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13335阅读:624来源:国知局
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包含基板、第一驱动模块、第二驱动模块、多条第一导线与多条第二导线。基板具有显示区与周边走线区。第一驱动模块位于周边走线区且邻接显示区的第一侧。第一驱动模块具有相对的第一侧边及第二侧边。第二驱动模块位于周边走线区且邻接显示区的第二侧。第一侧与第二侧夹有预设角度。第一导线由第一侧延伸至第一侧边且分别耦接第一驱动模块。第二导线包含第一部及第二部,第一部及第二部互相电性连接并与第一驱动模块电性绝缘。第一部由第一侧延伸至第二侧边。第二部由第二侧边延伸而耦接第二驱动模块。可以避免第一导线与第二导线在周边走线区交错,降低显示面板的导线刮伤的几率,避免第一导线与第二导线接触短路。
【专利说明】
显示面板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导线结构的显示面板。
【背景技术】
[0002]—般液晶显示面板具有主动区域(active area)。主动区域内设置有数据线和栅极线,用以控制晶体管开关以通过各像素提供显示画面。主动区域之外围部分称为外部导线接合区(outer — lead bonding area,OLB area)或称周边走线区,用以设置驱动集成电路(driver)。对应于驱动集成电路的数量,周边走线区上还设有一或多个导线与接合垫(bonding pads)。导线分别连接于数据线与接合垫之间或是栅极线与接合垫之间。
[0003]然而,随着显示技术的发展,显示面板设计为任意形状(freeform),以提供更多样化的市场需求。但当显示面板设计为不同于以往常见的矩形时,连带造成导线在外部导线接合区容易交错。当导线交错时,使得显示面板的导线在制造过程中容易产生刮伤。即使在导线上覆盖绝缘层,当导线上绝缘层的结构被破坏时,显示面板的导线被刮伤的几率也随之增加,交错的导线容易彼此接触而短路,进而降低显示面板的良率。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在于提供一种显示面板,以避免显示面板的导线被刮伤时而产生短路的问题。
[0005]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所示的显示面板具有基板、第一驱动模块、第二驱动模块、多条第一导线与多条第二导线。基板具有显示区与周边走线区。其中周边走线区邻接显示区设置。第一驱动模块位于周边走线区且邻接显示区的第一侧。其中第一驱动模块具有第一侧边及第二侧边,第一侧边与第二侧边相对设置。第二驱动模块位于周边走线区且邻接显示区的第二侧。第一侧与第二侧夹有预设角度。第一导线由第一侧延伸至第一驱动模块的第一侧边,且分别耦接第一驱动模块。第二导线包含第一部及第二部。第一部及第二部互相电性连接并与第一驱动模块电性绝缘。其中第二导线的第一部由第一侧延伸至第一驱动模块的第二侧边,且第二导线的第二部由第一驱动模块的第二侧边延伸至分别耦接第二驱动模块。
[0006]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中,每一所述第二导线的所述第一部位于任两相邻的所述多条第一导线之间。
[0007]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多条第一导线与所述多条第二导线设置于同一层,且所述多条第一导线与所述多条第二导线电性绝缘。
[000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模块具有多个接垫,所述多个接垫分别对应耦接至所述多条第一导线,所述多条第二导线的所述第一部分别设置于任两相邻的所述多个接垫之间。
[0009]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中,还包含多条第三导线,所述多条第三导线由所述第二侧延伸至分别耦接所述第二驱动模块。
[00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区的形状为一梯形,所述第一侧对应于所述梯形的一斜边,所述第二侧对应于所述梯形的一短边。
[001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中,还包含一绝缘层覆盖所述多条第二导线,且所述多条第一导线设置于所述绝缘层上。
[001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中,所述预设角度为45度。
[001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显示区具有一像素阵列,所述像素阵列包含多条数据线、多条扫描线及多个次像素,且所述多条数据线及所述多条扫描线互相交错设置以分别定义所述多个次像素。
[001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多条扫描线分别耦接至所述多条第一导线,且所述多条数据线分别耦接至所述多条第二导线。
