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影镜头及投影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66340发布日期:2018-11-07 20:36阅读:24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投影镜头及投影仪。



背景技术:

近年来,搭载有液晶显示元件及DMD(Digital Micromirror Device,数字显微装置)等图像形成面板的投影仪广泛普及,且逐渐高性能化。尤其,伴随图像形成面板的分辨率提高,也期望投影光学系统的分辨性能的提高。

并且,考虑到提高到屏幕为止的距离设定的自由度或室内空间中的设置性,欲将实现了紧凑的结构、更高性能且更广角化的通用性高的投影光学系统搭载于投影仪的这一要求也逐渐变得强烈。

为了响应这种要求,提出了在包括多片透镜的第1光学系统中形成中间像,并且同样地在包括多片透镜的第2光学系统中再次成像的投影光学系统 (参考专利文献1、2)。

仅由通常的不生成中间像的光学系统构成的投影光学系统中,若欲缩短焦距而进行广角化,则导致放大侧的透镜变得过大。相对于此,在进行中间成像的方式的投影光学系统中,能够实现第2光学系统的后焦距的缩短化及第2光学系统的放大侧的透镜直径的缩小化,从而也适合于缩短焦距而进行广角化。

作为投影光学系统中装配反射镜的投影仪,提出有折弯光轴的背投影仪 (参考专利文献3)。在该背投影仪中,当组装包括会聚光学系统、反射镜、放大光学系统及将它们一体装配的透镜框体的投影镜头单元时,在调整反射镜的位置之后用粘结剂来固定反射镜。由此,即使未将透镜框体的反射镜保持部以高精度来加工,反射镜也以高精度固定。

以往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09/107553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6-330410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8-203540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课题

然而,专利文献1及2生成一次中间像,因而存在透镜总长度变长的弊端。因此,要求紧凑化的投影仪中不能直接使用如专利文献1、2那样的投影光学系统。

专利文献3通过在会聚光学系统与放大光学系统之间配设反射镜而折弯光轴从而实现紧凑。但是,仅仅简单地加入一个反射镜,例如虽然横向长度与折弯光轴相当的量变短,但纵向长度与折弯光轴相当的量变长,从而无法实现纵向上的紧凑。而且光轴与屏幕面不正交,因此需要用于折弯从投影镜头的前端透镜即前透镜射出的光线的反射镜。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实现了小型化并且能够以高精度组装,且能够缩短焦距而广角化的投影镜头及投影仪。

用于解决技术课题的手段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投影镜头具备第1光学系统、第1光轴折弯部件、第2光学系统、第2光轴折弯部件、第1保持部件、第2保持部件、第 1接合面、第2接合面及接合部。第1光轴折弯部件配设于第1光学系统及基于第1光学系统的成像面之间,且折弯光轴。第2光学系统将通过第1光学系统成像的像投影在投影面上。第2光轴折弯部件配设于第2光学系统,且折弯光轴。第1保持部件一体保持第1光学系统及第1光轴折弯部件。第2保持部件一体保持第2光学系统及第2光轴折弯部件。第1接合面与第1光学系统的射出侧的光轴交叉且形成于第1保持部件。第2接合面与第2光学系统的入射侧的光轴交叉且形成于第2保持部件。接合部构成为以贴合了第1接合面及第 2接合面的状态能够使第1保持部件及第2保持部件中的至少一方相对于另一方向两个接合面方向位移及绕光轴旋转。接合部通过第1光学系统的射出侧与第2光学系统的入射侧的光轴对齐而形成U字状光路。

接合部优选具有螺纹孔、安装孔及固定螺丝。螺纹孔设置于第1保持部件及第2保持部件中的一方。固定螺丝设置于第1保持部件及第2保持部件中的另一方。固定螺丝从安装孔插入而紧固于螺纹孔,且以使第1接合面及第2接合面紧贴的状态固定第1保持部件及第2保持部件。接合部在安装孔与固定螺丝之间的间隙内,使第1保持部件及第2保持部件向两个接合面方向相对位移及绕光轴旋转。

接合部优选具有中间部件、第1固定螺丝及第2固定螺丝。中间部件在第 1接合面与第2接合面之间,使第1保持部件及第2保持部件向两个接合面方向相对位移及绕光轴旋转。第1固定螺丝在第1接合面与中间部件之间进行位移及绕光轴旋转中的一方而在第1接合面上固定中间部件。第2固定螺丝在中间部件与第2接合面之间进行位移及绕光轴旋转中的另一方而将中间部件固定在第2接合面上。

