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头模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18809阅读:141来源:国知局
镜头模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镜头模组,其包括镜头筒以及设置在镜头筒内的第一镜片和第二镜片。第一镜片具有朝向第二镜片的第一表面和与镜头筒的筒壁抵接的侧面,第一表面上具有第一圆弧面和与第一圆弧面相连的第一延伸面。第二镜片具有朝向第一镜片的上表面,上表面上具有与第一延伸面相隔一定距离的第一承载面和与第一圆弧面抵接的第二圆弧面。第一镜片与筒壁相连能够保证第一镜片与通光孔具有高的同心度,第一圆弧面与第二圆弧面抵接能够保证第一镜片和第二镜片具有较高的同轴度,而且镜头筒、第一镜片和第二镜片的装配稳定性高。
【专利说明】镜头模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镜头模组。
【【背景技术】】
[0002]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电子设备不断地朝着智能化发展,除了数码相机外,便携式电子设备例如平板电脑、手机等也都配备了镜头模组。为了满足人们的使用需要,对镜头模组拍摄的出的物体的影像质量也提出的更高的要求。拍摄出的物体的影像质量在很大程度上与镜头模组内各镜片的光轴的同轴度有关。
[0003]相关技术中的镜头模组包括开设有透光孔的镜头筒和设于镜头筒内的镜片组,镜片组包括至少两片光学镜片,过透光孔几何中心的直线以及这些光学镜片的光轴应当重合,即应当保证有高的同轴度。此外,各光学镜片相互之间的连接也应该具有高的稳定性。但是在生产制造过程中,由于光学镜片间偏心比较敏感,因此比较难保证有高的同轴度和稳定性。
[0004]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型的镜头模组。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同轴度好、稳定性高的镜头模组。
[0006]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镜头模组,其包括具有通光孔的镜头筒以及设置在所述镜头筒内且与所述镜头筒相连的镜片组,所述镜头筒具有若干筒壁和由若干所述筒壁围设形成的收容空间,所述镜片组包括位于所述收容空间内且与所述筒壁相连的第一镜片和位于所述第一镜片下方且与所述第一镜片相连的第二镜片;
[0007]所述第一镜片与所述筒壁相连使得该镜头模组具有第一配合精度,所述第一镜片具有朝向所述第二镜片的第一表面;所述第一表面具有第一圆弧面和与所述第一圆弧面一侧相连的第一延伸面;
[0008]所述第二镜片具有朝向所述第一镜片的上表面,所述上表面具有顺次相连的与所述第一延伸面相隔一定距离的第一承载面以及与所述第一圆弧面抵接的第二圆弧面;所述第二圆弧面与所述第一圆弧面配合使得所述镜头模组具有第二配合精度;
[0009]所述第二配合精度使得所述第一镜片与所述第二镜片共光轴,所述第一配合精度使得所述通光孔的中心落在所述光轴上。
[0010]优选的,所述第一镜片还具有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所述第二表面包括顺次相连的第二延伸面和第一光学面,所述第二延伸面与所述筒壁朝向所述收容空间的表面抵接。
[0011]优选的,所述第一表面还包括与所述第一圆弧面另一侧相连的第三延伸面、自所述第三延伸面弯折延伸的过渡面、自所述过渡面弯折延伸的第四延伸面和第二光学面,所述上表面包括顺次相连的与所述第二圆弧面相连的第二承载面和第三光学面。
[0012]优选的,所述第二承载面与所述第三延伸面和第四延伸面相隔一定距离,所述第二光学面与所述第三光学面相隔一定距离。
[0013]优选的,所述第一承载面和第二承载面均垂直于所述光轴。
[0014]优选的,所述第三延伸面和第四延伸面均垂直于所述光轴。
[0015]优选的,所述第一表面还包括与所述第一圆弧面另一侧相连的第三延伸面和第二光学面,所述上表面还包括顺次相连的与所述第二圆弧面相连的第二承载面、自所述第二承载面弯折延伸的过渡面、自所述过渡面弯折延伸的第三承载面和第三光学面。
[0016]优选的,所述第三延伸面与所述第二承载面、过渡面以及第三承载面相隔一定距离,所述第二光学面与所述第三光学面相隔一定距离。
[0017]优选的,所述第二镜片还具有与所述上表面相对的下表面以及连接所述上表面和下表面的连接面,所述连接面与所述第二筒壁朝向所述收容空间的表面相隔一定距离。
