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成像镜头及便携式电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26000阅读:245来源:国知局
光学成像镜头及便携式电子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光学镜头及电子装置,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光学成像镜头及便携式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手机和数位相机等携带型电子产品的普及使得影像模块相关技术蓬勃发展,此影像模块主要包含光学成像镜头、模块后座单元(module holder unit)与传感器(sensor)等元件,而手机和数位相机的薄型轻巧化趋势也让影像模块的小型化需求愈来愈高。随着电荷耦合元件(charge coupled device,CCD)与互补式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元件(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CMOS)之技术进步和尺寸缩小化,装载在影像模块中的光学成像镜头也需要相应地缩短长度。但是,为了避免摄影效果与质量下降,在缩短光学成像镜头的长度时仍然要兼顾良好的光学性能。光学成像镜头最重要的特性不外乎就是成像质量与体积。

便携式电子产品(例如手机、相机、平板计算机、个人数位助理、车用摄影装置等)的规格日新月异,其关键零组件─光学镜片组也更加多样化发展,应用不只仅限于拍摄影像与录像,还加上环境监视、行车纪录摄影等,且随着影像感测技术之进步,消费者对于成像质量等的要求也更加提高。因此,光学镜片组的设计不仅需求好的成像质量、较小的镜头空间,对于因应行车与光线不足的环境,视场角与光圈大小的提升也是须考量之课题。

然而,光学成像镜头设计并非单纯将成像质量佳的镜头等比例缩小就能制 作出兼具成像质量与微型化的光学成像镜头,设计过程牵涉到材料特性,还必须考量到组装良率等生产线上的实际问题。

微型化镜头的制作技术难度明显高出传统镜头,因此如何制作出符合消费性电子产品需求的光学成像镜头,并持续提升其成像质量,长久以来一直是本领域各界所热切追求的。

此外,以三片式透镜结构而言,以往之光学成像镜头,其第一片透镜的物侧面至成像面在光轴上的距离大,将不利手机和数位相机的薄型化。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光学成像镜头,其在缩短镜头系统长度的条件下,仍能保有良好的光学性能。

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提出一种光学成像镜头,从物侧至像侧沿一光轴依序包括一光圈、一第一透镜、一第二透镜及一第三透镜,且第一透镜至第三透镜各自包括一朝向物侧且使成像光线通过的物侧面及一朝向像侧且使成像光线通过的像侧面。第一透镜的像侧面具有一位于圆周附近区域的凸面部。第二透镜具有负屈光率,且第二透镜的像侧面具有一位于光轴附近区域的凸面部。光学成像镜头具有屈光率的透镜只有三片,且光学成像镜头符合:2×ν1≦ν2+ν3,其中ν1为第一透镜的色散系数,ν2为第二透镜的色散系数,且ν3为第三透镜的色散系数。

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提出一种电子装置,包括一机壳及一影像模块。影像模块安装于机壳内,并包括上述光学成像镜头、一镜筒、一模块后座单元及一影像传感器。镜筒供光学成像镜头设置,模块后座单元供镜筒设置,且影像传感器设置于光学成像镜头的像侧。

基于上述,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光学成像镜头及电子装置的有益效果在于:藉由上述透镜的物侧面或像侧面的凹凸形状设计与排列,使光学成像镜头在缩短系统长度的条件下,仍具备能够有效克服像差的光学性能,并提供良好的成像质量。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面结合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示意图,说明一透镜的面型结构。

图2是一示意图,说明一透镜的面型凹凸结构及光线焦点。

图3是一示意图,说明一范例一的透镜的面型结构。

图4是一示意图,说明一范例二的透镜的面型结构。

图5是一示意图,说明一范例三的透镜的面型结构。

图6为本发明之第一实施例之光学成像镜头的示意图。

图7的A至D分别为第一实施例之光学成像镜头的纵向球差、弧矢方向的像散像差、子午方向的像散像、及畸变像差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之第一实施例之光学成像镜头的详细光学数据。

图9为本发明之第一实施例之光学成像镜头的非球面参数。

图10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示意图。

图11的A至D分别为第二实施例之光学成像镜头的纵向球差、弧矢方向的像散像差、子午方向的像散像、及畸变像差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之第二实施例之光学成像镜头的详细光学数据。

图13为本发明之第二实施例之光学成像镜头的非球面参数。

图14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示意图。

图15的A至D分别为第三实施例之光学成像镜头的纵向球差、弧矢方向的像散像差、子午方向的像散像、及畸变像差的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之第三实施例之光学成像镜头的详细光学数据。

