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进屈光力镜片、其设计方法及制造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634755阅读:327来源:国知局
渐进屈光力镜片、其设计方法及制造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渐进屈光力镜片、其设计方法及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已知渐进屈光力镜片(以下也简称为“镜片”。)具有:远用区域,其具有用于观看处于远距离的物体的远用度数;近用区域,其具有用于观看处于近距离的物体的近用度数;以及中间区域,其存在于该两个区域之间,并且度数从远用区域向近用区域渐进。

在中间区域中,由于度数渐进增加,所以容易产生像散。像散是观看物体时产生摇晃、变形的主要原因。为了通过尽可能降低该像散而确保舒适的视野,一直在进行努力。

例如,如专利文献1所示,已知有对远用区域有意识地附加度数的应对方案。通过采用该应对方案,能够抑制从远用区域向近用区域的度数的增加程度,进而能够降低像散。通过这样,镜片厂商能够提供对于佩戴镜片的佩戴者来说是舒适的视野。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美国专利8506074号说明书。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如果像专利文献1那样对远用区域附加度数,则可降低像散,获得舒适的视野。然而,通过本发明人的深入研究得出以下见解,对于佩戴渐进屈光力镜片的佩戴者而言,仅有舒适的视野是不够的。关于该结论详细而言,是即使以提供舒适的视野的方式对镜片进行设计,该舒适的视野也必须是佩戴者可在保持舒适的姿势的同时获得的。

以下,对作为获得上述见解的原因的事例进行说明。

首先,在可对应于远距离和近距离的以往的远近镜片中,设定有用于佩戴者观看无限远处的配适点(fittingpoint)。

另一方面,目前已知有适于观看手边的距离(近距离)并且适于观看个人电脑的距离(中距离)的中近镜片。另外,在中近镜片中也设定有配适点。该情况下的配适点是佩戴者观看无限远处时视线穿过镜片的镜片上的部分。

然而,在中近镜片设定有配适点的情况下以往采用如下设计,即,使用于观看无限远处的配适点具有对应于中距离的度数。本发明人得到如下见解,这样的现有技术的设计结果不能给佩戴者带来舒适的姿势。

详细而言,如果佩戴者佩戴中近镜片并使用个人电脑来进行工作,则佩戴者的视线会落在配适点的下方。这样,尽管在配适点设定有适于中距离的度数,但是佩戴者实际观看的是该配适点下方的部分,佩戴者会在使视线穿过如下部分的情况下进行工作,该部分具有从适于中距离的度数偏离的度数。这样的话,佩戴者为了使视线穿过具有适于中距离的度数的部分而利用改变脸的朝向、将身体前后倾斜等多余的身体动作来得到舒适的视野。结果,假设即使得到了舒适的视野,这也是通过破坏舒适的姿势而勉强得到的。本发明人首次发现,在该状况下难以说是舒适地使用镜片,需要对佩戴者提供在带来“舒适的姿势”的同时能够得到“舒适的视野”的镜片。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涉及以舒适的姿势得到舒适的视野的渐进屈光力镜片的技术。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关于解决上述课题的方法,即,兼具“舒适的姿势”和“舒适的视野”的方法,本发明人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明人想到了如下的方法:在中间区域的规定的部分(即,能够以舒适的姿势观看处于目标距离的物体并且在观看处于目标距离的物体时视线穿过的部分),以具有与预先设定的有限的目标距离对应的度数的方式对远用区域的远用度数进一步附加度数,但使近用区域的近用度数在附加度数的前后相同。

本发明的第1方式为一种渐进屈光力镜片,具有:

近用区域,其用于观看处于近距离的物体;

特定区域,其用于观看处于比所述近距离远的远距离的物体;以及

中间区域,其为所述特定区域与所述近用区域之间的区域,度数从所述特定区域向所述近用区域渐进,其中,

以所述中间区域的规定的部分具有与所述近距离和所述远距离之间的、预先设定的目标距离对应的度数的方式,对所述特定区域的处方度数追加了超过0的度数。

本发明的第2方式是根据第1方式所述的方式,其中,

所述中间区域的规定的部分位于配适点的下方。

本发明的第3方式为一种渐进屈光力镜片的设计方法,所述渐进屈光力镜片具有:

