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纤适配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82001发布日期:2018-09-08 00:07阅读:13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纤适配器,具体地涉及一种具有遮蔽件的光纤适配器。



背景技术:

由于光纤具有高带宽、低损耗的优点,近年来已广泛作为讯号的传输媒介。为使讯号能传送至更远的距离,高功率的雷射二极管便孕育而生,因而使得耦合至光纤的能量大为增加。然而,上述高强度的红外光束由光纤的一端射出时,人眼无法判断光束的存在与否,若操作者的眼睛不慎直接暴露在光束下,常会造成视力的永久性伤害。

图1示出了一种现有的光纤适配器(opticalfiberadapter)100,其具有本体110,本体110设有被复数个侧壁160所环绕的容室120,可分别与对接的光纤连接器(opticalfiberconnector)190连接。侧壁160上开设有缺口130,侧壁160能够通过缺口130与对接的连接器190上的突起192卡接,该缺口130具有对位的功能。此外,两相对侧壁160的外侧设有凹部140,其上可装设卡接弹片(图中未示出),用以帮助适配器100在组装使用时进行定位。当光纤连接器190插入适配器100的容室120时,经由连接器190的尾纤(pigtail)194从套管(ferrule)196端面射出的高功率光束会穿过适配器100另一端的容室120,若无遮蔽物的阻隔,将有可能直接照射在眼睛上,造成视力的受损。一般来说,未插上连接器190的容室120会用塞子180塞住,以防止灰尘的污染并遮蔽光束,当欲插上连接器190时,再将塞子180取下。然而,上述的塞子180容易遗失掉落,且在取下的过程中,人眼亦有可能暴露在连接器190所传导的光束下。

图2示出了一种现有的具有遮蔽及防尘效果的光纤适配器200,其在容室120的开口端设置遮盖250,遮盖250的一侧枢接于本体110,利用扭力弹簧260的弹力使遮盖250遮住容室120的开口端,以防止光束射出。若欲将光纤连接器190插入容室120内,需先将遮盖250掀起,才能将连接器190插入。上述具有遮盖250的光纤适配器200,需对本体110进行加工才能使遮盖250枢接于其上,使得光纤适配器200的制作较为复杂,成本亦较为高昂。

图3示出了一种现有的应用于光纤适配器100的防护装置300,其在中空的罩体310的开口端设置遮盖350,遮盖350的一侧枢接于罩体310,利用扭力弹簧360的弹力使遮盖350遮住罩体310的开口端,中空的罩体310可套在适配器100的本体110上,以盖住缺口130以及容室120的开口,防止光束的射出并避免灰尘的污染。然而,若仅要求具有遮蔽及防尘的功能,上述防护装置300则显得结构较为复杂,制造成本也相对高昂。

有鉴于此,便有需要提出一种方案,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纤适配器,其能够遮蔽由容室所射出的光束,从而避免光束伤及眼睛。此外,本发明的光纤适配器还具有防尘的效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光纤适配器,该光纤适配器包括本体、第一遮蔽件、第二遮蔽件及内壳体。本体具有纵向的第一容室,该第一容室由第一壁、第二壁、第三壁与第四壁界定形成,其中第一壁与第三壁相对,并与第二壁和第四壁相连。第一容室的两纵向端分别具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其中第二开口供第一光纤连接器插入。第一遮蔽件具有弹性且一体成形,其由第一开口置入本体的第一容室内,其中第一遮蔽件包括第一基部、第一遮蔽部、第一支撑部及第一连接部。第一基部设置在本体的第一壁上。第一连接部的一端连接于第一基部。第一支撑部从第一连接部延伸出,其中第一支撑部能够通过第一连接部相对于第一基部运动。第一遮蔽部连接于第一支撑部,并朝向本体的第三壁延伸,其中第一支撑部能够带动第一遮蔽部。第二遮蔽件具有弹性且一体成形,其由第一开口置入本体的第一容室内,其中第二遮蔽件包括第二基部、第二遮蔽部、第二支撑部及第二连接部。第二基部设置在本体的第三壁上。第二连接部的一端连接于第二基部。第二支撑部从第二连接部延伸出,其中第二支撑部能够通过第二连接部相对于第二基部运动。第二遮蔽部连接于第二支撑部,并朝向本体的第一壁延伸,其中第二支撑部能够带动第二遮蔽部。内壳体由第一开口置入本体的第一容室内。内壳体具有纵向的第二容室,该第二容室由第五壁、第六壁、第七壁与第八壁界定形成,其中第五壁与第七壁相对,并与第六壁和第八壁相连。第二容室的两纵向端分别具有第三开口和第四开口,其中第三开口供第二光纤连接器插入。当第一光纤连接器插入第二开口时,先压迫第二连接部,使第二连接部变形从而带动第二支撑部和第二遮蔽部朝向第三壁摆动。第一光纤连接器接着压迫第一支撑部,使第一支撑部带动第一遮蔽部朝向第一壁摆动。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特征和优点更明显,下文特列举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一种光纤适配器与光纤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的一种具有遮蔽及防尘效果的光纤适配器的立体图;

