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印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87947阅读:1024来源:国知局
复印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办公用品,具体来说,是复印机。



背景技术:

复印机属模拟方式,只能如实进行文献的复印。今后OfficeMate办公伙伴的复印机将向数字式复印机方向发展,使图像的存储、传输以及编辑排版(图像合成、信息追加或删减、局部放大或缩小、改错)等成为可能。它可以通过接口与计算机、文字处理机和其他微处理机相连,成为地区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

专利文献99239511.9(申请日:1999-09-01)公开了一种复印机送纸机构,其特征在于纸盒存纸边缘上方相对应的送纸机构上设导向片,一端固定于后搓纸架上部,另一端固定于前搓纸架由下方伸向前搓纸架的上部,在复印机工作过程中复印纸不会因纸盒送出的纸出现揩角现象而将复印纸卡死于前搓纸架上方,复印纸会随导向片很顺利地经过复印部件,保障复印件的正常进行。

但是上述技术方案存在以下不足,搓纸架反复拆卸维修后,导向片和复印纸会出现角度偏差,不能准确将复印纸平整送入送纸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旨在提供了一种长期使用后,能准确将复印纸平整送入送纸槽的复印机。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复印机,包括机架本体,所述机架本体下部分设有进纸盒,所述机架本体中部分设有出纸盒,所述机架本体上部分设有扫描仪,所述机架本体顶部设有触摸屏,所述扫描仪包括扫描本体,位于扫描本体内部的电路主板,挡纸板,传输辊,所述挡纸板包括第一挡板,位于第一挡板两侧的第一支耳,第一弹簧,用于支撑第一弹簧的弹簧支座,所述第一挡板左端通过第一支耳连接机架本体,所述传输辊位于第一挡板左侧,所述第一弹簧上端连接第一挡板底部,其下端通过弹簧支座连接机架本体顶部。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实用新型,第一,利用第一弹簧和弹簧支座相互配合工作,用于支撑挡纸板,通过更换第一弹簧,防止挡纸板自然下沉,第二,第一挡板左端通过第一支耳连 接机架本体,拆卸维修更方便,且保证复印纸平整送入送纸槽。

进一步限定,所述第一挡板右端设有活动翻折板,所述第一挡板和活动翻折板通过活动转轴连接。

通过采用活动翻折板,避免造成纸张脱落。

进一步限定,所述弹簧支座为圆形橡胶垫。

进一步限定,所述第一弹簧为塔形弹簧,其下端口径大于上端口径。

采用塔形弹簧不容易发生变形。

进一步限定,所述第一挡板表面设有刻度线。

通过观察控制线,准确定位A4,A5纸张的位置,复印出来的图像不会发生歪斜,提高复印质量。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附图给出的非限定性实施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复印机的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复印机的俯视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

机架本体1,进纸盒2,出纸盒3,扫描仪4,触摸屏5,扫描本体6,第一挡板71,第一支耳72,第一弹簧73,弹簧支座74,活动翻折板75,活动转轴76,刻度线77。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所示,复印机,包括机架本体1,所述机架本体1下部分设有进纸盒2,机架本体1中部分设有出纸盒3,机架本体1上部分设有扫描仪4,机架本体1顶部设有触摸屏5,扫描仪4包括扫描本体6,位于扫描本体6内部的电路主板(图示未画出),挡纸板,传输辊(图示未画出),挡纸板包括第一挡板71,位于第一挡板71两侧的第一支耳72,第一弹簧73,用于支撑第一弹簧73的弹簧支座74,第一挡板71左端通过第一支耳72连接机架本体1,传输辊位于第一挡板71左侧,第一弹簧73上端连接第一挡板71底部,其下端通过弹簧支座74连接机架本体1顶部。

优选实施方案中,第一挡板71右端设有活动翻折板75,第一挡板71和活动翻折板75通过活动转轴76连接。

弹簧支座74为圆形橡胶垫。

第一弹簧73为塔形弹簧,其下端口径大于上端口径。

第一挡板71表面设有刻度线77。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复印机进行了详细介绍。具体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