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像镜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246656阅读:160来源:国知局
摄像镜头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摄像镜头,特别是由五片镜片组成的长焦超薄摄像镜头。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以及市场的需要,摄像镜头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同时,随着电子产品逐渐朝向轻薄化发展的趋势,其摄像镜头不仅要有良好的相质,而且需要轻薄的外形,这样才能有效地降低产品成本且更加符合人性化设计。另一方面,为了满足人们的使用需要,对电子产品的摄像镜头拍摄出的物体的影像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主流摄像镜头为了获得宽视角的图像,采用广角光学系统,但是这不利于拍摄较远处的物体,无法获得清晰的图像。而当前兴起的双摄技术,可以通过长焦镜头获得高的空间角分辨率,再通过图像融合技术,实现高频信息增强。但双摄中长焦镜头的设计是关键技术,尤其是同时满足长焦和超薄的设计更为难点。因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不足而提出一种5片式高像素的长焦超薄镜头。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摄像镜头可以获得良好的成像质量和加工生产性。技术实现要素: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至少一些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摄像镜头。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摄像镜头,摄像镜头从摄像镜头的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以及第五透镜;其中,第一透镜具有正光焦度;第二透镜具有负光焦度;第三透镜具有正光焦度或负光焦度;第四透镜具有正光焦度;第五透镜具有负光焦度;摄像镜头的有效焦距f与第四透镜和第五透镜的组合焦距f45之间满足-1.0<f/f45≤-0.5。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这样一种摄像镜头,摄像镜头从摄像镜头的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以及第五透镜。第一透镜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为凸面;第二透镜具有负光焦度;第三透镜具有正光焦度或负光焦度;第四透镜具有正光焦度;第五透镜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在近轴处为凹面;其中,第三透镜的中心厚度CT3与第三透镜在最大半径处的边缘厚度ET3之间满足0.8<CT3/ET3<1.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摄像镜头的有效焦距f与摄像镜头的最大半视场角HFOV之间满足f*tan(HFOV)≥3.0,并且第三透镜的有效焦距f3与第四透镜的有效焦距f4之间满足f4/|f3|≤0.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第一透镜物侧面至成像面的轴上距离TTL与成像面上有效像素区域对角线长的一半ImgH之间满足TTL/ImgH≤1.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摄像镜头的有效焦距f与第四透镜的中心厚度CT4之间满足7<f/CT4<9。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摄像镜头的有效焦距f与第四透镜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7之间满足f/|R7|<0.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摄像镜头的有效焦距f与第三透镜的有效焦距f3之间满足f/|f3|<0.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第一透镜的有效焦距f1与第五透镜的有效焦距f5之间满足-1.2<f1/f5<-0.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第五透镜像侧面至成像面的轴上距离BFL满足0.75≤BFL≤0.9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第三透镜和第四透镜在光轴上的空气间隔T34满足0.6≤T34≤0.8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摄像镜头的有效焦距f与第一透镜物侧面至成像面的轴上距离TTL之间满足TTL/f<1.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第二透镜物侧面为凸面,像侧面为凹面;第三透镜物侧面为凸面,像侧面为凹面。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摄像镜头具有5片式的高像素的长焦超薄镜头结构,可以获得良好的成像质量和加工生产性。