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高摩擦阻力的光缆塔用引下线夹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57851阅读:18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零部件技术、通信技术等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具有高摩擦阻力的光缆塔用引下线夹结构。



背景技术:

通信,指人与人或人与自然之间通过某种行为或媒介进行的信息交流与传递,从广义上指需要信息的双方或多方在不违背各自意愿的情况下采用任意方法,任意媒质,将信息从某方准确安全地传送到另方。

通信在不同的环境下有不同的解释,在出现电波传递通信后通信(Communication)被单一解释为信息的传递,是指由一地向另一地进行信息的传输与交换,其目的是传输消息。然而,通信是在人类实践过程中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对传递消息的要求不断提升使得人类文明不断进步。在各种各样的通信方式中,利用“电”来传递消息的通信方法称为电信(Telecommunication),这种通信具有迅速、准确、可靠等特点,且几乎不受时间、地点、空间、距离的限制,因而得到了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在现今因电波的快捷性使得从远古人类物质交换过程中就结合文化交流与实体经济不断积累进步的实物性通信(邮政通信)被人类理解为制约经济发展的阻碍。

在古代,人类通过驿站、飞鸽传书、烽火报警、符号、身体语言、眼神、触碰等方式进行信息传递。

在现代科学水平的飞速发展,相继出现了无线电、固定电话、移动电话、互联网甚至视频电话等各种通信方式。通信技术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提高了经济的效率,深刻地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和社会面貌。

以视觉声音传递为主的古代的烽火台、击鼓、旗语,近代以实物传递为主的驿站快马接力、信鸽、邮政通信等。以前的通信对远距离来说,最快也要几天的时间,而现代通信往往以电信方式为主如电报、电话、快信、短信、E-mail等注重即时通信,作为自然科学来说邮政通信更能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与沟通,但是在现今注重经济利益的时期往往不注意人与自然的关系致使邮政通信相对即时通信不宜接受。美国联邦通信法对通信的定义包括电信和广播电视。需要说明的是此通信法并不适合中国。中国自古注重“天人合一”的人文自然观及追求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

我国的电信管理条例对电信的定义包括公共电信和广播电视。我国《邮政法》正在不违背《万国邮政公约》的情况下结合中国国情不断完善。

通信光缆(Communication Optical Fiber Cable)是由若干根(芯)光纤(一般从几芯到几千芯)构成的缆心和外护层所组成。光纤与传统的对称铜回路及同轴铜回路相比较,其传输容量大得多;衰耗少;传输距离长;体积小;重量轻;无电磁干扰;成本低,是当前最有前景的通信传输媒体。它正广泛地用于电信、电力、广播等各部门的信号传输上,将逐步成为未来通信网络的主体。光缆在结构上与电缆主要的区别是光缆必须有加强构件去承受外界的机械负荷,以保护光纤免受各种外机械力的影响。

ADSS光缆也称全介质自承式光缆,全介质即光缆所用的是全介质材料,自承式是指光缆自身加强构件能承受自重及外界负荷。这一名称就点明了这种光缆的使用环境及其关键技术:因为是自承式,所以其机械强度举足轻重;使用全介质材料是因为光缆处于高压强电环境中,必须能耐受强电的影响;由于是在电力杆塔上架空使用,所以必须有配套的挂件将光缆固定在杆塔上。即ADSS光缆有三个关键技术:光缆机械设计、悬挂点的确定和配套金具的选择与安装。

ADSS光缆机械性能光缆机械性能主要体现在光缆最大允许张力(Maximum Allowable Tension,简称MAT)、年平均运行张力(Every Day Strength,简称EDS)及极限抗拉强度(Ultimate Tensile Strength,简称UTS)等。

普通光缆的国家标准明确规定了不同使用方式(如架空、管道、直埋等)的光缆应具有的机械强度。而ADSS光缆是自承式架空光缆,所以它除了必须承受自身重力的长期作用外,还必须能经受住自然环境的洗礼。如果ADSS光缆机械性能设计不合理、与当地天气不相适应,则光缆就会存在安全隐患,寿命就会打折扣。因此,每个ADSS光缆工程都必须根据光缆路由所处的自然环境和跨距ADSS的架设档距可达到1800米/挡,耐压高、抗电蚀性能好、防雷击,可以在500kV电压等级的输电线路杆塔上敷设,并具有很强的抗弹击性能,一般的砂枪在10米以外的距离射击不会对光缆造成故障性伤害。还具有很强的耐低温性能和环境适应性。光缆不依赖于输电线而独立敷设,施工和维护都比较方便,而且不需要停电作业,光缆也比较便宜。

