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测装置的目镜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83041发布日期:2018-10-16 20:46阅读:39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有关于一种用于观测装置的目镜结构,特别是指一种可以使目镜罩上下作动并固定于多个不同位置的目镜结构。



背景技术:

传统上用于观测装置(例如测距仪、双筒望远镜或单筒望远镜等)的目镜结构为了让用户能调整双眼到目镜之间的距离,于是将眼罩设计为可以向外翻动的结构,藉由将眼罩外翻之后,使用者即可缩短双眼到目镜之间的距离,然而这样的设计却也容易缩短眼罩的使用寿命,同时对于眼罩的材质要求也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观测装置的眼罩的上述缺陷,提供一观测装置的目镜结构,该目镜结构使得眼罩可以相对于本体作动,从而能调整双眼到目镜之间的距离。

本发明为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观测装置的目镜结构的一较佳实施例包括第一组件、第二组件以及本体,该第一组件包括至少一沟体以及复数个第一限位机构,该第二组件包括至少一固定件以及复数个第二限位机构,该第一组件以及该第二组件安装于该本体,且该本体内部设有一目镜,其中,该固定件可滑动地穿设于该沟体,这些第一限位机构以及这些第二限位机构可直接或间接地互相对应,该第一组件以及该第二组件可相对于彼此转动与定位。

在另一实施例中,其中该第一组件为眼罩外环,该第二组件为眼罩内环,该眼罩内环连接于该本体,该眼罩外环套设于该眼罩内环的外侧,该固定件固定于该眼罩内环的外周面,该沟体形成于该眼罩外环的壁上,当该固定件滑动于该沟体中时,会带动该眼罩外环沿着轴向相对于该本体移动。

在另一实施例中,其中该第一组件为眼罩内环,该第二组件为眼罩外环,该眼罩内环连接于该本体,该眼罩外环套设于该眼罩内环的外侧,该固定件固定于该眼罩外环的内周面,该沟体形成于该眼罩内环的壁上,当该固定件滑动于该沟体中时,会带动该眼罩外环沿着轴向相对于该本体移动。

在另一实施例中,其中该第一限位机构为复数个限位槽或第一组磁吸组件,该第二限位机构为复数个止动件或第二组磁吸组件,这些限位槽或该第一组磁吸组件形成于该眼罩外环的内周面而作为复数个定位点,这些止动件或该第二组磁吸组件设置于该眼罩内环的外周面,其中,这些止动件或该第二组磁吸组件中的其中一个可卡合或磁吸于这些限位槽或该第一组磁吸组件中的其中一个,以将该眼罩外环相对于该本体定位于这些定位点中的其中一个。

在另一实施例中,其中该第一限位机构为复数个止动件或第二组磁吸组件,该第二限位机构为复数个限位槽或第一组磁吸组件,这些限位槽或该第一组磁吸组件形成于该眼罩内环的外周面而作为复数个定位点,这些止动件或该第二组磁吸组件设置于该眼罩外环的内周面,其中,这些止动件或该第二组磁吸组件中的其中一个可卡合或磁吸于这些限位槽或该第一组磁吸组件中的其中一个,以将该眼罩外环相对于该本体定位于这些定位点中的其中一个。

在另一实施例中,其中该止动件比该眼罩外环与该眼罩内环更软,且该止动件的硬度在邵氏硬度值为50°~80°之间。

在另一实施例中,其中包括该止动件的该第二组件更包括至少一槽体,该止动件设置于该槽体中。

在另一实施例中,其中这些限位槽分别为第一限位槽、第二限位槽、一第三限位槽以及一第四限位槽,该第一组磁吸组件分别为第一磁吸组件、第二磁吸组件、一第三磁吸组件以及一第四磁吸组件;当该第一限位机构包括该第一限位槽、该第二限位槽、该第三限位槽以及该第四限位槽或该第一磁吸组件、该第二磁吸组件、该第三磁吸组件以及该第四磁吸组件时,该第一限位槽与该第二限位槽或该第一磁吸组件与该第二磁吸组件之间的距离为该第一组件总高度的23%~28%。