接合部优选具有中间卡口,第2保持部件优选以装卸自如的方式安装于中间卡口。中间卡口与第1接合面紧贴,且具有第2接合面。

本发明的投影仪具备:图像形成面板,显示图像;光源,照明图像形成面板;及上述投影镜头,将来自由光源照明的图像形成面板的照明光向投影面投影。

并且,投影镜头优选以装卸自如的方式安装于投影仪主体。

图像形成面板优选以图像形成面板的中心相对于第1光学系统的光轴反而位移的方式配设。并且,图像形成面板优选以图像形成面板的中心相对于第1 光学系统的光轴向通过第1光轴折弯部件折弯的光轴方向位移的方式配设。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实现了小型化并且能够以高精度组装,且能够缩短焦距而广角化的投影镜头及投影仪。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投影镜头的纵剖视图。

图2是表示在第1保持部件中安装第2保持部件的状态的纵剖视图。

图3是图1中的沿III-III的剖视图。

图4是表示将投影镜头安装在投影仪主体中的投影仪的立体图。

图5是比较表示本发明的投影仪及以往的投影仪的投影画面及设置状态的示意图。

图6是分解表示使用了中间部件的第2实施方式的投影镜头的接合部周边的纵剖视图。

图7是表示使用了中间卡口的第3实施方式的投影镜头的接合部周边的纵剖视图。

图8是表示第3实施方式中的第2保持部件及第3保持部件的更换的立体图。

图9是表示使用了微调螺丝的第4实施方式的接合部周边的横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1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投影镜头10具备第1光学系统11、第2光学系统12、作为第1光轴折弯部件的第1反射镜13、作为第2光轴折弯部件的第2反射镜14、第1保持部件15、第2保持部件16、第1接合面17、第2接合面18及接合部19。

第1光学系统11由第1透镜21及第2透镜22构成。为了简化图示,将这些第1透镜21及第2透镜22以单体的透镜来表示,但实际上由多个透镜组构成。第1光学系统11将图像形成面板67的图像作为中间像来成像于成像面 23。

第1反射镜13配设于第1光学系统11与基于第1光学系统11的中间像的成像面23之间。第1反射镜13将第1光学系统的光轴CL1折弯90°而反射投影光。

第1保持部件15一体保持第1光学系统11及第1反射镜13。第1保持部件15具有第1主体部24、安装筒25、第1透镜框26及第2透镜框27。第1 主体部24由大致长方体状的角筒构成。第1主体部24的下板24a的一侧角部被斜向剪切而形成斜面部24b。在斜面部24b的内侧面固定有第1反射镜。

在与斜面部24b相对的入口侧的正面板24c形成有第1光学系统11的第1 安装孔24d。在该第1安装孔24d通过固定螺丝28、29安装有安装筒25、第1 透镜框26、第2透镜框27。各固定螺丝28、29在第1安装孔24d的孔缘部沿周向例如以120°间距配设。在本实施方式中,以后说明的其他固定螺丝也以相同的方式在孔缘部沿周向例如以120°间距配设。固定螺丝为1颗以上即可。并且,代替固定螺丝28、29等或除此以外,还可以使用粘结剂来固定两者。在第1保持部件15的第1主体部24的上板24e中形成有第2安装孔24f。

第2光学系统12由第3透镜35、第4透镜36、第5透镜37及第6透镜3 8构成。为了简化图示,将第4透镜36~第6透镜38以单体的透镜来表示,但实际上由多个透镜组构成。第2光学系统12通过第1光学系统11放大成像于成像面23的中间像,并投影在投影对象物即例如屏幕39上。另外,第1光学系统11及第2光学系统12例如在日本专利申请2015-035085、日本专利申请2015-045989等“投射用光学系统及投射式显示装置”中已详细说明,能够将其中所记载的光学系统用作第1光学系统11及第2光学系统12。根据这些投射用光学系统及投射式显示装置,能够获得广角且各像差得到良好校正的具有高投影性能的光学系统。

