夹角为X。,当调整元件200对应的两连续值之间的间隔为第三单位角度,若调整过程中出现至少两连续值沿第四顺序作依次切换,第四顺序为至少连续按动两下第二按钮220,则当第三单位角度更改为第一单位角度的同时,设定此时的第一夹角仍为X。,将第一夹角设定仍为X。的原因是将第三单位角度更改为第一单位角度是想将两连续值之间的间隔进行细化,而并非想要把当前的第一夹角减小两个第三单位角度(即减小4° ),故将调整元件200对应的两连续值之间的间隔细化后,第一夹角可仍设置为X°。当然,使用者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微调,不以上述为限。
[0039]当然,实际操作中,若要将第一单位角度更改为第三单位角度,还可采用其他方式来实现,例如采用长按第一按钮210来实现,而要将第三单位角度更改为第一单位角度,则采用长按第二按钮220来实现。反之亦可,即长按第二按钮220来实现将第一单位角度更改为第三单位角度,而长按第一按钮210来实现将第三单位角度更改为第一单位角度。使用者可根据实际需要确定将第一单位角度更改为第三单位角度的操作方式,不以上述为限。此外,本实施例中,第一单位角度设定为1°,第三单位角度设定为2°,实际操作中,使用者亦可根据需要自行确定,不以此为限。
[0040]本实施例中,当调整元件200对应的两连续值之间的间隔为第一单位角度,若调整过程中出现于两连续值之间沿第二顺序来回切换,则更改调整元件200对应的两连续值之间的间隔为第二单位角度,并继续触发更改后的调整元件200直至第二画面形状为目标形状,其中,第二单位角度小于第一单位角度。例如,如果在调整过程中出现先按动一下第一按钮210,再按动一下第二按钮220,再按动一下第一按钮210,即先将角度增大1°,再将角度减小1°,又再将角度增大1°,若控制单元300侦测到这样的调整步骤,则更改调整元件200对应的两连续值之间的间隔为第二单位角度,第二单位角度例如为0.25°。本实施例中,第二顺序为角度先增大再减小再增大,实际操作中,第二顺序亦可为角度先减小再增大再减小,又或者第二顺序为先增大再减小或者先减小再增大等等,使用者可根据实际需要自行确定。
[0041]实际操作中,依照操作的习惯流程,若使用者在两个相邻区间之间来回调整一般代表想要达到的数值是在两者之间,本发明的梯形校正方法,当控制单元300侦测到使用者有在相邻角度间做来回的调整时,就会自动将单位角度做进一步的切割,方便使用者更精确地进行梯形校正。
[0042]本实施例中,更改调整元件200对应的两连续值之间的间隔为第二单位角度后,继续触发调整元件200,若调整过程中出现于两连续值之间来回切换,则更改调整元件200对应的两连续值之间的间隔为第四单位角度并继续触发调整元件200,第四单位角度小于第二单位角度。与上述类似,例如,若在调整过程中出现先按动一下第一按钮210,再按动一下第二按钮220,又再按动一下第一按钮210,即先将角度增大0.25°,再将角度减小
0.25°,又再将角度增大0.25°,若控制单元300侦测到这样的调整步骤,则更改调整元件200对应的两连续值之间的间隔为第四单位角度,第四单位角度例如为0.05°。当然,亦可在控制单元300侦测到先将角度减小,再将角度增大,又再将角度减小时,更改调整元件200对应的两连续值之间的间隔为第四单位角度。由于将调整元件200对应的两连续值之间的间隔切割成更小的角度,使得调整更加精细,调整效果更加。
[0043]本实施例中,更改调整元件200对应的两连续值之间的间隔为第二单位角度后,继续触发调整元件200,若调整过程中出现于两连续值之间沿第三顺序来回切换,第二顺序与第三顺序相反,则更改调整元件200对应的两连续值之间的间隔为第一单位角度。本实施例中,若第二顺序为角度先增大再减小又再增大,即先按动一下第一按钮210,再按动一下第二按钮220,又再按动一下第一按钮210,则第三顺序为角度先减小再增大又再减小,即先按动一下第二按钮220,再按动一下第一按钮210,又再按动一下第二按钮220。当然第二顺序亦可为角度先减小再增大又再减小,第四顺序对应变换即可。实际操作中,第二顺序还可为先增大再减小或者先减小再增大或者长按第一按钮210或长按第二按钮220等等,使用者可根据实际需要自行确定。
[0044]本实施例中,将调整元件200对应的两连续值之间的间隔由第二单位角度更改为第四单位角度的考量与由第一单位角度变更为第二单位角度的考量类似,当侦测到使用者在相邻角度间作来回切换调整时,则将单位角度做进一步的切割细化,使得校正刻度更加精密,进一步提高了校正效果。
[0045]实际操作中,类似于将调整元件200对应的两连续值之间的间隔由第二单位角度更改为第一单位角度,当调整元件200对应的两连续值之间的间隔为第四单位角度时,亦可通过相应的调整步骤,将调整元件200对应的两连续值之间的间隔由第四单位角度更改为第二单位角度,使用者可根据实际需要决定相应的调整步骤。
[0046]本实施例中以调整元件200为按钮进行示例,实际操作中,调整元件200亦可为其他,例如遥控器等,不以上述为限。
[0047]本发明的投影系统及梯形校正方法,通过侦测调整步骤,并根据调整步骤将调整元件200对应的两连续值之间的间隔灵活地进行增大或减小,不需要更换现有硬体架构即可获得更合理、更精密的校正刻度,缩短了校正时间,提高了校正精度,优化了校正效果。