图17为本发明之第三实施例之光学成像镜头的非球面参数。

图18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示意图。

图19的A至D分别为第四实施例之光学成像镜头的纵向球差、弧矢方向的像散像差、子午方向的像散像、及畸变像差的示意图。

图20为本发明之第四实施例之光学成像镜头的详细光学数据。

图21为本发明之第四实施例之光学成像镜头的非球面参数。

图22为本发明之第一至第四实施例之光学成像镜头的各重要参数及其关系式的数值。

图23是一剖视示意图,说明本发明电子装置的一第一实施例。

图24是一剖视示意图,说明本发明电子装置的一第二实施例。

具体实施方式

本篇说明书所言之「一透镜具有正屈光率(或负屈光率)」,是指所述透镜以高斯光学理论计算出来之光轴上的屈光率为正(或为负)。该像侧面、物侧面定义为成像光线通过的范围,其中成像光线包括了主光线(chief ray)Lc 及边缘光线(marginal ray)Lm,如图1所示,I为光轴且此一透镜是以该光轴I为对称轴径向地相互对称,光线通过光轴上的区域为光轴附近区域A,边缘光线通过的区域为圆周附近区域C,此外,该透镜还包含一延伸部E(即圆周附近区域C径向上向外的区域),用以供该透镜组装于一光学成像镜头内,理想的成像光线并不会通过该延伸部E,但该延伸部E之结构与形状并不限于此,以下之实施例为求附图简洁均省略了部分的延伸部。更详细的说,判定面形或光轴附近区域、圆周附近区域、或多个区域的范围的方法如下:

1.请参照图1,其是一透镜径向上的剖视图。以该剖视图来看,在判断前述区域的范围时,定义一中心点为该透镜表面上与光轴的一交点,而一转换点是位于该透镜表面上的一点,且通过该点的一切线与光轴垂直。如果径向上向外有复数个转换点,则依序为第一转换点,第二转换点,而有效半效径上距光轴径向上最远的转换点为第N转换点。中心点和第一转换点之间的范围为光轴附近区域,第N转换点径向上向外的区域为圆周附近区域,中间可依各转换点区分不同的区域。此外,有效半径为边缘光线Lm与透镜表面交点到光轴I上的垂直距离。

2.如图2所示,该区域的形状凹凸是以平行通过该区域的光线(或光线延伸线)与光轴的交点在像侧或物侧来决定(光线焦点判定方式)。举例言之,当光线通过该区域后,光线会朝像侧聚焦,与光轴的焦点会位在像侧,例如图2中R点,则该区域为凸面部。反之,若光线通过该某区域后,光线会发散,其延伸线与光轴的焦点在物侧,例如图2中M点,则该区域为凹面部,所以中心点到第一转换点间为凸面部,第一转换点径向上向外的区域为凹面部;由图2可知,该转换点即是凸面部转凹面部的分界点,因此可定义该区域与径向上相邻该区域的内侧的区域,系以该转换点为分界具有不同的面形。另外,若是光轴附近 区域的面形判断可依该领域中通常知识者的判断方式,以R值(指近轴的曲率半径,通常指光学软件中的透镜数据库(lens data)上的R值)正负判断凹凸。以物侧面来说,当R值为正时,判定为凸面部,当R值为负时,判定为凹面部;以像侧面来说,当R值为正时,判定为凹面部,当R值为负时,判定为凸面部,此方法判定出的凹凸和光线焦点判定方式相同。

3.若该透镜表面上无转换点,该光轴附近区域定义为有效半径的0~50%,圆周附近区域定义为有效半径的50~100%。

图3范例一的透镜像侧表面在有效半径上仅具有第一转换点,则第一区为光轴附近区域,第二区为圆周附近区域。此透镜像侧面的R值为正,故判断光轴附近区域具有一凹面部;圆周附近区域的面形和径向上紧邻该区域的内侧区域不同。即,圆周附近区域和光轴附近区域的面形不同;该圆周附近区域系具有一凸面部。

图4范例二的透镜物侧表面在有效半径上具有第一及第二转换点,则第一区为光轴附近区域,第三区为圆周附近区域。此透镜物侧面的R值为正,故判断光轴附近区域为凸面部;第一转换点与第二转换点间的区域(第二区)具有一凹面部,圆周附近区域(第三区)具有一凸面部。