[0015]综合以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所述的显示面板的周边走线区设置有多条第一导线与多条第二导线。第二导线与第一导线电性绝缘。此外,第二导线的第一部由显示区的第一侧延伸至第一驱动模块的第二侧边,且第二导线的第二部由第一驱动模块的第二侧边延伸至分别耦接第二驱动模块。因此,避免第一导线与第二导线在周边走线区交错。除了降低显示面板的导线刮伤的几率之外,也进一步地避免显示面板被刮伤后,第一导线与第二导线因此而接触短路。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显不面板的俯视不意图。
[0017]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局部俯视示意图。
[0018]图3为图2中AA’剖面的剖面示意图。
[0019]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的显不面板的局部俯视不意图。
[0020]图5为图4中BB’剖面的剖面示意图。
[0021]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更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局部俯视示意图。
[0022]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再一实施例的显不面板的局部俯视不意图。
[0023]附图标记说明:
[0024]1、1,、1” 显示面板
[0025]10、10,、10” 基板
[0026]12第一驱动模块
[0027]14第二驱动模块
[0028]Lla、Llb、Lla,、Llb,、Lla、Llb 第一导线
[0029]L2a、L2b、L2c、L2a,、L2b,、L2c,、L2a,,、L2b,,、L2c” 第二导线
[0030]L2a-1、L2b-l、L2c-l、L2a-l,、L2b_l,、L2c_l,、L2a_l”、L2b_l”、L2c_l” 第一部
[0031]L2a-2、L2b_2、L2c~2、L2a_2,、L2b_2,、L2c~2,、L2a_2”、L2b_2”、L2c_2” 第二部
[0032]L3a、L3b、L3c 第三导线
[0033]LB1、LB2、LB1,、LB2,、LB1,,、LB2” 接垫部
[0034]p 像素
[0035]PR、PG、PB 次像素
[0036]P1、P1,、P1” 第一绝缘层
[0037]P2、P2,第二绝缘层
[0038]SI 第一侧
[0039]S2 第二侧
[0040]SI ’ 第一侧边
[0041]S2’ 第二侧边
[0042]AA显示区
[0043]OLB周边走线区
[0044]ZJ、ZJ’、ZJ” 接合区
【具体实施方式】
[0045]请参阅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俯视示意图。需先一提的是,为了使图面简洁,图1仅为部分元件的示意图。各元件的尺寸比例以及个数并不以说明书附图所绘示者为限。如图1所示,显示面板I具有基板10、第一驱动模块12、第二驱动模块14、第一导线Lla、Llb与第二导线L2a、L2b、L2c。如图所示,显示面板I实际上还具有其他的第一导线与第二导线,但是为求叙述简明,于说明书中仅举第一导线Lla、Llb与第二导线L2a、L2b、L2c进行说明。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经详阅本说明书后当可理解显示面板I其他元件的相对关系,且各元件的数量并不以说明书所提及与说明书附图所绘示者为限。
[0046]基板10定乂有显不区AA与周边走线区0LB。周边走线区OLB邻接显不区AA而设置。在此实施例中,显示区AA为一梯形,且显示区AA具有第一侧SI与第二侧S2,第一侧SI为梯形的斜边,第二侧S2为梯形的短边。第一侧SI与第二侧S2的夹角例如为45度,然在此并不限制第一侧SI与第二侧S2夹角的大小。且显示区AA也可以是圆形或任意的多边形,而不仅限于所举的梯形。其中,显示区AA中设置有多个像素单元,所述的像素单元例如排列成像素阵列,像素阵列的形状配合显示区的形状。然为叙述简明,在此同样仅举像素P来进行说明。像素P具有次像素PR、PG、PB。次像素PR、PG、PB例如分别用以发出红光、绿光与蓝光。
[0047]第一驱动模块12位于周边走线区OLB且邻接显示区AA的第一侧SI。第二驱动模块14位于周边走线区OLB且邻接显示区AA的第二侧S2。其中,第一驱动模块12具有第一侧边SI’及第二侧边S2’,第一侧边SI’与第二侧边S2’相对设置而为相对的两侧边。在一实施例中,第一侧边SI’平行于显示区AA的第一侧SI。第一驱动模块12例如为栅极驱动集成电路(gate driver integrated circuit),而第二驱动模块14例如为源极驱动集成电路(source driver integrated circuit)。上述仅为举例示范,实际上并不以此为限。
[0048]第一导线Lla、Llb由第一侧SI延伸至第一驱动模块12的第一侧边SI’,且第一导线Lla、Llb分别耦接第一驱动模块12。第二导线L2a、L2b、L2c分别包含第一部L2a-l、L2b-l、L2c-1 及第二部L2a-2、L2b-2、L2c-2。详细而言,第二导线L2a、L2b、L2c的第一部L2a-l、L2b-
