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影机及投影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26517阅读:250来源:国知局
投影机及投影系统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投影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用于医疗设备的投影机及投影系统。



背景技术:

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系统以及计算机断层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 imaging,CT)系统是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临床影像诊断系统。

在临床影像诊断系统中,医生为了让病人能够完成一次成功的扫描,并且获得优质的临床诊断图像,需要花费很多的精力和时间。其中,如何帮助病人克服对临床影像诊断系统的恐惧,使病人可以积极地配合医生完成各种规定动作至关重要,特别是对待儿童、幽闭症患者等特定人群。

目前,针对上述问题,在部分临床影像诊断系统中,采用单色或多色的发光条的方式来营造特定光环境,但只能实现简单的光环境控制,帮助病人克服恐惧的效果较差。在另一部分临床影像诊断系统中,采用在扫描间的顶面或侧壁安装液晶显示装置的方式来营造特定景象,此种方式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病人克服对临床影像诊断系统的恐惧,但由于病人在扫描时通常处于临床影像诊断系统的扫描架孔径内,此时无法观看到所营造的特定景象,帮助病人克服恐惧的效果仍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在临床影像诊断系统的扫描过程中,更好地帮助病人克服对临床影像诊断系统的恐惧。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投影机,用于医疗设备中,所述医疗设备具有用于容纳患者以进行影像扫描的孔径,所述投影机具有可贴合孔径内壁设置的结构,适于接收信号源产生的投影信号,将所述投影信号转换为适于进行图像投射的光信号,并对所述光信号进行投射。

可选的,包括:信号接收器、控制器、光学引擎以及投影镜头,其中,所述信号接收器,适于接收信号源产生的投影信号;所述控制器,适于将所述投影信号转换成适于驱动所述光学引擎的电信号;所述光学引擎,与光源相连接,适于根据所述光源提供的光,将所述电信号转换成适于进行图像投射的光信号;所述投影镜头,适于接收所述光信号并将所述光信号投射到目标区域上。

可选的,所述投影机以粘贴或卡合的方式贴合于所述孔径内壁。

可选的,还包括:探测器,适于检测患者的轮廓和\或体位,并将检测到的信息发送至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根据检测到的信息控制所述光学引擎以及投影镜头,调整投射的区域。

可选的,包括:信号接收器、控制器、光学引擎以及投影镜头,所述投影镜头具有可贴合所述孔径内壁设置的结构,其中,所述信号接收器,适于接收信号源产生的投影信号;所述控制器,适于将所述投影信号转换成适于驱动所述光学引擎的电信号;所述光学引擎,与光源相连接,适于根据所述光源提供的光,将所述电信号转换成适于进行图像投射的光信号;所述投影镜头,适于接收所述光信号并将所述光信号投射到目标区域上。

可选的,所述投影镜头以粘贴或卡合的方式贴合于所述孔径内壁。

可选的,所述投影镜头与所述光学引擎之间通过功率光纤连接。

可选的,还包括:探测器,适于检测患者的轮廓和\或体位,并将检测到的信息发送至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根据检测到的信息控制所述光学引擎以及投影镜头,调整投射的区域。

可选的,所述投影镜头为两个以上,每个投影镜头与对应的光学引擎连接。

可选的,所述投影镜头还具有可贴合孔径外壁设置的结构。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投影系统,包括分配器,以及至少2个如上所述的投影机,所述分配器的输入端与信号源的输出端连接,输出端与各所述投影机的输入端连接,适于将所述信号源提供的投影信号进行信号拆分,并将拆分后的信号发送至对应的投影机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由于投影机具有可贴合孔径内壁设置的结构,因此,不仅可以将所述投影机设置在孔径外,还可以将所述投影机设置在孔径的内壁上,进而可以根据需要在合适的位置营造各种景象,有效地帮助病人克服对临床影像诊断系统的恐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影像诊断系统的应用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另一种影像诊断系统的应用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叉一种影像诊断系统的应用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影像诊断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另一种影像诊断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又一种影像诊断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目前,在临床影像诊断系统中,医生通常采用设置发光条或者液晶显示装置的方式来营造特定的景象,以帮助病人克服对临床影像诊断系统的恐惧。然而,由于采用设置发光条的方式只能实现简单的光环境控制,采用设置液晶显示装置的方式又无法使得处于扫描架孔径内的病人观看到所营造的景象,因此,上述做法均无法较好地帮助病人克服恐惧。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影像诊断系统,所述影像诊断系统的投影机具有可贴合扫描架孔径内壁设置的结构,在具体应用时,不仅可以将所述投影机设置在扫面架孔径外,还可以将所述投影机设置在扫描架孔径的内壁。相对于采用发光条的方式,所述投影机可以营造更多的景象,而相对于采用液晶显示装置的方式,所述投影机的位置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因此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影像诊断系统可以更好地帮助病人克服对临床影像诊断系统的恐惧。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影像诊断系统,所述影像诊断系统包括扫描架110,光源(未示出),以及投影机120。其中,所述扫描架110包括扫描架孔径1102,可以用于进行影像扫描。所述光源可以为所述投影机120提供适于投射图像的光。所述投影机120具有可贴合所述扫描架孔径1102内壁设置的结构,可以接收信号源产生的投影信号,将所述投影信号转换为适于进行图像投射的光信号,进而对所述光信号进行投射。

