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摄像机镜片防起雾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560929发布日期:2018-06-01 03:45阅读:45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安防摄像机监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摄像机防起雾镜片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安防监控领域的发展,监控产品的多样化,但万变不离其宗,任何监控产品都离不开镜片。目前大部分厂家只用了整机密封的方式来应对玻璃起雾问题,但无法解决温差导致的起雾现象。行业内也有部分厂商采用玻璃加热的方法来除雾,在玻璃片内部贴上加热电阻丝,把整块的玻璃升温,能达到除雾的效果,但是弊端比较明显,如功耗大,效率低,预热时间久并且需要一直开启,加热需要单独电路,使用寿命短、可靠性低等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监控摄像机镜片防起雾的设计方法。

一种摄像机防起雾镜片的制备方法,所述镜片采用双层玻璃结构,包括内层玻璃和外层玻璃,包括以下步骤,

S1:打磨:对其中的外层玻璃相对于内层玻璃的一侧的上下两端与密封胶圈接触部分进行打磨处理,打磨深度为在竖直方向距离密封胶圈最顶端与最低端2mm,同时对内层玻璃相对于外层玻璃的一侧的上下两端与密封胶圈接触部分进行打磨处理,打磨深度为在竖直方向距离密封胶圈最顶端与最低端1mm;

S2:密封:对经过打磨处理的内外层玻璃使用密封胶圈连接后通过密封剂使密闭空间完全封闭;

S3:真空处理:对步骤S2中的密封空间进行真空处理,使双层玻璃内形成真空环境;

S4:组装:将经过真空处理的双层玻璃通过隔离垫圈与摄像机组件分隔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外层玻璃的直径大于内层玻璃的直径。

进一步地,步骤S1中,所述密封胶圈采用高抗撕硅胶板。

进一步地,步骤S2中,所述密封胶圈经过软硬度0-90°模型挤压而成。

进一步地,步骤S4中,所述隔离垫圈采用高抗撕硅胶板。

本发明的优点:本发明所涉及的结构设计精巧,本发明的制作工艺简单,成本低;采用的双层玻璃内部真空隔离技术可有效的解决由于温差产生的镜片内部起雾、镜片外部凝结的问题;与玻璃内加热技术相比,不增加产品功耗,无须预热,使用时安全、可靠、使用寿命长久;本发明适合于所有监控行业摄像机产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摄像机防起雾镜片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所采用的镜片为双层玻璃结构,包括内层玻璃和外层玻璃,双层玻璃连接在密封胶圈上并使双层玻璃中间形成密闭空间,其中密封胶圈选用特定厚度的高抗撕硅胶板,采用软硬度0-90°模型挤压而成,首先对其中的外层玻璃相对于内层玻璃的一侧的上下两端与密封胶圈接触部分进行打磨处理,打磨深度为在竖直方向距离密封胶圈最顶端与最低端2mm,同时对内层玻璃相对于外层玻璃的一侧的上下两端与密封胶圈接触部分进行打磨处理,打磨深度为在竖直方向距离密封胶圈最顶端与最低端1mm;将对经过打磨处理的内外层玻璃使用所述密封胶圈连接起来后通过密封剂使密闭空间封闭起来;对封闭空间进行真空处理,使双层玻璃内的空间形成真空环境;将经过真空处理的双层玻璃通过隔离垫圈与摄像机组件分隔连接,其中隔离胶圈选用特定厚度的高抗撕硅胶板,通过CNC切割成型,外形与摄像机外壳内结构嵌套,中间圆形空心,可卡套在摄像机组件上。

监控摄像机镜片防起雾原理:外层玻璃与摄像机外壳形成外界温度区,外层玻璃内侧有外环磨砂处理可以更好与密封胶圈的固定,同时密封胶圈与内层玻璃密封固定,其材质具有绝热特性,两层玻璃之间形成真空环境,内层玻璃在摄像机内部,由密封胶圈和隔离胶圈与摄像机组件隔离,使外界温度无法热传导到内层玻璃,内外温差产生的镜片起雾或镜片处的凝结现象就不会出现,从而实现防雾;并且内层玻璃、隔离胶圈、摄像机组件三者相互配合,相互受力,隔离胶圈材质受力会形变,从而还能达到防震效果。

本发明的优点:本发明所涉及的结构设计精巧,本发明的制作工艺简单,成本低;采用的双层玻璃内部真空隔离技术可有效的解决由于温差产生的镜片内部起雾、镜片外部凝结的问题,并采用的高抗高抗撕硅胶板的隔离胶圈能达到防震效果;与玻璃内加热技术相比,不增加产品功耗,无须预热,使用时安全、可靠、使用寿命长久;本发明适合于所有监控行业摄像机产品。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发明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本发明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