附图说明结合附图,通过以下非限制性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明显。在附图中:图1示出了实施例1的摄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图2至图5分别示出了实施例1的摄像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象散曲线、畸变曲线和倍率色差曲线;图6示出了实施例2的摄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图7至图10分别示出了实施例2的摄像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象散曲线、畸变曲线和倍率色差曲线;图11示出了实施例3的摄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图12至图15分别示出了实施例3的摄像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象散曲线、畸变曲线和倍率色差曲线;图16示出了实施例4的摄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图17至图20分别示出了实施例4的摄像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象散曲线、畸变曲线和倍率色差曲线;图21示出了实施例5的摄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图22至图25分别示出了实施例5的摄像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象散曲线、畸变曲线和倍率色差曲线;图26示出了实施例6的摄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图27至图30分别示出了实施例6的摄像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象散曲线、畸变曲线和倍率色差曲线。图31示出了实施例7的摄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以及图32至图35分别示出了实施例7的摄像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象散曲线、畸变曲线和倍率色差曲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而非对该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有关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应理解的是,在本申请中,当元件或层被描述为在另一元件或层“上”、“连接至”或“联接至”另一元件或层时,其可直接在另一元件或层上、直接连接至或联接至另一元件或层,或者可存在介于中间的元件或层。当元件称为“直接位于”另一元件或层“上”、“直接连接至”或“直接联接至”另一元件或层时,不存在介于中间的元件或层。在说明书全文中,相同的标号指代相同的元件。如本文中使用的,用语“和/或”包括相关联的所列项目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任何和全部组合。应理解的是,虽然用语第1、第2或第一、第二等在本文中可以用来描述各种元件、部件、区域、层和/或段,但是这些元件、部件、区域、层和/或段不应被这些用语限制。这些用语仅用于将一个元件、部件、区域、层或段与另一个元件、部件、区域、层或段区分开。因此,在不背离本申请的教导的情况下,下文中讨论的第一元件、部件、区域、层或段可被称作第二元件、部件、区域、层或段。本文中使用的用辞仅用于描述具体实施方式的目的,并不旨在限制本申请。如在本文中使用的,除非上下文中明确地另有指示,否则没有限定单复数形式的特征也意在包括复数形式的特征。还应理解的是,用语“包括”、“包括有”、“具有”、“包含”和/或“包含有”,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时表示存在所陈述的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和/或部件,但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部件和/或它们的组。如在本文中使用的,用语“和/或”包括相关联的所列项目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任何和全部组合。诸如“...中的至少一个”的表述当出现在元件的列表之后时,修饰整个元件列表,而不是修饰列表中的单独元件。此外,当描述本申请的实施方式时,使用“可以”表示“本申请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并且,用语“示例性的”旨在指代示例或举例说明。除非另外限定,否则本文中使用的所有用语(包括技术用语和科学用语)均具有与本申请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的通常理解相同的含义。还应理解的是,用语(例如在常用词典中定义的用语)应被解释为具有与它们在相关技术的上下文中的含义一致的含义,并且将不被以理想化或过度正式意义解释,除非本文中明确如此限定。