需要说明的是,在具体实施中,可以通过调节光源产生的光的亮度等来间接调节投影机120投射后的图像的情况。并且所述光源的位置不作限定,只要所述光源产生的光可以被所述投影机120接收到即可。

需要说明的是,在具体实施中,所述信号源可以为PC、手机等设备,此处不作限定,只要所述信号源可以产生投影信号即可。并且,所述信号源与投影机120之间的连接方式可以是有线连接,也可以是无线连接,只要所述信号源产生的投影信号可以传输至所述投影机120即可。

在具体实施中,可以通过粘贴或者设置卡合装置等方式,将所述投影机120上可贴合扫描架孔径1102内壁设置的结构与扫描架孔径1102的内壁连接,进而将所述投影机120固定在扫描架孔径1102的内壁上。其中,所述卡合装置上可以设置与所述投影机120相卡合的结构。在具体应用所述卡合装置固定所述投影机120时,可以先将所述卡合装置固定在扫描架孔径1102上。比如所述卡合装置的一部分可以设置在扫描架孔径1102的外壁上,另一部分设置在扫描架孔径1102的内壁上,并通过所述卡合装置上与所述投影机120相卡合的结构,将所述投影机120上可贴合扫描架孔径1102内壁设置的结构与扫描架孔径1102的内壁连接,进而将所述投影机120固定在扫描架孔径1102的内壁上。所述投影机120接收到光源产生的光后,将信号源产生的投影信号转换为适于进行图像投射的光信号,并将所述光信号投射到目标区域130处。

在进行临床影像诊断时,病人140通常卧于扫描床150上,扫描床150设置在扫描床支架160上。通过控制扫描床150相对扫描床支架160沿扫描架孔径1102的长度方向进行移动,从而可以将病人140置于扫描架孔径1102内,也就可以对病人140进行影像扫描。具体可以根据病人140的体位设置投影机120的位置。

比如,如图1所示,当病人140正卧于扫描床150上时,可以将投影机120设置扫描架孔径1102内壁上位于病人140左侧或右侧的位置上。此时,投影机120投射图像的目标区域可以位于病人140的正前方,比较适合病人140观看投影机120所投射出的图像。如图2所示,当病人140左侧卧于扫描床150上时,可以将投影机120设置在扫描架孔径1102内壁上位于病人140右上方的位置。此时,投影机120投射图像的目标区域130可以位于病人140的正前方,比较适合病人140观看投影机120所投射出的图像。

在具体实施中,所述投影机的数量不受限制。也就是说,可以在影像诊断系统中设置一个投影机,也可以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投影机。所述投影机的位置可以根据病人的年龄、胖瘦等信息以及扫描架孔径的长度进行设置。比如,所述投影机可以沿扫描架孔径的长度方向等距离设置在扫描架孔径的内壁上。每台投影机投射图像的目标区域可以重叠,也可以相互独立。另外,所述投影机不仅可以设置在扫描架孔径的内壁上,还可以设置在扫描架孔径外。比如,可以将所述投影机设置在扫描架孔径的外壁上,进而使得所述投影机投射出的图像投射至扫描室的顶面,这样,当病人在扫描架孔径外时,也可以观看到投影机所营造的景象。

