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影机与镜头模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99232发布日期:2019-05-07 20:00阅读:241来源:国知局
投影机与镜头模块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投影机,尤其是涉及一种具有可移动镜头模块的投影机。



背景技术:

投影机是利用可移动镜头模块来带动镜头进行水平及垂直的移动,进而将影像光束投影至荧幕或墙面上所需要的区域。可移动镜头模块的结构由固定基座(fixturebase)、垂直移动盘体(verticalplate)以及水平移动盘体(horizontalplate)依序组装而成,镜头则是组装于水平移动盘体或垂直移动盘体。可移动镜头模块的作动原理为驱动水平移动盘体进行水平方向移动以及驱动垂直移动盘体进行垂直方向的移动。

由于目前可移动镜头模块设计皆采用两个移动盘体方能进行垂直移动及水平移动,因而具有成本高、结构复杂、增加制作难度等问题,此外,两个移动盘体之间的平行度不易控制,导致影响镜头移动的精确度与成像的稳定度。因此,如何针对上述问题进行改善,实为此技术领域所关注的重点之一。

本“背景技术”段落只是用来帮助了解本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在“背景技术”中所揭露的内容可能包含一些没有构成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知道的公知技术。此外,在“背景技术”中所揭露的内容并不代表该内容或者本发明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所要解决的问题,也不代表在本发明申请前已被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知晓或认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投影机,其包括光源、光机模块以及镜头模块,镜头模块具有位置调整装置以及滑动组件,用以提高镜头模块移动的精准度与成像稳定度,且结构简单,有效降低零件成本。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位置调整装置以及滑动组件,用以提高镜头模块移动的精准度与成像稳定度,且结构简单,有效降低零件成本。

本发明的其他目的和优点可以从本发明所揭露的技术特征中得到进一步的了解。

为达上述之一或部分或全部目的或是其他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投影机,包括光源、光机模块以及镜头模块。光源用于提供照明光束。光机模块包括光机壳体以及光阀。光阀容置于光机壳体中,用于将照明光束转换成影像光束。镜头模块位于影像光束的传递路径上,并包括盘体、镜头、至少两个滑动组件以及第一位置调整装置。镜头固定于盘体,影像光束穿过镜头之后用于成为投影光束。这些滑动组件配置于盘体与光机壳体之间,且分别位于光机壳体的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每一滑动组件具有滑动件与距离调整件。盘体藉由这些滑动件而可移动地配置于光机壳体上。这些距离调整件分别接触于这些滑动件,进而使第一位置至镜头模块之间的距离等于第二位置至镜头模块之间的距离。第一位置调整装置可移动地配置于盘体与光机壳体之间,并用于受力以朝第一轴向移动,进而带动盘体相对光机壳体而沿着第一轴向在这些滑动组件上移动。

为达上述之一或部分或全部目的或是其他目的,本发明另一方面提供一种镜头模块,其用于投影机。镜头模块包括盘体、镜头、至少两个滑动组件以及第一位置调整装置。镜头固定于盘体。这些滑动组件配置于盘体与投影机的光机壳体之间,且分别位于光机壳体的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每一滑动组件具有滑动件与距离调整件。盘体藉由这些滑动件而可移动地配置于光机壳体上。这些距离调整件分别接触于这些滑动件,进而使第一位置至镜头模块之间的距离等于第二位置至镜头模块之间的距离。第一位置调整装置可移动地配置于盘体与光机壳体之间,并用于受力以朝第一轴向移动,进而带动盘体相对光机壳体而沿着第一轴向在这些滑动组件上移动。

本发明实施例的投影机,藉由(via)位置调整装置,而可使镜头模块进行二维方向(例如水平方向及/或垂直方向)的移动;藉由(via)这些滑动组件的距离调整件调整光机壳体与盘体之间的距离,使得光机壳体与盘体之间不会产生彼此倾斜的情况,进而控制固定于盘体的镜头与位于光机壳体内的光阀之间的位置关系,提高镜头模块移动的精准度与成像稳定度,以确保投影画面不会有模糊的问题,进而提升成像的分辨率。除此之外,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光机壳体与盘体之间配置滑动组件,因此盘体与光机壳体之间并不会直接接触,如此一来,当镜头模块进行移动时,镜头模块的盘体与光机壳体之间不会因为产生摩擦而造成损坏。