近用区域,其用于观看处于近距离的物体;

特定区域,其用于观看处于比所述近距离远的远距离的物体;以及

中间区域,其为所述特定区域与所述近用区域之间的区域,度数从所述特定区域向所述近用区域渐进,其中,

通过对所述特定区域的处方度数追加超过0的度数,并且在追加前后使所述近用区域的近用度数相同,从而使所述中间区域的规定的部分具有与所述近距离和所述远距离之间的、预先设定的目标距离对应的度数。

本发明的第4方式为一种渐进屈光力镜片的制造方法,所述渐进屈光力镜片具有:

近用区域,其用于观看处于近距离的物体;

特定区域,其用于观看处于比所述近距离远的远距离的物体;以及

中间区域,其为所述特定区域与所述近用区域之间的区域,度数从所述特定区域向所述近用区域渐进,其中,

通过对所述特定区域的处方度数追加超过0的度数,并且在追加前后使所述近用区域的近用度数相同,从而使所述中间区域的规定的部分具有与所述近距离和所述远距离之间的、预先设定的目标距离对应的度数。

本发明的第5方式是根据第4方式所述的方式,其中,

对所述特定区域的处方度数追加的超过0的度数,是根据所述目标距离、下加光度数(处方值)、和在追加所述超过0的度数之前的所述中间区域的规定的部分的加入比例来确定的。

本发明的第6方式是根据第4方式所述的方式,其中,

对处方度数追加的所述度数(add(f))通过下式来表示,‘

add(f)=(add(target)-β*add)/(1-β)

add(target)=d(target)-acc*accratio

另外,

add是所述渐进屈光力的下加光度数(处方值),

d(target)是与目标距离对应的度数,

add(target)是对所述中间区域的规定的部分所具有的处方度数的附加度数,是从d(target)减去佩戴者观看处于目标距离的物体时所需要的调节量后的度数,

β是追加add(f)之前的、所述中间区域的规定的部分的加入比例,

acc是佩戴者具有的调节力或者考虑了该调节力的固定值,

accratio是佩戴者具有的调节力中佩戴者观看处于目标距离的物体时使用的比例。

本发明的第7方式为一种渐进屈光力镜片的设计系统,

所述渐进屈光力镜片具有:

近用区域,其用于观看处于近距离的物体;

特定区域,其用于观看处于比所述近距离远的远距离的物体;以及

中间区域,其为所述特定区域与所述近用区域之间的区域,度数从所述特定区域向所述近用区域渐进,其中,所述渐进屈光力镜片的设计系统具有:

控制部,其通过对所述特定区域的处方度数追加超过0的度数,并且在追加前后使所述近用区域的近用度数相同,从而使所述中间区域的规定的部分具有与所述近距离和所述远距离之间的、预先设定的目标距离对应的度数。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以舒适的姿势得到舒适的视野的渐进屈光力镜片相关的技术。

附图说明

图1(a)是本实施方式的渐进屈光力镜片的剖面概略图,(b)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渐进屈光力镜片的近用区域、特定区域以及中间区域的配置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2是示出在实施方式1中在采用基础设计选择工序进行标准化后的状态下,主注视线上的距离与向0~1进行标准化后的下加光度数的关系的图表。

图3是示出在实施方式1中主注视线上的距离与实际度数的关系的图表,实线指的是对特定区域附加度数前的镜片,虚线指的是对特定区域附加度数后的镜片。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以下,按照如下顺序对本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1.渐进屈光力镜片

2.渐进屈光力镜片的设计方法(制造方法)

2-1.基础设计选择工序

2-2.目标距离确定工序

2-3.确定对特定区域的附加度数的工序

3.本实施方式的效果

4.变形例

另外,在本说明书中“下加光度数”和“附加度数”是完全不同的。这一点随着阅读本说明书就会自然清楚。

[1.渐进屈光力镜片]

如图1(a)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渐进屈光力镜片1是由位于物体侧的面(物体侧的面2,以下也简称为“外表面”。)和位于眼球e侧的面(眼球侧的面3,以下也简称为“内表面”。)组合而构成的镜片。

另外,为了易于理解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例示出外表面2为球面或者复曲面,并且内表面3为渐进面的情况(所谓的内表面渐进镜片)。本实施方式的渐进面具有以下结构。