如图3所示,所述影像诊断系统包括三个投影机,分别为投影机302、投影机304以及投影机306。其中,投影机302及304设置在扫描架孔径308的内壁上,投影机306设置在扫描架孔径308的外壁上。投影机302投射图像的目标区域为310,投影机304投射图像的目标区域为312。目标区域310及312均位于扫描架孔径308的内壁。投影机306投射图像的目标区域为314,目标区域314位于扫描室顶面316。

当病人318随着扫描床320的移动进入到扫描架孔径308内时,可以观看到目标区域310及312上所投射的图像。当病人318在扫描架孔径308外时,还可以观看到目标区域为314上所投射的图像。这样,无论病人318位于扫描架孔径308外还是扫描架孔径308内,均能够看到投影机所营造的景象,可以更好地克服对临床影像诊断系统的恐惧,有利于获得更好的扫描图像。

如图4所示,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投影机400可以包括信号接收器410,控制器420,光学引擎430以及投影镜头440。其中,所述信号接收器410可以接收信号源402产生的投影信号。所述控制器420可以将所述信号接收器410接收到的投影信号转换成适于驱动所述光学引擎430的电信号。所述光学引擎430与光源404通过功率光纤连接,可以根据所述光源404提供的光,将所述控制器420产生的电信号转换成适于进行图像投射的光信号。所述投影镜头440可以接收所述光学引擎产生的光信号,并将所述光信号投射到目标区域上。

在具体实施中,将所述光学引擎430与光源404通过功率光纤连接,可以有效减少光源404在传输的过程中所引起的光传输损失,在使用同一光源的情况下,可以使得投影机400获得更好的投影效果。

在具体实施中,所述投影机400贴合扫描架孔径内壁的一面的形状可以根据所述扫描架孔径内壁的形状进行设置。比如,当所述扫描架孔径内壁的形状为圆形时,可以将所述投影机400贴合扫描架孔径内壁的一面的形状设置成圆形。当所述扫描架孔径内壁的形状为椭圆形时,可以将所述投影机400贴合扫描架孔径内壁的一面的形状设置成椭圆形。根据所述扫描架孔径内壁的形状来调整所述投影机400贴合扫描架孔径内壁的一面的形状,使得所述投影机400可以贴合所述扫描架孔径内壁设置。

在具体实施中,所述投影机400还可以包括探测器450。所述探测器450可以用于检测目标对象的轮廓以及体位,并将检测到的信息发送至所述控制器420。所述控制器420根据检测到的信息控制所述光学引擎430以及投影镜头440,调整投射的区域,进而使得调整后的区域为目标区域。所述探测器450可以实时检测目标对象的轮廓以及体位,也可以按照一定的时间间隔来检测目标对象的轮廓以及体位。

如图1所示,所述探测器在检测到病人140眼部的轮廓,以及病人140处于正卧的体位时,可以将检测到的信息发送至控制器,由控制器根据病人眼部的轮廓及体位控制光学引擎产生的光信号的方向,进而控制投影镜头投射的区域,而无须人工手动调整投影机投射的区域,减少了所述影像诊断系统使用过程中的工作量,并且提高了工作效率。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所述投影机500可以包括:与信号源502连接的信号接收器510,控制器520,与光源504连接的光学引擎530以及投影镜头540。其中,信号接收器510,控制器520,光学引擎530以及投影镜头540的作用可以分别参照对图4中信号接收器410,控制器420,光学引擎430以及投影镜头440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与图4中所示的实施例不同的是,所述投影镜头540上设置有可贴合扫描架孔径内壁设置的结构。因此,在应用所述投影机时,可以单独将投影镜头540设置在扫描架孔径内壁上,进一步减小设置在扫描架孔径内壁上的部件的体积,以更好地配合扫描架进行影像扫描。

在具体实施中,所述投影镜头540贴合扫描架孔径内壁的一面的形状可以根据所述扫描架孔径内壁的形状进行设置。比如,当所述扫描架孔径内壁的形状为圆形时,可以将所述投影镜头540贴合扫描架孔径内壁的一面的形状设置成圆形。当所述扫描架孔径内壁的形状为椭圆形时,可以将所述投影镜头540贴合扫描架孔径内壁的一面的形状设置成椭圆形。根据所述扫描架孔径内壁的形状来调整所述投影镜头540贴合扫描架孔径内壁的一面的形状,使得所述投影镜头540可以贴合所述扫描架孔径内壁设置。

