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老花眼配戴者的渐变多焦点眼科镜片、用于提供此类镜片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9925947发布日期:2020-02-14 16:55阅读:513来源:国知局
用于老花眼配戴者的渐变多焦点眼科镜片、用于提供此类镜片的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总体上涉及视力改善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老花眼配戴者的渐变多焦点眼科镜片。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提供此类镜片的方法。

常规地,眼镜片是应与个体配戴者所固有的规格一致的请求制造的。此类规格通常包括由眼科医生或眼保健医生制定的医学处方。

对于老花眼配戴者,由于视近调节的困难,所以用于视远和视远的焦度矫正值是不同的。处方因此包括视远焦度值和下加光,下加光表示视远与视近之间的焦度增量。这个下加光被称为处方下加光addp。

发明人已经注意到,目前用于老花眼配戴者的渐变多焦点眼科镜片仍可以被改善以提高配戴者的视觉舒适度。

因此本发明的旨在解决的问题是提高配戴者的视觉舒适度。

为此目的,本发明的主题是一种用于老花眼配戴者的渐变多焦点眼科镜片,所述镜片具有处方视远平均屈光力、非零处方下加光addp,所述镜片具有视远参考点、平均屈光力ppo(α,β)、结果散光模数asr(α,β)、子午线ml(α,β),所述(α,β)函数是在所述配戴者戴着所述镜片的条件下针对将眼睛的转动中心cre与所述镜片相连的注视方向(α,β)确定的,其中α是以度为单位的降低角,并且β是以度为单位的方位角,并且其中镜片指标crit满足以下要求:

0.38≤crit≤4.50,其中:

·crit=分子crit/分母crit;

·分子crit=(a1/a2)+(ppo(αfv,βfv)/(100.addp)),其中:

·a1=α100%-α85%;

·a2=α100%-α60%;

·α100%是与最小正α角相对应的降低角,所述最小正角在以下之间:

o所述配戴者在所述子午线上感知到100%处方下加光的降低角,

o所述子午线上的平均屈光力为最大ppomax(αml,βml)时的降低角;

·α85%是所述配戴者在所述子午线上感知到85%处方下加光的降低角;

·α60%是所述配戴者在所述子午线上感知到60%处方下加光的降低角;

·(αfv,βfv)是视远注视方向fvgd,被定义为与所述视远参考点相对应的视觉注视方向;

·分母crit=[(peaksmean/addp)+(ppo(αfv,βfv)/(8.addp))]3,其中,peaksmean是等于[asrmax(αl,βl)+asrmax(αr,βr)]/2的平均最大结果散光模数(以屈光度为单位),其中,asrmax(αl,βl)是所述子午线一侧(左侧)的最大结果散光模数,并且asrmax(αr,βr)是所述子午线另一侧(右侧)的最大结果散光模数,所述两个模数是在以(α,β)=(12,0)为中心的圆cir内确定的,所述圆的半径为35度。

发明人已经发现,限定指标crit的阈值适合于表征用于老花眼配戴者的渐变多焦点眼科镜片,其中,鉴于已知的现有技术渐变多焦点眼科镜片,尤其针对70cm和更小距离的视觉任务提高了配戴者的视觉舒适度。

发明人进一步发现,由于本发明,可以在渐变多焦点眼科镜片的老花眼配戴者的敏锐度方面改善视野;他们还发现可以减小周边像差峰值。相应地,可以提高配戴者的视觉舒适度。

根据本发明的可以组合的不同实施例:

-0.38≤crit<0.39、以及crit=0.39、以及0.39<crit<0.43、以及crit=0.43、以及0.43<crit<0.99、以及crit=0.99、以及0.99<crit≤4.5;

-crit≥0.39和/或crit≤1.50;

-crit=0.39、以及0.39<crit<0.43、以及crit=0.43以及0.43<crit<0.99、以及crit=0.99、以及0.99<crit≤4.5;

-0.38≤crit<0.39、以及crit=0.39、以及0.39<crit<0.43、以及crit=0.43、以及0.43<crit<0.99、以及crit=0.99、以及0.99<crit≤1.5;

-crit=0.39、以及0.39<crit<0.43、以及crit=0.43以及0.43<crit<0.99、以及crit=0.99、以及0.99<crit≤1.5;

