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轮散热装置及散热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26459阅读:168来源:国知局
色轮散热装置及散热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散热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色轮散热装置及散热系统。



背景技术:

色轮是研究颜色相加混合的一种实验仪器,色轮中的荧光色轮在受到光源照射时,色轮上的波长转换材料会把激发光转换成受激光,在此过程中激发光的部分能量会转换成热量被色轮吸收,从而引起荧光粉温度升高,转换效率降低,并且投影仪的光源系统需要绝对的防尘,因此,在相对密闭且狭小的空间内,激发光所转化的热量无法及时有效的排出,进而使得色轮在高温下失效,即色轮在光斑激射点温度飙升以击穿色轮,色轮电机中的机油在高温中变性导致色轮电机的使用寿命缩短。

目前,大部分高功率色轮都是依靠送风设备将空气通过管道输送到色轮所在腔体的内部,再通过管道将热空气从色轮内部带走。

但这种主动散热方式需要额外增加送风设备以及配套的管道,而且在进风口和出风口都需要增加防尘设备,如此不仅成本升高,而且也给设备运行带来了更大噪音,而且在使用一段时间后,还需要对防尘设备进行维护,才能保证送风的效率和色轮内部空气的洁净度,再者,现有的送风设备仅通过腔体内的空气强制对流,使色轮的热量传递到壳体上再排出,且与色轮连接的电机所产生的热量通过小直径的轴承进行散热,经过长时使用,由于轴承较小,进而使得大部分热量堆积在轴承上,导致散热效果不佳,所以上述散热方式导致色轮的散热速度慢、散热速率低。因此,如何提供一种散热速率高、结构紧凑且能够使得色轮使用寿命长的色轮散热装置成为人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色轮散热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色轮散热装置的散热速率低、占用空间大且应用成本高的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色轮散热装置,包括固定座和第一散热机构;

所述第一散热机构包括第一辐射吸收板和第一导热管,所述第一导热管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一插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一辐射吸收板由上至下依次连接;

所述固定座上设置有第一插接孔,所述第一插接部与所述第一插接孔匹配插接,所述固定座用于与色轮的电机连接。

进一步地,针对上述第一散热机构的具体结构而言,所述第一散热机构还包括第一固定板;

所述第一固定板上设置有第一装设槽,所述第一连接部设置在所述第一装设槽中,所述第一固定板与所述第一辐射吸收板连接。

进一步地,针对上述色轮散热装置的具体结构而言,还包括散热鳍片组;

所述散热鳍片组上设置有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一插接部穿过所述第一插接孔与所述第一连接孔连接。

进一步地,针对上述色轮散热装置的具体结构而言,还包括第二散热机构;

所述第二散热机构包括第二辐射吸收板和第二导热管,所述第二导热管包括第二连接部和第二插接部,所述第二辐射吸收板和所述第二连接部由上至下依次连接,所述第二辐射吸收板与所述第一辐射吸收板相对设置,且所述第一辐射吸收板与所述第二辐射吸收板之间具有设定距离;

所述固定座上设置有第二插接孔,所述散热鳍片组上设置有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二插接部穿过所述第二插接孔与所述第二连接孔连接。

进一步地,针对上述第二散热机构的具体结构而言,所述第二散热机构还包括第二固定板;

所述第二固定板上设置有第二装设槽,所述第二连接部设置在所述第二装设槽中,所述第二固定板与所述第二辐射吸收板连接。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具体地,所述第一辐射吸收板包括第一铜板和涂覆在所述第一铜板上的第一辐射吸收层,所述第二辐射吸收板包括第二铜板和涂覆在所述第二铜板上的第二辐射吸收层。

优选地,针对上述第一辐射吸收层和所述第二辐射吸收层的材料而言,所述第一辐射吸收层和所述第二辐射吸收层均为高分子复合材料层。

进一步地,针对上述第一连接部和第一插接部的具体连接方式而言,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一插接部垂直连接。