图5范例三的透镜物侧表面在有效半径上无转换点,此时以有效半径0%~50%为光轴附近区域,50%~100%为圆周附近区域。由于光轴附近区域的R值为正,故此物侧面在光轴附近区域具有一凸面部;而圆周附近区域与光轴附近区域间无转换点,故圆周附近区域具有一凸面部。

图6为本发明之第一实施例之光学成像镜头的示意图,而图7A至图7D为第一实施例之光学成像镜头的纵向球差与各项像差图。请先参照图6,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之光学成像镜头10从物侧至像侧沿成像镜头10的一光轴I依序包 含一光圈2、一第一透镜3、一第二透镜4、一第三透镜5及一滤光片9。当由一待拍摄物所发出的光线进入光学成像镜头10,并经由光圈2、第一透镜3、第二透镜4、第三透镜5及滤光片9之后,会在一成像面100(image plane)形成一影像。滤光片9例如为红外线截止片(IR cut filter),用于防止光线中的部分波段的红外线透射至成像面100而影响成像质量。补充说明的是,物侧是朝向待拍摄物的一侧,而像侧是朝向成像面100的一侧。

第一透镜3、第二透镜4、第三透镜5及滤光片9都各自具有一朝向物侧且使成像光线通过之物侧面31、41、51、91及一朝向像侧且使成像光线通过之像侧面32、42、52、92。

此外,为了满足产品轻量化的需求,第一透镜3至第三透镜5皆为具备屈光率且都是塑料材质所制成,但第一透镜3至第三透镜5的材质仍不以此为限制。

第一透镜3具有正屈光率。第一透镜3的物侧面31为一凸面,且具有一位于光轴I附近区域的凸面部311及一位于圆周附近区域的凸面部312。第一透镜3的像侧面32具有一位于光轴I附近区域的凹面部321及一位于圆周附近区域的凸面部322。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透镜3的物侧面31与像侧面32皆为非球面。

第二透镜4具有负屈光率。第二透镜4的物侧面41为一凹面,且具有一位于光轴I附近区域的凹面部411及一位于圆周附近区域的凹面部412。第二透镜4的像侧面42具有一在光轴I附近区域的凸面部421及一位于圆周附近区域的凹面部422。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透镜4的物侧面41与像侧面42皆为非球面。

第三透镜5具有负屈光率。第三透镜5的物侧面51具有一位于光轴I附近区域的凸面部511及一位于圆周附近区域的凹面部512。第三透镜5的像侧面52具有一位于光轴I附近区域的凹面部521及一位于圆周附近区域的凸面部 522。在本实施例中,第三透镜5的物侧面51与像侧面52皆为非球面。

在本第一实施例中,只有上述透镜具有屈光率,且具有屈光率的透镜只有三片。

第一实施例的其他详细光学数据如图8所示,且第一实施例的整体系统焦距(effective focal length,EFL)为2.857mm,半视角(half field of view,HFOV)为28.250°,光圈值(f-number,Fno)为2.2,其系统长度为3.436mm,像高为1.542mm。其中,系统长度是指由第一透镜3的物侧面31到成像面100在光轴I上的距离。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透镜3、第二透镜4及第三透镜5的物侧面31、41、51及像侧面32、42、52共计六个面均是非球面,而这些非球面是依下列公式定义:

<mrow> <mi>Z</mi> <mrow> <mo>(</mo> <mi>Y</mi> <mo>)</mo> </mrow> <mo>=</mo> <mfrac> <msup> <mi>Y</mi> <mn>2</mn> </msup> <mi>R</mi> </mfrac> <mo>/</mo> <mrow> <mo>(</mo> <mn>1</mn> <mo>+</mo> <msqrt> <mrow> <mn>1</mn> <mo>-</mo> <mrow> <mo>(</mo> <mn>1</mn> <mo>+</mo> <mi>K</mi> <mo>)</mo> </mrow> <mfrac> <msup> <mi>Y</mi> <mn>2</mn> </msup> <msup> <mi>R</mi> <mn>2</mn> </msup> </mfrac> </mrow> </msqrt> <mo>)</mo> </mrow> <mo>+</mo> <munderover> <mo>&Sigma;</mo> <mrow> <mi>i</mi> <mo>=</mo> <mn>1</mn> </mrow> <mi>n</mi> </munderover> <msub> <mi>a</mi> <mi>i</mi> </msub> <mo>&times;</mo> <msup> <mi>Y</mi> <mi>i</mi> </msup> <mo>-</mo> <mo>-</mo> <mo>-</mo> <mrow> <mo>(</mo> <mn>1</mn> <mo>)</mo> </mrow> </mrow>