[0018]优选的,所述第一圆弧面和第二圆弧面上具有一距所述第二表面或下表面最远的衔接线,所述第一圆弧面和第二圆弧面均包括自所述衔接线向所述筒壁方向延伸的第一部分以及自所述衔接线向所述光轴方向延伸的第二部分。
[001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第一镜片与筒壁相连能够保证第一镜片与镜头筒的通光孔具有高的同心度,第一镜片的第一圆弧面与第二镜片的第二圆弧面抵接能够保证第一镜片和第二镜片具有较高的同轴度,而且镜片组与镜头筒的装配稳定性高。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镜头模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镜头模组第一实施例中第一镜片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镜头模组第一实施例中第二镜片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镜头模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镜头模组第二实施例中第一镜片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镜头模组第二实施例中第二镜片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镜头模组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8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镜头模组第三实施例中第一镜片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9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镜头模组第三实施例中第二镜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30]第一实施例:
[0031]如图1所示,一种镜头模组100包括镜头筒101以及设置在镜头筒101内且与镜头筒101相连的镜片组103。
[0032]镜头筒101具有第一筒壁IOlA和自第一筒壁IOlA弯折延伸的第二筒壁101B。第一筒壁IOlA和第二筒壁IOlB共同围设形成了一收容空间102,第一筒壁IOlA的中央开设有通光孔101C。
[0033]镜片组103包括第一镜片104和与第一镜片104相连的第二镜片105。
[0034]如图2所不,第一镜片104具有朝向第二镜片105的第一表面104B、与第一表面104B相对的第二表面104A以及连接第一表面104B和第二表面104A的侧面104C。其中,第二表面104A具有顺次相连的第二延伸面107和第一光学面108。其中,第二延伸面107与第一筒壁IOlA朝向收容空间102的表面抵接,第二延伸面107与第一筒壁IOlA朝向收容空间102的表面抵接使得镜头模组100具有第一配合精度。第二延伸面107与光轴106垂直,侧面104C与第二筒壁IOlB朝向收容空间102的表面抵接。
[0035]第一表面104B具有以光轴106为中心呈环状分布的第一圆弧面110、与第一圆弧面110 —侧相连的第一延伸面109、与第一圆弧面110另一侧相连的第三延伸面111、自第三延伸面111弯折延伸的过渡面112、自所述过渡面112弯折延伸的第四延伸面113以及第二光学面114。
[0036]如图3所不,第二镜片105具有朝向第一镜片104的上表面105A、与上表面105A相对的下表面105B以及连接上表面105A和下表面105B的连接面105C。其中,上表面105B具有顺次相连的第一承载面115、与第一圆弧面110抵接的第二圆弧面116、第二承载面117和第三光学面118。第二镜片105的第二圆弧面116与第一镜片104的第一圆弧面110抵接使得镜头模组100具有第二配合精度,第二配合精度能够保证第二镜片105与第一镜片104的同轴度,也就是说,第二圆弧面116与第一圆弧面110抵接能够使得第一镜片104和第二镜片105共光轴106。