在另一实施例中,其中当该第一限位机构包括该第一限位槽、该第二限位槽、该第三限位槽以及该第四限位槽或该第一磁吸组件、该第二磁吸组件、该第三磁吸组件以及该第四磁吸组件时,该第二限位槽与该第三限位槽或该第二磁吸组件与该第三磁吸组件之间的距离为该第一组件总高度的15%~20%。

在另一实施例中,其中当该第一限位机构包括该第一限位槽、该第二限位槽、该第三限位槽以及该第四限位槽或该第一磁吸组件、该第二磁吸组件、该第三磁吸组件以及该第四磁吸组件时,该第三限位槽与该第四限位槽或该第三磁吸组件与该第四磁吸组件之间的距离为该第一组件总高度的15%~20%。

实施本发明的观测装置的目镜结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该目镜结构透过仿真螺纹旋合的方式使得眼罩可以相对于本体作动,从而能调整双眼到目镜之间的距离,除此之外,并于目镜结构中加入有凹凸配合的设计,使眼罩可以相对于本体固定于多个不同位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观测装置的目镜结构其中一实施例的结构剖视图。

图2是图1中的眼罩内环的结构图。

图3a是图1中的止动件的前视图。

图3b是图1中的止动件的右侧视图。

图4是图1中的眼罩外环的结构图。

图5是图4中的眼罩外环的结构剖视图。

图6a是图1中的眼罩外环于基准位置时的外观示意图。

图6b是图1中的眼罩外环于第一位置时的外观示意图。

图6c是图1中的眼罩外环于第二位置时的外观示意图。

图6d是图1中的眼罩外环于第三位置时的外观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观测装置的目镜结构其中一实施例目镜结构1包括本体(未绘示)、眼罩外环20以及眼罩内环30,其中,转动眼罩外环20可带动眼罩外环20沿着轴向相对于该本体以及眼罩内环30移动,与此同时,眼罩外环20更可沿着轴向定位于复数个不同的位置。以下详细说明这些组件的组装:

请参阅图1,图1描述目镜结构1组装完成时的结构,于本实施例中,该本体可为观测装置(例如测距仪、双筒望远镜或单筒望远镜等)的本体,该本体内部可设置有一目镜光学系统,眼罩内环30连接于该本体靠近该目镜组的一端,而眼罩外环20则可转动地套设于眼罩内环30的外侧。

请同时参阅图1、2,图2描述眼罩内环30的结构,眼罩内环30上形成至少一贯孔32以及至少一槽体34,且如图1所示,相对应于贯孔32的数量的三个固定件36等间距地设置于眼罩内环30的外侧,具体来说,固定件36可为一固定螺丝,并可螺设于贯孔32,另外,相对应于槽体34的数量的三个止动件38同样也等间距地设置于眼罩内环30的外侧,请再参阅图3a、3b,图3a、3b描述止动件38的其中一实施例的结构,具体来说,止动件38可为一o型条,并可设置于槽体34之中。

请参阅图1、4及5,图4及5描述眼罩外环20的结构,眼罩外环20包括至少一沟体26以及至少一组限位机构28,三个沟体26等间距地形成于眼罩外环20的壁上,如图1所示,当眼罩外环20套设于眼罩内环30的外侧时,固定件36则可滑动于沟体26中,且如图5所示,沟体26相对于眼罩外环20来说具有一斜度,且沟体26没有会令固定件36产生顿感的转折,因此当眼罩外环20转动时,将使得固定件36流畅地滑动于沟体26,并带动眼罩外环20沿着轴向相对于该本体以及眼罩内环30移动,除此之外,一组限位机构28可包括至少一个限位槽,于本实施例中,限位机构28包括四个限位槽28a~28d,由于这些限位槽28a~28d形成于眼罩外环20的内周壁上相对应于止动件38的移动轨迹上,当眼罩外环20沿着轴向相对于眼罩内环30移动时,藉由止动件38卡合于这些限位槽28a~28d的其中一个,将使得眼罩外环20可相对于该本体定位于四个位置中的某一位置。其中,每一组限位机构28以及与其相对应的止动件38将以等分的分隔角度设置,例如图1中,三组限位机构28以及与其相对应的三个止动件38为三等份设置,且其相邻两组之间的分隔角度为120°,同理,若有四组,则四组限位机构28以及与其相对应的四个止动件38将为四等份设置,且其相邻两组之间的分隔角度为90°,其他形式则以此类推。