即,在内表面3中,用于观看近距离(例如40cm~60cm)的近用区域11配置在佩戴镜片1时的镜片1的上下方向的下方向(以下简称为“下方”)。

另一方面,在本实施方式中,用于观看处于比近距离远的距离的物体的特定区域12配置在近用区域11的上方。本实施方式的特定区域12没有特别限制,可以是用于远距离(例如2m~无限远),也可以是用于中距离(例如60cm~200cm),但在本实施方式中,例示出特定区域12为中距离用区域的情况。

另外,在近用区域11中设定有用于测量成为基准的度数的近用测量基准点。同样地,在特定区域12也设定有同样的测量基准点。

在此之上,本实施方式的镜片1具有中间区域13,该中间区域13为特定区域12与近用区域11之间的区域且度数从特定区域12向近用区域11渐进。另外,可以将中间区域13称为渐进区域。

本实施方式的大的特征之一是使中间区域13的规定的部分具有与近距离和远距离之间、预先确定的有限的目标距离对应的度数。而且,作为实现上述结构的手段,采用对特定区域12的处方度数追加超过0的度数的方法。

以下,关于上述内容的细节,一边结合到达本实施方式的经过一边作为渐进屈光力镜片1的设计方法(制造方法)进行说明。

[2.渐进屈光力镜片1的设计方法(制造方法)]

首先,作为到达本实施方式的经过如下所述。

以下针对作为将上述内容具体化的一个例子的、本实施方式的渐进屈光力镜片1的设计方法(制造方法)进行说明。

本实施方式的渐进屈光力镜片1的设计方法大体上分成基础设计选择工序、目标距离确定工序、以及确定对特定区域12的附加度数的工序。另外,基础设计选择工序与目标距离确定工序之间的次序没有要求,但在本实施方式中,以基础设计选择工序→目标距离确定工序→确定对特定区域12的附加度数的工序的顺序说明确定附加度数的例子。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简化说明,对将处方度数(例如球镜度数sph)设为0的情况进行说明。

(2-1.基础设计选择工序)

在本工序中,选择成为设计对象的镜片1的基础设计。“基础设计”指的是关于渐进屈光力镜片1的主注视线上的度数变化的设计。另外,“主注视线”是佩戴者从上方向下方穿过镜片1时的镜片1上的视线的轨迹,是在镜片1中将各水平线上的像散最小或者其附近的部分连接起来的线。换言之,是连接特定区域12的测量基准点与近用区域11的近用测量基准点的线。

当然,由于度数从特定区域12到近用区域11增加,所以包含度数增加的开始地点的特定区域12、包含度数增加的终点地点的近用区域11在多个镜片1中不同的情况下,当然基础设计也不同。因此,对于多个镜片1,作为“基础设计”使用将主注视线上的度数变化标准化后的设计。图2是示出其具体例的图。另外即使镜片1具有的处方度数(例如球镜度数sph)不是0的情况下,由于将主注视线上的“度数变化”标准化,所以也不会特别产生问题。

在此,采用哪种基础设计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佩戴者。

例如,在从特定区域12朝向近用区域11之后度数立即增加的情况下,由于在特定区域12中产生急剧的度数增加,所以产生大的像散,在视野中易于产生变形,但是在近用区域11中,由于度数平缓地增加,所以能得到良好的视野。在主要使用近用区域11的佩戴者的情况下,优选采用该基础设计。

相反,在从特定区域12朝向近用区域11之后度数几乎不增加的情况下,由于在特定区域12中度数平缓地增加所以能够得到良好的视野,但是由于在近用区域11中产生急剧的度数增加,所以产生大的像散,在视野中易于产生变形。在主要使用特定区域12(中距离)的佩戴者的情况下,优选采用该基础设计。

(2-2.目标距离确定工序)

接着,在本工序中,确定对于佩戴者而言的目标距离。该目标距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佩戴者在将镜片1作为眼镜时如何使用眼镜。例如,在佩戴者使用个人电脑进行工作的频率高的情况下,将从佩戴者的眼球到个人电脑的距离设为目标距离,在此假设为80cm。另外,该目标距离相当于“近距离(成为近用区域11的对象的距离)与远距离(成为特定区域12的对象的距离)之间的预先设定的目标距离”。