图3为现有技术中的一种应用于光纤适配器的防护装置的立体图;

图4a为现有技术中公型mpo型光纤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4b为现有技术中母型mpo型光纤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5为本发明的光纤适配器的爆炸图;

图6a至6d为本发明光纤适配器的本体在不同视角下的立体图;

图6e为图6a中沿着线a-a的剖视图;

图6f为图6a中沿着线b-b的剖视图;

图6g为本发明光纤适配器的本体的前视图;

图7a至7d为本发明光纤适配器的内壳体在不同视角下的立体图;

图8a至8c为本发明光纤适配器的第一遮蔽件在不同视角下的立体图;

图8d为图8a中沿着线c-c的剖视图;

图8e为图8a中沿着线d-d的剖视图;

图9a至9d为本发明光纤适配器的第二遮蔽件在不同视角下的立体图;

图9e为图9a中沿着线e-e的剖视图;

图9f为图9a中沿着线f-f的剖视图;

图10为本发明光纤适配器的组装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光纤适配器的立体图;

图12为图11中沿着线g-g的剖视图;

图13为本发明光纤适配器的第一遮蔽件及第二遮蔽件的遮蔽原理图;

图14至15为通过本发明的光纤适配器对接两个光纤连接器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光纤适配器110本体

120容室130缺口

140凹部160侧壁

170凹槽180塞子

190光纤连接器192突起

194尾纤196套管

200光纤适配器250遮盖

260扭力弹簧300防护装置

310罩体350遮盖

360扭力弹簧400a光纤连接器

400b光纤连接器410上表面

412突起414凹部

420端面430光纤

440导引销450导引孔

500本体511第一壁

512第三壁513第二壁

514第四壁515第一容室

517第一开口518第二开口

521第一开孔522第二开孔

542第一卡钩550第一阻挡块

551第一垂直部552第一水平部

553第一容置空间554第一接触面

558第一缺口560第二阻挡块

561第二垂直部562第二水平部

563第二容置空间564第二接触面

570突起572第三接触面

600内壳体611第五壁

612第七壁613第六壁

614第八壁615第二容室

617第三开口618第四开口

621第一啮合悬臂622第二啮合悬臂

631第一啮合突起632第二啮合突起

641凹槽642第二卡钩

651第二缺口652第三缺口

700第一遮蔽件710第一遮蔽部

711第一弯折711a第一凹面

717第一正面718第一背面

720第一连接部730第一基部

740第一折片750第一支撑部

751第二弯折751a第二凹面

752第三弯折752a第三凹面

753第四弯折753a第四凹面

757第二正面758第二背面

800第二遮蔽件810第二遮蔽部

811第五弯折811a第五凹面

817第三正面818第三背面

820第二连接部830第二基部

840第二折片850第二支撑部

851第六弯折851a第六凹面

857第四正面858第四背面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4a及4b,其分别示出现有技术中的一种公型mpo型光纤连接器400a与母型mpo型光纤连接器400b。光纤连接器400a与400b前段的上表面410形成有长条形的突起412,而前段的两侧面各形成有一凹部414。光纤连接器400a与400b前端的端面420上裸露出复数根光纤430,其中每根光纤430的端面与光纤连接器400a与400b的端面420齐平。另外,光纤连接器400b的端面420上形成有两个导引孔450,而光纤连接器400a的端面420上则伸出有一对导引销440,该对导引销440可分别插入两个导引孔450内。