第2反射镜14配设于第2光学系统12的第3透镜35与第4透镜36之间。第2反射镜14将第2光学系统12的光轴CL2折弯90°而反射投影光。

第2保持部件16一体保持第2光学系统12及第2反射镜14。第2保持部件16具有第2主体部40、安装板41、第3透镜框42、第4透镜框43及第5 透镜框44。第2主体部40由大致长方体状的角筒构成。第2主体部40的上板 40a的一侧角部被斜向剪切而形成斜面部40b。在斜面部40b的内侧面固定有第2反射镜14。

在铅垂方向上,与斜面部40b相对的下侧的下板40c中形成有第3安装孔 40d。在该第3安装孔40d从铅垂下方插入第3透镜框42的射出侧端面。在第 3透镜框42的射出侧端面形成有凸缘42a。通过固定螺丝46固定该凸缘42a及下板40c。

在与斜面部40b水平方向上相对的正面端面延伸设置有凸缘40e。在该凸缘40e中通过固定螺丝47固定有安装板41。安装板41具有安装孔41a。在安装孔41a插入保持第6透镜38的第5透镜框44。第5透镜框44通过固定螺丝 48固定在安装板41上。在第5透镜框44的入射侧端部外嵌有第4透镜框43 且以沿第2光学系统12的射出侧的光轴CL2O方向移动自如的方式安装。

如图2所示,以与第1光学系统11的射出侧的光轴CL1O正交的方式在第1保持部件15的上板24e中形成有第1接合面17。并且,以与第2光学系统12的入射侧的光轴CL2I正交的方式在第2保持部件16的第3透镜框42的凸缘42a中形成有第2接合面18。

第1保持部件15、第2保持部件16单独组装。而且,若结束第1光学系统11的组装,则第1光学系统11的入射侧的光轴CL1I被第1反射镜13反射而90°折弯,从而成为射出侧的光轴CL1O。并且,第1接合面17相对于第1 光学系统11的射出侧的光轴CL1O正交。同样地,若结束第2光学系统12的组装,则第2光学系统12的入射侧的光轴CL2I被第2反射镜14反射而90°折弯,从而成为射出侧的光轴CL2O。并且,第2接合面18相对于第2光学系统 12的入射侧的光轴CL2I正交。另外,第1接合面17相对于光轴CL1O正交,且第2接合面18相对于光轴CL2I正交,但代替正交,也可以相对于各光轴C L1O、CL2I以一定角度交叉。

如图1所示,第1保持部件15、第2保持部件16以使第1接合面17与第 2接合面18紧贴的状态通过接合部19装配。接合部19构成为以贴合了第1接合面17及第2接合面18的状态能够使第1保持部件15及第2保持部件16中的至少一方相对于另一方向两个接合面17、18方向位移及绕光轴CL1O旋转。由此,第1光学系统11的射出侧的光轴CL1O与第2光学系统12的入射侧的光轴CL2I对齐。而且,相对于已对齐的光轴CL1O、CL2I,由第1光学系统11的入射侧的光轴CL1I及第2光学系统12的射出侧的光轴CL2O形成 U字状光路。

如图3所示,接合部19具有螺纹孔56、螺丝安装孔57及固定螺丝58。螺纹孔56设置于第1保持部件15及第2保持部件16中的一方。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保持部件15中螺纹孔56例如以120°间距设置于第2安装孔24f的周缘部。螺丝安装孔57设置于第1保持部件15及所述第2保持部件16中的另一方。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2保持部件16中设置有螺丝安装孔57。固定螺丝58从螺丝安装孔57插入而紧固于螺纹孔56,且以紧贴第1接合面17及第2接合面18的状态将第1保持部件15固定在第2保持部件16上。

螺丝安装孔57形成为直径大于固定螺丝58的直径,在两者之间形成有间隙。在该间隙内,能够使第1保持部件15及第2保持部件16向两个接合面方向相对位移及绕光轴旋转。因此,相对于第1保持部件15使第2保持部件16 向第1光学系统11的入射侧的光轴CL1I方向(以下,称为X轴方向)及在第 1接合面17的面内与X轴正交的方向(称为Y轴方向)移动(在XY面上移动),使第1光学系统11的射出侧的光轴CL1O与第2光学系统12的入射侧的光轴CL2I在与XY面正交的Z轴方向上一致。并且,除了向XY方向的位移以外,还可以通过使第1保持部件15及第2保持部件16中的一方相对于另一方绕Z轴旋转,使第1光学系统11的入射侧的光轴CL1I与第2光学系统1 2的射出侧的光轴CL2O一致。这些微调在如下状态下进行,即,拧松固定螺丝58,第1保持部件15与第2保持部件16能够相对移动,并且施加有不轻易移动的程度的摩擦力。若结束光轴对齐,则固定螺丝58被完全紧固而第1保持部件15与第2保持部件16成为一体。