-所述镜片是用于近视眼且老花眼配戴者的渐变多焦点眼科镜片、具有等于或小于负1屈光度的处方视远平均屈光力,并且其中:0.80≤crit≤4.50;

-所述镜片是用于近视眼且老花眼配戴者的渐变多焦点眼科镜片、具有等于或小于负1屈光度的处方视远平均屈光力,并且其中:0.80≤crit<0.99、以及crit=0.99、以及0.99<crit≤4.5;

-所述镜片是用于正视眼且老花眼配戴者的渐变多焦点眼科镜片、具有大于负1屈光度且小于正1屈光度的处方视远平均屈光力,并且其中:0.38≤crit≤1.50;

-所述镜片是用于正视眼且老花眼配戴者的渐变多焦点眼科镜片、具有大于负1屈光度且小于正1屈光度的处方视远平均屈光力,并且其中:0.38≤crit<0.39、以及crit=0.39、以及0.39<crit<0.43、以及crit=0.43、以及0.43<crit≤1.50;

-所述镜片是用于远视眼且老花眼配戴者的渐变多焦点眼科镜片、具有大于或等于正1屈光度的处方视远平均屈光力,并且其中:0.38≤crit≤0.95;

-所述镜片是用于远视眼且老花眼配戴者的渐变多焦点眼科镜片、具有大于或等于正1屈光度的处方视远平均屈光力,并且其中:0.38≤crit<0.39、以及crit=0.39、以及0.39<crit≤0.95;

-所述镜片满足以下要求:

lacusub60_85(0.1).addp≥75度2.d(度的平方.屈光度),其中:

·lacusub60_85(0.1)是所述镜片的acu(α,β)≤0.1logmar、α60%≥α≥α85%的区的角范围(以度2为单位);

·acu(α,β)是以logmar表示并且根据以下方程定义的敏锐度丧失值:acu(α,β)=-log(ac%(α,β)/100);

·当p(α,β)≥0时,ac%(α,β)=100-63×p(α,β)-44.3×asr(α,β)+7.2×p(α,β)2+19.5×p(α,β)×asr(α,β)+asr(α,β)2;并且

·当p(α,β)<0时,ac%(α,β)=100-44.3×asr(α,β)+asr(α,β)2

·p(α,β)=ppo(α,β)-ppo(α,β_α_mer);

·β_α_mer是在该降低角α下,子午线上的方位角β的值ml(α,β);

-该镜片是满足以下要求的眼科镜片:

lacusub60_85(0.2).addp≥135度2.d,其中:

·lacusub60_85(0.2)是所述镜片的acu(α,β)≤0.2logmar、α60%≥α≥α85%的区的角范围(以度2为单位);

-所述镜片包括面向彼此的两个主表面,其中,所述两个主表面是复合表面,例如两个递增表面、或两个递减表面、或一个递增表面和一个递减表面。

在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由计算机装置实施的用于对老花眼配戴者提供渐变多焦点眼科镜片的方法,所述镜片具有处方视远平均屈光力以及非零处方下加光addp、视远参考点,所述方法包括计算平均屈光力再分配ppo(α,β)、结果散光模数再分配asr(α,β)、计算子午线ml(α,β)的步骤,其中所述(α,β)函数是在所述配戴者戴着所述镜片的条件下针对将眼睛的转动中心cre与所述镜片相连的注视方向(α,β)确定的,其中α是以度为单位的降低角,并且β是以度为单位的方位角,以满足镜片指标crit的以下要求:

0.38≤crit≤4.50,其中:

·crit=分子crit/分母crit;

·分子crit=(a1/a2)+(ppo(αfv,βfv)/(100.addp)),其中:

·a1=α100%-α85%;

·a2=α100%-α60%;

·α100%是与最小正α角相对应的降低角,所述最小正角在以下之间:

o所述配戴者在所述子午线上感知到100%处方下加光的降低角,

o所述子午线上的平均屈光力为最大ppomax(αml,βml)时的降低角;

·α85%是所述配戴者在所述子午线上感知到85%处方下加光的降低角;

·α60%是所述配戴者在所述子午线上感知到60%处方下加光的降低角;

·(αfv,βfv)是视远注视方向fvgd,被定义为与所述视远参考点相对应的视觉注视方向;