其中:

Y:非球面曲线上的点与光轴I的距离;

Z:非球面之深度(非球面上距离光轴I为Y的点,与相切于非球面光轴I上顶点之切面,两者间的垂直距离);

R:透镜表面近光轴I处的曲率半径;

K:锥面系数(conic constant);

ai:第i阶非球面系数。

第一透镜3的物侧面31到第三透镜5的像侧面52在公式(1)中的各项非球面系数如图9所示。其中,图9中栏位编号31表示其为第一透镜3的物侧面31 的非球面系数,其它栏位依此类推。

另外,第一实施例之光学成像镜头10中各重要参数间的关系如图22所示。

其中,

T1为第一透镜3在光轴I上的厚度;

T2为第二透镜4在光轴I上的厚度;

T3为第三透镜5在光轴I上的厚度;

TF为滤光片9在光轴I上的厚度;

G1为第一透镜3的像侧面32至第二透镜4的物侧面41在光轴I上的距离;

G2为第二透镜4的像侧面42至第三透镜5的物侧面51在光轴I上的距离;

G3F为第三透镜5的像侧面52至滤光片9的物侧面91在光轴I上的距离;

GFP为滤光片9的像侧面92至成像面100在光轴I上的距离;

Gaa为第一透镜3至第三透镜5在光轴I上的二个空气间隙的总和,即G1与G2之和;

ALT为第一透镜3、第二透镜4及第三透镜5在光轴I上的厚度的总和,即T1、T2与T3之和;

TTL为第一透镜3的物侧面31到成像面100在光轴I上的距离;

TL为第一透镜3的物侧面31至第三透镜5的像侧面52在光轴I上的距离;

BFL为第三透镜5的像侧面52到成像面100在光轴I上的距离;

EFL为光学成像镜头10的系统焦距;以及

TA为光圈2到下一个相邻透镜的物侧面(在本实施例中例如是第一透镜3的物侧面31)在光轴I上的距离。

另外,再定义:

GFP为滤光片9与成像面100之间在光轴I上的空气间隙;

f1为第一透镜3的焦距;

f2为第二透镜4的焦距;

f3为第三透镜5的焦距;

n1为第一透镜3的折射率;

n2为第二透镜4的折射率;

n3为第三透镜5的折射率;

ν1为第一透镜3的阿贝系数(Abbe number),阿贝系数也可称为色散系数;

ν2为第二透镜4的阿贝系数;以及

ν3为第三透镜5的阿贝系数。

再配合参阅图7A至图7D,图7A的附图说明第一实施例的纵向球差(longitudinal spherical aberration),图7B与图7C的附图则分别说明第一实施例在成像面100上有关弧矢(sagittal)方向的像散像差(astigmatism aberration)及子午(tangential)方向的像散像差,图7D的附图则说明第一实施例在成像面100上的畸变像差(distortion aberration)。本第一实施例的纵向球差图示图7A中,每一种波长所成的曲线皆很靠近并向中间靠近,说明每一种波长不同高度的离轴光线皆集中在成像点附近,由每一波长的曲线的偏斜幅度可看出,不同高度的离轴光线的成像点偏差控制在±0.025mm范围内,故本实施例确实明显改善相同波长的球差,此外,三种代表波长彼此间的距离也相当接近,代表不同波长光线的成像位置已相当集中,因而使色像差也获得明显 改善。

在图7B与图7C的二个像散像差图示中,三种代表波长在整个视场范围内的焦距变化量落在±0.027mm内,说明本第一实施例的光学系统能有效消除像差。而图7D的畸变像差附图则显示本第一实施例的畸变像差维持在±2.5%的范围内,说明本第一实施例的畸变像差已符合光学系统的成像质量要求,据此说明本第一实施例相较于现有光学镜头,在系统长度已缩短至3.436mm左右的条件下,仍能提供较佳的成像质量,故本第一实施例能在维持良好光学性能之条件下,缩短镜头长度以及扩大拍摄角度,以实现薄型化并增加视场角的产品设计。