当进行光轴对齐时,如图4所示,在后述的投影仪主体60及以与该投影仪主体60相同的方式构成的光轴对齐用测试机或专用投影设备中设置投影镜头10。在进行设置时,通过周知结构的卡口61(参考图1)而投影镜头10以装卸自如的方式安装于投影仪主体60。而且,在图像形成面板67上显示矩形框或由其他任意图案构成的图案图像。显示在图像形成面板67上的图案图像通过投影镜头10投影在屏幕39上。观察该投影的图案图像的例如相对于矩形框的水平线及垂直线的离基准位置的偏移量,向消除这些倾斜的方向将第2保持部件16相对于第1保持部件15沿X轴方向及Y轴方向进行位移。由此,进行X轴及Y轴方向的光轴对齐。并且,观察投影到屏幕39上的矩形框,当矩形框旋转或变形为梯形状时,将第2保持部件16绕光轴旋转到矩形框的旋转及变形消失的位置。由此,结束绕光轴的调整。

可以在绕光轴旋转调整第2保持部件16之后,在XY面内位移第2保持部件16来进行光轴对齐,并且也可以同时进行XY面内位移及绕光轴旋转来进行光轴对齐。该光轴对齐除了在产品的最终阶段进行以外,还可以通过购入产品后的用户来进行。

如以上,将第1保持部件15及第2保持部件16以贴合了第1接合面17 及第2接合面18的状态通过接合部19来接合,由此组装具有U字状光路的投影镜头10。

如图4所示,投影镜头10经由卡口61(参考图1)以装卸自如的方式安装于投影仪主体60,从而构成投影仪62。投影仪主体60在大致呈长方体的箱体65中容纳有光源66、图像形成面板67及控制部68。

图像形成面板67使用透射型液晶面板。光源66设置于图像形成面板67 的背面即以图像形成面板67为基准设置于投影镜头10的另一侧。光源66使用同时发射RGB这三原色的LED,且照明图像形成面板67。另外,代替LE D,也可以使用发射白色光的氙气灯、卤素灯及超高压水银灯。投影镜头10将来自由光源66照明的图像形成面板67的照明光投影在投影面例如屏幕39。

控制部68点亮光源66,并且在图像形成面67a上显示RGB三原色的图像。此外控制部68还进行以下处理。例如,当在投影镜头10中加设电动控制功能时,若接收变焦转盘71的操作信号,则调节投影到屏幕39上的图像的大小。若接收对焦转盘73的操作信号,则使投影镜头10的调焦机构(未图示) 工作,以调节投影到屏幕39上的图像的焦点。

如图1所示,图像相对于投影镜头10的光轴CL2O在上侧投影在屏幕39 上。图像形成面板67的中心相对于投影镜头10的光轴CL1I,在与偏离所投影的像(屏幕39的投影面)的中央位置的方向相反的方向即投影镜头10的第1 光学系统11的射出侧光轴CL1O的方向上,向下侧位移而被固定。

当使用时,如图5(A)所示,对在投影仪62的背面侧设置于上侧的屏幕 39,通过投影镜头10,能够放大投影图像形成面板67(参考图1)的图像。

图5(B)表示第1的以往类型的投影仪101。该投影仪101具有经由1个反射镜向投影仪101的背面侧投影的V字状光路。与该投影仪101相比,在本发明的投影镜头10中,能够使透镜位移,因此能够以固定了投影仪62的状态改变投影位置。而且,如图1所示,当位移比S为0.5时,如图5(A)所示,能够使投影镜头10的第2光学系统12的射出侧的光轴CL2O与投影图像的下边一致。另外,当将从光轴至图像形成面板67的中心的距离设为Y,将图像形成面板67的位移方向上的图像形成面板67的长度设为H时,距离Y除以长度H来求出位移比S。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将投影镜头10的射出侧的光轴CL2O与投影图像的下边的间隙设为“0”。相对于此,如图5(B)所示,在第1的以往类型的投影仪101中,无法将投影图像与投影镜头的间隙设为“0”。因此,在第1的以往类型的投影仪101中必定需要间隙L1。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将间隙设为“0”,无需确保设置长度量的空间,设置自由度变高,并且在设置空间上变得有利。另外,透镜位移除了铅垂方向以外还可以向水平方向进行。

