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智能防疲劳眼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195773阅读:725来源:国知局
新型智能防疲劳眼镜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眼镜,尤其涉及一种智能防疲劳眼镜。



背景技术:

2012年的有关统计数据显示,中国5岁以上人群中,眼睛患有近视和远视的人数大约是5亿,尤其在高中生和大学生中,近视的发病率都在70%以上,戴眼镜的人数在逐年增加。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的普遍使用成为威胁视觉健康的突出原因。中小学学生学业负担重,眼睛长时间盯着书本;部分大学生长时间盯着电脑或手机屏幕;有些上班族尤其是信息技术从业者大量时间都在盯着电脑屏幕。正常工作学习时,眼睛集中盯着某一物体,人往往处于静止状态,注意力都集中在自己所看的内容。当人感到眼睛不适,颈椎等部位疼痛时,此时已经对人的身体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损伤,导致眼睛近视度数加深,颈椎病等其他多种疾病也随之而来。

众所周知,一个健康良好的工作学习习惯是,人们盯着书本、电脑屏幕一段时间后,及时休息一下眼睛,活动一下身体。

因此,提供一种能够及时的通过缓解眼疲劳来降低近视率以及降低已经近视患者的度数增大的眼镜,已经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因为戴眼睛者长时间盯着某一物体不能及时休息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及时提醒眼镜佩戴者休息的智能防疲劳眼镜,以达到预防疲劳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新型智能防疲劳眼镜,包括眼镜,控制盒,导线,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设在眼镜的鼻梁架上。所述控制盒里设有GPS模块、电源模块、控制模块、电源开关、LED灯、蜂鸣器;控制盒与鼻梁架上的压力传感器通过导线连接。

所述的压力传感器、GPS模块、控制模块、电源开关、LED灯、蜂鸣器均与电源模块连接。所述的电源开关控制整个电路的通断状态。所述的GPS模块、压力传感器、LED灯、蜂鸣器均与控制模块连接。所述的压力传感器和GPS模块检测到的数据传送到控制模块,控制模块经过处理后控制蜂鸣器的工作状态。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位于眼镜鼻梁架的压力传感器检测到的数据传给控制模块,控制模块根据压力数据的变化判定眼镜是否正在使用。所述的压力传感器检测到压力时,控制模块判定眼镜正在使用,系统处于工作状态;当压力传感器没有检测到压力时,控制模块判定眼镜正在闲置,系统处于等待状态,并且LED灯闪烁,提醒摘掉眼镜者及时关闭电源开关。

系统处于工作状态时,GPS模块检测到的数据传送到控制模块,控制模块根据这些空间数据判断眼镜佩戴者是否长时间在某地静坐或站立工作。其原理为:若接受的空间数据在某一规定时长内的变化小于某一规定的阈值,说明眼镜佩戴者在这一时长内一直在原地静坐或站立,注意力长时间集中,控制模块将打开蜂鸣器,提醒眼镜佩戴者休息。否则,控制模块继续监测眼镜佩戴者空间位置的变化。

积极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智能防疲劳眼镜,通过安装在控制盒里的GPS模块检测人的活动状态,控制模块根据GPS的数据控制蜂鸣器的通断,可以及时提醒戴眼镜者不要长时间盯着某一物体,及时休息眼睛,及时运动,预防视疲劳和身体疲劳。

附图说明

图1是控制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眼镜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为:1、控制盒2、导线3、压力传感器4、鼻梁架5、GPS模块6、电源模块7、控制模块8、电源开关9、LED灯10和蜂鸣器11。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

如图1、图2所示,新型智能防疲劳眼镜、包括眼镜1,控制盒2,导线3,压力传感器4。所述压力传感器4设在眼镜1的鼻梁架5上。所述控制盒2里设有GPS模块6、电源模块7、控制模块8、电源开关9、LED灯10、蜂鸣器11。控制盒2与鼻梁架5上的压力传感器4通过导线3进行连接。

所述的压力传感器4、GPS模块6、控制模块8、电源开关9、LED灯10、蜂鸣器11均与电源模块7连接。所述的电源开关9控制整个电路的通断状态。所述的GPS模块6、压力传感器4、LED灯10、蜂鸣器11均与控制模块8连接。

所述的电源开关9打开后,人戴上眼镜1,压力传感器4将压力数据传送到控制模块8,控制模块8判定眼镜正在使用,系统处于工作状态,GPS模块6不断检测人的活动状态,并将检测到的数据传送到控制模块8。如果人处于静止状态或活动幅度很小达到某一规定时间,控制模块8发出指令,使蜂鸣器11发出警报声,提醒戴眼镜者需要休息。当戴眼镜者摘下眼镜,压力传感器4将检测到的数据传送到控制模块8,控制模块8判定眼镜在闲置,发送指令使LED灯10闪烁,提醒摘下眼镜者及时关闭电源开关9。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智能防疲劳眼镜,通过安装在控制盒里的GPS模块检测人的活动状态,控制模块根据GPS的数据控制蜂鸣器的通断,可以及时提醒戴眼镜者不要长时间盯着某一物体,及时休息眼睛,及时运动,预防视疲劳和身体疲劳。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