图10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示意图,而图11A至图11D为第二实施例之光学成像镜头的纵向球差与各项像差图。请先参照图10,本发明光学成像镜头10的一第二实施例,其与第一实施例大致相似,仅各光学数据、非球面系数及这些透镜3、4、5间的参数或多或少有些不同。在此需注意的是,为了清楚地显示图面,图10中省略部分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凹面部与凸面部的标号。

光学成像镜头10详细的光学数据如图12所示,且第二实施例的整体系统焦距为2.902mm,半视角(HFOV)为27.887°,光圈值(Fno)为2.2,系统长度为3.408mm,像高则为1.542mm。

如图13所示,则为第二实施例的第一透镜3的物侧面31到第三透镜5的像侧面52在公式(1)中的各项非球面系数。

另外,第二实施例之光学成像镜头10中各重要参数间的关系如图22所示。

本第二实施例的纵向球差图示图11A中,不同高度的离轴光线的成像点偏 差控制在±0.027mm范围内。在图11B与图11C的二个像散像差图示中,三种代表波长在整个视场范围内的焦距变化量落在±0.04mm内。而图11D的畸变像差附图则显示本第二实施例的畸变像差维持在±2.5%的范围内。据此说明本第二实施例相较于第一实施例,在系统长度已缩短至3.408mm左右的条件下,仍能提供良好的成像质量。

经由上述说明可得知,第二实施例相较于第一实施例的优点在于:第二实施例的系统长度比第一实施例的系统长度短,且第二实施例比第一实施例易于制造,因此良率较高。

图14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示意图,而图15A至图15D为第三实施例之光学成像镜头的纵向球差与各项像差图。请先参照图14,本发明光学成像镜头10的一第三实施例,其与第一实施例大致相似,仅各光学数据、非球面系数及这些透镜3、4、5间的参数或多或少有些不同,以及第三透镜5具有正屈光率。在此需注意的是,为了清楚地显示图面,图14中省略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凹面部与凸面部的标号。

光学成像镜头10详细的光学数据如图16所示,且第三实施例的整体系统焦距为2.983mm,半视角(HFOV)为26.706°,光圈值(Fno)为2.5,系统长度为3.699mm,像高则为1.542mm。

如图17所示,则为第三实施例的第一透镜3的物侧面31到第三透镜5的像侧面52在公式(1)中的各项非球面系数。

另外,第三实施例之光学成像镜头10中各重要参数间的关系如图22所示。

本第三实施例的纵向球差图示图15A中,不同高度的离轴光线的成像点偏差控制在±0.025mm范围内。在图15B与图15C的二个像散像差图示中,三种 代表波长在整个视场范围内的焦距变化量落在±0.04mm内。而图15D的畸变像差附图则显示本第三实施例的畸变像差维持在±2.5%的范围内。据此说明本第三实施例相较于现有光学镜头,在系统长度已缩短至3.699mm左右的条件下,仍能提供较佳的成像质量。

经由上述说明可得知,第三实施例相较于第一实施例的优点在于:第三实施例比第一实施例易于制造,因此良率较高。

图18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示意图,而图19A至图19D为第四实施例之光学成像镜头的纵向球差与各项像差图。请先参照图18,本发明光学成像镜头10的一第四实施例,其与第一实施例大致相似,仅各光学数据、非球面系数及这些透镜3、4、5间的参数或多或少有些不同。在此需注意的是,为了清楚地显示图面,图18中省略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凹面部与凸面部的标号。

光学成像镜头10详细的光学数据如图20所示,且第四实施例的整体系统焦距为2.889mm,半视角(HFOV)为27.759°,光圈值(Fno)为2.6,系统长度为3.551mm,像高则为1.574mm。

如图21所示,则为第四实施例的第一透镜3的物侧面31到第三透镜5的像侧面52在公式(1)中的各项非球面系数。

另外,第四实施例之光学成像镜头10中各重要参数间的关系如图22所示。

本第四实施例的纵向球差图示图19A中,不同高度的离轴光线的成像点偏差控制在±0.025mm范围内。在图19B与图19C的二个像散像差图示中,三种代表波长在整个视场范围内的焦距变化量落在±0.06mm内。而图19D的畸变像差附图则显示本第四实施例的畸变像差维持在±2%的范围内。据此说明本第四实施例相较于现有光学镜头,在系统长度已缩短至3.564mm左右的条件下,仍 能提供较佳的成像质量。