为让本发明之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投影机的功能方块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的光机模块与镜头模块的分解示意图。

图3是图2所示的光机模块与镜头模块的组装示意图。

图4是沿图3所示的aa线段的剖面示意图。

图5是沿图3所示的bb线段的剖面示意图。

图6a是图2所示位置调整装置的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6b是图6a所示位置调整装置另一视角的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光机模块与镜头模块的分解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光机模块与镜头模块的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发明之前述及其他技术内容、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图式之一较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呈现。以下实施例中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左、右、前或后等,仅是参考附加图式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来说明并非用来限制本发明。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投影机的功能方块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投影机1包括光源10、光机模块11以及镜头模块12。光源10用于提供照明光束100。光机模块11包括光机壳体111以及光阀112。光阀112容置于光机壳体111中,且光阀112用于将照明光束100转换成影像光束101。在本实施例中,光阀112固设于光机壳体111中。在本实施例中,光阀112可以是数字微型反射镜元件(digitalmicromirrordevice,dmd)、硅基液晶(liquidcrystalonsilicon,lcos)或液晶显示(liquidcrystaldisplay,lcd)面板,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镜头模块12位于影像光束101的传递路径上,且本实施例的影像光束101穿过(passthrough)镜头模块12的镜头(容后详述)之后用于成为(become)投影光束102。

在本实施例中,可在光机壳体111的两个位置(例如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上设置两个滑动组件(容后详述),而使光机壳体111的第一位置至镜头模块12之间的距离等于光机壳体111的第二位置至镜头模块12之间的距离。如此一来,在本实施例中,藉由(via)设置至少两个滑动组件,可使光机壳体111的每一个位置与镜头模块12之间的距离皆相等,即光机壳体111与镜头模块12之间不会发生彼此倾斜的情况,进而提高镜头模块12的成像质量。以下再就图1所示的镜头模块12与光机模块11之间的详细结构以及实施方式做更进一步的说明。

图2是本实施例的光机模块与镜头模块的分解示意图。图3是图2所示的光机模块与镜头模块的组装示意图。图4是沿图3所示的aa线段的剖面示意图。图5是沿图3所示的bb线段的剖面示意图。如图2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镜头模块12包括盘体(plate)121、镜头122、至少两个滑动组件123以及第一位置调整装置124。在本实施例中,镜头122固定于盘体121,这些滑动组件123配置于盘体121与光机壳体111之间。在本实施例中,滑动组件123的数量例如为四个。然而,在配置至少两个滑动组件123的前提下,本发明并不加以限定滑动组件的数量。在本实施例中,这些滑动组件123例如分别位于光机壳体111的第一位置p1、第二位置p2、第三位置p3以及第四位置p4。在本实施例中,这些滑动组件123例如分别位于光机壳体111的四个角隅处,但本发明并不加以限定这些滑动组件的配置位置。在本实施例中,每一滑动组件123具有滑动件1231与距离调整件1232,盘体121藉由(via)这些滑动件1231而可移动配置于光机壳体111上。在本实施例中,这些距离调整件1232分别接触于这些滑动件1231,进而使第一位置p1至盘体121之间的距离d1、第二位置p2至盘体121之间的距离d2、第三位置p3至盘体121之间的距离d3以及第四位置p4至盘体121之间的距离d4彼此相等。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位置调整装置124可移动地配置于盘体121与光机壳体111之间,并用于受力朝第一轴a1向移动,进而带动盘体121相对光机壳体111而沿着第一轴向a1在这些滑动组件123上移动。

