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用于眼睛近视的物理疗法训练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本实用新型人曾获得专利号200510048264.5,名称《一种读写近视防治仪》的专利,这种防治仪是把近距离的看近变成看远,其目视孔设有透镜或透镜组,在看书时根据近视患者的近视度数选择一个透镜或透镜组的度数,对眼睛起到缓解疲劳、纠正坐姿和杜绝过度看近的作用。但其方式的桌面为水平式的,不合乎有些人的读写习惯,故给这部分人群可能带来不便,不利于更好地防治近视。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读写防治近视仪,其采用斜式台面,合乎有些人的读写习惯,读写姿势舒适、自然、方便,有利于防治近视,有利于更好地防治近视。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读写防治近视仪,包括支架,一次平面反射镜、二次平面反射镜和目视孔,一次平面反射镜下方的影像能通过一次平面反射镜和二次平面反射镜反射到目视孔处的眼睛中;其特征在于,一次平面反射镜的下方还包括一个向目视孔方向倾斜的斜式台面;斜式台面上的影像通过一次平面反射镜、二次平面反射镜到目视孔的总光路长为300mm-1500mm。
优选的,所述的斜式台面与水平面的倾斜角α为10-30度。
改进的,还设有一个底部开口或开口装有透光板的大遮光罩,一次平面反射镜和二次平面反射镜均处于所述的大遮光罩中,目视孔位于所述大遮光罩的侧部。
优选的,所述的大遮光罩与斜式台面固定为一体,间距可调,并和支架间设有转动结构和锁紧结构。
改进的,所述的目视孔处设有遮光眼罩,所述遮光眼罩呈凹槽或筒形,凹槽或筒形的内壁均为黑色,凹槽或筒形的底部设有能避免周边离焦的中心视孔。
优选的,所述遮光眼罩为双眼合一式结构,凹槽形的底部设有2个避免周边离焦的中心视孔。
优选的,所述遮光眼罩的厚度为10-20mm,所述能避免周边离焦的中心视孔的直径Φ=3-20mm。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是:采用斜式台面,合乎有些人的读写习惯,读写姿势舒适、自然、方便,有利于防治近视。且使用、调剂方便。加眼罩后能更好防治近视,可防止了眼睛的余光对眼睛内周边视网膜的刺激,眼睛更不容易疲劳,感觉舒服,达到更好的近视防治效果。
本发明人根据离焦的科学理论,对视网膜周边区这一导致眼轴异常发展的根本性部位进行了深入研究,确定和发现了控制眼轴均匀、慢速增长或不增长从而控制近视发生、发展的要素,对视网膜周边区对应的周边视野加以控制,周边区通过佩戴内部为黑色的目视孔眼罩进行控制,无反光,能限制其视网膜周边近视性离焦的发生,可以有效地控制近视的发生和发展。
以下结合一个实施例作详述,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架,2-条形孔连接套,3-蝶形紧固螺杆,4-大遮光罩,5-一次平面反射镜,6-目视孔,7-遮光眼罩,8-能避免周边离焦的中心视孔,9-二次平面反射镜,10-斜式台面,α-角度,b-厚度。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参照图1,该读写防治近视仪,包括支架1(为具有落地式台灯座或夹在桌沿上等结构),一次平面反射镜5、二次平面反射镜9和目视孔7,一次平面反射镜5下方的影像能通过一次平面反射镜5和二次平面反射镜9反射到目视孔7处的眼睛中;其特征在于,一次平面反射镜5的下方还包括一个向目视孔7方向倾斜的斜式台面10;斜式台面10上的影像通过一次平面反射镜5、二次平面反射镜9到目视孔7的总光路长为300mm-1500mm。所述的斜式台面10与水平面的倾斜角α为10-30度。还设有一个底部开口或开口装有透光板的大遮光罩4,一次平面反射镜5和二次平面反射镜9均处于所述的大遮光罩4中,目视孔7位于所述大遮光罩4的侧部。所述的大遮光罩4与斜式台面10固定为一体,间距可调,并和支架1间设有转动结构和锁紧结构。所述的目视孔7处设有遮光眼罩6,所述遮光眼罩6呈凹槽或筒形,凹槽或筒形的内壁均为黑色,凹槽或筒形的底部设有能避免周边离焦的中心视孔8。所述遮光眼罩6为双眼合一式结构,凹槽形的底部设有2个避免周边离焦的中心视孔8。所述遮光眼罩6的厚度b为10-20mm,所述能避免周边离焦的中心视孔8的直径Φ=3-20mm。目视孔7处也可设有透镜或透镜组。转动结构和锁紧结构为:支架1穿过固定在大遮光罩4上的条形孔连接套2的条形孔中,通过条形孔连接套侧部的螺纹孔,用蝶形紧固螺杆将固定有斜式台面10的大遮光罩4调节角度并锁死。转动结构和锁紧结构为,大遮光罩4与支架1上端铰接,铰接处可紧固锁死,支架1为伸缩调节式,如落地台灯的结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