经由上述说明可得知,第四实施例相较于第一实施例的优点在于:第四实施例的像散像差较第一实施例的像散像差小,第四实施例的畸变像差较第一实施例的畸变像差小,且第四实施例比第一实施例易于制造,因此良率较高。

再配合参阅图22,为上述四个实施例的各项光学参数的表格图,当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光学成像镜头10中的各项光学参数间的关系式符合下列条件式的至少其中之一时,可协助设计者设计出具备良好光学性能、整体长度有效缩短、且技术上可行之光学成像镜头:

一、为了达成缩短透镜系统长度,本发明的实施例适当的缩短透镜厚度和透镜间的空气间隙,但考量到透镜组装过程的难易度以及必须兼顾成像质量的前提下,透镜厚度及透镜间的空气间隙彼此需互相调配,故在满足以下条件式的数值限定之下,光学成像系统能达到较佳的配置:

(G1+T1)/BFL≦1.3,较佳为0.500≦(G1+T1)/BFL≦1.300;

(T2+G1)/BFL≦1.1,较佳为0.500≦(T2+G1)/BFL≦1.100;

BFL/T1≦2.6,较佳为0.700≦BFL/T1≦2.600;

(T2+G2)/T2≦1.7,较佳为1.100≦(T2+G2)/T2≦1.700;

(T2+G1)/G2≦3.7,较佳为2.100≦(T2+G1)/G2≦3.700;

(T1+G2)/T1≦1.5,较佳为1.100≦(T1+G2)/T1≦1.500;

(G1+T1)/G2≦4.1,较佳为2.300≦(G1+T1)/G2≦4.100;

(T2+G2)/T1≦1.4,较佳为0.900≦(T2+G2)/T1≦1.400;

ALT/G2≦7.5,较佳为4.000≦ALT/G2≦7.500;

(T2+T3)/G2≦4.7,较佳为2.600≦(T2+T3)/G2≦4.700;

(T1+T3)/T1≦1.9,较佳为1.700≦(T1+T3)/T1≦1.900;

(T1+G2)/G2≦3.7,较佳为2.300≦(T1+G2)/G2≦3.700。

二、缩短成像镜头10整体的系统焦距有助于视埸角的扩大,所以将成像镜头10整体的系统焦距趋小设计,若满足以下条件式,在光学系统厚度薄化的过程中,也有可帮助扩大视场角度:

EFL/T2≦6.3,较佳为2.900≦EFL/T2≦6.300;

EFL/(T2+T1)≦2.8,较佳为1.200≦EFL/(T2+T1)≦2.800;

EFL/T1≦5.2,较佳为2.300≦EFL/T1≦5.200;

EFL/(T2+T3)≦2.7,较佳为1.300≦EFL/(T2+T3)≦2.700。

三、在满足以下条件式之下,可使镜头的系统焦距与镜头长度比值维持一适当值,避免参数过小不利于将远方物体摄像于镜头,或是避免参数过大而使得镜头长度过长:

1.1≦EFL/ALT,较佳为1.100≦EFL/ALT≦2.000;

0.9≦EFL/TL,较佳为0.900≦EFL/TL≦1.400。

四、在满足以下条件式之下,可有效加强物体局部成像的清晰度,并可有效修正物体局部成像之像差:

2×ν1≦ν2+ν3。

五、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光学成像镜头满足下列任一条件式时,表示当分母不变时,分子的长度能相对缩短,而能达到缩减镜头体积的功效:(G1+T1)/BFL≦1.3;(T2+G1)/BFL≦1.1;BFL/T1≦2.6;(T2+G2)/T2≦1.7;(T2+G1)/G2≦3.7;(T1+G2)/T1≦1.5;(G1+T1)/G2≦4.1;(T2+G2)/T1≦1.4;ALT/G2≦7.5;(T2+T3)/G2≦4.7;(T1+T3)/T1≦1.9;(T1+G2)/G2≦3.7;EFL/T2≦6.3; EFL/(T2+T1)≦2.8;EFL/T1≦5.2;EFL/(T2+T3)≦2.7。若能进一步符合下列任一条件式时,还能够产生较为优良的成像质量:0.500≦(G1+T1)/BFL≦1.300;0.500≦(T2+G1)/BFL≦1.100;0.700≦BFL/T1≦2.600;1.100≦(T2+G2)/T2≦1.700;2.100≦(T2+G1)/G2≦3.700;1.100≦(T1+G2)/T1≦1.500;2.300≦(G1+T1)/G2≦4.100;0.900≦(T2+G2)/T1≦1.400;4.000≦ALT/G2≦7.500;2.600≦(T2+T3)/G2≦4.700;1.700≦(T1+T3)/T1≦1.900;2.300≦(T1+G2)/G2≦3.700。