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摄像镜头。根据本申请的摄像镜头从摄像镜头的物侧至像侧依序设置有: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以及第五透镜。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第一透镜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为凸面。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第二透镜具有负光焦度。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第三透镜具有正光焦度或负光焦度。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第四透镜具有正光焦度。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第五透镜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在近轴处为凹面。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摄像镜头的有效焦距f与第四透镜和第五透镜的组合焦距f45之间满足-1.0<f/f45≤-0.5。更具体地,满足-0.84≤f/f45≤-0.51。通过满足上述条件,第四和第五透镜组合焦距的大小和方向得以控制,摄像镜头能够实现系统球差的平衡,获得轴上视场良好的成像质量。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摄像镜头的有效焦距f与摄像镜头的最大半视场角HFOV之间满足f*tan(HFOV)≥3.0,更具体地满足f*tan(HFOV)≥3.1。第三透镜的有效焦距f3与第四透镜的有效焦距f4之间满足f4/|f3|≤0.2,更具体地满足f4/|f3|≤0.001。通过满足上述条件的合理的光焦度的分配,摄像镜头实现了系统低的低阶像差的分布,获得了良好的光学像质,并且实现了超薄功能和成像镜头的大像面高像素的要求。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第一透镜物侧面至成像面的轴上距离TTL与成像面上有效像素区域对角线长的一半ImgH之间满足TTL/ImgH≤1.6。更具体地,满足TTL/ImgH≤1.54。通过上述条件来约束镜头总长与像高的比例,从而实现了镜头的小型化。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摄像镜头的有效焦距f与第四透镜的中心厚度CT4之间满足7<f/CT4<9。更具体地,满足7.36≤f/CT4≤8.46。通过满足上述条件,第四透镜的中心厚度得以控制,从而可控制系统的畸变,使得系统整体获得较小的畸变水平和良好的成像质量。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摄像镜头的有效焦距f与第四透镜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7之间满足f/|R7|<0.5。更具体地,满足f/|R7|≤0.08。通过上述条件来控制第四片透镜的物侧曲率,从而使摄像系统获得良好的场曲水平,进而获得良好的成像质量。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第三透镜的中心厚度CT3与第三透镜在最大半径处的边缘厚度ET3之间满足0.8<CT3/ET3<1.2。更具体地,满足0.97≤CT3/ET3≤1.02。通过上述条件控制第三片透镜的中心厚度和第三片透镜的边缘厚度,从而保证第三片透镜良好的加工特性,使得敏感元件容易加工,获得系统较好的感度特性。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摄像镜头的有效焦距f与第三透镜的有效焦距f3之间满足f/|f3|<0.2。更具体地,满足f/|f3|≤0.001。通过上述条件控制系统光焦度的主要承担者之一第三透镜的光焦度,从而控制系统的球差和慧差,使其平衡在较低的水平,以获得良好的成像质量和感度。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第一透镜的有效焦距f1与第五透镜的有效焦距f5之间满足-1.2<f1/f5<-0.7。更具体地,满足-1.06≤f1/f5≤-0.75。通过上述条件控制第一透镜的有效焦距f1与第五透镜的有效焦距f5的比例范围,使得系统光焦度得以合理分配,从而获得良好的初级像差水平和良好的成像质量。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第五透镜像侧面至成像面的轴上距离BFL满足0.75≤BFL≤0.95。更具体地,满足0.82≤BFL≤0.95。满足上述条件的摄像镜头能够通过优化约束使得后焦限定在一定的合理范围内,保证后端光学模组对不同距离物面的调焦距需求。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第三透镜和第四透镜在光轴上的空气间隔T34满足0.6≤T34≤0.85。更具体地,满足0.62≤T34≤0.82。通过满足上述条件,第三与第四透镜之间的间距被控制,从而使得光学系统获得良好的场曲平衡水平。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摄像镜头的有效焦距f与第一透镜物侧面至成像面的轴上距离TTL之间满足TTL/f<1.0。更具体地,满足TTL/f≤0.95。