[0048]当然,本发明还可有其他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根据本发明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投影系统的梯形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梯形校正方法包含: 步骤A:投影装置投射影像,于目标投影面上形成第一画面形状; 步骤B:触发调整元件,以将该第一画面形状调整为第二画面形状,且初始状态下该调整元件对应的两连续值之间的间隔为第一单位角度;以及 步骤C:侦测该步骤B的调整步骤,以决定是否更改该调整元件对应的两连续值之间的间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梯形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步骤C还包含: 若调整过程中出现至少两连续值沿第一顺序作依次切换,则更改该调整元件对应的两连续值之间的间隔为第三单位角度,该第三单位角度大于该第一单位角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梯形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步骤C还包含: 更改该调整元件对应的两连续值之间的间隔为第三单位角度后,继续触发该调整元件,若调整过程中 出现于至少两连续值沿第四顺序作依次切换,该第一顺序与该第四顺序相反,则更改该调整元件对应的两连续值之间的间隔为该第一单位角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梯形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步骤C还包含: 若调整过程中出现于两连续值之间沿第二顺序来回切换,则更改该调整元件对应的两连续值之间的间隔为第二单位角度,并继续触发更改后的该调整元件直至该第二画面形状为目标形状,其中,该第二单位角度小于该第一单位角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梯形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步骤C还包含: 更改该调整元件对应的两连续值之间的间隔为该第二单位角度后,继续触发该调整元件,若调整过程中出现于两连续值之间来回切换,则更改该调整元件对应的两连续值之间的间隔为第四单位角度并继续触发该调整元件,该第四单位角度小于该第二单位角度。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梯形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步骤C还包含: 更改该调整元件对应的两连续值之间的间隔为该第二单位角度后,继续触发该调整元件,若调整过程中出现于两连续值之间沿第三顺序来回切换,该第二顺序与该第三顺序相反,则更改该调整元件对应的两连续值之间的间隔为该第一单位角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梯形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调整元件设置于该投影装置上,该调整元件为按钮;或者该调整元件为遥控器,该遥控器与该投影装置无线连接。
8.一种具有梯形校正功能的投影系统,其特征在于该投影系统包含: 投影装置,用于投射影像,并于目标投影面上形成第一画面形状; 调整元件,用于将该第一画面形状调整为第二画面形状,且初始状态下该调整元件对应的两连续值之间的间隔为第一单位角度; 控制单元,用于侦测施加于该调整元件的调整步骤,以决定是否更改该调整元件对应的两连续值之间的间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投影系统,其特征在于:该调整元件对应的两连续值之间的间隔为该第一单位角度时,若调整过程中出现至少两连续值沿第一顺序作依次切换,则更改该调整元件对应的两连续值之间的间隔为第三单位角度,该第三单位角度大于该第一单位角度。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投影系统,其特征在于:该调整元件对应的两连续值之间的间隔为第三单位角度时,若调整过程中出现于至少两连续值沿第四顺序作依次切换,该第一顺序与该第四顺序相反,则更改该调整元件对应的两连续值之间的间隔为该第一单位角度。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投影系统,其特征在于:该调整元件对应的两连续值之间的间隔为该第一单位角度时,若调整过程中出现于两连续值之间沿第二顺序来回切换,则更改该调整元件对应两连续值之间的间隔为第二单位角度,并继续触发更改后的该调整元件直至该第二画面形状为目标形状,其中,该第二单位角度小于该第一单位角度。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投影系统,其特征在于:该调整元件对应的两连续值之间的间隔为该第二单位角度时,若调整过程中出现于两连续值之间来回切换,则该投影装置修改该调整元件对应两连续值之间的间隔为第四单位角度,该第四单位角度小于该第二单位角度。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投影系统,其特征在于:该调整元件对应的两连续值之间的间隔为该第二单位角度时,若调整过程中出现于两连续值之间沿第三顺序来回切换,该第二顺序与该第三顺序相反,则更改该调整元件对应的两连续值之间的间隔为该第一单位角度。
14.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投影系统,其特征在于:该调整元件设置于该投影装置上,该调整元件为按钮;或者该调整元件为遥控器,该遥控器与该投影装置无线连接。
【文档编号】G03B21/14GK103957370SQ201410123936
【公开日】2014年7月30日 申请日期:2014年3月28日 优先权日:2014年3月28日
【发明者】陶彦儒, 卓之威 申请人:苏州佳世达光电有限公司, 佳世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