参照图5,本发明的具有遮蔽件的光纤适配器,其可以是mpo型光纤适配器,包括本体500、内壳体600、第一遮蔽件700以及第二遮蔽件800。

参照图6a至6g,本发明的光纤适配器所包含的本体500系以射出成型的方式以塑料模造形成,大致上为中空长方体的形状。本体500包括第一壁511、第三壁512、第二壁513及第四壁514,其中第一壁511与第三壁512相对,并与第二壁513及第四壁514相连,这些壁511、512、513、514共同界定形成纵向的第一容室515,该第一容室515的两纵向端分别具有相对的第一开口517和第二开口518。第一壁511上靠近第一开口517处形成有方形的第一开孔521,而第三壁512上靠近第一开口517处形成有方形的第二开孔522。于一实施方式中,第一开孔521和第二开孔522形成为通孔。第二壁513及第四壁514上各形成有一个第一卡钩542,两个第一卡钩542相对设置且朝向第二开口518的方向延伸。除此之外,第一壁511上靠近第二开口518处形成有至少一个第一阻挡块550,该第一阻挡块550包括从第一壁511垂直延伸出的第一垂直部551,以及从第一垂直部551朝向第一开口517且平行于第一壁511延伸的第一水平部552,也就是所述第一阻挡块550具有l形的剖面,因此,第一阻挡块550与第一壁511之间形成有第一容置空间553,且该第一容置空间553具有面对第一开口517的开口。第一水平部552的末端形成有倾斜的第一接触面554,该第一接触面554面对第一壁511及第一开口517。于一实施方式中,本发明可包含有两个第一阻挡块550,其中一者靠近第二壁513,而另一者靠近第四壁514,且两个第一阻挡块550的第一垂直部551能够朝向彼此延伸而连接在一起。相连接的第一垂直部551上形成有第一缺口558,该第一缺口558的宽度略大于图4a和4b中光纤连接器400a、400b上的突起412的宽度,以让突起412能够通过。同样地,第三壁512上靠近第二开口518处形成有至少一个第二阻挡块560,该第二阻挡块560包括从第三壁512垂直延伸出的第二垂直部561,以及从第二垂直部561朝向第一开口517且平行于第三壁512延伸的第二水平部562,也就是所述第二阻挡块560具有l形的剖面,因此,第二阻挡块560与第三壁512之间形成有第二容置空间563,且该第二容置空间563具有朝向第一开口517的开口。第二水平部562的末端形成有倾斜的第二接触面564,该第二接触面564面对第三壁512及第一开口517。于一实施方式中,本发明可包含有两个第二阻挡块560,其中一者靠近第二壁513,而另一者靠近第四壁514,且两个第二阻挡块560的第二垂直部561能够朝向彼此延伸而连接在一起。此外,第二壁513和第四壁514上分别形成有突起570,两个突起570上分别形成有第三接触面572,两个第三接触面572面对第一开口517。

参照图7a至7d,本发明的光纤适配器所包含的内壳体600系以射出成型的方式以塑料模造形成,大致上为中空方形的形状。内壳体600包括第五壁611、第七壁612、第六壁613及第八壁614,其中第五壁611与第七壁612相对,并与第六壁613及第八壁614相连,这些壁611、612、613、614共同界定形成纵向的第二容室615,该第二容室615的两纵向端分别具有相对的第三开口617与第四开口618。第六壁613及第八壁614上分别形成有一个第二卡钩642,两个第二卡钩642相对设置且朝向第三开口617的方向延伸。第五壁611上形成有矩形的第二缺口651,一纵向走向且具有弹性的第一啮合悬臂621从第二缺口651内的第五壁611朝向第三开口617方向延伸。第七壁612上形成有矩形的第三缺口652,一纵向走向且具有弹性的第二啮合悬臂622从第三缺口652内的第七壁612朝向第三开口617方向延伸。第一啮合悬臂621和第二啮合悬臂622的外侧表面上分别形成有第一啮合突起631和第二啮合突起632。第二容室615内的第五壁611上形成有纵向的凹槽641,其中凹槽641的宽度略大于图4a、4b中的光纤连接器400a、400b上的突起412的宽度,用于容纳光纤连接器400a、400b上的突起412。于一实施方式中,凹槽641的底部为第一啮合悬臂621的内侧表面。