[0037]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圆弧面110为下凸的圆弧面,第二圆弧面116为相应的下凹的圆弧面。第一圆弧面也可以为上凹的圆弧面,第二圆弧面为相应的上凸的圆弧面。第一承载面115与第一延伸面109相隔一定距离,第二承载面117与第三延伸面111和第四延伸面113相隔一定距离,第三光学面118与第二光学面114相隔一定距离。第一承载面116和第二承载面117均与光轴106垂直。第二承载面117与第三延伸面111和第四延伸面113相隔一定距离,以及第三光学面118与第二光学面114相隔一定距离是为放置遮光片,并且保证第一镜片104与第二镜片105之间的空气间隔由上述两种抵接结构确定,此外,遮光片的厚度公差不会影响到第一镜片104和第二镜片105之间的空气间隔。另外,第一承载面115与第一延伸面109相隔一定距离,以及连接面105C与第二筒壁IOlB朝向收容空间102的表面相隔一定距离是为了保证第一镜片104和第二镜片105的同轴度由相互抵接的第一圆弧面110和第二圆弧面116确定,这样,筒壁的同轴度偏差就不会影响到镜片组的同轴度。
[0038]第一镜片104与第二镜片105通过第一圆弧面110和第二圆弧面116的抵接来保证第一镜片104和第二镜片105具有共同的光轴,而后,镜片组103通过侧面104C与第二筒壁IOlB朝向收容空间102的表面抵接来保证通光孔104C的中心落在光轴106上,这样就克服了镜头筒与镜片组的同轴度很难保证的问题。
[0039]第二实施例:
[0040]如图4所不,一种镜头t旲组200包括镜头筒201以及设直在镜头筒201内且与镜头筒201相连的镜片组203。
[0041]镜头筒201具有第一筒壁20IA和自第一筒壁20IA弯折延伸的第二筒壁20IB。第一筒壁201A和第二筒壁201B共同围设形成了一收容空间202,第一筒壁201A的中央开设有通光孔201C。
[0042]镜片组203包括第一镜片204和与第一镜片204相连的第二镜片205。
[0043]如图5所不,第一镜片204具有朝向第二镜片205的第一表面204B、与第一表面204B相对的第二表面204A以及连接第一表面204B和第二表面204A的侧面204C。其中,第二表面204A具有顺次相连的第二延伸面207和第一光学面208。其中,第二延伸面208与第一筒壁201A朝向收容空间202的表面抵接,第二延伸面207与第一筒壁201A朝向收容空间202的表面抵接使得镜头模组200具有第一配合精度。第二延伸面208与光轴206垂直,侧面204C与第二筒壁201B朝向收容空间202的表面抵接。
[0044]第一表面204B具有以光轴206为中心呈环状分布的第一圆弧面210、与第一圆弧面210 —侧相连的第一延伸面209、与第一圆弧面210另一例相连的第三延伸面211以及第二光学面212。
[0045]如图6所不,第二镜片205具有朝向第一镜片205的上表面205A、与上表面205A相对的下表面205B以及连接上表面205A和下表面205B的连接面205C。其中,上表面205B具有顺次相连的第一承载面213、与第一圆弧面210抵接的第二圆弧面214、第二承载面215、自第二承载面215弯折延伸的过渡面216、自所述过渡面216弯折延伸的第三承载面217和第三光学面218。第二镜片205的第二圆弧面214与第一镜片104的第一圆弧面210抵接使得镜头模组200具有第二配合精度,第二配合精度能够保证第二镜片205与第一镜片204的同轴度,也就是说,第二圆弧面214与第一圆弧面210抵接能够使得第一镜片204和第二镜片205共光轴206。
[0046]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圆弧面210为下凸的圆弧面,第二圆弧面214为相应的下凹的圆弧面。第一圆弧面也可以为上凹的圆弧面,第二圆弧面为相应的上凸的圆弧面。
[0047]第一承载面213与第一延伸面209相隔一定距离,第二承载面215和第三承载面216与第三延伸面211相隔一定距离,第三光学面218与第二光学面212相隔一定距离。第三延伸面211、第一承载面213和第二承载面215均与光轴206垂直。第二承载面215和第三承载面216与第三延伸面211相隔一定距离,以及第三光学面218与第二光学面212相隔一定距离是为放置遮光片,并且保证第一镜片204与第二镜片205之间的空气间隔由上述两种抵接结构确定,此外,遮光片的厚度公差不会影响到第一镜片204和第二镜片205之间的空气间隔。另外,第一承载面213与第一延伸面209相隔一定距离,以及连接面205C与第二筒壁201B朝向收容空间202的表面相隔一定距离是为了保证第一镜片204和第二镜片205的同轴度由相互抵接的第一圆弧面210和第二圆弧面214确定,这样,筒壁的同轴度偏差就不会影响到镜片组的同轴度。
[0048]第一镜片204与第二镜片205通过第一圆弧面210和第二圆弧面214的抵接来保证第一镜片204和第二镜片205具有共同的光轴,而后,镜片组203通过侧面20IC与第二筒壁201B朝向收容空间202的表面抵接来保证通光孔201C的中心落在光轴206上,这样就克服了镜头筒与镜片组的同轴度很难保证的问题。
