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港湾式光纤走线通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51148阅读:328来源:国知局
立体港湾式光纤走线通道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立体港湾式光纤走线通道,属于光通信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行业的空前发展,光纤网络的应用将大范围扩大,光纤配线架作为设备与设备之间信号的配线与转换工具,是光纤网络最基础的部分,其质量直接影响到整个网络的性能。随着光纤网络的不断发展,设计容量较小的中心机房,的走线正变得越来越拥挤,随着光缆的不断增多,大容量机房使用后带来的管理无效,施工运维困难等弊端,许多运营商后期维护人员面对密密麻麻的光纤和有限的机房空间一筹莫展。如何将机房的走线设计的仅仅有条已成为运营商面临的一个巨大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合理,走线通道操作区相对独立,互不干扰,施工灵活方便,且跳纤路由无交叉、无缠绕,能承受通过大容量跳纤通过的立体港湾式光纤走线通道。

本实用新型为达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立体港湾式光纤走线通道,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立柱和连接在两立柱上至少一层走线道通,所述各层走线通道包括前后设置的横向走线通道以及用于连接对应两横向走线通道的前后走线通道;

所述各立柱外侧对应各层走线通道具有至少一个绕线柱和至少一个大线环;

所述的横向走线通道包括槽形的横向走线槽,横向走线槽外侧设有用于一路光纤走线的缺口,在缺口内侧设有用于连接立柱的连接座,横向走线槽通过连接座安装在各自对应的立柱上,横向走线槽上的缺口与立柱上的大线环对应,且横向走线槽位于立柱的内侧设有另一路光纤走线的通道;

所述的前后走线通道包括槽形的前后走线槽,前后走线槽两端具有连接座,前后走线槽通过两端的连接座安装在两立柱上,前后走线槽内安装有至少一个线环,且线环与大线环对应。

本实用新型采了两个立柱和连接在两立柱上至少一层走线道通,各层走线通道包括前后设置的横向走线通道以及对应两个横向走线通道的一个前后走线通道,可使两个横向走线通道形成前后横向走线,而各横向走线通道在横向走线槽的外侧设有用于一路光纤走线的缺口,且该缺口与立柱上的大线环对应,同时横向走线槽位于立柱内侧设有另一路光走线的通道,因此在一层走线通道内实现架内跳纤和架间跳纤走线路由,两路光纤路由无交叉、无缠绕。本实用新型走线通道能实现港湾式水平走线通道,能实现前后贯通,走纤路由顺畅,各光纤走线通道操作区相对独立,互不干扰,施工灵活方便。本实用新型在两个立柱设有多层走线道通,可以因整体架体容量不同而叠加使用,光纤走线通道能承受通过大容量跳纤通过,能实现立体式跳纤管理系统。本实用新型的立体港湾式光纤走线通道能用于核心、汇聚机房配合光总配使用,从而解决现有核心、汇聚机房海量光纤的纤缆管理的难题,保护纤缆不受伤害,提升光纤网络的运营水平。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立体港湾式光纤走线通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立柱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横向走线通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前后走线通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立体港湾式光纤走线通道架间跳纤和架内跳纤通过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横向走线通道,1-1—横向走线槽,1-11—港湾挡板,1-12—缺口,1-13—连接座,1-14—固定座,1-2—横向走线弧板,2—立柱,2-1—绕线柱,2-2—绕线柱盖板,2-3—固定座,2-4—大线环,3—前后走线通道,3-1—前后走线槽,3-11—连接座,3-12—前后走线弧板,3-2—线环,4—架内跳纤,5—架间跳纤。

具体实施方式

见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港湾式光纤走线通道,包括两个立柱2和连接在两立柱2上至少一层走线道通,可采用多层走线道通,实现立体走线。见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各层走线通道包括前后设置的横向走线通道1以及用于连接对应两横向走线通道1的前后走线通道3。