在具体实施中,所述投影镜头540上还可以设置可贴合扫描架孔径外壁设置的结构。所述可贴合扫描架孔径外壁设置的结构可以根据扫描架孔径外壁的形状进行设置,具体可以参照上述对可贴合扫描架孔径内壁的结构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当需要在扫描架孔径内壁设置投影镜头540时,可以通过粘贴或者设置卡合装置等方式,将投影镜头540可贴合扫描架孔径内壁设置的一面固定在扫描架孔径内壁上,进而将投影镜头540固定在扫描架孔径内壁上。

当需要在扫描架孔径外壁设置投影镜头540时,也可以通过粘贴或者设置卡合装置等方式,将投影镜头540固定在描架孔径外壁上。此时,所述投影镜头540上还可以设置有可贴合扫描架孔径外壁设置的结构,在将所述投影镜头540固定在扫描架孔径的外壁上时,将所述投影镜头540上可贴合扫描架孔径外壁设置的一面固定在扫描架孔径外壁上即可。这样,所述投影镜头540既可以设置在扫描架孔径的外壁上,也可以设置在扫描架孔径的内壁上,使得投影镜头540的设置更加灵活。并且,由于投影镜头540的体积远小于投影机500整体的体积,因此,无论将所述投影镜头540设置在扫描架孔径的外壁上,还是将所述投影镜头540设置在扫描架孔径的内壁上,均有利于进行影像扫描。

在具体实施中,每台投影机500所包括的投影镜头540的数量不受限制,所述投影镜头540与所述光学引擎530之间一一对应。也就是说,每台投影机500可以只包括一个投影镜头540,也可以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投影镜头540。所述光学引擎530的数量与投影镜头540的数量相同,每个投影镜头540唯一对应一光学引擎530。当所述投影镜头540为两个以上时,每个投影镜头540与对应的光学引擎530连接。调整所述投影镜头540的位置,可以通过不同的投影镜头540将相同的图像投射到不同的区域。在具体设置时,可以将所述投影镜头540设置在扫描架孔径的外壁上,也可以将所述投影镜头540设置在扫描架孔径的内壁上。比如,当所述投影机500包括五个投影镜头540时,可以将其中的三个投影镜头540设置在扫描架孔径的内壁上,剩余的两个投影镜头540设置在扫描架孔径的外壁上。

为了减少光学引擎530产生的光信号传输至所述投影镜头540的损失,所述投影镜头540与对应的光学引擎530之间可以使用功率光纤连接,以获得更好的投影效果。

在具体实施中,所述投影机500也可以包括探测器550。所述探测器550可以用于检测目标对象的轮廓以及体位,并将检测到的信息发送至所述控制器520。所述控制器520根据检测到的信息控制所述光学引擎530以及投影镜头540,调整投射的区域。所述探测器550可以实时检测目标对象的轮廓以及体位,也可以按照一定的时间间隔来检测目标对象的轮廓以及体位。具体可以参照图4中探测器450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在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中,所述影像诊断系统包括两个以上的投影机。此时,所述影像诊断系统还可包括视频分配器。如图6所示,所述影像诊断系统包括投影机610,投影机620,投影机630,以及视频分配器640。所述视频分配器640的输入端与信号源650连接,输出端分别与投影机610、620及630的输入端连接。其中,所述视频分配器640上可以设置VGA或HDMI等接口,并通过所述视频接口与信号源650连接。所述视频分配器640与各投影机之间可以通过以太网或光通信等网络方式进行连接。

所述信号源650内存储有图像、视频等景象信息。当信号源650与视频分配器640连接时,所述信号源650可以将自身所存储的景象信息以投影信号的形式通过相应的接口传输至视频分配器640。所述视频分配器640可以将接收到的图像或视频等景象信息进行信号拆分,并将拆分后的信号发送至对应的投影机上,再由各个投影机分别对各自接收到的信号所对应的图像或视频进行投射。调整各个投影机的位置,将每个投影机所投射的图像进行拼接,进而可以在较大范围内实现景象信息的再现,从而可以使病人在不同体位时都能够观看到所投射的景象,让病人能够身临其境,更好地克服对临床影像系统的恐惧,也就可以更好地完成影像扫描。

虽然本发明披露如上,但本发明并非限定于此。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修改,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