[0049]第三实施例:
[0050]如图7所不,一种镜头I旲组300包括镜头筒301以及设直在镜头筒301内且与镜头筒301相连的镜片组303。
[0051]镜头筒301具有第一筒壁30IA和自第一筒壁30IA弯折延伸的第二筒壁30IB。第一筒壁301A和第二筒壁301B共同围设形成了一收容空间302,第一筒壁301A的中央开设有通光孔301C。
[0052]镜片组303包括第一镜片304和与第一镜片304相连的第二镜片305。
[0053]如图8所不,第一镜片304具有朝向第二镜片305的第一表面304B、与第一表面304B相对的第二表面304A以及连接第一表面304B和第二表面304A的侧面304C。其中,第一表面304A具有顺次相连的第二延伸面307和第一光学面308。其中,第二延伸面308与第一筒壁301A朝向收容空间302的表面抵接,第二延伸面308与第一筒壁301A朝向收容空间302的表面抵接使得镜头模组300具有第一配合精度。第二延伸面308与光轴306垂直,侧面304C与第二筒壁301B朝向收容空间102的表面相隔一定距离。
[0054]第一表面304B以光轴306为中心呈环状分布的第一圆弧面310、与第一圆弧面310 —侧相连的第一延伸面309、与第一圆弧面310另一侧相连的第三延伸面311、自第三延伸面311弯折延伸的过渡面312以及第二光学面313。
[0055]如图9所示,第二镜片305具有朝向第一镜片304的上表面305A、与上表面305A相对的下表面305B以及连接上表面305A和下表面305B的连接面305C。其中,上表面305B具有顺次相连的第一承载面314、与第一圆弧面310抵接的第二圆弧面315、第二承载面316和第三光学面317。第二镜片305的第二圆弧面315与第一镜片304的第一圆弧面310抵接能够保证第二镜片305与第一镜片304的同轴度,也就是说,第二圆弧面315与第一圆弧面310抵接使得镜头模组300具有第二配合精度,第二配合精度能够使得第一镜片304和第二镜片305共光轴306。第一承载面314与第一延伸面309相隔一定距离,第二承载面316与第三延伸面311和过渡面312相隔一定距离,第三光学面317与第二光学面313相隔一定距离。第一承载面315和第二承载面316均与光轴306垂直。
[0056]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圆弧面310与第二圆弧面315具有一距第二表面304A最远的衔接线,从图8和图9表示的截面图来看,第一圆弧面310以左边的那段圆弧为例,衔接线为第一圆弧面310的最低点与直线A的交点,第二圆弧面315以右边的那段圆弧为例,衔接线为第二圆弧面315的最低点与直线B的交点。第一圆弧面310包括自该衔接线向第二筒壁301B方向延伸的第一部分310A和自衔接线向光轴306方向延伸的第二部分310B,第二圆弧面315也包括自该衔接线向第二筒壁30IB方向延伸的第一部分315A和自衔接线向光轴306方向延伸的第二部分315B。此时第一圆弧面310为下凸的圆弧面,第二圆弧面315为相应的下凹的圆弧面。第一圆弧面和第二圆弧面也可以具有一距下表面305B最近的衔接线,此时第一圆弧面为上凹的圆弧面,第二圆弧面为上凸的圆弧面。
[0057]第二承载面316与第三延伸面311和过渡面312相隔一定距离,以及第三光学面317与第二光学面313相隔一定距离是为放置遮光片,并且保证第一镜片304与第二镜片305之间的空气间隔由上述两种抵接结构确定,此外,遮光片的厚度公差不会影响到第一镜片304和第二镜片305之间的空气间隔。另外,第一承载面314与第一延伸面309相隔一定距离,以及侧面304C与第二筒壁301B朝向收容空间302的表面相隔一定距离是为了保证第一镜片304和第二镜片305的同轴度由相互抵接的第一圆弧面310和第二圆弧面315确定,这样,筒壁的同轴度偏差就不会影响到镜片组的同轴度。
[0058]第一镜片304与第二镜片305通过第一圆弧面310和第二圆弧面315的抵接来保证第一镜片304和第二镜片305具有共同的光轴,而后,镜片组303通过侧面304C与第二筒壁30IB朝向收容空间302的表面抵接来保证通光孔304C的中心落在光轴306上,这样就克服了镜头筒与镜片组的同轴度很难保证的问题。
