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光圈高像素光学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280848阅读:168来源:国知局
大光圈高像素光学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学系统,尤其是一种应用于车载镜头领域的大光圈高像素光学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安全驾驶系统的应用与普及,车载镜头也得到了普遍应用。而应用于车内电子后视镜的镜头要求能适应白天和黑夜环境下都能清晰成像,因此镜头需要考虑大光圈;同时,为了满足对周围环境的细节辨识,因此镜头需具备较高的清晰度。为满足上述要求,克服现有车载镜头普遍存在镜片过多、结构复杂的缺陷,提出一种大光圈高像素光学系统。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现有光学系统存在镜片过多、结构复杂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大光圈高像素光学系统。

大光圈高像素光学系统,沿光轴从物面到像面依次设有: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以及第六透镜;

第一透镜的物面侧为凸面,像面侧为凹面,其光焦度为负;

第二透镜的物面侧为凸面,像面侧为凸面,其光焦度为正;

第三透镜的物面侧为凹面,像面侧为凹面,其光焦度为负;

第四透镜的物面侧为凹面,像面侧为凸面,其光焦度为正;

第五透镜的物面侧为凸面,像面侧为凸面,其光焦度为正;

第六透镜的物面侧为凹面,像面侧为凸面,其光焦度为负;

其中,第五透镜和第六透镜相互胶合形成组合透镜,且满足ttl/efl≤4.5,其中ttl为光学系统的第一透镜物面侧顶点至成像面之间的距离,efl为光学系统的有效焦距。

本发明实施例,其主要由六枚透镜构成,透镜枚数少,结构简单;采用不同透镜相互组合,且第五透镜与第六透镜为胶合透镜,具有大孔径、高像素、低畸变和良好消热差等光学性能,适用于车载镜头产品领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光学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光学系统在+25℃下的畸变曲线图;

图3为本发明的光学系统在+25℃下的mtf曲线图;

图4为本发明的光学系统在+25℃下的相对照度图;

图5为本发明的光学系统在-40℃下的mtf曲线图;

图6为本发明的光学系统在+85℃下的mtf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如图1所示,大光圈高像素光学系统,沿光轴从物面到像面8依次设有:第一透镜1、第二透镜2、第三透镜3、第四透镜4、第五透镜5以及第六透镜6。

第一透镜1的物面侧为凸面,像面侧为凹面,其光焦度为负;

第二透镜2的物面侧为凸面,像面侧为凸面,其光焦度为正;

第三透镜3的物面侧为凹面,像面侧为凹面,其光焦度为负;

第四透镜4的物面侧为凹面,像面侧为凸面,其光焦度为正;

第五透镜5的物面侧为凸面,像面侧为凸面,其光焦度为正;

第六透镜6的物面侧为凹面,像面侧为凸面,其光焦度为负;

其中,第五透镜5和第六透镜6相互胶合形成组合透镜,且满足ttl/efl≤4.5,其中ttl为光学系统的第一透镜物面侧顶点至成像面之间的距离,efl为光学系统的有效焦距,其取值即为整个光学系统的焦距f。

本发明实施例,其主要由六枚透镜构成,透镜枚数少,结构简单;采用不同透镜相互组合,且第五透镜、第六透镜为胶合透镜,具有大孔径、高像素、低畸变和良好消热差等光学性能,适用于车载镜头产品领域。

进一步地,该光学系统的各透镜满足如下条件:

(1)-10<f1<-2;

(2)2<f2<10;

(3)-10<f3<-2;

(4)2<f4<10;

(5)2<f5<10;

(6)-15<f6<-5;

(7)5<f56<20;

其中,f1为第一透镜1的焦距,f2为第二透镜2的焦距,f3为第三透镜3的焦距,f4为第四透镜4的焦距,f5为第五透镜5的焦距,f6为第六透镜6的焦距,f56为第五透镜5与第六透镜6组合后的焦距。采用不同透镜相互组合,具有大孔径、高像素、低畸变和良好消热差等光学性能。

再进一步地,该光学系统的各透镜满足如下条件:

(1)-3.0<f1/f<-0.8;

(2)0.5<f2/f<1.5;

(3)-1.5<f3/f<-0.5;

(4)1.2<f4/f<2.0;

(5)0.8<f5/f<1.7;

(6)2.0<f6/f<3.2;

(7)-3.0<f56/f<-1.0;

其中,f为整个光学系统的焦距,f1为第一透镜1的焦距,f2为第二透镜2的焦距,f3为第三透镜3的焦距,f4为第四透镜4的焦距,f5为第五透镜5的焦距,f6为第六透镜6的焦距,f56为第五透镜5与第六透镜6组合后的焦距。采用不同透镜相互组合,具有大孔径、高像素、低畸变和良好消热差等光学性能。

进一步地,第一透镜1的材料折射率nd1、材料阿贝常数vd1满足:1.75<nd1<1.95,25<vd1<50。结构简单,可保证良好的光学性能。

再进一步地,第二透镜2的材料折射率nd2、材料阿贝常数vd2满足:1.80<nd2<2.10,20<vd2<35。结构简单,可保证良好的光学性能。

又进一步地,第三透镜3的材料折射率nd3、材料阿贝常数vd3满足:1.75<nd3<1.95,17<vd3<40。结构简单,可保证良好的光学性能。

更进一步地,第四透镜4的材料折射率nd4、材料阿贝常数vd4满足:1.75<nd4<1.95,35<vd4<55。结构简单,可保证良好的光学性能。

又进一步地,第五透镜5的材料折射率nd5、材料阿贝常数vd5满足:1.55<nd5<1.75,45<vd5<70。结构简单,可保证良好的光学性能。

再进一步地,第六透镜6的材料折射率nd6、材料阿贝常数vd6满足:1.75<nd6<1.98,15<vd6<40。结构简单,可保证良好的光学性能。

进一步地,光学系统的孔径光阑7位于第一透镜1与第二透镜2之间,靠近第二透镜2侧。结构简单,用来调节光束的强度。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本光学系统的焦距f为4.5mm,光阑指数fno.为1.7,视场角2ω=90°,适合于1/2.7"高清sensor。本光学系统的各项基本参数如下表所示:

上表中,沿光轴从物面到像面,s1、s2对应为第一透镜1的两个表面;s3对应为光学系统孔径光阑sto所在位置、s4、s5对应为第二透镜2的两个表面;s6、s7对应为第三透镜3的两个表面;s8、s9对应为第四透镜4的两个表面;s10、s11对应为第五透镜5的两个表面;s11,s12对应为第六透镜6的两个表面;s13、s14对应为位于第六透镜6与像面8之间的保护玻璃(coverglass)的两个表面;s15对应为sensor成像面8。

从图2至图6中可以看出,本实施例中的光学系统具有非常好的消热差性能。采用不同镜片组合以及合理分配光焦度实现了大孔径、高像素、低畸变和良好消热差等光学性能。

如上所述是结合具体内容提供的一种或多种实施方式,并不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凡与本发明的方法、结构等近似、雷同,或是对于本发明构思前提下做出若干技术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