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微镜装置及其遮光散热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20374阅读:136来源:国知局
数字微镜装置及其遮光散热组件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数字微镜装置,包括基座及遮光散热组件,基座具有框架及数字微镜芯片,且框架围绕数字微镜芯片而设置;遮光散热组件包括:遮光罩以及散热媒介,散热媒介设置于基座的框架的表面上;其中,遮光罩对应覆盖于基座上,并使散热媒介与遮光罩紧密贴附,俾使数字微镜芯片产生的热可由框架上的散热媒介传导至遮光罩上,以进行被动散热。
【专利说明】数字微镜装置及其遮光散热组件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数字微镜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具有可作为散热用的遮光散热组件的数字微镜装置及其遮光散热组件。

【背景技术】
[0002]投影装置目前已成为商务中心、家庭及展场等场所普遍使用的影像显示设备,目前常用的投影装置可分为液晶(LCD)及数字光源处理(Digital Light Processing,DLP)投影系统两种,其中,数字光源投影系统(DLP)具有高对比、高反应速度及高可靠度,因此已成为当代影像显示设备的主流产品。一般而言,数字光源投影系统(DLP)的核心组件包括一个由数个视频信号处理器所组成的主电路板以及一个数字微镜装置(DigitalMicromirror Device, DMD)模块,其中数字微镜装置(DMD)上的数字微镜单元组即为数字光源投影系统(DLP)的最主要显示单元。
[0003]然而,当数字光源投影系统(DLP)进行投影运作时,由于光聚集于数字微镜装置(DMD)上,进而导致其产生大量的热,故如何对数字微镜装置(DMD)进行有效的散热措施,以维持数字微镜装置(DMD)良好的稳定性,即为现今所面对的重要课题。公知运用于数字微镜装置(DMD)上的散热模块如图1A及图1B所示,如图1A所示,数字微镜装置I具有数字微镜芯片10,且数字微镜芯片10具有一受光表面100及一背光表面101,该受光表面100可接收及反射光束L,且于光束L照射后,该数字微镜芯片10的受光表面100即会产生高热,此时热会如图中箭头A所示的热传导路径而传递至其背光表面101,再通过与背光表面101的散热装置12,例如:散热器、散热鳍片、水冷散热装置等,进行散热,如此以降低数字微镜芯片10的温度。
[0004]前述图1A所示的散热方式虽可有效降低数字微镜芯片10的背光表面101的温度,然而于现有的耐温规格中,数字微镜芯片10的受光表面100及背光表面101的温度差应控制于一特定数值内,例如:10°c以内,故在光束L的持续照射下,如何使受光表面100与背光表面101之间的温度差符合安规标准则亦为另一重要的课题。故为解决此温度差的问题,于另一公知技术中,即如图1B所示,为了使数字微镜装置2的数字微镜芯片20的受光表面200的温度亦可有效降低,其可能另外采用一主动散热装置21,例如:风扇、鼓风机等,并可通过流道22的连结,以使主动散热装置21产生的冷气流可如箭头B所示的热传导路径的热传导路径的方向,经过流道22而对数字微镜芯片20的受光表面200吹拂,进而可降低受光表面200的温度,以使其受光表面200与背光表面(未不出)之间的温度差符合耐温规定。惟,此方式由于需额外加设主动散热装置21及流道22等结构,故会使得数字微镜装置2所占用的体积空间增大,进而使得数字光源投影系统的整体体积更为庞大,而难以达到产品薄型化设计的目的。
[0005]有鉴于此,如何发展一种可有效对数字微镜芯片的受光表面进行散热,以符合耐温规定、提升数字光源投影系统的稳定性及信赖性,更可减小数字光源投影系统的整体体积的数字微镜装置及其遮光散热组件,实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


【发明内容】

[0006]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数字微镜装置及其遮光散热组件,通过散热媒介的设置,俾解决公知数字微镜装置的散热模块需占用较大的体积空间,故难以达到产品薄型化的缺失。
[0007]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较广实施方式为提供一种数字微镜装置,包括:基座,具有框架及数字微镜芯片,框架围绕数字微镜芯片而设置;以及遮光散热组件,包括:遮光罩;以及散热媒介,设置于基座的框架的表面上;其中,遮光罩对应覆盖于基座上,并使散热媒介与遮光罩紧密贴附,俾使数字微镜芯片产生的热可由框架上的散热媒介传导至遮光罩上,以进行被动散热。