满足上述条件的摄像镜头能够维持长焦镜头小型化,实现小视场和高放大倍率。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描述本申请。实施例1首先参照图1至图5描述根据本申请实施例1的摄像镜头。图1为示出了实施例1的摄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摄像镜头包括5片透镜。这5片透镜分别为具有物侧面S1和像侧面S2的第一透镜E1、具有物侧面S3和像侧面S4的第二透镜E2、具有物侧面S5和像侧面S6的第三透镜E3、具有物侧面S7和像侧面S8的第四透镜E4以及具有物侧面S9和像侧面S10的第五透镜E5。第一透镜E1至第五透镜E5从摄像镜头的物侧到像侧依次设置。第一透镜E1可具有正光焦度,且其物侧面S1可为凸面;第二透镜E2可具有负光焦度,且其像侧面S4可为凹面;第三透镜E3可具有正光焦度或负光焦度;第四透镜E4可具有正光焦度;第五透镜E5可具有负光焦度,且其物侧面在近轴处为凹面。在该实施例中,来自物体的光依次穿过各表面S1至S10并最终成像在成像表面S11上。在该实施例中,第一透镜E1至第五透镜E5分别具有各自的有效焦距f1至f5。第一透镜E1至第五透镜E5沿着光轴依次排列并共同决定了摄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下表1示出了第一透镜E1至第五透镜E5的有效焦距f1至f5、摄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摄像镜头的总长度TTL以及成像面上有效像素区域对角线长的一半ImgH。f1(mm)2.93f(mm)5.06f2(mm)-4.96TTL(mm)4.82f3(mm)46.95ImgH(mm)3.21f4(mm)5.90f5(mm)-2.82表1表2示出了该实施例中的摄像镜头中各透镜的表面类型、曲率半径、厚度、折射率、色散系数和圆锥系数。表2下表3示出了可用于该实施例中的各非球面透镜的各非球面S1-S10的高次项系数A4、A6、A8、A10、A12、A14、A16、A18和A20。面号A4A6A8A10A12A14A16A18A20S1-1.2049E-02-4.3932E-021.5486E-01-3.8471E-014.6916E-01-1.5099E-01-2.9073E-013.3384E-01-1.0731E-01S2-1.3055E-021.3772E-01-8.1604E-013.5092E+00-9.2039E+001.4343E+01-1.2369E+014.8495E+00-3.6789E-01S3-4.5556E-02-3.7833E-021.7997E+00-1.0650E+013.6813E+01-8.0229E+011.0719E+02-7.9766E+012.5177E+01S4-4.6265E-027.3611E-01-6.7821E+004.9628E+01-2.2905E+026.6496E+02-1.1797E+031.1686E+03-4.9516E+02S5-9.8851E-03-2.9062E-011.1604E+00-2.4840E+003.5323E+00-3.2596E+001.8671E+00-6.0632E-018.5630E-02S6-4.5396E-02-9.7383E-023.1497E-01-3.4877E-012.0936E-01-2.2119E-02-4.9058E-022.4499E-02-3.3001E-03S72.3242E-02-7.8816E-02-1.6657E-015.4192E-01-7.5734E-015.9123E-01-2.6334E-016.2629E-02-6.1812E-03S82.2785E-01-3.7712E-013.5795E-01-2.6932E-011.6039E-01-7.2430E-022.2275E-02-4.0020E-033.1148E-04S91.0816E-01-3.0772E-012.6512E-01-7.2276E-02-2.1000E-021.8826E-02-4.9703E-035.9858E-04-2.8054E-05S10-1.0010E-01-9.5447E-031.2327E-021.7017E-02-1.5621E-025.3740E-03-9.5085E-048.6722E-05-3.2439E-06表3图2示出了实施例1的摄像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其表示不同波长的光线经由光学系统后的会聚焦点偏离。图3示出了实施例1的摄像镜头的象散曲线,其表示子午像面弯曲和弧矢像面弯曲。图4示出了实施例1的摄像镜头的畸变曲线,其表示不同视角情况下的畸变大小值。图5示出了实施例1的摄像镜头的倍率色差曲线,其表示光线经由摄像镜头后在成像面上的不同的像高的偏差。综上所述并参照图2至图5可以看出,根据实施例1的摄像镜头具有长焦超薄镜头结构,可以获得良好的成像质量和加工生产性。实施例2以下参照图6至图10描述根据本申请实施例2的摄像镜头。除了摄像镜头的各透镜的参数之外,例如除了各透镜的曲率半径、厚度、折射率、色散系数、圆锥系数、有效焦距、轴上间距、各透镜的高次项系数等之外,在本实施例2及以下各实施例中描述的摄像镜头与实施例1中描述的摄像镜头的布置结构相同。在本实施例及以下实施例中,为简洁起见,将省略部分与实施例1相似的描述。图6为示出了实施例2的摄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摄像镜头由物侧至像侧依次包括第一透镜E1、第二透镜E2、第三透镜E3、第四透镜E4以及第五透镜E5。