引下线夹是将从铁塔上引下的光缆固定到铁塔上,阻止其晃动以避免磨损光缆表面,主要用于光缆线路的终端铁塔及接续铁塔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高摩擦阻力的光缆塔用引下线夹结构,对现有光缆通信铁塔的引下线线夹进行改造,在U型结构的固定件内侧壁上设置防滑结构加大其与铁塔之间的摩擦力,避免由于摩擦力过小而引起夹持不稳的情况发生,同时在U型结构的固定件底部设置带有内螺纹的连接孔,利用螺杆结构进一步的使得固定件与光缆通信铁塔之间形成三点受力的状态,避免两点受力易出现引下线将引下线夹结构拉歪的情况发生,从而影响通信质量。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具有高摩擦阻力的光缆塔用引下线夹结构,设置有呈U型结构的固定件,在固定件的U型两侧上分别设置有用于固定引下线缆的过线结构和用于将固定件固定在光缆塔上的固定机构,所述固定件的U型内侧壁上设置有固定件防滑条,且在固定件的U型底部设置有带内螺纹的连接孔。

进一步的为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过线结构包括螺杆、夹具、第一螺母、弹垫和夹具防滑结构,螺杆螺接或固定连接在固定件上,夹具通过第一螺母、弹垫和夹具防滑结构的配合螺接在螺杆上,夹具的夹线孔其中一侧内侧面上设置有软材质的防滑条。

进一步的为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第一螺母配合弹垫设置在夹具远固定件侧,且防滑条设置在远固定件侧的夹线孔上,所述夹具防滑结构设置在近固定件侧。

进一步的为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在所述夹具防滑结构与固定件之间还设置有第二螺母和垫片,且垫片近固定件设置。

进一步的为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垫片采用弹垫。

进一步的为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防滑条采用锯齿结构。

进一步的为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底座、螺母杆及调节件,所述螺母杆的螺杆端贯穿固定件的U型一侧连接在底座上,且底座设置在固定件的U型内侧,调节件螺接在螺母杆上,且调节件置于螺母杆的螺母与固定件之间。

进一步的为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调节件包括配合使用的后垫片和后螺母,且后垫片近固定件侧设置。

进一步的为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后垫片采用弹垫。

进一步的为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固定件防滑条采用三角锯齿结构。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在进行电力通信的光缆通信铁塔上的线缆引下时,能够对线缆起到固定的作用,避免由于固定不稳而影响线缆通信(通电)的情况发生,为增加固定件与光缆通信铁塔(光缆塔)之间的摩擦阻力,对固定件的内部两侧进行防滑设置,使得两者之间结合后的摩擦阻力明显增大,从而避免两者之间由于摩擦阻力小而影响线缆固定的情况发生,整个结构具有设计科学、使用方便等特点。

本实用新型在进行紧固连接时配合螺母和垫片结构,能够获得更加稳定的紧固力,避免紧固力不够而影响引下线的紧固。

本实用新型采用三点受力的设计方式,使得紧固件与光缆塔之间的受力呈三角形状,从而提高了光缆塔用引下线夹结构与光缆塔之间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用于穿过和起稳定引下线作用的夹具采用防滑设计,且利用软材质构成,在增强夹具夹持引下线力度的同时也不会出现夹具伤损引下线的情况,从而使得引下线得到更加稳定的引下连接方式,进一步的减小通信事故的发生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其中,1-螺杆,2-第一螺母,3-弹垫,4-夹具,5-防滑条,6-夹具防滑结构,7-第二螺母,8-垫片,9-底座,10-固定件,11-固定件防滑条,12-连接孔,13-后垫片,14-后螺母,15-螺母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1:

一种具有高摩擦阻力的光缆塔用引下线夹结构,对现有光缆通信铁塔的引下线线夹进行改造,在U型结构的固定件内侧壁上设置防滑结构加大其与铁塔之间的摩擦力,避免由于摩擦力过小而引起夹持不稳的情况发生,同时在U型结构的固定件底部设置带有内螺纹的连接孔,利用螺杆结构进一步的使得固定件与光缆通信铁塔之间形成三点受力的状态,避免两点受力易出现引下线将引下线夹结构拉歪的情况发生,从而影响通信质量,如图1所示,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设置有呈U型结构的固定件10,在固定件10的U型两侧上分别设置有用于固定引下线缆的过线结构和用于将固定件固定在光缆塔上的固定机构,所述固定件10的U型内侧壁上设置有固定件防滑条11,且在固定件10的U型底部设置有带内螺纹的连接孔12。

在设计使用时,固定件10通过固定机构紧夹在光缆通信铁塔上,且利用设置在固定件10U型内侧的固定件防滑条11来增加固定件10与光缆通信铁塔之间的摩擦阻力;需要引下的线缆通过设置在固定件10上的过线结构进行平衡稳固的将线缆引到光缆通信铁塔的下层上,从而避免引下线由于没有固定而在风中晃荡时与光缆通信铁塔频繁摩擦而损坏,从而影响线缆通信(通电)的情况发生,在固定件U型底部上设置带内螺纹的连接孔12,连接孔12配合紧固螺栓,可以进一步的将固定件10紧固在光缆通信铁塔上,使其形成三点受力的局面,避免由于受力不均匀使得固定件10从光缆通信铁塔上滑落的情况发生。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如图1所示,进一步的为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过线结构包括螺杆1、夹具4、第一螺母2、弹垫3和夹具防滑结构6,螺杆1螺接或固定连接在固定件10上,夹具4通过第一螺母2、弹垫3和夹具防滑结构6的配合螺接在螺杆1上,夹具4的夹线孔其中一侧内侧面上设置有软质材料的防滑条5,优选的防滑条5采用绝缘胶材料制成;在设计时,优选的将螺杆1的一端螺接在固定件10上或直接将螺杆1的一端固定设置在固定件10上,利用第一螺母2、弹垫3和夹具防滑结构6将夹具4呈夹持状态的设置在螺杆1上,在设置上夹具4由两片夹片构成,且在螺杆1的外侧,两片夹片之间形成用于夹持引下线的夹线孔,且在其中任意一片夹片上夹线孔处的内侧面上设置由软质材料构成的防滑条5,当引下线穿过夹线孔时,能够增加夹具4与引下线之间的摩擦力,使其夹持更加稳固,优选的在设置时设置有防滑条5的夹片近弹垫3设置。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如图1所示,进一步的为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第一螺母2配合弹垫3设置在夹具4远固定件10侧,且防滑条5设置在远固定件10侧的夹线孔上,所述夹具防滑结构6设置在近固定件10侧。

在设计使用时,优选的将第一螺母2配合弹垫3设置在夹具4远固定件10侧,夹具防滑结构6设置在夹具4近固定件10侧,夹具防滑结构6可以对夹具4起到夹持作用的同时,能够对夹具4与固定件10之间的距离进行调节定位。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如图1所示,进一步的为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在所述夹具防滑结构6与固定件10之间还设置有第二螺母7和垫片8,且垫片8近固定件10设置。

实施例5: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如图1所示,进一步的为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垫片8采用弹垫。

实施例6: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如图1所示,进一步的为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防滑条5采用锯齿结构。

实施例7: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进一步的为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底座9、螺母杆15及调节件,所述螺母杆15的螺杆端贯穿固定件10的U型一侧连接在底座9上,且底座9设置在固定件10的U型内侧,调节件螺接在螺母杆15上,且调节件置于螺母杆15的螺母与固定件10之间,在设计使用时,当固定件定位到光缆塔上后,通过旋转螺母杆15,螺母杆带动底座9使得固定件10并紧固在光缆塔上,进一步的为将固定件10与光缆塔之间的稳定性更佳,还可以利用调节件进一步对固定件10进行紧固。

实施例8: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如图1所示,进一步的为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调节件包括配合使用的后垫片13和后螺母14,且后垫片13近固定件10侧设置,在设置时,调节件由后垫片13和后螺母14构成,且将后垫片13近固定件10设置,当需要进一步紧固固定件10时,旋转后螺母14使得其结合后垫片13紧紧的贴合在固定件10上。

实施例9: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如图1所示,进一步的为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后垫片13采用弹垫。

实施例10: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如图1所示,进一步的为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固定件防滑条11采用三角锯齿结构。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