·分母crit=[(peaksmean/addp)+(ppo(αfv,βfv)/(8.addp))]3,其中,peaksmean是等于[asrmax(αl,βl)+asrmax(αr,βr)]/2的平均最大结果散光模数(以屈光度为单位),其中,asrmax(αl,βl)是所述子午线一侧(左侧)的最大结果散光模数,并且asrmax(αr,βr)是所述子午线另一侧(右侧)的最大结果散光模数,所述两个模数是在以(α,β)=(12,0)为中心的圆cir内确定的,所述圆的半径为35度。

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的可以组合的不同实施例,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以下特征:

-计算所述镜片以满足指标lacusub60_85(0.1)的以下要求:

lacusub60_85(0.1).addp≥75度2.d,其中:

·lacusub60_85(0.1)是所述镜片上acu(α,β)≤0.1logmar、α60%≥α≥α85%的区的角范围(以度2为单位);

·acu(α,β)是以logmar表示并且根据以下方程定义的敏锐度丧失值:acu(α,β)=-log(ac%(α,β)/100);

·当p(α,β)≥0时,ac%(α,β)=100-63×p(α,β)-44.3×asr(α,β)+7.2×p(α,β)2+19.5×p(α,β)×asr(α,β)+asr(α,β)2;并且

·当p(α,β)<0时,ac%(α,β)=100-44.3×asr(α,β)+asr(α,β)2

·p(α,β)=ppo(α,β)-ppo(α,β_α_mer);

β_α_mer是在所述降低角α下所述子午线上ml(α,β)的方位角β的值;

-计算所述镜片以满足指标lacusub60_85(0.2)的以下要求:

lacusub60_85(0.2).addp≥135度2.d,其中:

·lacusub60_85(0.2)是所述镜片的acu(α,β)≤0.2logmar、α60%≥α≥α85%的区的角范围(以度2为单位);

-所述方法包括优化例程,其中,至少在与以下各项相关的要求清单内选择目标:指标crit;指标lacusub60_85(0.1);指标lacusub60_85(0.2)。

进一步强调的是,根据本发明的渐变多焦点眼科镜片的上述特征可以直接转至本发明的方法并且可以例如作为一个或多个目标而被引入所述方法的优化例程中。

在还又一方面,本发明还涉及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存储的指令序列,所述指令对处理器而言是可存取的,并且当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致使所述处理器执行上述方法的不同实施例的至少一个步骤。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携带上述计算机程序产品的一个或多个指令序列的计算机可读介质。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这些特征以及本发明自身,就其结构及其操作而言,将从所附非限制性附图和实例与所附描述相结合得到最好的理解,在附图中:

-图1和图2以图解方式示出了眼睛和镜片以及从眼睛的转动中心追踪的光线的光学系统;

-图3示出了渐变多焦点眼科镜片的视野区;

-图4至图7示出了帮助理解用于本发明的范围内的指标/数据的定义的图解;

-图8至图11、图16至图19以及图24至图27给出了根据现有技术的多个渐变多焦点眼科镜片的光学特征;

-图12至图15、图20至图23以及图28至图34给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多个渐变多焦点眼科镜片的光学特征。

在这些图上,以下附图标记对应于以下内容:

·mer是子午线;

·nvgd是视近注视方向;

·fvgd是视远注视方向;

·fcgd是配镜十字注视方向

定义

提供了以下定义来限定本发明范围内所使用的词语。

词语“配戴者处方”、又称为“处方数据”,是本领域已知的。处方数据是指针对配戴者获得的并且指示至少一只眼睛、优选地每只眼睛的适合于矫正配戴者的每只眼的屈光不正的处方球镜度sphp和/或处方散光值cylp以及处方轴位axisp、以及适当的话适合于矫正其每只眼睛的老花眼的处方下加光addp的一项或多项数据。

“渐变多焦点眼科镜片”在本领域中是已知的。根据本发明,镜片可以是标准镜片、但还是用于信息眼镜的镜片,其中,所述镜片包括用于在眼睛的前方显示信息的装置。镜片还可适用于太阳镜或者不适用于其。本发明的所有眼科镜片可以配对以便形成一副镜片(左眼le,右眼re)。