进一步地,针对上述第二连接部和第二插接部的具体连接方式而言,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二插接部垂直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色轮散热装置,包括固定座和第一散热机构;第一散热机构包括第一辐射吸收板和第一导热管,第一导热管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一插接部,第一连接部和第一辐射吸收板由上至下依次连接;固定座上设置有第一插接孔,第一插接部与第一插接孔匹配插接,固定座用于与色轮的电机连接。在具体安装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色轮散热装置时,先将色轮的电机与固定座连接,然后使第一辐射吸收板与第一导热管上的第一连接部连接,由于固定座上设置有第一插接孔,所以最后再将第一导热管上的插接部插入第一插接孔,在具体使用时,打开与色轮连接的电机,以带动色轮进行转动,而第一辐射吸收板能够吸收色轮所产生的热辐射以对色轮进行散热,第一导热管与第一辐射吸收板连接,所以第一导热管能够对第一辐射吸收板上所吸收的热辐射进行热传导,进一步对第一辐射吸收板上的热量进行导出并散发至色轮的外部,从而提高散热速率和散热效率,因此,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色轮散热装置的通过热辐射和热传导共同结合的方式对色轮所产生的热量进行散发,使得色轮散热装置的散热效率高,在结构设计上,本实用新型充分利用了色轮周边的狭小间隙,不仅使得色轮散热装置在结构空间上不会与原始光源产生干涉,而且提高了色轮散热装置的整体结构紧凑性,进而减小色轮散热装置的占用空间,从而实现了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散热系统,包括如上所述的色轮散热装置。

所述散热系统相比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与上述色轮散热装置相比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色轮散热装置的整体装配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色轮散热装置的整体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色轮散热装置的左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色轮散热装置与色轮的装配示意图一;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色轮散热装置与色轮的装配示意图二。

图标:100-固定座;200-第一散热机构;300-散热鳍片组;400-第二散热机构;500-色轮;600-电机;110-第一插接孔;120-第二插接孔;210-第一辐射吸收板;220-第一导热管;230-第一固定板;240-第一螺钉;310-散热鳍片;410-第二辐射吸收板;420-第二导热管;430-第二固定板;440-第二螺钉;211-第一辐射吸收层;221-第一连接部;222-第一插接部;231-第一装设槽;311-第一连接孔;312-第二连接孔;411-第二辐射吸收层;421-第二连接部;422-第二插接部;431-第二装设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如出现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其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如出现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如出现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色轮500散热装置的整体装配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色轮500散热装置的整体爆炸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色轮500散热装置的左视图,请参阅图1、图2和图3,具体地,一种色轮500散热装置,包括固定座100和第一散热机构200;

所述第一散热机构200包括第一辐射吸收板210和第一导热管220,所述第一导热管220包括第一连接部221和第一插接部222,所述第一连接部221和所述第一辐射吸收板210由上至下依次连接;

所述固定座100上设置有第一插接孔110,所述第一插接部222与所述第一插接孔110匹配插接,所述固定座100用于与色轮500的电机600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色轮500散热装置,包括固定座100和第一散热机构200;第一散热机构200包括第一辐射吸收板210和第一导热管220,第一导热管220包括第一连接部221和第一插接部222,第一连接部221和第一辐射吸收板210由上至下依次连接;固定座100上设置有第一插接孔110,第一插接部222与第一插接孔110匹配插接,固定座100用于与色轮500的电机600连接。在具体安装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色轮500散热装置时,先将色轮500的电机600与固定座100连接,然后使第一辐射吸收板210与第一导热管220上的第一连接部221连接,由于固定座100上设置有第一插接孔110,所以最后再将第一导热管220上的插接部插入第一插接孔110,在具体使用时,打开与色轮500连接的电机600,以带动色轮500进行转动,而第一辐射吸收板210能够吸收色轮500所产生的热辐射以对色轮500进行散热,第一导热管220与第一辐射吸收板210连接,所以第一导热管220能够对第一辐射吸收板210上所吸收的热辐射进行热传导,进一步对第一辐射吸收板210上的热量进行导出并散发至色轮500的外部,从而提高散热速率和散热效率,因此,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色轮500散热装置的通过热辐射和热传导共同结合的方式对色轮500所产生的热量进行散发,使得色轮500散热装置的散热效率高,在结构设计上,本实用新型充分利用了色轮500周边的狭小间隙,不仅使得色轮500散热装置在结构空间上不会与原始光源产生干涉,而且提高了色轮500散热装置的整体结构紧凑性,进而减小色轮500散热装置的占用空间,从而实现了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请继续参阅图1和图2,所述第一散热机构200还包括第一固定板230;