六、本发明光学成像镜头满足下列任一条件式时,表示其具有较佳的配置,能在维持适当良率的前提之下产生良好的成像质量:1.1≦EFL/ALT;0.9≦EFL/TL。若能进一步符合下列任一条件式时,则能进一步维持较适当的体积:1.100≦EFL/ALT≦2.000;0.900≦EFL/TL≦1.400。

然而,有鉴于光学系统设计的不可预测性,在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架构之下,符合上述条件式能较佳地使本发明镜头长度缩短、可用光圈增大、视场角增加、成像质量提升,或组装良率提升而改善先前技术的缺点。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光学成像镜头10可获致下述的功效及优点:

一、本发明各实施例的纵向球差、像散像差、畸变皆符合使用规范。另外,860纳米、850纳米、840纳米三种代表波长在不同高度的离轴光线皆集中在成像点附近,由每一曲线的偏斜幅度可看出不同高度的离轴光线的成像点偏差皆获得控制而具有良好的球差、像差、畸变抑制能力。进一步参阅成像质量数据,860纳米、850纳米、840纳米三种代表波长彼此间的距离亦相当接近,显示本发明的实施例在各种状态下对不同波长光线的集中性佳而具有优良的色散抑制能力,故透过上述可知本发明的实施例具备良好光学性能。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光学成像镜头10可作为对红外光成像的夜视镜头或是瞳孔识别镜头,且由上述 说明可知其对红外光有良好的成像效果。

二、第三透镜5之负屈光率可用以消除像差。

三、第一透镜3的像侧面32于光轴I附近区域之凹面部321及圆周附近区域的凸面部322可帮助收集成像光线;而第二透镜4的像侧面42的光轴I附近区域为凸面部421,像侧面42的圆周附近区域为凹面部422,及第三透镜5的物侧面51的圆周附近区域为凹面部512,则可相互搭配达到修正像差的效果,其中第二透镜4之像侧面42的圆周附近区域为凹面部422更可有效修正物体局部成像之像差。

四、透过上述设计之相互搭配可有效缩短镜头长度并同时确保成像质量,且加强物体局部成像的清晰度。

参阅图23,为应用前述光学成像镜头10的电子装置1的一第一实施例,电子装置1包含一机壳11,及一安装在机壳11内的影像模块12。在此仅是以手机为例说明电子装置1,但电子装置1的型式不以此为限。

影像模块12包括一如前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10、一用于供光学成像镜头10设置的镜筒21、一用于供镜筒21设置的模块后座单元120,及一设置于光学成像镜头10像侧的影像传感器130。成像面100是形成于影像传感器130。

模块后座单元120具有一镜头后座121,及一设置于镜头后座121与影像传感器130之间的影像传感器后座122。其中,镜筒21是和镜头后座121沿一轴线Ⅱ同轴设置,且镜筒21设置于镜头后座121内侧。

参阅图24,为应用前述光学成像镜头10的电子装置1的一第二实施例,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1的主要差别在于:模块后座单元120为音圈马达(VCM)型式。镜头后座121具有一与镜筒21外侧相贴合且沿一轴线Ⅲ设 置的第一座体123、一沿轴线Ⅲ并环绕着第一座体123外侧设置的第二座体124、一设置在第一座体123外侧与第二座体124内侧之间的线圈125,及一设置在线圈125外侧与第二座体124内侧之间的磁性元件126。

镜头后座121的第一座体123可带着镜筒21及设置在镜筒21内的光学成像镜头10沿轴线Ⅲ移动。影像传感器后座122则与第二座体124相贴合。其中,滤光片9则是设置在影像传感器后座122。电子装置1的第二实施例的其他元件结构则与第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1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藉由安装光学成像镜头10,由于光学成像镜头10的系统长度能有效缩短,使电子装置1的第一实施例与第二实施例的厚度都能相对缩小进而制出更薄型化的产品,且仍然能够提供良好的光学性能与成像质量,藉此,使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电子装置1除了具有减少机壳原料用量的经济效益外,还能满足轻薄短小的产品设计趋势与消费需求。

尽管结合优选实施方案具体展示和介绍了本发明,但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可以对本发明做出各种变化,均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