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光楔定心装调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120583阅读:3506来源:国知局
双光楔定心装调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光机装调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双光楔定心装调方法。



背景技术:

光楔是红外成像光学系统中用来改变出射光线方向的光学组件,通过旋转双光楔通过控制两个光楔的相对角度,改变光轴的位置,实现物方视场的快速大范围扫描。

双光楔光轴校正的方法可以分为手工校正和自动校正两种,手工校正的方法基于光楔镜筒上刻线控制双光楔的旋转,通过双光楔镜筒外侧上刻度校正双光楔对应的刻度值;自动校正的方法则基于步进电机代替人手进行自动旋转双光楔镜筒,利用探测器可得知系统光轴加入双光楔前后中心的偏差量。两种办法都是根据光学系统的光轴偏差使双光楔旋转一定的角度,实现对光轴的校正,校正光轴的第一步是要找到光轴的零位位置,根据双光楔的特性知道,当两组双光楔的楔角朝向相反时,光轴偏转抵消,光轴为零位。但是由于双光楔镜筒加工的误差,挑选配对的双光楔装入镜筒内还需要调整光楔和镜筒之间的位置,目前的校正方法只能校正双光楔的位置,无法校正光楔和镜筒的位置。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双光楔定心装调方法,采用透射式中心偏差测量方法,当双光楔的偏向角为零时相当于平行平板,入射平行光经过双光楔后的中心偏差为零,据此通过旋转双光楔之间的角度,确定零位位置,粘接固定,固化后再通过此方法检测双光楔的位置。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所述一种双光楔定心装调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双光楔镜筒放置于转台上,用千分表测量小光楔安装面内圆的跳动量;

步骤2:调整转台的倾斜量和平移量,使小光楔安装面内圆的跳动量为零;

步骤3:把粘接完成的大光楔和未粘接的小光楔安装到镜筒内,旋转转台;

步骤4:调整小光楔的位置,观察十字靶标的晃动;当绕镜筒内圆机械轴转动,十字靶标不动时,表示双光楔的光轴与镜筒内圆的机械轴重合;

步骤5:灌胶固定小光楔,并观察十字靶标的位置是否与灌胶前有偏差,如无偏差则装调完成,将双光楔从转台上拆卸下来。

有益效果

采用本发明提出的双光楔定心装调方法,实现了双光楔装调过程可控,可调,保证双光楔装调完毕后光轴可以调到零位。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旋转双光楔示意图;

图2是双光楔结构图;

图3是双光楔装调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光楔是红外成像光学系统中用来改变出射光线方向的光学组件,通过旋转双光楔通过控制两个光楔的相对角度,改变光轴的位置,实现物方视场的快速大范围扫描。

两光楔间有一空气间隔,使相邻工作面平行,并可绕其公法线相对转动,理论上当两光楔主截面重合,两楔角朝向一方,这时将产生最大的总偏向角(为两光楔所产生偏向角之和),当两光楔相对转角为180度时,两主截面仍重合,但楔角方向相反,显然,这时的组合双光楔相当于一块平行平板,偏向角为零。传统的双光楔装调方法在装调过程没有管控,装调完毕后光轴调不到零位。

本发明提出的双光楔定心装调方法,为双光楔在装调前后提供可监控的手段,实现了双光楔装调过程可控,可调,保证双光楔装调完毕后光轴可以调到零位,

装调工装包括转台、带十字靶标的光源、平行光管和探测器。

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双光楔镜筒放置于转台上,用千分表测量小光楔安装面内圆的跳动量。

步骤2:调整转台的倾斜量和平移量,使小光楔安装面内圆的跳动量为零;此时平行光管的光轴和镜筒的机械轴重合。

步骤3:把粘接完成的大光楔和未粘接的小光楔安装到镜筒内,旋转转台。

步骤4:调整小光楔的位置,观察十字靶标的晃动;如果双光楔的光轴与镜筒内圆的机械轴重合,则绕镜筒内圆机械轴转动时,十字靶标不动。

步骤5:灌胶固定小光楔,并观察十字靶标的位置,要求在灌胶过程中十字靶标的位置与灌胶前无偏差。

灌胶并待小光楔固化后上压圈,压圈固定既不能过紧,造成光学材料应力集中,像质发生变化;又不能太松,造成相对位置发生变化,造成光学基准发生变化和控制规律发生变化。

最后再次检测十字靶标的位置是否与灌胶前有偏差,如无偏差则装调完成,将双光楔从转台上拆卸下来。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