在该情况下,如果将到个人电脑的距离(约80cm)换算成屈光度(d)则1/0.8m=1.25d,在佩戴者使用最终得到的镜片1的情况下,为了佩戴者舒适地观看个人电脑所需要的适当的调节量与镜片具有的度数加在一起,必须确保1.25d。并且,“佩戴者观看个人电脑的情况下的镜片1的位置”相当于“中间区域13的规定的部分,其为具有与目标距离对应的度数的部分”。在该例子的情况下,在镜片1上的配适点的下方2.5mm的地点成为“中间区域13的规定的部分”。另外,如果确定了佩戴者希望的目标距离,则可以根据佩戴者来确定镜片1上的该规定的部分,例如可以如观看个人电脑的情况下的该规定的部分通常是配适点的2.5mm下方(换言之,与镜片1上的配适点不同的部分)那样唯一地确定该规定的部分。

以上述例子而言,从上述意思出发,对于佩戴者来说需要在配适点的2.5mm下方确保1.25d。如果仅是这样的话对镜片1进行适当设计即可,但如果没有任何限制地对镜片1进行适当设计的话,有时不能得到平滑的下加光度数的变化,设计会失败。而且,在为了得到“舒适的视野”而进行度数的附加的情况下,如果使镜片1的“中间区域13的规定的部分”具有与目标距离对应的度数,则不可避免设计的复杂化。此外,不仅是从设计、制造的观点出发,从镜片1本身的观点来看,理所当然需要给佩戴者提供在带来通常的姿势即“舒适的姿势”的同时能够得到“舒适的视野”的镜片1。

在此,本发明的“舒适的姿势”指的是对于佩戴者而言以最舒适的下方视线观看中距离时的姿势。此时,理想的是不需要头部、身体的多余的位移。作为实现舒适的姿势的具体状况,例如,可以举出在佩戴近视用的单焦点镜片时,与单焦点镜片、渐进屈光力镜片无关地,佩戴不用被迫需要额外的努力去观看的、佩戴者已经习惯使用的眼镜镜片时等。

为了制造满足上述期望的镜片1进行以下工序。

(2-3.确定对特定区域12的附加度数的工序)

在本工序中,确定对特定区域12的附加度数。以下详细叙述,在以下记载中使用d()的符号、add()的符号来进行说明。在括号()中填入标注。

在本说明书中符号d(target)表示与目标距离对应的度数。换言之,符号d(target)仅是将距离进行屈光度换算(屈光度=1/距离(m))的度数。另外,本说明书的“与目标距离对应的度数”仅表示对距离进行屈光度换算后的度数。

假设在处方度数(球镜度数)为2.0d的情况下,符号d(target)加上2.0d的值成为与目标距离对应的“作为绝对值的”度数。

此外,在本说明书中符号add()表示在将特定区域12的测量基准点的度数设为0时,在镜片1上的规定的部分中度数从0起增加了多少度数。即,符号add()是表示从特定区域12的测量基准点的度数起增加的量的值。另外,无论处方度数为2.0d还是为0,附加度数的计算方法也不变。另一方面,与下加光度数(处方值)对应的符号add以不附带()的方式来表示。

以下,为了简化说明,对处方度数为0的情况进行说明。

图3是表示在具有中近镜片1的基础设计的渐进屈光力镜片1中,作为下加光度数(处方值)的add为2.0d的情况下的主注视线上的距离与实际的度数的关系的图表。另外,目标距离与上述的实施方式同样地设为80cm(=1.25d),与目标距离对应的镜片1上的位置(中间区域13的规定的部分)设为配适点的下方2.5mm。此外,实线指的是对特定区域12附加度数前的镜片,虚线指的是对特定区域12附加度数后的镜片。

在此,在决定对特定区域12的附加度数之前,讨论如何确定作为透镜1的下加光度数(处方值)的add。

d(n-target)是与在近用区域11中设想的近用距离对应的度数。在确定镜片1的add之前,通常验光者对佩戴者所具有的调节力acc中使用的比例accn-ratio进行确定。由于accn-ratio通常是佩戴者所具有的调节力的1/2~2/3左右,所以在本实施方式中设为accn-ratio=0.5,设定为佩戴者在对处于近用距离的物体进行观看时使用调节力acc的一半。(式1)表示这些关系。

add=d(n-target)-acc*accn-ratio···(式1)

