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车形引入光缆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风车形引入光缆,包括中心增强件、光纤、微簇管、增强件护套以及子单元护套,所述中心增强件沿增强件护套的轴向方向穿设于增强件护套中,若干子单元护套沿增强件护套的圆周方向均布于增强件护套上,微簇管沿所述轴向方向穿设于子单元护套内,光纤穿设于微簇管内。接入子单元易分离,分支时仅将需要的子单元分离下来,不破坏其他未接入子单元的结构,特别便于垂直布线时分支用,使分支与引入通过一根光缆即可实现,相比较于传统的方法节省了大量的安装时间与安装成本。
【专利说明】
一种风车形引入光缆
[0001 ] 技术领域:
[0002]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风车形引入光缆。
[0003]【背景技术】:
[0004]现有蝶形引入光缆,圆形缆等引入光缆对于多楼层多户引入时必须引入多根光缆,占用的管道资源多,不易施工,且仅适用于同一楼层引入。束状缆、分支缆等引入光缆虽然将引入单元集中在同一根光缆中,但对于有不同楼层用户引入时必须提前剥开外护套露出内部引入单元,不便于下一楼层用户的引入。
[0005]因此,确有必要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以解决现有技术之不足。
[0006]
【发明内容】
:
[0007]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而提供一种风车形引入光缆。
[0008]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有:一种风车形引入光缆,包括中心增强件、光纤、微簇管、增强件护套以及子单元护套,所述中心增强件沿增强件护套的轴向方向穿设于增强件护套中,若干子单元护套沿增强件护套的圆周方向均布于增强件护套上,微簇管沿所述轴向方向穿设于子单元护套内,光纤穿设于微簇管内。
[0009]进一步地,所述子单元护套内穿设有辅助增强件。
[0010]进一步地,所述辅助增强件与中心增强件相平行。
[0011]进一步地,所述子单元护套的横截面为矩形状或圆形状。
[0012]进一步地,所述子单元护套上设有连接筋,子单元护套通过该连接筋连接于增强件护套上。
[0013]进一步地,所述子单元护套上设有撕裂口。
[0014]进一步地,所述该撕裂口为锥形状,且沿着子单元护套的长度方向设置。
[0015]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6]I)本实用新型中的接入子单元易分离,分支时仅将需要的子单元分离下来,不破坏其他未接入子单元的结构,特别便于垂直布线时分支用,使分支与引入通过一根光缆即可实现,相比较于传统的方法节省了大量的安装时间与安装成本;
[0017]2)本实用新型中的中心增强件主要承载在楼宇管道中布线施工时的拉力,辅助增强件辅助承载施工拉力,两者与护套间的紧密结合可以防止在使用及施工过程中外界因素导致的护套料的回缩,进而影响光纤的传光功能;
[0018]3)微簇管可用指甲剥离,便于多芯接入时的熔接操作,同时微簇管在使用过程中对光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同时又保证了光纤有一定的余长,可一定程度上提高光缆的拉伸性能;
[0019]4)对于多用户引入时,相同的芯数下,缆的尺寸优于相同芯数下的蝶形引入光缆,可以节省楼宇中有限的管道资源,为日后的光纤改造及升级留有余地,蝶形引入光缆接入仅限于同一楼层。
[0020]【附图说明】
:
[0021]图1为本实用新型引入光缆的截面形状图。
[0022]【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0024]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风车形引入光缆,包括中心增强件1、光纤2、微簇管3、子单元护套6以及增强件护套5,中心增强件I沿增强件护套5的轴向方向穿设于增强件护套5中,若干子单元护套6沿增强件护套5的圆周方向均布于增强件护套5上,例如图1所示的四个单元护套6均布在增强件护套5的周向方向,使中心增强件I处于引入光缆的中心,以承受施工时的主拉力。每一单元护套6上设置有内腔中至少一根光纤2的微簇管3,微簇管3沿增强件护套5的轴向方向设于子单元护套6内。
[0025]为增加本实用新型光缆的承载施工拉力,在每一子单元护套6内布设辅助增强件4,该辅助增强件4位于微簇管3的外侧。
[0026]本实用新型中的中心增强件I采用截面为圆形的钢丝或者FRP,因此增强件护套5为截面为圆形的圆形管。当然也可采用其他截面形状的中心增强件和对应截面形状的增强件护套。子单元护套6的横截面为矩形也可为其他几何形状,例如圆形。
[0027]为便于微簇管的剥离,在子单元护套6上设有至少一个撕裂口7,该撕裂口 7可以有多种形式,例如可以为一个切开的I字形口,一个较佳的撕裂口7为沿长度方向设置的V字形撕裂口,且该撕裂口7的撕裂方向将沿着以中心加强件I的中心的径向方向上。
[0028]本实用新型为便于将子单元护套6从增强件护套5上剥离,在子单元护套6上设有连接筋8,子单元护套6通过该连接筋8连接于增强件护套5上,连接筋8的尺寸远小于增强件护套5以及子单元护套6的尺寸,因此便于单元护套6从增强件护套5上的剥离。
[0029]本产品可根据用户具体楼层数及每楼层用户数设计子单元护套6数和微簇管中光纤数。具体施工时,在一楼层时可将所需子单元护套撕下,以便于此层用户的接入,剩余部分可通过管道穿入下一楼层,以此方法达到分支与引入同时完成的目的。
[0030]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风车形引入光缆,其特征在于:包括中心增强件(I)、光纤(2)、微簇管(3)、增强件护套(5)以及子单元护套(6),所述中心增强件(I)沿增强件护套(5)的轴向方向穿设于增强件护套(5)中,若干子单元护套(6)沿增强件护套(5)的圆周方向均布于增强件护套(5)上,微簇管(3)沿所述轴向方向穿设于子单元护套(6)内,光纤(2)穿设于微簇管(3)内。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车形引入光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子单元护套(6)内穿设有辅助增强件(4)。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车形引入光缆,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增强件(4)与中心增强件(I)相平行。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车形引入光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子单元护套(6)的横截面为矩形状或圆形状。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车形引入光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子单元护套(6)上设有连接筋(8),子单元护套(6)通过该连接筋连接于增强件护套(5)上。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车形引入光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子单元护套(6)上设有撕裂口(7)。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风车形引入光缆,其特征在于:所述该撕裂口(7)为锥形状,且沿着子单元护套(6)的长度方向设置。
【文档编号】G02B6/44GK205720813SQ201620650372
【公开日】2016年11月23日
【申请日】2016年6月28日
【发明人】吴昌亮
【申请人】南京华信藤仓光通信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