如图2至图5的实施例中的每一滑动组件123所示,距离调整件1232位于光机壳体111与对应的滑动件1231之间,即滑动件1231位于盘体121与对应的距离调整件1232之间,且每一滑动组件123还包括底座1233以及凸台1234,但本发明不局限于此。在本实施例中,底座1233配置于盘体121与光机壳体111之间,且底座1233具有朝向盘体的开口o。在本实施例中,距离调整件1232位于底座1233内,滑动件1231配置于底座1233,且部分的滑动件1231从底座1233的开口o露出。在本实施例中,露出开口o的部分滑动件1231接触于盘体121,使得盘体121能够藉由(via)这些滑动件1231而相对光机壳体111移动。简单地说,藉由(via)滑动组件123接触盘体121且滑动组件123相对光机壳体111移动,则盘体121可移动地配置于光机壳体111上。在本实施例中,凸台1234配置于底座1233内,且距离调整件1232位于凸台1234与滑动件1231之间。在本实施例中,每一滑动件1231例如是外型呈球状体的金属滚珠,每一距离调整件1232例如是金属垫片(metalwasher),但本发明并不加以限定每一滑动件与每一距离调整件的外型以及材质。在本实施例中,滑动组件123的底座1233例如分离于光机壳体111,但本发明不局限于此。然而,在一实施例中,滑动组件123的底座1233直接连接于光机壳体111;在其他实施例中,滑动组件123的底座1233与光机壳体111例如为一体成型的结构,但本发明仍不局限于此。

如图2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这些滑动组件123的距离调整件1232可调整光机壳体111与盘体121之间的距离,使得光机壳体111与盘体121之间不会发生彼此倾斜的情况,进而控制固定于盘体121的镜头122与固定于光机壳体111内的光阀112之间的位置关系,如此可提升镜头122与光阀112两者相对位置的精确度,以确保投影画面不会有模糊的问题。详细而言,在本实施例中,这些滑动组件123的距离调整件1232从光机壳体111朝向盘体121延伸而分别具有厚度t1、t2、t3、t4。在本实施例中,藉由(via)这些具有厚度的距离调整件1232来调整光机壳体111的第一位置p1与盘体121之间的距离d1、光机壳体111的第二位置p2至盘体121之间的距离d2、光机壳体111的第三位置p3至盘体121之间的距离d3以及光机壳体111的第四位置p4至盘体121之间的距离d4,使得上述这些距离d1、d2、d3、d4能够彼此相等。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位置p1、第二位置p2、第三位置p3以及第四位置p4例如分别位于光机壳体111的四个角隅处,当上述这些距离d1、d2、d3、d4彼此相等时,盘体121与光机壳体111之间呈现大致彼此平行的状态,使得盘体121与光机壳体111之间不会产生彼此倾斜的情况,进而可提升镜头122与光阀112两者相对位置的精确度。在本实施例中,在上述这些距离d1、d2、d3、d4能够彼此相等的情况下,这些距离调整件1232的厚度t1、t2、t3、t4可以是彼此相同、彼此不相同或是部分相同且部分不同相同。也就是说,为了达到这些距离d1、d2、d3、d4彼此相等,本发明不限制厚度t1、t2、t3、t4之间的尺寸关系。