图5(C)表示具有光路不会弯曲的I字状光路的第2的以往类型的投影仪 102。在该投影仪102中,投影距离+投影仪102的设置长度量的设置空间变长至长度L2。在本实施方式的投影仪62中,如图5(A)所示,能够在投影仪6 2的设置长度L3的设置空间进行投影。因此,与第2的以往类型的投影仪102 相比,能够将设置空间缩小与其相当的量,从而设置自由度也变高。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经由卡口61将投影镜头10以装卸自如的方式安装于投影仪主体60,但代替卡口61,还可以将第1光学系统11 直接固定于投影仪主体60。

[第2实施方式]

在第1实施方式中,利用设置有第2保持部件16的螺丝安装孔57与紧固于第1保持部件15的固定螺丝58之间的间隙,使第2保持部件16相对于第1 保持部件15而在XY面上位移,且绕光轴(Z轴)旋转。相对于此,在图6所示的第2实施方式中,设置中间部件80、第1固定螺丝81及第2固定螺丝82 而构成接合部83。该接合部83经由中间部件80分开进行XY面上的位移调整及绕光轴的调整。另外,对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构成部件标注相同的符号,并省略重复说明。

中间部件80设置于第1接合面17与第2接合面18之间,且在第1保持部件15与中间部件80之间通过第1固定螺丝81进行XY面上的位移。并且,在中间部件80与第2保持部件16之间通过第2固定螺丝82进行绕光轴的调整。因此,在第1保持部件15与中间部件80之间设置有XY面内的位移调整用间隙。并且,在中间部件80与第2保持部件16之间设置有绕光轴的调整用间隙。

中间部件80在外周缘部沿周向例如以120°间距设置有螺丝安装孔84。在第1接合面17与螺丝安装孔84对应的位置形成有螺纹孔56。通过第1固定螺丝81插入于螺丝安装孔84而紧固于螺纹孔56,中间部件80安装于第1保持部件15。在第1固定螺丝81与螺丝安装孔84之间设置有间隙,在该间隙范围内,通过使中间部件80在XY面上位移,进行XY面方向上的光轴对齐。在结束光轴对齐之后,第1固定螺丝81被紧固,而中间部件80固定于第1保持部件15。

在中间部件80的上表面形成有第2接合面18接触的中间接合面80a。在中间接合面80a的外周缘部与第2保持部件16的螺丝安装孔57对应的位置形成有螺纹孔85。通过第2固定螺丝82插入于第2保持部件16的螺丝安装孔5 7而紧固于螺纹孔85,第2保持部件16安装于中间部件80。在螺丝安装孔57 与第2固定螺丝82之间设置有间隙,在该间隙范围内,通过第2保持部件绕Z 轴旋转,进行绕Z轴的光轴对齐。在结束光轴对齐之后,第2固定螺丝82被紧固,而第2保持部件16固定于中间部件80。

[第3实施方式]

在图7所示的第3实施方式中,代替第2实施方式的中间部件80,设置有中间卡口86。中间卡口86具有周知的卡口结构,并且以装卸自如的方式进行中间卡口86与第2保持部件16的接合。中间卡口86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在下面具备第2接合面18。第1保持部件15具有第1接合面17,通过固定螺丝 58紧固于螺纹孔56而中间卡口86固定于第1保持部件15。

在中间卡口86中安装有第2保持部件16的状态下,以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方式,在第2接合面18上紧贴第1保持部件15的第1接合面17。之后,使第2保持部件16相对于第1保持部件15相对移动,进行XY面上的位移及绕Z轴的旋转,从而第1保持部件15的第1光学系统的射出侧的光轴CL1O 与第2保持部件16的第2光学系统的入射侧的光轴CL2I的光轴对齐。若光轴对齐结束,则插入于螺丝安装孔57的固定螺丝58紧固于螺纹孔56而中间卡口86固定于第1保持部件15。