“注视方向”由一对角度值(α,β)标识,其中所述角度值是关于中心在眼睛转动中心(通常称为“cre”)上的参考轴线测量的。更准确地,图1表示此系统的透视图,图示了用来定义注视方向的参数α和β。图2是平行于配戴者头部的前后轴线的竖直平面图,并且在当参数β等于0时的情况下竖直平面穿过眼睛转动中心。将眼睛转动中心标记为cre。图2上以一条点划线示出的轴线cre-f’是穿过眼睛的转动中心并且在配戴者前方延伸的水平轴线,即,对应于主注视方向的轴线cre-f’。将镜片放在眼睛的前方并定中心,使得此轴线cre-f’在称为配镜十字的一个点上切割镜片的前表面,所述点通常存在于镜片上从而使得眼科医生能够将镜片定位在眼镜架中。镜片的后表面与轴线cre-f’的交叉点是点o。顶球(其中心是眼睛的转动中心cre并且具有半径q’=o-cre)在水平轴线的某个点与镜片的后表面相交。25.5mm的半径q’值对应于常用值,并且在配戴着镜片时提供令人满意的结果。可以选择其他半径q’值。图1中由一条实线表示的给定注视方向对应于围绕cre转动的眼睛的某个位置并且对应于顶球的点j(见图2);角β是在轴线cre-f’与直线cre-j在包括轴线cre-f’的水平平面上的投影之间形成的角;这个角出现在图1的示意图上。角α是在轴线cre-j与直线cre-j在包含轴线cre-f’的水平平面上的投影之间形成的角,这个角出现在图1和图2上的方案中。给定的注视视线因此对应于顶球的点j或者对应于一对(α,β)。如果注视降低角的值在正向越大,则注视降低越多;并且如果所述值在负向越大,则注视升高越多。在给定的注视方向上,在物体空间中位于给定物距处的点m的图像形成在对应于最小距离js和最大距离jt的两个点s与t之间,所述最小距离和最大距离将是矢状局部焦距和切向局部焦距。在点f’处形成了物体空间中在无穷远处的点的图像。距离d对应于镜片的后冠状面。

针对每个注视方向(α,β),定义平均屈光力ppo(α,β)、散光模数asr(α,β)和此散光的轴位axe(α,β)、以及产生的(还称为残余或不想要的)散光模数asr(α,β)。

“散光”指的是镜片产生的散光,或指与处方散光(配戴者散光)和镜片产生的散光之间的差对应的残余散光(结果散光);在每种情况下,与幅度或幅度与轴线两者相关;

“艾格玛函数(ergorama)”是将物点的通常距离与每个注视方向相关联的函数。典型地,在遵循主注视方向的视远中,物点处于无穷远处。在遵循基本上对应于在朝向鼻侧的绝对值为约35°的角α和约5°的角β的注视方向的视近时,物距大约为30cm到50cm。为了了解关于艾格玛函数的可能定义的更多细节,可以考虑美国专利us-a-6,318,859。所述文件描述了艾格玛函数、其定义及其建模方法。对于本发明的方法而言,点可以处于无穷远处或不处于无穷远处。艾格玛函数可以是配戴者的屈光不正的函数。使用这些要素可以在每一个注视方向上定义配戴者的光焦度和散光。针对注视方向(α,β)来考虑在由艾格玛函数给定的物距处的物点m。在物体空间中在对应光线上针对点m将物体接近度proxo定义为点m与顶球的点j之间的距离mj的倒数:

proxo=1/mj

这使得能够在针对顶球的所有点的薄镜片近似法内计算物体接近度,所述薄镜片近似法用于确定艾格玛函数。对于真实镜片而言,物体接近度可以被视为物点与镜片的前表面之间的在对应光线上的距离的倒数。

对于同一注视方向(α,β)而言,具有给定物体接近度的点m的图像形成于分别对应于最小焦距和最大焦距(其将是矢状焦距和切向焦距)的两个点s与t之间。量proxi被称为点m的图像接近度:

通过用薄镜片的情况进行类推,因此针对给定注视方向并针对给定物体接近度,即,针对物体空间中的在对应光线上的一点,可以将光焦度ppo定义为图像接近度与物体接近度之和。

ppo=proxo+proxi

光焦度还被称为屈光力。

使用相同的符号,针对每个注视方向和某个给定物体接近度将散光ast定义为:

此定义对应于由镜片产生的光束的散光。

对于穿过镜片的每一个注视方向,将结果散光asr定义为针对此注视方向的实际散光值ast与针对同一镜片的处方散光之间的差。残余散光(结果散光)asr更精确地对应于在实际数据(ast,axe)与处方数据(cylp,axisp)之间的向量差模数。

当镜片的表征为光学类型时,它指代上述艾格玛函数-眼睛-镜片系统。为了简单,术语‘镜片’用于本说明书中,但是须被理解为‘艾格玛函数-眼睛-镜片系统’。光学项中的值可针对注视方向来表示。适合于确定艾格玛函数-眼睛-镜片系统的条件在本发明的范围内被称为“配戴条件”。

在本说明书的剩余部分,可以使用术语如“向上”、“底部”、“水平”、“竖直”、“以上”、“以下”,或其他指示相对位置的词。在镜片的配戴条件下理解这些术语。值得注意地,镜片的“上”部对应于负降低角α<0°以及镜片的“下”部对应于正降低角α>0°。

针对镜片将“视远注视方向”(被称为fvgd)定义为对应于视远(远处)参考点的视觉注视方向(并且因此(αfv,βfv)),其中平均屈光力基本上等于视远时的平均处方焦度,所述平均处方焦度等于sphp+(cylp/2)。在本披露中,视远还被称为远距离视觉。

针对镜片将“视近注视方向”(被称为nvgd)定义为对应于视近(阅读)参考点的视觉注视方向(并且因此(αnv,βnv)),其中屈光力基本上等于视远时的处方焦度加上处方下加光addp。

“配镜十字注视方向”(被称为fcgd)针对镜片被定义为对应于配镜十字参考点的视觉注视方向(并且因此(αfc,βfc))。

渐变镜片的“子午线”(被称为ml(α,β))是从镜片的顶部到底部限定的并且穿过使人可以清楚地看到物点的配镜十字的线。所述子午线是基于结果散光模数asr在(α,β)域上的再分配定义的、并且基本上对应于两个中央等结果散光模数值的中心,所述值等于0.25屈光度。更确切地并且根据本发明,根据以下方法来计算子午线:

-定义与配镜十字(αfc,βfc)相对应的注视方向fcgd;

-计算与视近注视方向相对应的降低角αnv;

-对于包含在αfc与αnv之间的每个降低角α,计算与两个中央等结果散光模数值(所述值等于0.25屈光度)之间的中间方向相对应的方位角;所述计算的方向被称为(αi,βi);根据以下方程来计算直线d2以将(αi,βi)到所述直线的偏离最小化:

d2:β(α)=a2α+b2;αfc<α<αnv

其中《min》函数涉及确定a2和b2参数,以将括号之间的方程最小化。

-计算枢转方向(αpiv,βpiv),所述枢转方向被定义为直线d2与β=βfc所对应的线之间的交点,其中:

-计算直线d1,其中d1:β(α)=βpiv;α<αpiv;

-确定βnv作为αnv的直线d2的方位角β;其中βnv=a2αnv+b2;

-对于大于αnv的每个降低角α,确定与两个中央等结果散光模数值(所述值等于0.25屈光度)之间的中间方向相对应的方位角β;所述计算的方向被称为(αj,βj);计算直线d3以将(αj,βj)到所述直线的偏离最小化,并且在方向(αnv,βnv)旁经过;如果所计算的斜率为负,则选择为零的斜率;因此根据以下方程来定义d3:

d3:β(α)=a3(α-αnv)+βnv;αnv<α

-子午线最终被定义为遵循这三个线段d1、d2、d3构建的线。

-“复合表面”是眼科镜片的非球面表面(非球面、非环曲面、非球面环曲面);根据实施例,在由递增表面和递减表面组成的清单内选择复合表面。

协调标准iso13666:2012(“对齐参考标记:制造商提供的用于建立镜片或镜片毛坯的水平对齐、或重新建立其他参考点的永久性标记”)与iso8990-2(“永久性标记:镜片必须提供至少以下永久性标记:包括与经过配镜十字或棱镜参考点的竖直平面等距的且彼此相距34mm的两个标记的对齐参考标记”)已经强制性要求在渐变镜片上具有“微标记”、又称为“对齐参考标记”。通常还在复合表面上、例如在镜片的前表面上制作以相同方式定义的微标记,前表面包括渐变前表面或回归前表面。