图6a是图2所示位置调整装置的外观结构示意图。图6b是图6a所示位置调整装置另一视角的外观结构示意图。如图2至图6b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盘体121具有至少一第一贯穿孔1211,第一位置调整装置124包括第一可动导件1241以及至少一第一导柱(boss)1242。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可动导件1241可移动地配置于盘体121与光机壳体111之间,第一导柱1242配置于第一可动导件1241并朝向盘体121的方向延伸以穿过盘体121的第一贯穿孔1211。在本实施例中,当第一可动导件1241被驱动(例如推动)而朝第一轴向a1移动时,可使第一导柱1242带动盘体121相对光机壳体111而沿着第一轴向a1在滑动组件123上移动。关于驱动第一可动导件1241的详细实施方式,以下做更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2至图6b所示,本实施例的第一位置调整装置124还包括第一调整件1243。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调整件1243位于第一可动导件1241的一侧。具体而言,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调整件1243藉由(via)连接第一可动件1241的连接孔1244以耦接于第一可动件1241。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调整件1243用以驱动(例如推动)第一可动导件1241朝第一轴向a1移动,进而使第一导柱1242带动盘体121相对光机壳体111而沿着第一轴向a1在滑动组件123上进行移动。具体而言,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贯穿孔1211沿着与第一轴向a1大致垂直的第二轴向a2延伸,但本发明不局限于此。在本实施例中,当第一调整件1243驱动(例如推动)第一可动导件1241朝第一轴向a1移动时,第一导柱1242藉由(via)抵靠第一贯穿孔1211的内壁而驱动盘体121朝第一轴向a1移动。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调整件1243例如是延伸到投影机1的外壳之外的旋钮,而使用者例如转动第一调整件1243(旋钮)而使得第一调整件1243驱动(例如推动)第一可动导件1241朝第一轴向a1移动,但本发明不局限于此。

如图2至图6b所示,本实施例的盘体121还具有至少一第二贯穿孔1212。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贯穿孔1212例如沿着第一轴向a1延伸,但本发明不局限于此。本实施例的镜头模块12还包括第二位置调整装置125。由于本实施例的第一位置调整装置124与第二位置调整装置125的构造组成大致相同,为了简化说明,图6a与图6b同时绘示第一位置调整装置124与第二位置调整装置125。在本实施例中,第二位置调整装置125包括第二可动导件1251以及至少一第二导柱1252。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可动导件1251可移动地配置于盘体121与光机壳体111之间,第二导柱1252配置于第二可动导件1251并朝向盘体121的方向延伸以穿过第二贯穿孔1212。在本实施例中,当第二可动导件1251被驱动(例如推动)而朝与第一轴向a1大致垂直的第二轴向a2移动时,可使第二导柱1252带动盘体121相对光机壳体111而沿着第二轴向a2在滑动组件123上移动。由上述可知,在本实施例中,第二位置调整装置125可移动地配置于盘体121与光机壳体111之间,并用于受力朝第二轴a2向移动,进而带动盘体121相对光机壳体111而沿着第二轴向a2在这些滑动组件123上移动。如此一来,藉(via)由第一位置调整装置124与第二位置调整装置125可移动地配置于盘体121与光机壳体111之间,盘体121可相对于光机壳体111而沿着第一轴向a1与第二轴向a2移动,进而进行二维方向(例如水平方向及/或垂直方向)的移动。关于驱动第二可动导件1251的详细实施方式,以下做更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2至图6b所示,本实施例的第二位置调整装置125还包括第二调整件1253。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调整件1253位于第二可动导件1251的一侧。具体而言,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调整件1253藉由(via)连接第二可动件1251的连接孔1254以耦接于第二可动件1251。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调整件1253用以驱动(例如推动)第二可动导件1251朝第二轴向a2移动,进而使第二导柱1252带动盘体121相对光机壳体111而沿着第二轴向a2在滑动组件123上进行移动。具体而言,在本实施例中,当第二调整件1253驱动(例如推动)第二可动导件1251朝第二轴向a2移动时,第二导柱1252藉由(via)抵靠第二贯穿孔1212的内壁而驱动盘体121朝第二轴向a2移动。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调整件1253例如是延伸到投影机1的外壳之外的旋钮,而使用者例如转动第二调整件1253(旋钮)而使得第二调整件1253驱动(例如推动)第二可动导件1251朝第二轴向a2移动,但本发明不局限于此。

由上述可知,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贯穿孔1211例如沿着与第一轴向a1大致垂直的第二轴向a2延伸,且第二贯穿孔1212例如沿着与第二轴向a2大致垂直的第一轴向a1延伸。如此一来,在本实施例中,当第一可动导件1241朝第一轴向a1移动时,第二导柱1252可藉由(via)沿着第一轴向a1延伸的第二贯穿孔1212而不会与盘体121干涉;同理,当第二可动导件1251朝第二轴向a2移动时,第一导柱1242可藉由(via)沿着第二轴向a2延伸的第一贯穿孔1211而不会与盘体121干涉。