下表4示出了第一透镜E1至第五透镜E5的有效焦距f1至f5、摄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摄像镜头的总长度TTL以及成像面上有效像素区域对角线长的一半ImgH。f1(mm)2.93f(mm)5.06f2(mm)-5.02TTL(mm)4.82f3(mm)-2209.44ImgH(mm)3.24f4(mm)8.18f5(mm)-3.91表4表5示出了该实施例中的摄像镜头中各透镜的表面类型、曲率半径、厚度、折射率、色散系数和圆锥系数。面号表面类型曲率半径厚度折射率,色散系数圆锥系数OBJ球面无穷无穷S1非球面1.36660.68891.55,56.10.3368S2非球面7.77190.2433-22.9034STO球面无穷0.0047S3非球面28.75990.22001.67,20.4-95.0000S4非球面2.98610.41500.1281S5非球面14.17000.22531.55,56.1-20.4718S6非球面13.92680.7707-18.8968S7非球面12.19040.65081.67,20.451.3171S8非球面-9.63540.42043.5430S9非球面-2.60420.32001.54,55.9-0.2024S10非球面11.19620.8608-5.8453S11球面无穷表5下表6示出了可用于该实施例中的各非球面透镜的各非球面S1-S10的高次项系数A4、A6、A8、A10、A12、A14、A16、A18和A20。表6图7示出了实施例2的摄像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其表示不同波长的光线经由光学系统后的会聚焦点偏离。图8示出了实施例2的摄像镜头的象散曲线,其表示子午像面弯曲和弧矢像面弯曲。图9示出了实施例2的摄像镜头的畸变曲线,其表示不同视角情况下的畸变大小值。图10示出了实施例2的摄像镜头的倍率色差曲线,其表示光线经由摄像镜头后在成像面上的不同的像高的偏差。综上所述并参照图7至图10可以看出,根据实施例2的摄像镜头具有长焦超薄镜头结构,可以获得良好的成像质量和加工生产性。实施例3以下参照图11至图15描述根据本申请实施例3的摄像镜头。图11为示出了实施例3的摄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摄像镜头由物侧至像侧依次包括第一透镜E1、第二透镜E2、第三透镜E3、第四透镜E4以及第五透镜E5。下表7示出了第一透镜E1至第五透镜E5的有效焦距f1至f5、摄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摄像镜头的总长度TTL以及成像面上有效像素区域对角线长的一半ImgH。f1(mm)2.91f(mm)5.06f2(mm)-4.98TTL(mm)4.82f3(mm)5924.80ImgH(mm)3.24f4(mm)8.20f5(mm)-3.87表7表8示出了该实施例中的摄像镜头中各透镜的表面类型、曲率半径、厚度、折射率、色散系数和圆锥系数。表8下表9示出了可用于该实施例中的各非球面透镜的各非球面S1-S10的高次项系数A4、A6、A8、A10、A12、A14、A16、A18和A20。面号A4A6A8A10A12A14A16A18A20S1-1.5314E-02-5.7572E-03-9.8960E-026.2379E-01-2.0139E+003.6645E+00-3.8503E+002.1767E+00-5.1301E-01S2-1.4340E-021.7818E-01-1.2312E+005.8997E+00-1.7372E+013.1339E+01-3.3318E+011.8806E+01-4.2025E+00S3-1.5584E-02-1.8745E-013.7079E+00-2.3755E+019.0916E+01-2.1897E+023.2372E+02-2.6846E+029.5676E+01S4-2.8129E-021.0437E+00-1.0677E+018.2882E+01-4.0385E+021.2327E+03-2.2885E+032.3612E+03-1.0377E+03S5-1.9182E-01-7.0279E-021.0060E+00-3.0110E+006.1451E+00-8.3038E+007.0357E+00-3.4232E+007.3969E-01S6-1.8511E-011.0365E-01-6.2049E-023.5503E-01-6.3808E-016.1038E-01-3.4438E-019.3411E-02-5.4322E-03S7-1.2444E-02-8.1561E-02-8.5431E-023.3610E-01-4.5425E-013.2752E-01-1.3068E-012.7032E-02-2.2510E-03S81.6934E-01-4.3270E-015.1794E-01-4.5014E-012.8292E-01-1.2338E-013.4718E-02-5.5828E-033.8591E-04S93.0356E-01-9.6280E-011.0994E+00-6.6704E-012.4309E-01-5.5201E-027.6901E-03-6.0438E-042.0595E-05S106.0997E-02-4.2124E-014.2446E-01-2.1383E-016.4350E-02-1.2171E-021.4260E-03-9.4739E-052.7252E-06表9图12示出了实施例3的摄像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其表示不同波长的光线经由光学系统后的会聚焦点偏离。图13示出了实施例3的摄像镜头的象散曲线,其表示子午像面弯曲和弧矢像面弯曲。图14示出了实施例3的摄像镜头的畸变曲线,其表示不同视角情况下的畸变大小值。