“临时标记”也可以应用在镜片的两个表面中的至少一个上,指示镜片上的控制点(参考点)的位置,例如,针对视远的控制点、针对视近的控制点、棱镜参考点和配镜十字。这里认为棱镜参考点prp在将微标记连接的直线段的中点。如果没有临时标记或者其已经被清除,技术人员始终可以通过使用安装图纸和永久性微标记在镜片上定位这些控制点。类似地,在半成品镜片毛坯上,标准iso10322-2要求应用微标记。因此,可以与如上所述的参考一样良好地确定半成品镜片毛坯的非球面表面的中心。

图3示出了渐变多焦点眼科镜片30的视野区;其中所述镜片包括位于镜片的上部的视远区32、位于镜片的下部的视近区36和位于视远区32与视近区36之间的视中区34。子午线被称为38。

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已经定义了多个指标/数据并且这些定义在图4至图6中进行了展示。

在图4和图5的背景中,表示了渐变多焦点眼科镜片的同一实例的敏锐度丧失等值线图。

在图6的背景中,表示了渐变多焦点眼科镜片的同一实例的结果散光模数等值线图。

敏锐度丧失等值线示出了敏锐度丧失值acu(α,β)在(α,β)域上的变化,敏锐度丧失值以logmar来表示。

根据以下方程来定义敏锐度丧失值acu(α,β):

acu(α,β)=-log(ac%(α,β)/100);

ac%(α,β)是根据平均屈光力ppo(α,β)以及结果散光模数asr(α,β)两者定义的敏锐度函数,其中:

·定义了平均屈光力差函数p(α,β),其中:

p(α,β)=ppo(α,β)-ppo(α,β_α_mer);

β_α_mer是在降低角α下,在子午线上的方位角β的值ml(α,β);

·如果p(α,β)≥0,则ac%(α,β)根据以下方程来定义:

ac%(α,β)={100-63×p(α,β)-44.3×asr(α,β)+7.2×p(α,β)2+19.5×p(α,β)×asr(α,β)+asr(α,β)2}

·如果p(α,β)<0,则ac%(α,β)根据以下方程来定义:

ac%(α,β)=100-44.3×asr(α,β)+asr(α,β)2

在以下文件中可以发现此类敏锐度丧失定义的书目参考:fauquier,c.等人的屈光力误差和散光的结合对视觉敏锐度的影响(influenceofcombinedpowererrorandastigmatismonvisualacuity),视觉科学及其应用,osa技术文摘系列,华盛顿特区:美国光学学会(1995):151-4。

在图4和图5的背景中绘制了示例性镜片的敏锐度丧失值acu(α,β),并且曲线指等敏锐度丧失值,其中在具有不同敏锐度丧失值的相邻曲线之间存在0.1logmar的增量。

图4示出了如何计算指标lacusub60_85(0.1);lacusub60_85(0.1)是在敏锐度丧失值等于0.1logmar的两条中央相邻曲线之间的区的角范围(以度2为单位),所述角范围是针对等于或大于α60%的降低角α(即,针对α≥α60%)且针对等于或小于α85%的降低角α(即,针对α≤α85%)来计算的。

α85%被定义为使配戴者在子午线上感知到85%处方下加光的降低角。在本发明的范围中,子午线的使配戴者感知到85%处方下加光的降低角被定义为平均屈光力ppo(α85%)满足以下方程的降低角α:

ppo(α85%)=ppo(fvgd)+0.85×addp,

并且其中,ppo(fvgd)是根据视远注视方向fvgd的平均屈光力。

针对α60%(是子午线的使配戴者感知到60%处方下加光的降低角)使用了类似定义,所述降低角对应于平均屈光力ppo(α60%)满足以下方程的降低角α:

ppo(α60%)=ppo(fvgd)+0.60×addp。

α100%被定义为与最小正α角相对应的降低角,所述最小正角在以下之间:

o所述配戴者在所述子午线上感知到100%处方下加光的降低角,

o所述子午线上的平均屈光力为最大ppomax(αml,βml)时的降低角;