1、L2c-l及第二部L2a-2、L2b-2、L2c-2互相电性连接并与第一驱动模块12电性绝缘。此外,第二导线L2a、L2b、L2c的第一部L2a-l、L2b-l、L2c-l由第一侧SI延伸至第一驱动模块12的第二侧边S2’,且第二导线L2a的第二部L2a-2、L2b-2、L2c-2由第一驱动模块12的第二侧边S2 ’延伸至分别耦接第二驱动模块14。
[0049]换言之,第二导线L2a、L2b、L2c部分的第一部L2a-l、L2b-l、L2c-l位于显示区AA与第一驱动模块12之间,第二导线L2a、L2b、L2c另一部分的第一部L2a-l、L2b-l、L2c-l与第一驱动模块12重叠且与第一驱动模块12电性绝缘,第二导线L2a的第二部L2a-2、L2b-2、L2c-2则位于第一驱动模块12与第二驱动模块14之间且电性连接第二驱动模块14。换句话说,部分的像素P与第二驱动模块14通过第二导线L2a、L2b、L2c电性连接,且另一部分的像素P通过第一导线Lla、Llb与第一驱动模块12电性连接。由于第二导线L2a?L2c走线夹设于第一导线Lla、Llb之间,而第二导线L2a?L2c走线穿过第一驱动模块12且避开第一导线Lla、Llb于周边走线区OLB中搭接第二驱动模块14。藉此避免第二导线L2a?L2c与第一导线Lla、Llb于周边走线区OLB中因交错而导致容易刮伤的问题。
[0050]请一并参照图2与图3,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局部俯视示意图,图3为图2中AA’剖面的剖面示意图。于图2绘示有基板10、第一导线Lla、Llb、第二导线L2a?L2c、第一绝缘层Pl与第二绝缘层P2。第一导线Lla、Llb与第二导线L2a?L2c位于基板10上,第一绝缘层Pl位于第一导线Lla、Llb、第二导线L2a?L2c与基板10上,且第一绝缘层Pl覆盖第一导线Lla、Llb与第二导线L2a?L2c。第二绝缘层P2位于第一绝缘层Pl上。为求叙述简明,图2中并未绘示有第一驱动模块12,以显露出第一导线Lla、Llb与第二导线L2a?L2c与基板10上其他构层的相对关系。此外,第一导线与第二导线的线宽也为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经详阅本说明书后可依据实际自由定义,并不以说明书附图所绘示者为限。
[0051]此外,基板10上更定义有接合区ZJ。第一驱动模块12设置于接合区ZJ上。如图2所示,第一导线Lla、Llb实际上分别具有接垫部LB1、LB2,接垫部LB1、LB2位于接合区ZJ中。接垫部LB1、LB2用以耦接第一驱动模块12的接垫或凸柱。更详细地来说,显示区AA除了如前述地具有一像素阵列之外,显示区AA更设置多条数据线、多条扫描线,所述的多条数据线及多条扫描线互相交错设置以分别定义出次像素。数据线、扫描线与各次像素之间的连接关系为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所知悉,于此不再赘述。扫描线分别耦接至所述的各第一导线,且数据线分别耦接至所述的各第二导线。第一驱动模块12例如经由各第一导线耦接于各扫描线,而第二驱动模块14例如经由各第二导线耦接于部分的各数据线。此外,显示面板I更具有第三导线L3a、L3b、L3c,第三导线L3a、L3b、L3c由第二侧S2延伸至分别耦接第二驱动模块14ο
[0052]而如图2及图3所示,第二导线L2a?L2c的第二部L2a_2?L2c_2位于第一导线Lla的接垫部LBl与第一导线Llb的接垫部LB2之间。在此实施例中,第二导线L2a?L2c耦接于同一个像素P的不同次像素PR、PG、PB。因此,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耦接于同一像素单元的第二导线L2a、L2b、L2c位于相邻的两条第一导线Lla、Llb的接垫部LB1、LB2之间。或者,也可以说耦接于同一像素单元的第二导线L2a、L2b、L2c位于相邻的两条第一导线Lla、Llb的走线间隙之间。更详细地来说,第二导线L2a与第一导线Lla彼此互相平行设置且电性绝缘,第二导线L2c与第一导线Llb彼此互相平行设置且电性绝缘,此外,每条第二导线L2a?L2c在周边走线区中亦彼此互相平行设置于相邻的两条第一导线Lla、Llb之间。
[0053]请接着参照图4与图5,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局部俯视示意图,图5为图4中BB’剖面的剖面示意图。在图4与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导线Lla’、Llb’位于第一绝缘层P1’上,第二导线L2a’?L2c’位于基板10’上,但本实用新型不以此为限。亦可,第一导线Lla’、Llb’位于基板10’上,第二导线L2a’?L2c’位于第一绝缘层P1’上。因此,在此实施例中,第二导线L2a’的第一部L2a-1’的边缘可以切齐第一导线Lla’的接垫部LB1’的边缘,第二导线L2c’的第一部L2c-1’的边缘可以切齐第一导线Lib’的接垫部LB2’的边缘。因此,缩减第一导线Lla’、Llb’及第二导线L2a’?L2c’的布线空间。因此,图4的另一实施例相较于图2的实施例除了可以缩减布线空间之外,亦可使第一导线Lla’、Llb’及第二导线L2a’?L2c’设置于不同层的情况下,避免第二导线L2a’?L2c’与第一导线Lla’、Llb’交错设置而导致显示面板I’的导线因刮伤产生短路的问题。