参照图8a至8e,本发明的光纤适配器所包含的第一遮蔽件700,其具有弹性,由金属片弯折而成。第一遮蔽件700包括第一遮蔽部710、第一连接部720、第一基部730、两个第一折片740以及第一支撑部750。第一连接部720大致上具有c形的剖面,其一端连接于第一基部730的前端,而另一端连接于第一支撑部750。第一遮蔽部710具有弯曲的剖面,并具有第一正面717和第一背面718。第一遮蔽部710具有第一弯折711,该第一弯折711在第一遮蔽部710的第一正面717上形成第一凹面711a。第一遮蔽部710从第一支撑部750以大约180度的角度延伸出。当第一遮蔽部710受到推力时会移动,而当推力消失后,第一遮蔽部710会因第一支撑部750及第一连接部720的弹力而回复至原位。第一支撑部750具有均匀的宽度,并大致上具有波浪状的剖面,其一端连接于第一遮蔽部710,而另一相对端连接于第一连接部720。第一支撑部750具有第二正面757及第二背面758,其中第二背面758面对第一基部730且连续延伸至第一遮蔽部710的第一背面718,而第二正面757则背对第一基部730且连续延伸至第一遮蔽部710的第一正面717。第一支撑部750的宽度小于第一遮蔽部710的宽度,且小于第一连接部720的宽度。第一支撑部750具有第二弯折751、第三弯折752及第四弯折753,其中第二弯折751最接近第一连接部720,第四弯折753最接近第一遮蔽部710,而第三弯折752则位于第二弯折751与第四弯折753之间。第二弯折751在第一支撑部750的第二正面757上形成第二凹面751a,第三弯折752在第一支撑部750的第二背面758上形成第三凹面752a,第四弯折753则在第一支撑部750的第二正面757上形成第四凹面753a。第一支撑部750从第二弯折751延伸至第三弯折752的部分逐渐远离第一基部730,而第一支撑部750从第三弯折752延伸至第四弯折753的部分则大致上平行于第一基部730。第一基部730大致上为矩形,两个第一折片740分别从第一基部730的两侧以大于90度的角度延伸出。

参照图9a至9f,本发明的光纤适配器所包含的第二遮蔽件800,其具有弹性,由金属片弯折而成。第二遮蔽件800包括第二遮蔽部810、第二连接部820、第二基部830、两个第二折片840以及第二支撑部850。第二连接部820大致上具有u形的剖面,其一端连接于第二基部830的前端,另一端连接于第二支撑部850。第二连接部820的弯曲半径大于第一连接部720的弯曲半径。第二遮蔽部810大致上具有弯曲的剖面,并具有第三正面817及第三背面818。第二遮蔽部810具有第五弯折811,该第五弯折811在第二遮蔽部810的第三正面817上形成第五凹面811a。第二遮蔽部810从第二支撑部850以大约180度的角度延伸出。当第二遮蔽部810受到推力时会移动,而当推力消失后,第二遮蔽部810会因第二支撑部850和第二连接部820的弹力而回复至原位。第二支撑部850具有均匀的宽度,且从第二连接部820以大约180度的角度延伸出。第二支撑部850具有第四正面857和第四背面858,其中第四背面858面对第二基部830且连续延伸至第二遮蔽部810的第三背面818,而第四正面857则背对第二基部830且连续延伸至第二遮蔽部810的第三正面817。第二支撑部850大致上为平板状,且从第二连接部820朝向第二基部830延伸。第二支撑部850的宽度小于第二遮蔽部810的宽度,但相等于第二连接部820的宽度。第二支撑部850的末端形成有第六弯折851,该第六弯折851在第二支撑部850的第四正面857上形成第六凹面851a。第二基部830大致上为矩形,两第二折片840分别从第二基部830的两侧以大于90度的角度延伸出。