当使用时,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通过在投影仪主体60的卡口61中设置第1保持部件15,组装投影仪。当改变投影镜头的投影距离及投影视角时,如图8所示,从中间卡口86拆卸第2保持部件16,例如能够将具有投影焦距不同的第3光学系统的第3保持部件87设置于中间卡口。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通过仅将具有第2光学系统12的第2保持部件16更换为第3保持部件8 7,能够轻松地改变投影距离及投影视角。并且,中间卡口86以光轴对齐的方式安装于第1保持部件15,因此当设置新的其他保持第3光学系统的第3保持部件87时,无需重新进行光轴对齐而节省工夫。另外,根据需要,可以对第3 保持部件87,使中间卡口86相对于第1保持部件15进行XY面内位移及绕Z 轴旋转,以再调整光轴对齐。

另外,在第3实施方式中,以装卸自如的方式进行中间卡口86与第2保持部件16的接合,但也可以以装卸自如的方式进行中间卡口86与第1保持部件15的接合。在该情况下,在中间卡口86与第2保持部件16之间进行光轴对齐。

[第4实施方式]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关于用于微调的XY面上的位移及绕Z轴的旋转,将第2保持部件16直接移动例如以手持的方式移动。相对于此,在图9所示的第4实施方式中,使用微调螺丝91、92、93来使第2保持部件16相对于第 1保持部件15稍微位移或旋转。微调螺丝91~93紧固于托座94。通过旋转这些微调螺丝91~93而使微调螺丝91~93相对于托座94进退,从而能够实现位移及旋转。另外,位移及旋转用微调螺丝91~93的数量及设置位置可以适当变更。并且,除了微调螺丝91~93及托座94以外,虽然省略图示,但还可使用能够使第1保持部件15与第2保持部件16相对移动的例如齿轮机构或连杆机构。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图像形成面板67使用了透射型液晶面板,但也可以使用反射型液晶面板。在该情况下,在图像形成面板67的正面侧设置光源66并同时照射RGB三原色的照射光。并且,在使用作为图像形成面板67 的DMD时,将光源66设置于图像形成面板67的正面侧,并使其与DMD的三原色图像的形成时刻同步,而使RGB三原色的LED分时发光。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以将投影仪62设置在桌子上的状态进行了说明,但在悬挂于天花板等而使用时也能够适用本发明。并且,以向屏幕39投影像的例子来进行了说明,但投影面并不限定于屏幕39,也能够用作对各种投影面投影的投影仪。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使用第1反射镜13及第2反射镜14来形成了U字状光路,但也可以去掉第1反射镜13或第2反射镜14中任一个而对设成L字状光路的投影镜头中适用本发明的第1接合面17、第2接合面18及接合部19。在该情况下,也能够实现小型化并且以高精度组装,且能够提供可缩短焦距来而广角化的投影镜头及投影仪。

符号说明

10-投影镜头,11-第1光学系统,12-第2光学系统,13-第1反射镜,14- 第2反射镜,15-第1保持部件,16-第2保持部件,17-第1接合面,18-第2接合面,19-接合部,21-第1透镜,22-第2透镜,23-成像面,24-第1主体部,2 4a-下板,24b-斜面部,24c-正面板,24d-第1安装孔,24e-上板,24f-第2安装孔,25-安装筒,26-第1透镜框,27-第2透镜框,28、29-固定螺丝,35-第3 透镜,36-第4透镜,37-第5透镜,38-第6透镜,39-屏幕,40-第2主体部,4 0a-上板,40b-斜面部,40c-下板,40d-第3安装孔,40e-凸缘,41-安装板,41 a-安装孔,42-第3透镜框,42a-凸缘,43-第4透镜框,44-第5透镜框,46、4 7、48-固定螺丝,56-螺纹孔,57-螺丝安装孔,58-固定螺丝,60-投影仪主体, 61-卡口,62-投影仪,65-箱体,66-光源,67-图像形成面板,67a-图像形成面,68-控制部,71-变焦转盘,73-对焦转盘,80-中间部件,80a-中间接合面, 81-第1固定螺丝,82-第2固定螺丝,83-接合部,84-螺丝安装孔,85-螺纹孔,86-中间卡口,87-第3保持部件,91、92、93-微调螺丝,94-托座,101、1 02-投影仪,CL1、CL1I、CL1O、CL2、CL2I、CL2O-光轴,L1-间隙,S-位移比,Y-距离。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