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摄影棚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18997阅读:284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摄影棚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摄影棚结构,包括一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框架由数根连接杆和数个多头接管搭接而成的框架,所述的框架外围设有一遮光罩主体,所述的遮光罩主体设有至少一拍摄窗口,所述的主体包括前面板、后面板、左面板、右面板、顶面板、底面板,各面板之间的拼接处设有拉链,顶面板为透明柔性面,主体其余面板为反光面。本新型摄影棚结构设计巧妙,安装快捷,可扩展,拆卸方便,折叠后占地小,易于收藏,外出携带也很方便,特别运用多头接管,提高摄影棚整体扩展性,提高摄影棚灵活使用;此外,在摄影棚内设置多个反光面,利用光的反射原理,达到多光源产生的效果,提高拍摄效果,亮度高。
【专利说明】一种新型摄影棚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摄影器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摄影棚结构。
【背景技术】
[0002]摄影棚,是摄影棚电影制片厂中拍摄内景的最主要的生产场所。不同的经济体制、社会环境与生产条件可能形成不同形式、规模的摄影棚。早期的摄影棚只是一个仅有顶棚和棚架、四面漏空的“大棚子”。传统的摄影棚为全部柔光面料设计,需要多方向的外部光源照射,才能够达到需要的效果,利用多光源就增加了成本,且使用起来也不方便。
[0003]此外,为了满足摄影的需求,需要去外地移动拍摄,传统所使用的摄影棚都是固定式的,不方便携带,因此现在也出现了一些小型的可移动摄影棚,但因结构设置不合理,同时摄影棚扩展性功能也相对薄弱,其造型是受到局限性,以及棚内空间相对狭小,其整体造型、容纳空间无法得到充分灵活调节。这样一来,将间接增加消费者们成本费用。
实用新型内容
[0004]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摄影棚结构,它结构巧妙,搭建方便,可扩展,提高摄影棚灵活使用;此外,在摄影棚内设置多个反光面,利用光的反射原理,达到多光源产生的效果,提高拍摄效果,亮度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新型摄影棚结构,包括一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框架由数根连接杆和数个多头接管搭接而成的框架,所述的框架外围设有一遮光罩主体,所述的遮光罩主体设有至少一拍摄窗口,所述的主体包括前面板、后面板、左面板、右面板、顶面板、底面板,各面板之间的拼接处设有拉链,顶面板为透明柔性面,主体其余面板为反光面。
[0007]进一步,所述的多头接管为二头接头、四头接头、五头接头或TK头接头,可以根据物品大小扩展摄影棚尺寸结构,提高摄影棚灵活使用。进行选择叠加层数,将积木叠加形式应用到本产品摄影棚设计形式上,能够自由改变组合使用。
[0008]进一步,所述的前面板的设有拍摄窗口。
[0009]进一步,所述的拍摄窗口边缘位置相对设置有一遮挡盖,便于在拍摄过程中随意调节拍摄口的大小位置。
[0010]进一步,所述的底面板和后面板分别设有背景板插槽,用于安装背景板。
[0011]进一步,所述的顶面板内或外侧面设有折卸式设置的led灯条。
[0012]还可以,其还包括与多头接管相适配,且设置在其中的可调节柔性管,该柔性管连接有一补光灯源。柔性管可随意调整弯曲或调整高度,大大提高补光灯源使用效率,同时在进一步提高光源亮度效果。
[0013]还可以,其还包括与多头接管管径相配合的伸缩杆,该伸缩杆由外管段、内管段和固定杆组成,外管段和内管段的轴面均设有多个两两相对的冲孔,该固定杆依次穿过外管段和内管段的定位孔。[0014]所述外管段和内管段均设有与多头接管相适配的连接端。
[0015]伸缩杆的作用是,当使用摄影棚时,需要调整摄影棚整体高度,通过插接数根伸缩杆,提升摄影棚处于最佳适当拍摄高度,有效区别于传统固定形式摄影棚,全面提高摄影棚机动性。
[001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新型摄影棚结构设计巧妙,安装快捷,可扩展,拆卸方便,折叠后占地小,易于收藏,外出携带也很方便,特别运用多头接管,提高摄影棚整体扩展性,提高摄影棚灵活使用;此外,在摄影棚内设置多个反光面,利用光的反射原理,达到多光源广生的效果,提闻拍摄效果,売度闻。
[0017]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折卸结构示意图;
[0020]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框架I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伸缩杆16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L框架 1.遮光罩主体 3.前面板
[0023]4.顶面板 5.后面板6.右面板
[0024]7.底面板 8.左面板9.遮挡盖
[0025]10.插槽 11.led灯条12.多头接管
[0026]13.连接杆 14.补光灯源15.柔性管
[0027]16.伸缩杆 17.外管段18.内管段
[0028]19.冲孔 20.固定杆21.连接端
[0029]22.拍摄窗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30]实施例:参见图1~图4,本实施例提供的新型摄影棚结构,包括一框架1,所述的框架I由数根连接杆13和数个多头接管12搭接而成的矩形框架1,所述的框架I外围设有一遮光罩主体2,所述的遮光罩主体2设有至少一拍摄窗口 22,所述的主体2包括前面板