图15示出了实施例3的摄像镜头的倍率色差曲线,其表示光线经由摄像镜头后在成像面上的不同的像高的偏差。综上所述并参照图12至图15可以看出,根据实施例3的摄像镜头具有长焦超薄镜头结构,可以获得良好的成像质量和加工生产性。实施例4以下参照图16至图20描述根据本申请实施例4的摄像镜头。图16为示出了实施例4的摄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摄像镜头由物侧至像侧依次包括第一透镜E1、第二透镜E2、第三透镜E3、第四透镜E4以及第五透镜E5。下表10示出了第一透镜E1至第五透镜E5的有效焦距f1至f5、摄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摄像镜头的总长度TTL以及成像面上有效像素区域对角线长的一半ImgH。f1(mm)2.99f(mm)5.06f2(mm)-5.18TTL(mm)4.82f3(mm)47.71ImgH(mm)3.12f4(mm)6.22f5(mm)-3.07表10下表11示出了该实施例中的摄像镜头中各透镜的表面类型、曲率半径、厚度、折射率、色散系数和圆锥系数。面号表面类型曲率半径厚度折射率、色散系数圆锥系数OBJ球面无穷无穷S1非球面1.37970.68361.55,56.10.3161S2非球面7.36180.2175-43.6179STO球面无穷-0.0002S3非球面15.79280.22001.67,20.448.5181S4非球面2.81250.45242.1993S5非球面5.68770.25891.55,56.1-95.0000S6非球面7.15980.8182-95.0000S7非球面-36.33880.61761.67,20.495.0000S8非球面-3.74030.3556-0.4649S9非球面-2.53190.32001.54,55.9-0.2662S10非球面4.92140.8764-17.8363S11球面无穷表11下表12示出了可用于该实施例中的各非球面透镜的各非球面S1-S10的高次项系数A4、A6、A8、A10、A12、A14、A16、A18和A20。表12图17示出了实施例4的摄像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其表示不同波长的光线经由光学系统后的会聚焦点偏离。图18示出了实施例4的摄像镜头的象散曲线,其表示子午像面弯曲和弧矢像面弯曲。图19示出了实施例4的摄像镜头的畸变曲线,其表示不同视角情况下的畸变大小值。图20示出了实施例4的摄像镜头的倍率色差曲线,其表示光线经由摄像镜头后在成像面上的不同的像高的偏差。综上所述并参照图17至图20可以看出,根据实施例4的摄像镜头具有长焦超薄镜头结构,可以获得良好的成像质量和加工生产性。实施例5以下参照图21至图25描述根据本申请实施例5的摄像镜头。图21为示出了实施例5的摄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摄像镜头由物侧至像侧依次包括第一透镜E1、第二透镜E2、第三透镜E3、第四透镜E4以及第五透镜E5。下表13示出了第一透镜E1至第五透镜E5的有效焦距f1至f5、摄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摄像镜头的总长度TTL以及成像面上有效像素区域对角线长的一半ImgH。f1(mm)2.91f(mm)5.06f2(mm)-4.89TTL(mm)4.82f3(mm)52.04ImgH(mm)3.23f4(mm)5.83f5(mm)-2.76表13下表14示出了该实施例中的摄像镜头中各透镜的表面类型、曲率半径、厚度、折射率、色散系数和圆锥系数。表14下表15示出了可用于该实施例中的各非球面透镜的各非球面S1-S10的高次项系数A4、A6、A8、A10、A12、A14、A16、A18和A20。面号A4A6A8A10A12A14A16A18A20S1-1.3720E-02-2.3759E-024.0081E-029.0103E-03-3.6026E-019.2985E-01-1.1338E+006.9156E-01-1.7005E-01S2-1.2391E-021.3392E-01-7.5285E-013.0691E+00-7.6206E+001.1145E+01-8.7770E+002.8213E+005.1587E-02S3-4.0754E-02-1.4725E-013.2785E+00-2.2022E+018.9214E+01-2.2822E+023.5787E+02-3.1339E+021.1719E+02S4-5.1199E-028.3579E-01-8.2620E+006.2062E+01-2.9095E+028.5047E+02-1.5074E+031.4818E+03-6.1949E+02S5-5.0179E-03-3.0827E-011.1979E+00-2.5789E+003.7568E+00-3.5961E+002.1549E+00-7.3613E-011.0973E-01S6-4.1769E-02-1.1706E-013.8801E-01-5.4209E-015.3851E-01-3.6498E-011.6235E-01-4.6620E-026.8043E-03S73.6573E-02-1.5707E-01-8.7908E-043.5283E-01-6.3230E-015.4472E-01-2.5540E-016.2686E-02-6.3250E-03S82.5074E-01-4.5410E-014.7088E-01-3.6484E-012.1134E-01-8.9787E-022.5940E-02-4.4402E-033.3425E-04S98.8416E-02-2.3072E-011.4734E-012.2423E-02-6.5686E-023.1673E-02-7.1906E-038.1116E-04-3.6737E-05S10-1.2984E-015.5690E-02-4.7351E-024.7373E-02-2.4909E-027.1025E-03-1.1384E-039.7182E-05-3.4537E-06表15图22示出了实施例5的摄像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其表示不同波长的光线经由光学系统后的会聚焦点偏离。