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节能功效的发光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05321阅读:682来源:国知局
具节能功效的发光膜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关于一种复合膜,具体而言是应用于光学显示器的复合膜,且其结构的设计与材料的选用与一般复合膜相较之下更具有轻薄、提高亮度效能。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器其本身并非是自发光性的显示器,需要倚靠背光源及搭配多种光学膜如偏光膜、扩散膜或是增亮膜等,以达到高画质、高精细及高亮度的光学特性。一般液晶显示器简易的内部结构有上下有两块玻璃基板包覆,内部包含了菱镜片及增亮膜(bef)、背光源、偏光板(polarizingfilter)、导光板(lightguide)、彩色滤光片(colorfilter)等各种光学膜及零组件,其都有各自的功用以达到整体液晶显示器的效果。

前述所提及增亮膜(bef)就属3m公司所生产制造为大多业者采用,而其中已知3m公司生产制造有dbef(dualbrightnessenhancementfilm;反射式偏光增光片)以及bef-rp,其简图分别为图5、图6所示,从附图中可见dbef与bef-rp同样有三层结构依序为pc(61、71)、esf(62、72)、pc(63、73),而bef-rp不同于dbef在于上层pc(71)表面尚有间隔棱镜711结构,借由该等棱镜让bef-rp有相较于dbef有较佳光学表现。

近年来应用液晶显示器的移动装置以及无线通信网络传输速度的提升,拉抬了装载液晶显示器的移动装置销售数量以及使用量,尤其是智能型手机与平板计算机。加上现今移动上网的风行,造成多数人相当频繁操作移动装置中的移动游戏、社群软件、通讯软件或拍摄照片等功能,由于该等移动装置其电池容量有限,因此随着使用时间液晶显示器会耗去不少电量。目前移动装置其液晶显示萤幕主流尺寸规格以朝5寸以上发展,其耗电量也是相关业者着重解决课题,再来还有更为轻薄移动装 置外观。

经由前述说明,本发明人为了能够让显示器维持良好呈现,又能减少所需电量进行设计,遂而朝显示器中增亮膜着手,使其能够提升显示器亮度(不增加光源数量条件下),或是维持显示器亮度(减少光源数量条件下),并以能够将整体轻薄化为构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而提供一种具节能功效的发光膜,其应用于光学显示器时,且因选择直接在esf的上表面具有棱镜结构与一般复合膜相较的下更为轻薄、具有高亮度。而如以维持以往现有亮度需求条件的显示器时,只需采用本发明发光膜安装于显示器则可以提供较现有复合膜更少配置光源颗数的需求,在此所指光源为led为例。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具节能功效的发光膜,其包括pet(polyethyleneterephthalate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基材层、esf反射式偏光膜,以及设置于该pet基材层与该esf反射式偏光膜之间的固态光学胶(opticallyclearadhesive),其中该esf反射式偏光膜背对固态光学胶的表面间隔设置有棱镜,又每相邻棱镜间形成凹部,该棱镜与esf反射式偏光膜是一体的。

前述具节能功效的发光膜,其中该esf反射式偏光膜具有约30μm至约50μm的厚度,该固态光学胶具有约90μm至约110μm的厚度,该pet基材层具有约30μm至约250μm的厚度。

一种光学显示器复合膜,其包含:依序有反射片、导光板、扩散膜、下增光层以及前述的发光膜,且发光膜以其pet基材层面对下增光层,另以光源侧向投射至导光板并经下方反射片的反射而依序穿过导光板、扩散膜、下增光层、发光膜。

前述光学显示器复合膜,其中下增光层面对发光膜的表面间隔设置有棱镜,又每相邻的棱镜间形成凹部,且该棱镜与下增光层是一体的。其中该esf反射式偏光膜的棱镜排列方向与该下增光层的棱镜排列方向两者是呈交错排列方式。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其应用于光学显示器时,且因选择直接在esf的上表面具有棱镜结构与一般复合膜相较的下更为轻薄、具有高亮度。而如以维持以往现有亮度需求条件的显示器时,只需采用本发明发光膜安装于显示器则可以提供较现有复合膜更少配置光源颗数的需求,在此所指光源为led为例。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发光膜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发光膜总成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发光膜与光学显示器其余复合膜尚未结合设置立体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发光膜与其它复合膜结合总成并配合光源示意图。

图5是现有技术dbef总成示意图。

图6是现有技术bef-rp总成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

1发光膜

2pet基材层

3固态光学胶

4esf反射式偏光膜

41棱镜

51反射片

52导光板

53扩散膜

54下增光层

541棱镜

61pc

62esf

63pc

71pc

72fsf

73pc

731棱镜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图2所示,图中显示本发明发光膜1整体呈扁薄状,且图中揭示发光膜1由下往上排列包括有pet(polyethyleneterephthalate;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基材层2、固态光学胶(opticallyclearadhesive)3以及esf(epoxysilane-functionalized)反射式偏光膜4。

选用pet作为本发明发光膜1的基材成为pet基材层2,主要是借由其材质特性在摄氏80℃之下仍不会发生变形,也不会卷曲,对于长时间应用于移动装置高温时不致变形,甚至处于低温-70℃环境所受机械性质影响很小,因此在一般低温下能维持其良好阻绝气体效果,且pet的材质特性其透明性优于pc材质透明性。因此选用pet基材层2为本发明发光膜1基层的优选。本实施例pet基材层2具有约30μm至约250μm的厚度,因此为了安装于移动装置显示器内的发光膜1,达到前述轻薄需求可以透过加工控制pet基材层2厚度至约30μm。

本发明esf(epoxysilane-functionalized)反射式偏光膜4是透过压印机(图中未显示)上的压板与滚轮的压力,以滚轮及压板相对于esf反射式偏光膜4上下表面加工,并由滚轮于esf反射式偏光膜4上表面一体成型数个间隔排列的棱镜41,又每相邻的棱镜41间形成凹部,透过棱镜41的表面用来扩散光线以及增强照明亮度。其中esf反射式偏光膜4具有约30μm至约50μm的厚度。

而固态光学胶(opticallyclearadhesive)3是一种双面贴合胶带,并透过贴合设备(图中未绘制)以固态光学胶3贴合esf反射式偏光膜4以及pet基材层2,且将esf反射式偏光膜4的棱镜41位于整个发光膜1上表面,且固态光学胶3可在室温中固化,借以完成其esf反射式偏光膜4与pet基材层2的贴合。本发明固态光学胶3是采用电容式光学胶,并选用厚度约95μm至约105μm的厚度。

关于本发明于发光膜1与其它复合膜结合如图3、图4所示,图中显示 依序有反射片51、导光板52、扩散膜53、下增光层54以及前述的发光膜1,且发光膜1以其pet基材层2面对下增光层54,另以光源55侧向投射至导光板52并经下方反射片51的反射而依序穿过导光板52、扩散膜53、下增光层54、发光膜1,在此所指光源55以led为例。借由上述的结构以及组合加工,得以获得本发明发光膜1,并透过固态光学胶3结合pet基材层2、esf反射式偏光膜4,且以esf反射式偏光膜4的棱镜41配合下,相较以往增亮膜可以提高亮度。如以维持以往现有亮度需求条件的显示器时,只需采用本发明发光膜1安装于显示器则可以提供较现有复合膜更少配置光源颗数的需求。

另外,下增光层54面对发光膜1的表面间隔设置有棱镜541,又每相邻的棱镜541间形成凹部,且该棱镜与下增光层54是一体的。其中该esf反射式偏光膜4的棱镜41排列方向与该下增光层54的棱镜541排列方向两者是呈90°交错排列方式。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