也就是说,通常在镜片1中,考虑佩戴者具有的调节力acc。由此能够将add抑制得低,能够将镜片1所产生的像差降低。

基于以上内容,在以下对本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如图3所示,与目标距离对应的镜片1上的位置(中间区域13的规定的部分)的d(target)、及镜片1的该规定的部分的add(target)具有如下关系。

d(target)=add(target)+acc*accratio···(式2)

如果将上式变形则成为下式。

add(target)=d(target)-acc*accratio···(式3)

accratio是佩戴者具有的调节力中佩戴者对处于目标距离的物体进行观看时使用的比例。

另一方面,着眼于对附加度数进行追加前的状态。如果是基础设计选择工序中标准化了的状态,则如作为示出主注视线上的距离与向0~1进行标准化后的下加光度数的关系的图表的图2(上述)所示那样。

之后,在该标准化后的图表(图2)中,读取与在目标距离确定工序中确定的目标距离对应的“镜片1上的规定的部分”中的加入比例。根据上述前提条件,配适点的下方2.5mm的加入比例为β(在此为0.363)。

也就是说,需要将“本工序前的”镜片1上的规定的部分(配适点的下方2.5mm)中的加入比例β(0.363)提高到“最终”镜片1上的规定的部分中需要的加入比例的处理。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具体实现该处理的手段,采用“使特定区域12具有与目标距离对应的度数”,并且“对特定区域12附加度数”、“在对附加度数进行追加的前后使近用区域11中的近用度数相同”是本实施方式的一个大的特征。在处方度数中,通常确定了相对于特定距离(远用距离、中距离)的球镜度数和下加光度数。即,将该球镜度数和下加光度数(处方值)加起来的近用度数在镜片1制造商这一方不能轻易改变。因此,“在追加前后使近用度数相同”的条件是必要的。另外,“在追加前后使近用度数相同”的内容包含在附加度数的追加前后将近用度数设为固定,还包含在附加度数的追加前后即使近用度数稍微发生变化,在将镜片交给佩戴者时也不产生问题的级别的、仅产生微小的变化的情况。

在以上述关系为前提的基础上,计算出对特定区域12的附加度数。使用图3对于该计算的概要进行说明。图3是表示主注视线上的距离与实际度数的关系的图表。实线指的是对特定区域12附加度数前的镜片1,虚线指的是对特定区域12附加度数后的镜片1。

在此,关注对特定区域12附加度数前的镜片(实线)。在对特定区域12附加度数后的镜片1(虚线)中,对特定区域12(中距离)附加了附加度数add(f)。

另一方面,在此关注对特定区域12附加度数后的镜片1(虚线)。对特定区域12附加度数后的镜片1(虚线)的下加光度数,相当于特定区域12的度数与近用区域11的近用度数的差(即add-add(f))。通过对该下加光度数乘以进行标准化时的β,从而能够计算出在作为本工序的确定对特定区域12附加度数的工序前的、“镜片1上的规定的部分(配适点的下方2.5mm)”中的下加光度数。即,该下加光度数相当于β*(add-add(f))。

结果,通过图3可知,下式成立。

add(target)=add(f)+β*(add-add(f))···(式4)

为了求取对特定区域12的附加度数add(f),整理上述(式4)而得到下式。

add(f)=(add(target)-β*add)/(1-β)···(式5)

根据相对于目标距离佩戴者所使用的调节力的比例accratio,应该附加的附加度数add(f)发生变化。因此,关于在佩戴者观看处于目标距离的物体时的调节力的比例accratio,例示出在与目标距离对应的镜片上的位置中accratio与add(target)成比例的情况。

在该情况下下式成立。

accratio=accn-ratio*add(target)/add···(式6)

在此,如果设γ=accratio/accn-ratio,则add(target)=γadd,下式成立。

add(f)=add*(γ-β)/(1-β)···(式7)