请参阅图6a~6d,图6a~6d表示眼罩外环20相对于该本体或该眼罩内环30定位于某一默认位置,如图6a所示,当眼罩外环20定位于一基准位置时,眼罩外环20大致遮住眼罩内环30,此时止动件38卡合于限位槽28a中,固定件36则抵接于沟体26上离该本体较远(或离使用者的双眼较近)的第一端,且此时即为使用者的双眼距离该目镜光学系统最近的时候,接着如图6b所示,转动眼罩外环20至第一位置,使止动件38卡合于限位槽28b中,固定件36则往远离该第一端的方向滑动于沟体26中,若再继续转动眼罩外环20,如图6c所示,当眼罩外环20定位于第二位置时,止动件38卡合于限位槽28c中,固定件36则又更远离该第一端,最后则如图6d所示,当眼罩外环20被转动至第三位置时,止动件38卡合于限位槽28d中,固定件36则抵接于沟体26上离该本体较近(或离使用者的双眼较远)的一第二端,此时使用者的双眼距离该目镜光学系统最远,而当使用者欲调整回该基准位置时,只要沿着反方向转动直到固定件36又抵接于该第一端,或直到眼罩外环20停止转动即可。由此可知,藉由固定件36与沟体26模拟螺纹旋合的方式,使得眼罩外环20可以沿着轴向相对于该本体移动,以达到调整使用者的双眼与该目镜光学系统间的距离的功能,同时又改善了以往眼罩部件容易损坏的现象。

又如图5所示,值得注意的是,若眼罩外环20的总高度为d,限位槽28a与限位槽28b之间的距离d1占了总高度d的23%~28%,限位槽28b与限位槽28c之间的距离d2占了总高度d的15%~20%,限位槽28c与限位槽28d之间的距离d3占了总高度d的15%~20%。由于距离d1比起距离d2或距离d3来的更长,于前述操作时,眼罩外环20由该基准位置被转动至该第一位置的时间相对于从该第一位置被转动至该第二位置(或从该第二位置被转动至该第三位置)也较长,如此设计使得使用者在转动眼罩外环20的时候,能藉由转动的时间长短来判断目前眼罩外环20相对于该本体定位于哪一位置,并藉以确认其双眼与该目镜光学系统间的距离。

除此之外,止动件38的材质可采用相对于眼罩外环20与眼罩内环30来说较软的橡皮,并将其硬度控制在邵氏硬度值为50°~80°之间,例如丁腈橡胶(nitrilebutadienerubber)或氟胶等。由于使用于止动件38的材质相对于眼罩外环20与眼罩内环30的材质来说更软,当眼罩外环20相对于眼罩内环30转动使得止动件38脱离这些限位槽28a~28d的其中一个(例如限位槽28b)时,止动件38将会被压缩于眼罩外环20的内周壁与槽体34之间,而当眼罩外环20继续转动使得止动件38来到这些限位槽28a~28d中的另外一个(例如限位槽28c)时,止动件38将会从压缩状态中释放干涉量以卡合于该另外一个限位槽(例如限位槽28c),并相对应的产生喀哒(click)的手感回馈给使用者。