参照图10,在组装本发明的光纤适配器时,先将第一遮蔽件700从第一开口517置入本体500内。置入第一遮蔽件700的方法是让第一连接部720朝前并朝向第一阻挡块550,将第一连接部720的两侧分别推入第一容置空间553内。当第一连接部720推入第一容置空间553后,第一遮蔽件700的第一基部730会贴在本体500的第一壁511上,第一遮蔽部710会朝向第三壁512延伸,且其第一正面717会面对第二开口518。此外,c形的第一连接部720会低于第一垂直部551。第一遮蔽件700置入后,接着将第二遮蔽件800从第一开口517置入本体500内。置入第二遮蔽件800的方法是让其第二连接部820朝前并朝向第二阻挡块560,将第二连接部820推向第二阻挡块560。当第二连接部820接近第二阻挡块560后,第二遮蔽件800的第二基部830会贴在本体500的第三壁512上,第二遮蔽部810会朝向第一壁511延伸,并且第二遮蔽部810的第三正面817会面对第二开口518并且还压在第一遮蔽件700的第一遮蔽部710的第一背面718的末段上。此外,u形第二连接部820的弯曲部分会高于第二垂直部561。

最后,将内壳体600从第一开口517置入本体500内。置入内壳体600的方法是让第二卡钩642背向本体500的第二开口518,从第一开口517置入本体500内。内壳体600与本体500组装的方式,可以是让内壳体600的第五壁611与第七壁612分别直接面对本体500的第一壁511与第三壁512,或者是分别直接面对本体500的第三壁512与第一壁511。图10所示是让内壳体600置入本体500后,内壳体600的第五壁611直接面对本体500的第一壁511,而第七壁612直接面对本体500的第三壁512。内壳体600在推入过程中,其啮合突起631、632会分别在本体500的第一壁511和第三壁512上滑动,并使第一啮合悬臂621和第二啮合悬臂622弯曲。当内壳体600持续推进使啮合突起631、632分别陷入本体500的第一壁511和第三壁512上的开孔521、522内时,啮合悬臂621、622将不再受到压迫而因此弹起,此时完成了光纤适配器的组装。在此同时,内壳体600的第六壁613与第八壁614末端会压迫第一遮蔽件700的两第一折片740的末端和第二遮蔽件800的两第二折片840的末端,从而分别将连接部720与820更进一步推向阻挡块550与560。图11及12示出了本发明组装完成后的光纤适配器。

参照图13,当光纤连接器400a或400b未从第二开口518插入本体500时,遮蔽件700、800的遮蔽部710、810会立起并部分重迭。若有光纤连接器,例如是光纤连接器400a从第三开口617插入内壳体600时,从该光纤连接器400a的光纤430射出的光束会被立起的遮蔽部710、810所遮断,因此可避免光束从本体500的第二开口518射出而伤及眼睛。除此之外,立起的第一遮蔽部710的第一正面717和第二遮蔽部810的第三正面817的边缘能够贴在本体500的第二壁513及第四壁514的突起570的第三接触面572上,而第一水平部552末端上的第一接触面554会与第一遮蔽部710的第二正面757接触,第二水平部562末端上的第二接触面564则会与第二遮蔽部810的第四正面857接触,如此能够防止灰尘从第二开口518进入而污染到已插入内壳体600的光纤连接器400a。