图23示出了实施例5的摄像镜头的象散曲线,其表示子午像面弯曲和弧矢像面弯曲。图24示出了实施例5的摄像镜头的畸变曲线,其表示不同视角情况下的畸变大小值。图25示出了实施例5的摄像镜头的倍率色差曲线,其表示光线经由摄像镜头后在成像面上的不同的像高的偏差。综上所述并参照图22至图25可以看出,根据实施例5的摄像镜头具有长焦超薄镜头结构,可以获得良好的成像质量和加工生产性。实施例6以下参照图26至图30描述根据本申请实施例6的摄像镜头。图26为示出了实施例6的摄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摄像镜头由物侧至像侧依次包括第一透镜E1、第二透镜E2、第三透镜E3、第四透镜E4以及第五透镜E5。下表16示出了第一透镜E1至第五透镜E5的有效焦距f1至f5、摄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摄像镜头的总长度TTL以及成像面上有效像素区域对角线长的一半ImgH。f1(mm)3.08f(mm)5.06f2(mm)-5.59TTL(mm)4.82f3(mm)108.15ImgH(mm)3.24f4(mm)8.67f5(mm)-3.97表16下表17示出了该实施例中的摄像镜头中各透镜的表面类型、曲率半径、厚度、折射率、色散系数和圆锥系数。面号表面类型曲率半径厚度折射率、色散系数圆锥系数OBJ球面无穷无穷S1非球面1.35630.68611.55,56.10.3359S2非球面5.76180.2557-21.5824SO球面无穷0.0104S3非球面27.01340.22001.67,20.4-95.0000S4非球面3.26220.45740.4731S5非球面5.71110.25341.55,56.1-2.7406S6非球面6.22360.7311-3.9776S7非球面13.66140.64861.67,20.416.0983S8非球面-9.79960.35269.5179S9非球面-2.64230.32001.54,55.9-0.2097S10非球面11.43580.88489.1294S11球面无穷表17下表18示出了可用于该实施例中的各非球面透镜的各非球面S1-S10的高次项系数A4、A6、A8、A10、A12、A14、A16、A18和A20。表18图27示出了实施例6的摄像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其表示不同波长的光线经由光学系统后的会聚焦点偏离。图28示出了实施例6的摄像镜头的象散曲线,其表示子午像面弯曲和弧矢像面弯曲。图29示出了实施例6的摄像镜头的畸变曲线,其表示不同视角情况下的畸变大小值。图30示出了实施例6的摄像镜头的倍率色差曲线,其表示光线经由摄像镜头后在成像面上的不同的像高的偏差。综上所述并参照图27至图30可以看出,根据实施例6的摄像镜头具有长焦超薄镜头结构,可以获得良好的成像质量和加工生产性。实施例7以下参照图31至图35描述根据本申请实施例7的摄像镜头。图31为示出了实施例7的摄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摄像镜头由物侧至像侧依次包括第一透镜E1、第二透镜E2、第三透镜E3、第四透镜E4以及第五透镜E5。下表19示出了第一透镜E1至第五透镜E5的有效焦距f1至f5、摄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摄像镜头的总长度TTL以及成像面上有效像素区域对角线长的一半ImgH。f1(mm)3.19f(mm)5.07f2(mm)-5.99TTL(mm)4.82f3(mm)127.90ImgH(mm)3.35f4(mm)8.16f5(mm)-4.16表19下表20示出了该实施例中的摄像镜头中各透镜的表面类型、曲率半径、厚度、折射率、色散系数和圆锥系数。表20下表21示出了可用于该实施例中的各非球面透镜的各非球面S1-S10的高次项系数A4、A6、A8、A10、A12、A14、A16、A18和A20。表21图32示出了实施例7的摄像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其表示不同波长的光线经由光学系统后的会聚焦点偏离。图33示出了实施例7的摄像镜头的象散曲线,其表示子午像面弯曲和弧矢像面弯曲。图34示出了实施例7的摄像镜头的畸变曲线,其表示不同视角情况下的畸变大小值。图35示出了实施例7的摄像镜头的倍率色差曲线,其表示光线经由摄像镜头后在成像面上的不同的像高的偏差。综上所述并参照图32至图35可以看出,根据实施例7的摄像镜头具有长焦超薄镜头结构,可以获得良好的成像质量和加工生产性。概括地说,在上述实施例1至7中,各条件式满足下面表22的条件。表22以上描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申请中所涉及的发明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所述发明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申请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