于另一实施例中,眼罩内环30也可不具有这些槽体34,止动件38则可与眼罩内环30成为一体成形的组件,并由眼罩内环30的外周壁延伸而出,若是如此,当眼罩外环20相对于眼罩内环30转动使得止动件38脱离这些限位槽28a~28d的其中一个时,止动件38将会被压缩于眼罩外环20的内周壁与眼罩内环30的外周壁之间,其余设置与操作则与前述相同,不在此赘述。

再回到图1、4及5来看,前述说明有提到本实施例中包括三个止动件38以及三组限位机构28,且每组限位机构28都包括四个限位槽28a~28d,而这些限位槽28a~28d皆相对于眼罩外环20位于不同的高度。但值得注意的是,并非每组限位机构28都包括同样数量的限位槽(又或者并非对应每组限位机构28的止动件38都同样只有一个)。举例来讲,第一组限位机构28可包括四个限位槽28a~28d,第二组限位机构28可只包括三个限位槽28a~28c(未绘示),第三组限位机构28可只包括二个限位槽28a~28b(未绘示),各组限位机构28在设计上的差异,将在操作时产生手感上的差异,详述如下:当眼罩外环20从该第一位置被转动至该第二位置时,结构上将从三个止动件38卡合于三个限位槽28b中转变为二个止动件38卡合于二个限位槽28c中,若再继续转动眼罩外环20,则会发现此时眼罩内环30与眼罩外环20之间的卡合程度没有前次转动时紧密,当眼罩外环20从该第二位置被转动至该第三位置时,在结构上则将从二个止动件38卡合于二个限位槽28c中转变为一个止动件38卡合于一个限位槽28d中,而未卡合于限位机构28的止动件38则会持续地被压缩于眼罩外环20的内周壁与槽体34之间。

简言之,每一组这些限位槽28a~28d或对应每一组限位机构28的止动件38的数量可以是不相同的,使得不同的旋转位置(例如前述第一位置、第二位置、第三位置或第四位置)中这些限位槽28a~28d与止动件38的卡合数量也不相同,卡合数量的不同将改变眼罩内环30与眼罩外环20之间的卡合程度,并间接地影响使用者用于转动眼罩外环20的力量,如此设计也使得使用者在转动眼罩外环20的时候,能藉由转动的力量大小(或松紧程度)来判断目前眼罩外环20相对于该本体定位于哪一位置,并藉以确认其双眼与该目镜光学系统间的距离,在操作上可以更突显了层次感且转动起来也会更加稳定。其余设置与操作则与前述相同,不在此赘述。

还可以了解的是,若沟体26与固定件36的位置互换,即沟体26形成于眼罩内环30的壁上,而固定件36设置于眼罩外环20的内侧,只要固定件36依然可滑动于沟体26中,并可带动眼罩外环20沿着轴向相对于该本体移动的方式都是可行的,同样地,若这些限位槽28与止动件38的位置互换,即这些限位槽28形成于眼罩内环30的外周壁上,而止动件38则设置于眼罩外环20的内侧,只要止动件38依然能卡合于这些限位槽28的其中一个,并使得眼罩外环20可相对于该本体定位于某一位置的方式都是可行的。

另外,前述止动件38与限位机构28是利用结构凹凸的方式进行卡合,但是除了利用结构凹凸的方式进行卡合以外,也可以利用磁性吸附的方式而达到眼罩内环30以及眼罩外环20可相对于彼此转动与定位的效果。举例来说,图1中相对于止动件38与限位机构28的位置可分别为第一磁吸组件(未绘示)以及第二磁吸组件(未绘示),而该第一磁吸组件与该第二磁吸组件可为两个磁性组件,或为磁性组件与铁磁性组件,且该第一磁吸组件与该第二磁吸组件可以是凸或凹设于眼罩内环30以及眼罩外环20的周壁。该第一磁吸组件与该第二磁吸组件可皆为复数个,而当该第二磁吸组件有四个时,彼此间的距离关系则如图5中的该限位槽28a~28d所示。其余设置与操作则与前述相同,不在此赘述。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