[0054]请接着参照图6与图7,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更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局部俯视示意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再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局部俯视示意图。图6所示的实施例相对应于图2所示的实施例,图7所示的实施例相对于图4所示的实施例。但如图6、图7所示,图
6、图7所对应的实施例中,第一导线与第二导线的数量相异于图2、图4所对应的实施例。此外,图6、图7所对应的实施例中,第一导线的接垫位置也相异于图2、图4所对应的实施例,而略呈锯齿状排列。然上述同样仅为举例示范,并不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
[0055]综合以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所述的显示面板具有显示区与周边走线区,周边走线区邻接显示区而设置。周边走线区中设置有多条第一导线与多条第二导线。第二导线与第一导线彼此电性绝缘。此外,第二导线的第一部由显示区的第一侧延伸至第一驱动模块的第二侧边,且第二导线的第二部由第一驱动模块的第二侧边延伸至分别耦接第二驱动模块。因此,避免第一导线与第二导线在周边走线区交错。除了降低显示面板刮伤的几率之外,也进一步地避免显示面板的导线被刮伤后,第一导线与第二导线因此而接触短路。
[0056]虽然本实用新型以前述的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新型,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的变动与润饰,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须视本说明书所附的权利要求所界定者为准。
【主权项】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基板,具有一显示区与一周边走线区,其中所述周边走线区邻接所述显示区设置; 一第一驱动模块,位于所述周边走线区,且邻接所述显示区的一第一侧,其中所述第一驱动模块具有一第一侧边及一第二侧边,所述第一侧边与所述第二侧边相对设置; 一第二驱动模块,位于所述周边走线区,且邻接所述显示区的一第二侧,所述第一侧与所述第二侧夹有一预设角度; 多条第一导线,由所述第一侧延伸至所述第一驱动模块的所述第一侧边,且分别耦接所述第一驱动模块;以及 多条第二导线,所述多条第二导线包含一第一部及一第二部,所述第一部及所述第二部互相电性连接并与所述第一驱动模块电性绝缘,其中所述多条第二导线的所述第一部由所述第一侧延伸至所述第一驱动模块的所述第二侧边,且所述多条第二导线的所述第二部由所述第一驱动模块的所述第二侧边延伸至分别耦接所述第二驱动模块。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第二导线的所述第一部位于任两相邻的所述多条第一导线之间。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条第一导线与所述多条第二导线设置于同一层,且所述多条第一导线与所述多条第二导线电性绝缘。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模块具有多个接垫,所述多个接垫分别对应耦接至所述多条第一导线,所述多条第二导线的所述第一部分别设置于任两相邻的所述多个接垫之间。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含多条第三导线,所述多条第三导线由所述第二侧延伸至分别耦接所述第二驱动模块。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区的形状为一梯形,所述第一侧对应于所述梯形的一斜边,所述第二侧对应于所述梯形的一短边。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一绝缘层覆盖所述多条第二导线,且所述多条第一导线设置于所述绝缘层上。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角度为45度。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区具有一像素阵列,所述像素阵列包含多条数据线、多条扫描线及多个次像素,且所述多条数据线及所述多条扫描线互相交错设置以分别定义所述多个次像素。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条扫描线分别耦接至所述多条第一导线,且所述多条数据线分别耦接至所述多条第二导线。
【文档编号】G02F1/1345GK205721010SQ201620578675
【公开日】2016年11月23日
【申请日】2016年6月13日
【发明人】李仁杰, 李忠隆
【申请人】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