如图2至图6b所示,本实施例的镜头模块12还包括至少一第一导轨126、至少一第二导轨127、至少一第一滑槽129以及至少一第二滑槽130。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导轨126及第二导轨127例如固定于光机壳体111,第一滑槽129及第二滑槽130例如分别配置于第一位置调整装置124及第二位置调整装置125,但本发明不局限于此。详细而言,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导轨126配置于光机壳体111与第一可动导件1241之间,第二导轨127配置于光机壳体111与第二可动导件1251之间。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滑槽129配置于第一可动导件1241且可移动地配置于第一导轨126,第二滑槽130配置于第二可动导件1251且可移动地配置于第二导轨127。在本实施例中,藉由(via)第一滑槽129移动于第一导轨126上,可使第一可动导件1241移动于光机壳体111与盘体121之间。在本实施例中,藉由(via)第二滑槽130移动于第二导轨127上,可使第二可动导件1251移动于光机壳体111与盘体121之间。

具体而言,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导轨126配置于光机壳体111上并沿着第一轴向a1延伸,第一滑槽129沿着第一轴向a1延伸并与第一导轨126相互匹配;第二导轨127配置于光机壳体111上并沿着第二轴向a2延伸,第二滑槽130沿着第二轴向a2延伸并与第二导轨127相互匹配。在本实施例中,当第一可动导件1241受到第一调整件1243驱动时,第一可动导件1241可藉由(via)第一滑槽129沿着第一导轨126朝第一轴向a1移动。在本实施例中,当第二可动导件1251受到第二调整件1253驱动时,第二可动导件1251可藉由(via)第二滑槽130沿着第二导轨127朝第二轴向a2移动。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导轨126与第一滑槽129之间可涂布特氟龙胶,第二导轨127与第二滑槽130之间也可涂布特氟龙胶,如此可增加第一导轨126与第一滑槽129之间以及第二导轨127与第二滑槽130之间的润滑效果,进而降低调整过程中的摩擦力,以达到省力的效果。

然而,上述第一导轨126、第二导轨127、第一滑槽129及第二滑槽130的位置为举例说明。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将第一导轨126及第二导轨127分别固定于第一位置调整装置124及第二位置调整装置125,并对应地将第一滑槽129及第二滑槽130可设置于光机壳体111,但本发明仍不局限于此。此外,在本实施例中,盘体121的第一贯穿孔1211以及第二贯穿孔1212的数量例如是分别为两个,且这些第一贯穿孔1211沿着第二轴向a2排列,这些第二贯穿孔1212沿着第一轴向a1排列。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位置调整装置124的第一导柱1242以及第二位置调整装置125的第二导柱1252的数量例如是分别为两个,且这些第一导柱1242穿过对应的第一贯穿孔1211,这些第二导柱1252穿过对应的第二贯穿孔1212。此外,本实施例例如具有两个第一导轨126、两个第二导轨127、两个第一滑槽129以及两个第二滑槽130。然而,本发明不加以限定第一贯穿孔、第二贯穿孔、第一导柱、第二导柱、第一导轨、第二导轨、第一滑槽以及第二滑槽的数量,其数量可依实际情况需求而有所增减。