参照图14及15,欲让光纤连接器400b从第二开口518插入本体500,需使其表面上的长条突起412通过第一垂直部551上的第一缺口558与第一水平部552之间的空隙。因为第二遮蔽件800的第二连接部820的弯曲半径大于第一遮蔽件700的第一连接部720的弯曲半径,且第二连接部820高于第二垂直部561,光纤连接器400b插入本体500时会先压迫第二连接部820,第二连接部820因此变形而带动第二支撑部850,第二支撑部850于是开始带动第二遮蔽部810向第三壁512摆动。光纤连接器400b持续推入后,其表面上的长条突起412开始压迫第一遮蔽件700的第一支撑部750,第一支撑部750于是开始带动第一遮蔽部710向第一壁511摆动。光纤连接器400b再进一步推入后,其长条突起412便会开始压迫第一支撑部750上的第三弯折752,从而将第一遮蔽部710更进一步带向第一壁511。当光纤连接器400b再更进一步推入后,便开始直接压迫遮蔽部710、810,使其末段更分别靠近第一壁511和第三壁512。

在光纤连接器400b推至定位时,光纤连接器400a上的导引销440会分别插入光纤连接器400b的导引孔450内,本体500上的第一卡钩542会分别钩在光纤连接器400b上的凹部414内,而光纤连接器400b的光纤430会分别接触到光纤连接器400a的光纤430,于是完成了两光纤连接器400a、400b的对接。当光纤连接器400a、400b完成对接时,第一遮蔽部710及第一支撑部750会位于第一壁511与光纤连接器400b之间,而第二遮蔽部810及第二支撑部850则位于第三壁512与光纤连接器400b之间。当光纤连接器400b拔出本体500,遮蔽部710、810则会分别因支撑部750、850及连接部720、820的回复弹力而立起,于是又具有遮蔽的功能。

根据本发明的光纤适配器,其中内壳体600上的啮合突起631、632分别陷入本体500的第一壁511和第三壁512上的开孔521、522内,因此能够防止内壳体600拉出本体500外。内壳体600上的凹槽641用来容纳光纤连接器400a、400b上的突起412,借此来限制光纤连接器400a、400b使其只能以某一预定的向位插入内壳体600。此外,本发明可以在组装时选择让内壳体600的第五壁611与第七壁612分别直接面对本体500的第一壁511与第三壁512,或者是分别直接面对本体500的第三壁512与第一壁511,即可选择两光纤连接器400a与400b对接的极性。本体500及内壳体600上的卡钩542、642用来钩在光纤连接器400a或400b上的凹部414内。

参照图14及15,当光纤连接器400a或400b欲插入本发明的光纤适配器时,不需先将第一遮蔽件700与第二遮蔽件800取下,直接将光纤连接器400a、400b从第二开口518插入本体500内即可,这时遮蔽部710、810会被压迫而贴近第一壁511或第三壁512。若将光纤连接器400a、400b拔出本体500,遮蔽部710、810又会因回复弹力而立起,第一遮蔽件700和第二遮蔽件800因此又具有遮蔽的功能。

根据本发明的光纤适配器,其中遮蔽件700、800的折片740、840会分别抵压在本体的第二壁513与第四壁514上,因此能防止遮蔽件700、800在本体500内横向移动。本体500的两第一水平部552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一遮蔽件700的第一支撑部750的宽度,而两第二水平部562之间的距离则大于第二遮蔽件800的第二连接部820和第二支撑部850的宽度,以避免两者之间产生干涉。另外,本体500的水平部552、562末端上的倾斜接触面554、564能够分别与遮蔽部710、810的正面717、817接触,以限制遮蔽部710、810转向第二开口518的角度。本发明设计成当光纤连接器400a或400b从第二开口518插入本体500时,先压迫第二遮蔽件800的第二连接部820,让第二遮蔽部810先行摆动,以避免遮蔽部710、810在摆动时相互干涉。

根据本发明的光纤适配器,当本体500上的开孔521、522为通孔时,可利用细长的棒子穿过开孔521、522来压迫两啮合悬臂621、622,如此可将内壳体600和遮蔽件700、800取出。本体500上的阻挡块550、560可分别用来限制连接部720、820朝向第二开口518移动,能够防止遮蔽件700、800从第二开口518拉出本体500外。

本发明虽以mpo型的光纤适配器做示例说明,然而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了解,本发明的光纤适配器可以是其他型式的光纤适配器。

虽然本发明以前述实施例揭示,然其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任何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可作各种更动与修改。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以权利要求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