在进一步引用的实例中,α100%是子午线的使配戴者感知到100%处方下加光的降低角,所述降低角对应于平均屈光力ppo(α100%)满足以下方程的降低角α:

ppo(α100%)=ppo(fvgd)+addp。

如果子午线的降低角不满足上一个方程,则α100%是子午线上的平均屈光力为最大ppomax(αml,βml)的降低角。

图5示出了如何计算指标lacusub60_85(0.2);lacusub60_85(0.2)是在敏锐度丧失值等于0.2logmar的两条中央相邻曲线之间的区的角范围(以度2为单位),所述角范围是针对等于或大于α60%的降低角α(即,针对α≥α60%)且针对等于或小于α85%的降低角α(即,针对α≤α85%)来计算的。

图6示出了如何计算peaksmean值,在图6的背景中绘制了示例性镜片的结果散光模数值,并且曲线指示等结果散光模数值,其中在具有不同结果散光模数值的相邻曲线之间存在0.25屈光度的增量。表示了被称为cir的圆,所述圆以(α,β)=(12,0)为中心并且其半径等于35度。peaksmean是等于[asrmax(αl,βl)+asrmax(αr,βr)]/2的平均最大结果散光模数(以屈光度为单位),其中asrmax(αl,βl)是子午线一侧(左侧)的最大结果散光模数,并且asrmax(αr,βr)是子午线另一侧(右侧)的最大结果散光模数,两个模数是在圆cir内确定的。

图7示出了根据美国专利us-a-6,318,859的物体接近度proxo随用于定义艾格玛函数的降低角α而变的变化。

本发明的范围内所使用的艾格玛函数是由于以下数据定义的,其中针对降低角α给出了物体接近度值:

实例:

用于近视眼且老花眼配戴者的、具有等于或小于负1屈光度的处方视远平均屈光力的渐变多焦点眼科镜片:

图8至图11示出了根据现有技术的用于近视眼且老花眼配戴者的渐变多焦点眼科镜片(下文被称为“pa_镜片_近视眼”)的光学特征。

图12至图1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用于近视眼且老花眼配戴者的渐变多焦点眼科镜片(下文被称为“inv_镜片_近视眼”)的光学特征。

所述两种渐变多焦点眼科镜片已经被设计成满足以下处方特征:

-处方球镜度sphp=-4屈光度

-处方散光值cylp=0屈光度

-处方轴位axisp=0°

-处方下加光addp=2屈光度

图8和图12分别表示现有技术的渐变多焦点眼科镜片和根据本发明的渐变多焦点眼科镜片的沿着子午线随降低角α而变的平均屈光力再分配特征曲线ppo。指示了与α60%、α85%、以及α100%相对应的降低角。

图9和图13分别表示现有技术的渐变多焦点眼科镜片和根据本发明的渐变多焦点眼科镜片在(α,β)域上的平均屈光力再分配ppo。曲线指示等平均屈光力值,其中在具有不同结果散光模数值的相邻曲线之间存在0.25屈光度的增量。

图10和图14分别表示现有技术的渐变多焦点眼科镜片和根据本发明的渐变多焦点眼科镜片在(α,β)域上的结果散光模数再分配asr。曲线指示等结果散光模数,其中在具有不同结果散光模数值的相邻曲线之间存在0.25屈光度的增量。

图11和图15分别表示现有技术的渐变多焦点眼科镜片和根据本发明的渐变多焦点眼科镜片在(α,β)域上的敏锐度丧失值再分配acu。曲线指示等敏锐度丧失值,其中在具有不同结果散光模数值的相邻曲线之间存在0.1logmar的增量。

已经针对所述两种渐变多焦点眼科镜片计算了上文限定的指标。报告以下结果:

以度2.d来表示lacusub60_85(0.1).addp以及lacusub60_85(0.2).addp。

用于正视眼且老花眼配戴者的渐变多焦点眼科镜片、具有大于负1屈光度且小于正1屈光度的处方视远平均屈光力的渐变多焦点眼科镜片:

图16至图19给出了根据现有技术的用于正视眼且老花眼配戴者的渐变多焦点眼科镜片(下文被称为“pa_镜片_em”)的光学特征。

图20至图23给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用于正视眼且老花眼配戴者的第一渐变多焦点眼科镜片(下文被称为“inv_镜片_em1”)的光学特征。

