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包防水保罗式望远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85620阅读:40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望远镜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全包防水保罗式望远镜。



背景技术:

现行的望远镜调焦方式有外调焦和内调焦两种,让目镜沿光轴方向相对于物镜运动,称为外调焦,外调焦的优点是简单,像质较好,但是仪器的外型尺寸较大,密封性也较差;内调焦是通过移动物镜组中的一块或一组透镜来得到清晰物像的,它的优点是结构尺寸小,携带方便,同时使仪器有较好的密封性,这有利于保持仪器内部的清洁。而内调焦一般采用一组调焦结构,只能使用一个固定刻度进行步进调焦。如固定的刻度值过大,调焦更快速但精度有限,如固定的刻度值过小,调焦精度高但调焦速度慢。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全包防水保罗式望远镜,该望远镜具有调焦更方便、更精准的作用。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全包防水保罗式望远镜,包括连接桥,所述连接桥分别连接两个镜筒,所述镜筒内安装有滑动连接的第一调焦筒与第二调焦筒,所述连接桥上安装有中空的第一调焦螺杆以及穿过第一调焦螺杆空腔的第二调焦螺杆,所述第一调焦螺杆与第一升降螺母连接,所述第一升降螺母与第一拉杆连接,所述第一拉杆通过第一连接臂与第一调焦筒连接,所述第二调焦螺杆与底座螺纹连接,所述第二调焦螺杆与第二升降螺母连接,所述第二升降螺母与第二拉杆连接,所述第二拉杆通过第二连接臂与第二调焦筒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调焦筒与镜筒连接处设置密封圈。

优选地,所述第二调焦筒与镜筒连接处设置密封圈。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因为镜筒内安装有滑动连接的第一调焦筒与第二调焦筒,通过转动第一调焦螺杆控制第一调焦筒相对第二调焦筒移动,因第一调焦螺杆比第二调焦螺杆粗,第一调焦筒沿光轴移动的距离比第二调焦筒沿光轴移动的距离大,所以第一调焦螺杆能够实现焦距的粗调。通过转动第二调焦螺杆控制第二调焦筒相对第一调焦筒移动,第二调焦螺杆能够实现焦距的细调,使得本实用新型的望远镜的调焦更方便、更精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一种全包防水保罗式望远镜包括通过连接桥4连接的两个镜筒1,镜筒1内安装有滑动连接的第一调焦筒2与第二调焦筒3,连接桥4上安装有中空的第一调焦螺杆40以及穿过第一调焦螺杆40空腔的第二调焦螺杆41,所述第一调焦螺杆40与第一升降螺母45通过螺纹配合连接,所述第一升降螺母45与第一拉杆42连接,所述第一拉杆42通过第一连接臂20与第一调焦筒2连接。所述第二调焦螺杆41与底座44螺纹连接,所述第二调焦螺杆41与第二升降螺母46通过螺纹配合连接,所述第二升降螺母46与第二拉杆43连接,所述第二拉杆43通过第二连接臂30与第二调焦筒3连接。

所述第一调焦筒螺杆40安装在连接桥4靠近目镜一端中部位置,且其端部沿轴向超出连接桥4表面,所述第一调焦筒螺杆40与连接桥4靠近目镜表面密封设置,能够增加该望远镜的防水性。所述第二调焦螺杆41靠近目镜一端超出第一调焦筒螺杆40端部,且与第一调焦筒螺杆40表面密封设置,能够增加该望远镜的防水性。所述第一升降螺母45外侧面设置有与第一拉杆42顶端凹槽相配合的凸轨,所述第二升降螺母46外侧面设置有与第二拉杆43顶端凹槽相配合的凸轨。

望远镜一般通过调节调焦镜与物镜沿光轴方向间距,实现焦距的调整。本实用新型调焦镜安装在第一调焦筒2靠近目镜一端,物镜安装在第二调焦筒3入射光线一端,通过分别调节第一调焦筒2与第二调焦筒3与物镜的位置间距实现调焦镜与物镜的间距调节,从而达到焦距的调整。在调焦时,首先通过转动第一调焦螺杆40,从而带动第一升降螺母45与第一拉杆42,最终带动第一调焦筒2沿光轴方向做前后运动,因第一调焦螺杆40直径较第二调焦螺杆41大,第一调焦螺杆40转动一圈带动第一调焦筒2移动的距离更大,故实现第一调焦筒2与物镜间距的粗调。然后通过转动第二调焦螺杆41,从而带动第二升降螺母46与第二拉杆43,最终带动第二调焦筒3沿光轴方向做前后运动,因第一调焦螺杆40直径较第二调焦螺杆41大,第二调焦螺杆41转动一圈带动第二调焦筒3移动的距离较小,故实现第二调焦筒3与物镜间距的细调。使得本实用新型的望远镜与一般的望远镜相比具有调焦更方便、更精确的优点。

所述第一调焦筒2与镜筒1连接处设置密封圈,所述第二调焦筒3与镜筒1连接处设置密封圈,防止水进入到镜筒内,使得本实用新型的望远镜比一般的望远镜具有更好的防水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