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调节光圈,特别涉及一种用于调节观片灯观察窗口大小的装置。
背景技术:
在工业上的应用是将胶片放置在观片灯上以观察是否存在裂缝,或者其他缺陷,此过程需要人体肉眼观察。而观片灯亮度最高达到110坎德拉,该光经过胶片再投射出来,其光度为人眼可接受的亮度,而直接漏光进入人眼,则会让肉眼存在视觉问题。因而需要一个可调节观片灯观察窗口大小的装置,来确保不会漏光。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调节观片灯观察窗口大小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调节观片灯观察窗口大小的装置,其包括支架和光圈组件,所述支架通过支脚固定在观片灯壳体上,所述光圈组件固定在支架上,所述光圈组件包括若干弧形遮光片、圆环底座、圆环压盖和旋转件,所述圆环底座的内环直径和所述圆环压盖的内环直径相等,所述弧形遮光片依次叠放构成一个圆环,置于圆环底座和圆环压盖之间,并在旋转件的带动下,弧形遮光片周向旋转伸出圆环压盖的内环。
设有卡环,所述圆环底座上设有挡环槽,所述卡环置于所述挡环槽中,且抵着圆环压盖。
所述弧形遮光片之间以叠压的方式构成一个圆环,并置于圆环底座和圆环压盖之间。
所述圆环底座上周向均布若干定位点,所述圆环压盖上周向均布若干滑槽,每个所述弧形遮光片一侧设有一个定位孔,另一侧设有一个移柱,每个所述定位孔套接在一个定位点上,每个所述移柱位于一个滑槽中。
所述圆环底座的侧壁上设有通槽,所述圆环压盖的侧壁上设有连接口,旋转件穿过通槽固定在连接口中。
所述旋转件与连接口通过螺纹连接。
所述圆环底座和所述支架上均设有螺纹孔,且二者相对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旋转件带动弧形遮光片的旋转,构成一个大小可调的圆,用以遮盖观片灯上的光源,根据使用者的情况调节到合适的位置,使得观片灯不会漏光。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支架的仰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观片灯壳体的局部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圆环底座的仰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圆环底座的俯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圆环压盖的仰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弧形遮光片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弧形遮光片叠压成圆环后的仰视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弧形遮光片叠压成圆环后的俯视图图。
1-支架,11-支脚,2-光圈组件,3-观片灯壳体,4-弧形遮光片,41-定位孔,42-移柱,5-圆环底座,51-挡环槽,52-通槽,53-定位点,6-圆环压盖,61-连接口,62-滑槽,7-旋转件,8-卡环,9-螺纹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所示,一种用于调节观片灯观察窗口大小的装置,其包括支架1和光圈组件2,所述支架1通过支脚11固定在观片灯壳体3上,所述光圈组件2固定在支架1上,所述光圈组件2包括若干弧形遮光片4、圆环底座5、圆环压盖6和旋转件7,所述圆环底座5的内环直径和所述圆环压盖6的内环直径相等,所述弧形遮光片4依次叠放构成一个圆环,置于圆环底座5和圆环压盖6之间,并在旋转件7的带动下,弧形遮光片4周向旋转伸出圆环压盖6的内环,通过旋转件7带动弧形遮光片4的旋转,构成一个大小可调的圆,用以遮盖观片灯上的光源,根据使用者的情况调节到合适的位置,使得观片灯不会漏光。
设有卡环8,所述圆环底座5上设有挡环槽51,所述卡环8置于所述挡环槽51中,且抵着圆环压盖6,用卡环8将圆环压盖6固定在圆环底座5上,使得圆环压盖6既能相对圆环压盖6旋转,同时在旋转时,不会从圆环压盖6上脱落。
所述弧形遮光片4之间以叠压的方式构成一个圆环,并置于圆环底座5和圆环压盖6之间,在旋转件7的带动下,弧形遮光片4整体旋转,形成圆的缩放。
所述圆环底座5上周向均布若干定位点53,所述圆环压盖6上周向均布若干滑槽62,每个所述弧形遮光片4一侧设有一个定位孔41,另一侧设有一个移柱42,每个所述定位孔41套接在一个定位点53上,每个所述移柱42位于一个滑槽62中,每个弧形遮光片4以定位孔41和定位点53位支点,周向旋转,其旋转最大角度限位在滑槽62中。
所述圆环底座5的侧壁上设有通槽52,所述圆环压盖6的侧壁上设有连接口61,旋转件7穿过通槽52固定在连接口61中,旋转件7连接在圆环压盖6的侧壁上,方便使用者操作。
所述旋转件7与连接口61通过螺纹连接,通过螺纹连接,方便拆装。
所述圆环底座5和所述支架1上均设有螺纹孔9,且二者相对齐,通过螺纹连接,方便拆装。
以上结合附图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而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基于本实用新型精神所做的改进都理应在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