以下示出关于上述情况使用具体数值的具体计算例子。在此,设定以下条件。

d(target)=1.25d(80cm)

d(n-target)=2.5d(40cm)

add=2.00d

acc=1.00d

accn-ratio=0.5

β=0.363

结果,首先,关于accratio,根据(式3)和(式6)accratio=0.25,γ=0.5。结果,根据(式7)add(f)=0.43d。

即,根据上述的前提,通过将对特定区域12的附加度数设为0.43d,从而佩戴者在透过镜片1观看个人电脑时,在镜片1上的规定的部分(配适点的下方2.5mm)能够不会感到不舒适地观看80cm的距离。

而且,不用对与目标距离对应的位置具有的度数和附加度数分别进行设定。

详细而言,在专利文献1中,虽然确实对远用部设置了附加度数,但是根本没有与目标距离对应的位置具有的度数的相关记载,因此即使要使与目标距离对应的位置具有规定的度数,也必须对各度数进行另外设定。如果那样的话,在光学设计上会花费很多时间。如果只制造一个人的眼镜尚可,但是从全世界收到订货的情况下,在光学设计上花费很多时间是不现实的。

另一方面,通过使用上述方法,确定在与目标距离对应的位置具有的度数,如果已知其它要素(基础设计、下加光度数(处方值)等)则可自行导出附加度数。这样,促进了光学设计的简易化,进而能够迅速提供镜片1。

对本工序简要总结并表现为如下。

“通过对所述特定区域12的处方度数追加超过0的度数,并且在追加前后使所述近用区域11的近用度数相同,从而使中间区域13的规定的部分具有与近距离和远距离之间的、预先设定的目标距离对应的度数。”

此外,本实施方式的附加度数,即,对特定区域的处方度数追加的“超过0的度数”,是根据目标距离、下加光度数(处方值)、以及在追加超过0的度数之前的中间区域的规定的部分的加入比例(本实施方式中所说的β)来决定的。

此外,将本工序和基础设计选择工序、目标距离确定工序简洁地总结并表现为如下。

“具有:

基础设计选择工序,选择成为设计的对象的镜片1的基础设计;

目标距离确定工序,确定近距离与远距离之间的、对于佩戴者而言的目标距离;

确定对特定区域12的附加度数的工序,对于具有在基础设计选择工序中选择的基础设计并在特定区域12具有规定的处方度数的渐进屈光力镜片1,通过对特定区域12的处方度数追加超过0的度数,并且在追加前后使近用区域11的近用度数相同,从而使中间区域13的规定的部分具有与通过所述目标距离确定工序预先确定的目标距离对应的度数”。

以上述方式设计的镜片1还具有作为产品的特征。如上述举出的那样,该特征是在中间区域13的规定的部分具有与近距离和远距离之间的、预先设定的目标距离对应的度数。并且作为用于实现其的手段,采用对特定区域12的处方度数追加超过0的度数的方法。

另外,以上述方式设计的镜片1通常是通过处方、镜片袋等能够判别出处方度数的状态。市售的镜片1是否属于本实施方式的镜片1的技术范围可以通过调查在特定区域12的测量基准点测量的度数是否超过处方度数来判别。换言之,本实施方式的镜片1可以根据上述详述的内容而唯一地确定。此外,关于与目标距离对应的中间区域13的规定的部分,在设定目标距离的基础上,通常在镜片1的规格书、袋等也有关于目标距离和该规定的部分的记载,本实施方式的镜片1可以根据上述详述的内容而唯一地确定。另外,配适点、测量基准点等的位置通常可以根据刻印在镜片1的隐形标记来识别。

另外,对于采用上述方法设计的镜片1的、到嵌入眼镜框为止的具体的加工(研磨、抛光、涂布等)可以使用公知的方法。因此,上述内容作为镜片1的设计方法进行了说明,但通过组合作为公知方法的具体的加工,本实施方式具有作为镜片1的制造方法的一个方面。

[3.本实施方式的效果]

根据本实施方式,首先,各个佩戴者在佩戴眼镜时能够以舒适的视野观看想要观看的距离。这是由于对特定区域12附加了度数,降低了像散所带来的。除此之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配适点之外还使中间区域13的规定的部分具有与目标距离对应的度数,由此能够通过镜片1给佩戴者带来通常的姿势、即“舒适的姿势”。结果,可以兼具“舒适的姿势”和“舒适的视野”。