见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各立柱2外侧对应各层走线通道具有至少一个绕线柱2-1和至少一个大线环2-4,见图2、5所示,该立柱2对于各层横向走线通道1设有两个绕线柱2-1,其中一个绕线柱2-1位于大线环2-4内,另一个绕线柱2-1位于大线环2-4上部,能防止上层的纤缆落入下层的走线通道内,绕线柱2-1端部具有绕线柱盖板2-2,本实用新型可在立柱2上设有圆形安装孔,绕线柱2-1通紧固件固定在立柱2上,而绕线柱盖板2-2直接卡入绕线柱2-1中即可,大线环2-4通过紧固件安装在纵向立柱2上,立柱2上下两端具有带翻边的固定座2-3,方便将立柱2安装在光纤配线架上。

见1、3、5所示,本实用新型横向走线通道1包括槽形的横向走线槽1-1,横向走线槽1-1的截面可为U形,通过横向走线槽1-1两侧的挡板对光纤进行限位。见图1、2、5所示,本实用新型横向走线槽1-1外侧设有用于一路光纤走线的缺口1-12,在缺口1-12内侧设有用于连接立柱2的连接座1-13,横向走线槽1-1通过连接座1-13安装在各自对应的立柱2上,可通过紧固件将横向走线槽1-1安装在对应的立柱2上或焊接在立柱上,而横向走线槽1-1上的缺口1-12与立柱2上的大线环2-4对应,使一路光纤从大线环2-4通过,横向走线槽1-1位于立柱2的内侧设有另一路光纤走线的通道,使横向走线通道1内实现两路光纤走线路由,且无交叉、无缠绕。

见图1、3、5所示,本实用新型横向走线槽1-1两端设有固定座1-14,通过紧固件将固定座1-14安装在光纤配线架上,横向走线槽1-1上的缺口1-12沿走线方向具有两个向下的横向走线弧板1-2,两横向走线弧板1-2连接在大线环2-4的两侧,既提高了连接可靠性,而且通过横向走线弧板1-2使光纤能平稳进入大线环2-4内,再进入前后走线槽3-1内。见图1、3、5所示,本实用新型横向走线槽1-1位于缺口1-12内侧设有向内凸的港湾挡板1-11,故能增加立柱2内侧的另一路光纤走线的通道空间,该港湾挡板1-11是横向走线槽1-1挡板的一部分,通过焊接固定在前横向走线槽1-1上。

见图1、4、5所示,本实用新型前后走线通道3包括槽形的前后走线槽3-1,前后走线槽3-1截面可为U形,前后走线槽3-1两端具有连接座3-11,前后走线槽3-1通过两端的连接座3-11安装在两立柱2上,可通过紧固件将连接座3-11安装在立柱2上,将前后走线槽3-1连接在两立柱2上,使立柱2、前后走线槽3-1和横向走线槽1-1形成框架结构。见图1、4、5所示,前后走线槽3-1内安装有至少一个线环3-2,给光纤提供限位通道,该线环3-2与大线环2-4对应,使光纤路由前后贯通,保持走纤路由顺畅。见图1、4、5所示,本实用新前后走线槽3-1两端具有向下的前后走线弧板3-12,且前后走线弧板3-12伸至横向走线槽1-1内,前后走线槽3-1两侧安装有线环3-2,线环3-2与前后走线弧板3-12对应,对纤缆走纤起到保护作用。

见图5所示,将各层架内跳纤4布置各自对应前部的横向走线槽1-1内、经大线环2-4进入前后走线槽3-1内,再通过后侧的横向走线槽1-1处的大绕环2-4进而进入横向走线槽1-1,实现各层水平走线通道的前后贯通,由于架内跳纤4由绕线柱2-1以及线环3-2限位,使架间跳纤5则沿立柱2内侧的另一路光纤走线的通道布设,而能保持架内跳纤4与架间跳纤5互不干扰,并在各自使走线通道操作区相对独立,各层走线通道可以因整体架体容量不同而叠加使用,满足大容量跳纤通过的要求。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