所述第一固定板230上设置有第一装设槽231,所述第一连接部221设置在所述第一装设槽231中,所述第一固定板230与所述第一辐射吸收板210连接。

设置上述第一固定板230,是为了便于提高第一辐射吸收板210与第一导热管220的连接稳固性。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辐射吸收板210的大小与色轮500和电机600连接后的形状相适配,在不阻碍光源使得色轮500能够正常工作的前提下,尽可能的使得第一辐射吸收板210的面积达到最大化,进以提高色轮500散热装置的散热效果,而为了进一步提高第一辐射吸收板210与第一导热管220的连接稳固性,第一固定板230的大小选取适当。

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提高第一辐射吸收板210的连接稳固性,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导热管220设置为多个,多个第一导热管220沿第一辐射吸收板210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由于第一导热管220为多个,所以,第一固定板230上的第一装设槽231的个数与第一导热管220的个数相等,进而便于三者的连接,在具体安装时,将多个第一导热管220设置在多个第一装设槽231中,再用多个第一螺钉240将第一固定板230和第一辐射吸收板210进行连接即可使用。

请继续参阅图1、图2和图3,具体地,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色轮500散热装置还包括散热鳍片组300;

所述散热鳍片组300上设置有第一连接孔311,所述第一插接部222穿过所述第一插接孔110与所述第一连接孔311连接。

设置上述散热鳍片组300,是为了提高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散热装置的散热效率。具体地,散热鳍片组300由多个散热鳍片310组成,多个散热鳍片310沿散热鳍片310的厚度方向依次设置。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上述第一导热管220的个数为多个,因此,设置在散热鳍片组300上的第一连接孔311的个数与第一导热管220的个数相等,以便第一导热管220与散热鳍片组300的连接。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色轮500散热装置与色轮500的装配示意图一,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色轮500散热装置与色轮500的装配示意图二,请参阅图2、图4和图5,具体地,所述第一连接部221与所述第一插接部222垂直连接。

将第一连接部221与第一插接部222垂直连接,是为了提高第一辐射吸收板210与色轮500的相对面积,如图4和图5所示,色轮500通过电机600安装在固定座100上,而固定座100则通过多个第一导热管220安装在散热鳍片组300上,则色轮500与散热鳍片310平行,而为了使得第一辐射吸收板210与色轮500平行设置以提高第一辐射吸收板210的散热效率,则必然需要将第一连接部221和第一插接部222垂直设置。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第一连接部221和第一插接部222垂直设置仅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第一连接部221和第一插接部222除了设置为垂直连接的方式以外,也可以为其他角度的连接,使用者可以根据具体的使用而设置两者的连接角度,只要能够使得第一辐射吸收板210能够吸收色轮500上所产生的热量即可。

请继续参阅图1和图2,具体地,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色轮500散热装置还包括第二散热机构400;

所述第二散热机构400包括第二辐射吸收板410和第二导热管420,所述第二导热管420包括第二连接部421和第二插接部422,所述第二辐射吸收板410和所述第二连接部421由上至下依次连接,所述第二辐射吸收板410与所述第一辐射吸收板210相对设置,且所述第一辐射吸收板210与所述第二辐射吸收板410之间具有设定距离;