[0059]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在此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改进,但这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镜头模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具有通光孔的镜头筒以及设置在所述镜头筒内且与所述镜头筒相连的镜片组,所述镜头筒具有若干筒壁和由若干所述筒壁围设形成的收容空间,所述镜片组包括位于所述收容空间内且与所述筒壁相连的第一镜片和位于所述第一镜片下方且与所述第一镜片相连的第二镜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镜片与所述筒壁相连使得该镜头模组具有第一配合精度,所述第一镜片具有朝向所述第二镜片的第一表面;所述第一表面具有第一圆弧面和与所述第一圆弧面一侧相连的第一延伸面; 所述第二镜片具有朝向所述第一镜片的上表面,所述上表面具有顺次相连的与所述第一延伸面相隔一定距离的第一承载面以及与所述第一圆弧面抵接的第二圆弧面;所述第二圆弧面与所述第一圆弧面配合使得所述镜头模组具有第二配合精度; 所述第二配合精度使得所述第一镜片与所述第二镜片共光轴,所述第一配合精度使得所述通光孔的中心落在所述光轴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镜片还具有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所述第二表面包括顺次相连的第二延伸面和第一光学面,所述第二延伸面与所述筒壁朝向所述收容空间的表面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镜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表面还包括与所述第一圆弧面另一侧相连的第三延伸面、自所述第三延伸面弯折延伸的过渡面、自所述过渡面弯折延伸的第四延伸面和第二光学面,所述上表面包括顺次相连的与所述第二圆弧面相连的第二承载面和第三光学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镜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承载面与所述第三延伸面和第四延伸面相隔一定距离,所述第二光学面与所述第三光学面相隔一定距离。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镜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承载面和第二承载面均垂直于所述光轴。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镜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延伸面和第四延伸面均垂直于所述光轴。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镜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表面还包括与所述第一圆弧面另一侧相连的第三延伸面和第二光学面,所述上表面还包括顺次相连的与所述第二圆弧面相连的第二承载面、自所述第二承载面弯折延伸的过渡面、自所述过渡面弯折延伸的第三承载面和第三光学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镜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延伸面与所述第二承载面、过渡面以及第三承载面相隔一定距离,所述第二光学面与所述第三光学面相隔一定距离。
9.根据权利要求3或7任一项所述的镜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镜片还具有与所述上表面相对的下表面以及连接所述上表面和下表面的连接面,所述连接面与所述第二筒壁朝向所述收容空间的表面相隔一定距离。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镜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圆弧面和第二圆弧面上具有一距所述第二表面或下表面最远的衔接线,所述第一圆弧面和第二圆弧面均包括自所述衔接线向所述筒壁方向延伸的第一部分以及自所述衔接线向所述光轴方向延伸的第二部分。
【文档编号】G02B7/02GK203811874SQ201420123746
【公开日】2014年9月3日 申请日期:2014年3月14日 优先权日:2014年3月14日
【发明者】韦传冬, 言俊杰, 万良伟, 房春环, 张磊 申请人:瑞声声学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