如图2至图6b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位置调整装置124的第一可动导件1241具有朝向盘体121的第一表面s1以及朝向光机壳体111的第二表面s2,且第一位置调整装置124还包括至少一第一限位柱(boss)1245。在本实施例中,第二位置调整装置125的第二可动导件1251具有朝向盘体121的第三表面s3以及朝向光机壳体111的第四表面s4,且第二位置调整装置125还包括至少一第二限位柱1255。在本实施例中,光机壳体111具有沿着第一轴向a1延伸的至少一第一限位孔1111以及沿着第二轴向a2延伸的至少一第二限位孔1112。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限位柱1245、第二限位柱1255、第一限位孔1111与第二限位孔1112的数量分别以两个为例进行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加以限定第一限位柱、第二限位柱、第一限位孔与第二限位孔的数量。在本实施例中,这些第一导柱1242配置于第一可动导件1241的第一表面s1,这些第一限位柱1245配置于第一可动导件1241的第二表面s2并分别穿过对应的第一限位孔1111。在本实施例中,这些第二导柱1252配置于第二可动导件1252的第三表面s3,这些第二限位柱1255配置于第二可动导件1251的第四表面s4并分别穿过对应的第二限位孔1112。

如图2至图6b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光机壳体111的每一第一限位孔1111沿着第一轴向a1延伸长度例如是小于盘体121的第二贯穿孔1212沿着第一轴向a1延伸的长度,光机壳体111的每一第二限位孔1112沿着第二轴向a2延伸的长度例如是小于第一贯穿孔1211沿着第二轴向a2延伸的长度,但本发明不局限于此。这样的结构设计目的主要在于,可使镜头模块12的盘体121于适当的范围内进行第一轴向a1或第二轴向a2的移动,并且避免导柱1242(第一导柱)、1252(第二导柱)直接推挤贯穿孔1211(第一贯穿孔)、1212(第二贯穿孔)的内壁而使盘体121发生翘曲(tilted)的情形。举例而言,在本实施例中,当盘体121朝第一轴向a1移动时,由于这些第一限位孔1111沿第一轴向a1延伸的长度小于第二贯穿孔1212沿第一轴向a1延伸的长度,因此这些第一限位柱1245可先行抵靠对应的第一限位孔1111的内壁而使盘体121停止移动,进而可避免第二导柱1252推挤第二贯穿孔1212的内壁。同理,在本实施例中,当盘体121朝第二轴向a2移动时,由于这些第二限位孔1112沿第二轴向a2延伸的长度小于第一贯穿孔1211沿第二轴向a2延伸的长度,因此这些第二限位柱1255可先行抵靠对应的第二限位孔1112的内壁而使盘体121停止移动,进而可避免第一导柱1242推挤第一贯穿孔1211的内壁。

如图2至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投影装置1的镜头模块12还包括多个固定件128与多个弹性件131,盘体121还具有多个通孔1213,光机壳体111具有多个固定孔1110。在本实施例中,这些通孔1213分别对应于这些固定孔1110,这些固定件128分别藉由(via)对应的通孔1213而固定于对应的固定孔1110,这些弹性件131分别抵靠于对应的固定件128与对应的固定孔1110之间,详细而言,在本实施例中,这些弹性件131分别藉由(via)垫片132而抵靠于盘体121上,当这些固定件128分别藉由(via)对应的通孔1213而固定于对应的固定孔1110时,这些固定件128挤压对应的弹性件131而使这些弹性件131产生弹性推力,藉由(via)这些弹性件131的弹性推力将盘体121推向光机壳体111,进而使盘体121接触于滑动组件123的滑动件1231而可移动地配置于光机壳体111上。在本实施例中,由于是藉由(via)这些弹性件131的弹性推力将盘体121推向光机壳体111,因此当这些固定件128分别固定于对应的固定孔1110时,盘体121与光机壳体111之间的间距仍可藉由(via)这些弹性件131的弹性推力来进行调整以保持一个固定的间距。在本实施例中,弹性件131例如是弹簧,垫片132例如是金属垫片(metalwasher),垫片132与盘体121之间例如设置特氟龙(teflon)、特氟龙垫片(teflonwasher)或塑料膜(plasticfilm)以达到润滑及/或防潮等效果,但本发明不局限于此。