所述固定座100上设置有第二插接孔120,所述散热鳍片组300上设置有第二连接孔312,所述第二插接部422穿过所述第二插接孔120与所述第二连接孔312连接。

设置上述第二散热机构400,是为了进一步提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色轮500散热装置的散热效率,使得第二散热机构400上的第二辐射吸收板410能够吸收色轮500上所产生的热辐射,第二导热管420能够协同第二辐射吸收板410共同进行散热。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具体地,所述第二散热机构400还包括第二固定板430;

所述第二固定板430上设置有第二装设槽431,所述第二连接部421设置在所述第二装设槽431中,所述第二固定板430与所述第二辐射吸收板410连接。

设置上述第二固定板430,是为了便于提高第二辐射吸收板410与第二导热管420的连接稳固性。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辐射吸收板410的大小与色轮500和电机600连接后的形状相适配,在不阻碍光源使得色轮500能够正常工作的前提下,尽可能的使得第二辐射吸收板410的面积达到最大化,进以提高色轮500散热装置的散热效果,而为了进一步提高第二辐射吸收板410与第二导热管420的连接稳固性,第二固定板430的大小选取适当。

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提高第二辐射吸收板410的连接稳固性,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二导热管420设置为多个,多个第二导热管420沿第二辐射吸收板410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由于第二导热管420为多个,所以,第二固定板430上的第二装设槽431的个数与第二导热管420的个数相等,散热鳍片组300上第二连接孔312的个数与第二导热管420的个数相等,进而便于连接,在具体安装时,将多个第二导热管420设置在多个第二装设槽431中,再用多个第二螺钉440将第二固定板430和第二辐射吸收板410进行连接即可使用。

请继续参阅图2、图4和图5,具体地,所述第二连接部421与所述第二插接部422垂直连接。

将第二连接部421和第二插接部422垂直设置,是为了提高第二辐射吸收板410与色轮500的相对面积,如图4和图5所示,色轮500通过电机600安装在固定座100上,而固定座100则通过多个第二导热管420安装在散热鳍片组300上,则色轮500与散热鳍片310平行,而为了使得第二辐射吸收板410与色轮500平行设置以提高第二辐射吸收板410的散热效率,则必然需要将第二连接部421和第二插接部422垂直设置。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第二连接部421和第二插接部422垂直设置仅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第二连接部421和第二插接部422除了设置为垂直连接的方式以外,也可以为其他角度的连接,使用者可以根据具体的使用而设置两者的连接角度,只要能够使得第二辐射吸收板410能够吸收色轮500上所产生的热量即可。

请继续参阅图2,具体地,所述第一辐射吸收板210包括第一铜板和涂覆在所述第一铜板上的第一辐射吸收层211,所述第二辐射吸收板410包括第二铜板和涂覆在所述第二铜板上的第二辐射吸收层411。

设置上述第一辐射吸收层211和第二辐射吸收层411,是为了提高第一辐射吸收板210和第二辐射吸收板410的吸收热辐射的能力,进而提高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色轮500散热装置的散热效率。

优选地,所述第一辐射吸收层211和所述第二辐射吸收层411均为高分子复合材料层。

将第一辐射吸收层211和第二辐射吸收层411的材料设置为高分子复合材料,是因为其吸收辐射的能力较好,高分子复合材料可以选用石墨粉或者纳米碳涂层,然后将石墨粉或者纳米碳涂层涂覆在第一辐射吸收板210和第二辐射吸收板410上,高分子复合材料除了上述两种选择以外,还可以为其他提高热辐射效果的材料层,如黑镍层、黑漆层等,只要能够提高第一辐射吸收板210和第二辐射吸收板410的吸收热辐射能力即可。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提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色轮散热装置的散热效果,使用者可以在色轮500的运行空间内安装排风扇或者抽风扇,也可在整个色轮散热装置的外部安装排风扇或者抽风扇,进以使得色轮500所产生的热量通过设置的排风扇能够形成对流,进一步提高散热速率。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散热系统,包括如上所述的色轮散热装置。

所述散热系统相比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与上述色轮散热装置相比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