[0008]在本实用新型的数字微镜装置的一个实施方式中,该散热媒介为一散热垫。
[0009]在本实用新型的数字微镜装置的另一个实施方式中,该遮光罩还具有一外框,且该散热媒介紧密贴附于该遮光罩的该外框。
[0010]在本实用新型的数字微镜装置的另一个实施方式中,该遮光罩的该外框由金属材质所构成。
[0011]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又一较广实施方式为提供一种遮光散热组件,适用于数字微镜装置,数字微镜装置具有基座,该基座具有框架及数字微镜芯片,且框架围绕数字微镜芯片而设置,遮光散热组件包括:遮光罩;以及散热媒介,设置于基座的框架的表面上;其中,遮光罩对应覆盖于基座上,并使散热媒介与遮光罩紧密贴附,俾使数字微镜芯片产生的热可由框架上的散热媒介传导至遮光罩上,以进行被动散热。
[0012]在本实用新型的遮光散热组件的一个实施方式中,该散热媒介为一散热垫。
[0013]在本实用新型的遮光散热组件的另一个实施方式中,该遮光罩还具有一外框,且该散热媒介紧密贴附于该遮光罩的该外框。
[0014]在本实用新型的遮光散热组件的另一个实施方式中,该遮光罩的该外框由金属材质所构成。
[0015]本实用新型的数字微镜装置及其遮光散热组件,通过散热媒介设置于遮光罩及基座的框架之间,以将数字微镜芯片的受光表面产生的热可由该基座的框架上的散热媒介直接传导至遮光罩的金属外框上,俾可直接进行热传导的被动散热,藉此则可无须额外加装散热模块,即可使整体数字光源投影系统的体积减少,不仅可达到产品薄型化设计的目标,同时更可达成有效散热、维持产品的稳定度及信赖姓,更可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6]图1A为公知的数字微镜装置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1B为另一公知的数字微镜装置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2A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数字微镜装置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0019]图2B为图2A所示的数字微镜装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20]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0021]1、2、3:数字微镜装置
[0022]10,20,34:数字微镜芯片
[0023]100、200、340:受光表面
[0024]101:背光表面
[0025]12:散热装置
[0026]21:主动散热装置
[0027]22:流道
[0028]30:基座
[0029]31:遮光散热组件
[0030]32:遮光罩
[0031]320:外框
[0032]321:透光部
[0033]33:框架
[0034]330:表面
[0035]35:散热媒介
[0036]L:光束
[0037]A、B:热传导路径

【具体实施方式】
[0038]体现本实用新型特征与优点的一些典型实施例将在后段的说明中详细叙述。应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能够在不同的方式上具有各种的变化,其皆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且其中的说明及附图在本质上当作说明之用,而非架构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0039]请同时参阅图2A及图2B,图2A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数字微镜装置的组装结构示意图,图2B为图2A所示的数字微镜装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于本实施例中,数字微镜装置3适用于一数字光源投影系统(未示出)中,但不以此为限,且数字微镜装置3由基座30及遮光散热组件31所构成,其中基座30具有框架33及数字微镜芯片34,且该框架33围绕于数字微镜芯片34而设置;至于遮光散热组件31主要具有遮光罩32以及散热媒介35,且该散热媒介35对应设置于基座30的框架33的表面330上,以及,遮光罩32对应覆盖于基座30上,以遮蔽数字微镜芯片34的外缘部分,以作为遮蔽滤光之用,同时,由于该散热媒介34与遮光罩32之间的紧密贴附,进而可使数字微镜芯片34产生的热可由框架33上的散热媒介35传导至遮光罩32上,以进行被动散热。