3、后面板5、左面板8、右面板6、顶面板4、底面板7,各面板之间的拼接处设有拉链,顶面板4为透明柔性面,主体其余面板为反光面。
[0031]所述的多头接管12可以为三头接头、四头接头、五头接头或六头接头,通过设置多头接管12,可以根据物品大小扩展摄影棚尺寸结构,提高摄影棚灵活使用。同时在多头接管12搭接遮阳棚、或者装饰背景。
[0032]所述的前面板3的设有拍摄窗口 22。
[0033]所述的拍摄窗口 8边缘位置相对设置有一遮挡盖9,便于在拍摄过程中随意调节拍摄口的大小位置。
[0034]所述的底面板7和后面板5分别设有背景板插槽10,用于安装背景板。
[0035]所述的顶面板4内或外侧面设有折卸式设置的led灯条11。
[0036]其还包括与多头接管12相适配,且设置在其中的可调节柔性管15,该柔性管15连接有一补光灯源14,柔性管15可随意调整弯曲或调整高度,大大提高补光灯源14使用效率,同时在进一步提高光源亮度效果。
[0037]其还包括与多头接管12管径相配合的伸缩杆16,该伸缩杆16由外管段17、内管段18和固定杆20组成,外管段17和内管段16的轴面均设有多个两两相对的冲孔19,该固定杆20依次穿过外管段17和内管段18的定位孔。
[0038]所述外管段17和内管段18均设有与多头接管12相适配的连接端21。
[0039]伸缩杆16的作用是,当使用摄影棚时,需要调整摄影棚整体高度,通过插接数根伸缩杆16,提升摄影棚处于最佳适当拍摄高度,有效区别于传统固定形式摄影棚,全面提高摄影棚机动性。
[0040]本新型摄影棚结构【具体实施方式】:在安装时,将连接杆13与多头接管12搭接成框架I,再将遮光罩主体2罩在框架I上,并将各面板之间的拼接处的拉链拉起,形成一个封闭的腔体,在使用时,将led灯条11设置在摄影棚顶面板4内侧面或外侧面,光源发出的光透过影棚顶部的透明柔光面板4全部射入摄影棚内,再经过遮光罩主体2其余面板的反光作用,使得光线在整个摄影棚内形成漫反射,这样就起到了多个光源效果,拍摄效果无阴影,亮度高。
[0041]在其他实施例,本摄影棚可根据需要进行选择叠加层数或列数,将积木叠加形式应用到本产品摄影棚设计形式上,能够自由改变组合使用,提高摄影棚灵活使用。
[004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新型摄影棚结构设计巧妙,安装快捷,可扩展,拆卸方便,折叠后占地小,易于收藏,外出携带也很方便,特别运用多头接管,提高摄影棚整体扩展性,提高摄影棚灵活使用;此外,在摄影棚内设置多个反光面,利用光的反射原理,达到多光源广生的效果,提闻拍摄效果,売度闻。
[0043]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凡采用和本实用新型相同或相似结构来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所有方式,皆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新型摄影棚结构,包括一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框架由数根连接杆和数个多头接管搭接而成的框架,所述的框架外围设有一遮光罩主体,所述的遮光罩主体设有至少一拍摄窗口,所述的主体包括前面板、后面板、左面板、右面板、顶面板、底面板,各面板之间的拼接处设有拉链,顶面板为透明柔性面,主体其余面板为反光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摄影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头接管可以为三头接头、四头接头、五头接头或TK头接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摄影棚结构,其特征在于,于所述的前面板的开设一拍摄窗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摄影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拍摄窗口边缘位置相对设置有一遮挡盖。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摄影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面板和后面板分别设有背景板插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摄影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面板的内侧面或外侧面设有折卸式设置的led灯条。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摄影棚结构,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与多头接管相适配,且设置在其中的可调节柔性管,该柔性管连接有一补光灯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摄影棚结构,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与多头接管相配合的伸缩杆,该伸缩杆由外管段、内管段和固定杆组成,外管段和内管段的轴面均设有多个两两相对的冲孔,该固定杆依次穿过外管段和内管段的定位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新型摄影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段和内管段均设有与多头接管相适配的连接端。
【文档编号】G03B15/06GK203786447SQ201420144442
【公开日】2014年8月20日 申请日期:2014年3月27日 优先权日:2014年3月27日
【发明者】严丽仙 申请人:严丽仙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