图32至图34给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用于正视眼且老花眼配戴者的第二渐变多焦点眼科镜片(下文被称为“inv_镜片_em2”)的光学特征。

所述三种渐变多焦点眼科镜片已经被设计成满足以下处方特征:

-处方球镜度sphp=0屈光度

-处方散光值cylp=0屈光度

-处方轴位axisp=0°

-处方下加光addp=2屈光度

图16、图20和图32分别表示现有技术的渐变多焦点眼科镜片和根据本发明的渐变多焦点眼科镜片(被称为inv_镜片_em1和inv_镜片_em2)的沿着子午线随降低角α而变的平均屈光力再分配特征曲线ppo。上文关于图8和图12的注解转至当前附图。

图17、图21和图33分别表示对于现有技术的渐变多焦点眼科镜片和根据本发明的渐变多焦点眼科镜片(被称为inv_镜片_em1和inv_镜片_em2)在(α,β)域上的平均屈光力再分配ppo。上文关于图9和图13的注解转至当前附图。

图18、图22和图34分别表示现有技术的渐变多焦点眼科镜片和根据本发明的渐变多焦点眼科镜片(被称为inv_镜片_eml和inv_镜片_em2)在(α,β)域上的结果散光模数再分配asr。上文关于图10和图14的注解转至当前附图。

图19和图23分别表示现有技术的渐变多焦点眼科镜片和根据本发明的渐变多焦点眼科镜片(被称为inv_镜片_em1)在(α,β)域上的敏锐度丧失值再分配acu。上文关于图11和图15的注解转至当前附图。

已经针对所述两种渐变多焦点眼科镜片计算了上文限定的指标。报告以下结果:

用于远视眼且老花眼配戴者的、具有大于或等于正1屈光度的处方视远平均屈光力的渐变多焦点眼科镜片:

图24至图27给出了根据现有技术的用于远视眼且老花眼配戴者的渐变多焦点眼科镜片(下文被称为“pa_镜片_远视眼”)的光学特征。

图28至31给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用于远视眼且老花眼配戴者的渐变多焦点眼科镜片(下文被称为“inv_镜片_远视眼”)的光学特征。

所述两种渐变多焦点眼科镜片已经被设计成满足以下处方特征:

-处方球镜度sphp=+4屈光度

-处方散光值cylp=0屈光度

-处方轴位axisp=0°

-处方下加光addp=2屈光度

图24和图28分别表示现有技术的渐变多焦点眼科镜片和根据本发明的渐变多焦点眼科镜片的沿着子午线随降低角α而变的平均屈光力再分配特征曲线ppo。上文关于图8和图12的注解转至当前附图。

图25和图29分别表示现有技术的渐变多焦点眼科镜片和根据本发明的渐变多焦点眼科镜片在(α,β)域上的平均屈光力再分配ppo。上文关于图9和图13的注解转至当前附图。

图26和图30分别表示现有技术的渐变多焦点眼科镜片和根据本发明的渐变多焦点眼科镜片在(α,β)域上的结果散光模数再分配asr。上文关于图10和图14的注解转至当前附图。

图27和图31分别表示现有技术的渐变多焦点眼科镜片和根据本发明的渐变多焦点眼科镜片在(α,β)域上的敏锐度丧失值再分配acu。上文关于图11和图15的注解转至当前附图。

已经针对所述两种渐变多焦点眼科镜片计算了上文限定的指标。报告以下结果:

发明人完成的测试证明了所选的crit阈值以及可选地所选的lacusub60_85(0.1).addp和/或lacusub60_85(0.2).addp阈值适合于对老花眼配戴者提供渐变多焦点眼科镜片,就已知的现有技术的渐变多焦点眼科镜片而言提高了配戴者的视觉舒适度。

更确切地,发明人已经证明,满足根据本发明的crit的要求有利于处理渐变多焦点镜片的周边像差,即70cm范围内的视觉任务。还证明了,就动态视觉而言,即对于所述视觉任务而言,配戴者的舒适度相应地显著提高,并且对于70cm范围内的视觉任务的视觉满意度在全球配戴者的视觉舒适度和满意度中起非常重要的作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