[0040]如图2B所示,于本实施例中,遮光罩32为数字微镜装置3中既有的结构,且其具有外框320以及透光部321,于一些实施例中,外框320可由热传导系数高的金属材质所构成,但不以此为限;透光部321则设置于外框320内,其主要由一透光材质所构成,例如:玻璃,但不以此为限,用以供光束(未示出)穿透,并照射至数字微镜芯片34上。
[0041]请续参阅图2B,如图所示,散热媒介35即设置于基座30的框架33的表面330上,于一些实施例中,散热媒介35可为但不限为一散热垫,又于本实施例中,该散热媒介35对应设置于框架33的两相对侧边上,但其材质、设置的数量及位置并不以此为限,举例来说,该散热媒介亦可为其它可供散热的散热胶等,且其亦可设置于该框架33的完整四周缘,或是其中任一侧边等,其主要功用即为当遮光罩32对应覆盖于基座30上时,可使散热媒介35紧密贴附于遮光罩32的外框320的下表面(未不出)及基座30的框架33的表面330之间,即如图2A所示。并通过此散热媒介35的紧密贴附,以使数字微镜芯片34于接受光束照射后产生的热可直接由框架33上的散热媒介35而传导至遮光罩32的金属外框320上,以进行被动散热,进而可有效降低数字微镜芯片34的受光表面340的温度。如此一来,通过本实用新型的散热媒介35的设置,则可利用原数字微镜装置3中既有的遮光罩32的组件,以直接进行被动散热,进而无须额外加装体积庞大的散热模块及相关流道,俾可增添数字微镜装置3的空间利用性,同时更可有效降低数字光源投影系统的整体体积,以达到使其产品薄型化的目标。
[0042]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数字微镜装置及其遮光散热组件,主要由基座及遮光散热组件所构成,通过散热媒介设置于遮光罩及基座的框架之间,以将数字微镜芯片的受光表面产生的热可由该基座的框架上的散热媒介直接传导至遮光罩的金属外框上,俾可直接进行热传导的被动散热,藉此则可无须额外加装散热模块,即可使整体数字光源投影系统的体积减少,不仅可达到产品薄型化设计的目标,同时更可达成有效散热、维持产品的稳定度及信赖姓,更可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
[0043]纵使本实用新型已由上述实施例详细叙述而可由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任施匠思而为诸般修饰,然皆不脱如附权利要求所欲保护者。
【权利要求】
1.一种数字微镜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数字微镜装置包括: 一基座,具有一框架及一数字微镜芯片,该框架围绕该数字微镜芯片而设置;以及 一遮光散热组件,包括: 一遮光罩;以及 一散热媒介,设置于该基座的该框架的一表面上; 其中,该遮光罩对应覆盖于该基座上,并使该散热媒介与该遮光罩紧密贴附,俾使该数字微镜芯片产生的热可由该框架上的该散热媒介传导至该遮光罩上,以进行被动散热。
2.根据权利要求1的数字微镜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散热媒介为一散热垫。
3.根据权利要求1的数字微镜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遮光罩还具有一外框,且该散热媒介紧密贴附于该遮光罩的该外框。
4.根据权利要求3的数字微镜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遮光罩的该外框由金属材质所构成。
5.一种遮光散热组件,适用于一数字微镜装置,该数字微镜装置具有一基座,该基座具有一框架及一数字微镜芯片,且该框架围绕该数字微镜芯片而设置,其特征在于,该遮光散热组件包括: 一遮光罩;以及 一散热媒介,设置于该基座的该框架的一表面上; 其中,该遮光罩对应覆盖于该基座上,并使该散热媒介与该遮光罩紧密贴附,俾使该数字微镜芯片产生的热可由该框架上的该散热媒介传导至该遮光罩上,以进行被动散热。
6.根据权利要求5的遮光散热组件,其特征在于,该散热媒介为一散热垫。
7.根据权利要求5的遮光散热组件,其特征在于,该遮光罩还具有一外框,且该散热媒介紧密贴附于该遮光罩的该外框。
8.根据权利要求7的遮光散热组件,其特征在于,该遮光罩的该外框由金属材质所构成。
【文档编号】G03B21/14GK203858412SQ201420300205
【公开日】2014年10月1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6日 优先权日:2014年6月6日
【发明者】张盟胜 申请人: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