进而,通过像上述那样确立了附加度数的计算方法,从而不用分别对与目标距离对应的位置所具有的度数和附加度数进行设定。结果,促进了光学设计的简易化,进而能够迅速提供镜片1。

[4.变形例]

在本实施方式中关于内表面渐进镜片进行了说明,但是即使是外表面2为渐进面、内表面3为球面或者复曲面的外表面渐进镜片,在双面具有渐进面的双面渐进镜片,以及具有除此之外的形状的渐进屈光力镜片,本发明都能够适用。

在本实施方式中对特定区域12是中距离用的区域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特定区域12也可以是用于远距离。进一步而言,特定区域12也可以是用于比在近用区域11设定的距离稍微远但是称为近距离也没有问题的距离的区域。对应于该情况的是所谓称为近近镜片的渐进屈光力镜片。在该镜片1中,佩戴者主要在将视线朝向近用区域11的同时进行工作,偶尔将视线朝向目标距离(次要距离)。另外,在这样的近近镜片中,只要将与目标距离对应的镜片1的部分作为次要的来处理,将近用区域11作为主要的来处理(即只要调换目标距离与对应于近用区域11的距离的重要性),就能够被本发明的技术思想充分地覆盖。

在本实施方式中,针对目标距离在镜片1中是与配适点的下方位置对应的有限距离的情况进行了说明。另一方面,也可以是配适点上方的位置、侧方的位置。作为在镜片1中使用配适点上方的位置的情况一个例子,可以举出广告牌相关工作等需要仰视动作的人使用的镜片1。作为使用侧方位置的情况,可以举出进行如下工作的人使用的镜片1,即该人在仓库中一边在通道中行进一边进行左右的货物确认等。

[实施方式2]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举出了在镜片1中在考虑了佩戴者的调节力来设定下加光度数(处方值)、在此基础上在设定“附加度数”时也考虑了佩戴者的调节力的例子。

另一方面,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在确定下加光度数(处方值)时考虑佩戴者的调节力、另一方面在设定“附加度数″时不考虑佩戴者的调节力的例子(后面详细叙述,是accratio=0的情况),和与上述实施方式不同的accratio为固定的情况。

在accratio=0的情况下,由于在(式3)中add(target)=d(target),所以(式5)变成以下的数式。

add(f)=(d(target)-β*add)/(1-β)···(式8)

在该情况下,作为下加光度数(处方值)的add越大附加度数add(f)的附加量越减少。

在以下示出关于上述情况使用具体数值的具体计算例子。另外,accratio=0以外的条件是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的条件。结果,根据(式8)add(f)=0.823d。

设想在accratio为固定的情况即在accratio=accn-ratio的情况下,在佩戴者观看处于目标距离的物体时,也用与观看处于近用距离的物体时相同的高比例来使用调节力的情况。根据图3的记载导出如下关系。

d(n-target)=add+acc*accn-ratio···(式9)

考虑该式和作为前提的accratio=accn-ratio,整理add(f)的(式5)而成为下式。

add(f)=(d(target)--d(n-target))/(1-β)+add···(式10)

在以下示出关于上述情况使用具体数值的具体计算例子。另外,accratio=accn-ratio以外的条件与(情况1)是相同的条件。结果,根据(式10),add(f)=0.038d。

另外,也可以根据佩戴者的调节力对上述的“调节力”进行适当设定。例如,在佩戴者的调节力低于0.25d的情况下,也可以进行将调节力一律设定为0.25d的处理。相反,在佩戴者的调节力高的情况下,也可以将调节力设为(2.75-add)。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add≤2.5d的情况下,使用该式求出调节力。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方式的任何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主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改变。作为一个例子,可以举出将上述那样的设计工序进行系统化后的方案(系统、装置)。例如,也能够通过计算机的控制部,控制对特定区域12的附加度数确定单元,根据基础设计、目标距离、其它必要的数据计算出附加度数。此外,用于使该系统运转的程序、存储该程序的介质当然也应用了本发明的技术思想。

附图标记说明

1:渐进屈光力镜片;

11:近用区域;

12:特定区域;

13:中间区域;

2:外表面;

3:内表面。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