图7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光机模块与镜头模块的分解示意图。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的镜头模块12a与图2所示的镜头模块12类似,差异处主要在于,本实施例的滑动组件123a的这些滑动件1231a的形状为柱状体。在本实施例中,这些柱状体(滑动件1231a)从光机壳体111朝向盘体121的方向的延伸,且每一柱状体(滑动件1231a)具有朝向盘体121的滑动表面s,柱状体(滑动件1231a)的滑动表面s接触于盘体121,使得盘体121能够藉由(via)这些滑动件1231a而相对光机壳体111移动。在本实施例中,滑动表面s例如为平坦表面,但本发明不局限于此。在其他实施例中,滑动表面s也可以是具有弧形轮廓的表面或具有其他适当形状的表面,但本发明仍不局限于此。此外,在本实施例中,滑动组件123a的底座1233例如分离于光机壳体111,但本发明不局限于此。然而,在一实施例中,滑动组件123a的底座1233直接连接于光机壳体111;在其他实施例中,滑动组件123a的底座1233与光机壳体111例如为一体成型的结构,但本发明仍不局限于此。

图8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光机模块与镜头模块的分解示意图。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的镜头模块12b与图2所示的镜头模块12类似,差异处主要在于,本实施例的滑动组件123b的这些滑动件1231b与对应的距离调整件1232b为一体成型的柱状体,且本实施例的滑动件1231b位于光机壳体111与对应的距离调整件1232b之间。在本实施例中,距离调整件1232b位于盘体121与对应的滑动件1231b之间。此外,在本实施例中,滑动组件123b省略设置如图2所示的底座1233以及凸台1234。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的投影机,藉由(via)位置调整装置,而可使镜头模块进行二维方向(例如水平方向及/或垂直方向)的移动;藉由(via)这些滑动组件的距离调整件调整光机壳体与盘体之间的距离,使得光机壳体与盘体之间不会产生彼此倾斜的情况,进而控制固定于盘体的镜头与位于光机壳体内的光阀之间的位置关系,提高镜头模块移动的精准度与成像稳定度,以确保投影画面在镜头模块移动时不会有模糊的问题,进而提升镜头模块移动时的成像分辨率。除此之外,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光机壳体与盘体之间配置滑动组件,因此盘体与光机壳体之间并不会直接接触,如此一来,当镜头模块进行移动时,镜头模块的盘体与光机壳体之间不会因为产生摩擦而造成损坏。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镜头模块可应用于短焦投影机。

惟以上所述者,仅为本发明之较佳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此限定本发明实施之范围,即所有依本发明权利要求书及说明书所作之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仍属本发明专利涵盖之范围内。另外,本发明的任一实施例或权利要求不须达成本发明所揭露之全部目的或优点或特点。此外,摘要和题目仅是用来辅助专利文件搜索之用,并非用来限制本发明之权利范围。此外,本说明书或权利要求中提及的“第一”、“第二”等用语仅用以命名元件(element)的名称或区别不同实施例或范围,而并非用来限制元件数量上的上限或下限。

附图标记说明:

1、1a、1b:投影机

10:光源

11:光机模块

12、12a、12b:镜头模块

100:照明光束

101:影像光束

102:投影光束

111:光机壳体

112:光阀

121:盘体

122:镜头

123、123a、123b:滑动组件

124:第一位置调整装置

125:第二位置调整装置

126:第一导轨

127:第二导轨

128:固定件

129:第一滑槽

130:第二滑槽

131:弹性件

132:垫片

1110:固定孔

1111:第一限位孔

1112:第二限位孔

1211:第一贯穿孔

1212:第二贯穿孔

1213:通孔

1231、1231a、1231b:滑动件

1232、1232b:距离调整件

1233:底座

1234:凸台

1241:第一可动导件

1242:第一导柱

1243:第一调整件

1245:第一限位柱

1244、1254:连接孔

1251:第二可动导件

1252:第二导柱

1253:第二调整件

1255:第二限位柱

a1:第一轴向

a2:第二轴向

d1、d2、d3、d4:距离

o:开口

p1:第一位置

p2:第二位置

p3:第三位置

p4:第四位置

s:滑动表面

s1:第一表面

s2:第二表面

s3:第三表面

s4:第四表面

t1、t2、t3、t4:厚度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