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微投影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81318阅读:255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携式微投影仪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便携式微投影仪,属于微投影仪领域。
背景技术
:投影仪在国家拉动内需的政策及人民收入不断提升的背景下,农村文化共享工程的实施进一步推动了中国投影机市场的快速增长。据统计,2010年中国投影机市场出货量规模达到128万台,相比2009年增长43.6%。分析认为,2011年中国投影机市场仍将保持快速增长,全年出货量将达到167万台,年成长率约投影仪为30%。未来5年,中国投影机市场的复合增长率将达到17.1%。现有技术公开了申请号为:CN201520247389.X的一种微投影仪,其包括投影仪镜头模块和投影仪本体,所述投影仪镜头模块包括镜头模块壳体,所述镜头模块壳体开设有用于安装镜头的镜头孔,所述镜头孔与中空筒状光线通道一端相连接,所述光线通道的另一端与便携式微投影仪光源模块相连接,所述投影仪镜头模块与所述投影仪本体轴连接。实现在不调整投影仪本体的前提下,仅仅调整镜头模块就可实现对投影仪的镜头角度的调整。因为镜头模块相较于投影仪具有更轻的重量,所以更易固定,镜头角度调整更好,观影效果更佳,但是该微投影仪在投影使用时必须连接插座电源,为使用带来不便。技术实现要素: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便携式微投影仪,以解决在无插座环境下也能使用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便携式微投影仪,其结构包括上保护盖、显示灯、外保护壳、调节旋钮、进风口,所述上保护盖嵌套于外保护壳上方顶面,并通过内置卡扣加固连接,所述调节旋钮通过轴活动连接于外保护壳下方底部,所述进风口与外保护壳呈一体成型结构,所述进风口连接于外保护壳侧边下方,所述调节旋钮通过外保护壳设于进风口侧边下方,所述显示灯嵌入连接于外保护壳侧边上方,所述显示灯与外保护壳为过盈配合连接,所述显示灯通过外保护壳设于上保护盖外侧前方,所述上保护盖设有调节按钮、蓄电电池、检修板,所述调节按钮嵌套连接于上保护盖上方内部,并通过内置卡扣固定,所述蓄电电池扣合于上保护盖侧边后方,所述检修板通过螺母固定连接于上保护盖上,所述检修板通过上保护盖设于蓄电电池前方,所述调节按钮通过上保护盖设于蓄电电池前方,所述调节按钮与检修板设于同一平面上,所述蓄电电池由电池板主体、条形码、连接卡扣、操作标识组成,所述条形码与操作标识通过粘结剂粘结于电池板主体表面上,所述条形码通过电池板主体设于操作标识下方,所述连接卡扣与电池板主体外表面呈一体成型结构,所述连接卡扣连接于电池板主体侧边,所述连接卡扣通过购电池板主体连接于条形码外端右侧,所述外保护壳设有连接凹槽、投影镜头、散热装置,所述连接凹槽与外保护壳呈一体成型结构,所述连接凹槽连接于外保护壳前方表面上,所述投影镜头嵌入连接于连接凹槽内部,所述所述投影镜头与连接凹槽为过盈配合连接,所述投影镜头通过连接凹槽与外保护壳内部紧密连接,所述散热装置外表面与外保护壳呈一体成型结构,所述散热装置连接于外保护壳前方右侧,所述投影镜头通过外保护壳设于散热装置左侧。进一步地,所述蓄电电池通过上保护盖设于外保护壳后侧上方,并通过连接卡扣相互扣合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散热装置嵌入连接于外保护壳内部右侧,并通过电连接。进一步地,所述调节按钮设有2个,所述调节按钮依次排列于上保护盖上。进一步地,所述条形码与操作标识设于同一平面上。进一步地,所述调节旋钮设有2个,所述调节旋钮是直径为1.0cm-2.0cm之间的圆形结构。进一步地,所述外保护壳为金属材料或塑料材料中的一种。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携式微投影仪,实现了该微投影仪在投影使用时,避免没有插座电源无法使用的尴尬,实现在无插座环境下也能使用,更加方便。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微投影仪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蓄电电池的结构示意图。图中:上保护盖-1、显示灯-2、外保护壳-3、调节旋钮-4、进风口-5、调节按钮-10、蓄电电池-11、检修板-12、电池板主体-110、条形码-111、连接卡扣-112、操作标识-113、连接凹槽-30、投影镜头-31、散热装置-32。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请参阅图1-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携式微投影仪,其结构包括上保护盖1、显示灯2、外保护壳3、调节旋钮4、进风口5,所述上保护盖1嵌套于外保护壳3上方顶面,并通过内置卡扣加固连接,所述调节旋钮4通过轴活动连接于外保护壳3下方底部,所述进风口5与外保护壳3呈一体成型结构,所述进风口5连接于外保护壳3侧边下方,所述调节旋钮4通过外保护壳3设于进风口5侧边下方,所述显示灯2嵌入连接于外保护壳3侧边上方,所述显示灯2与外保护壳3为过盈配合连接,所述显示灯2通过外保护壳3设于上保护盖1外侧前方,所述上保护盖1设有调节按钮10、蓄电电池11、检修板12,所述调节按钮10嵌套连接于上保护盖1上方内部,并通过内置卡扣固定,所述蓄电电池扣合于上保护盖1侧边后方,所述检修板12通过螺母固定连接于上保护盖1上,所述检修板12通过上保护盖1设于蓄电电池11前方,所述调节按钮10通过上保护盖1设于蓄电电池前方,所述调节按钮10与检修板12设于同一平面上,所述蓄电电池11由电池板主体110、条形码111、连接卡扣112、操作标识113组成,所述条形码111与操作标识113通过粘结剂粘结于电池板主体110表面上,所述条形码111通过电池板主体110设于操作标识113下方,所述连接卡扣112与电池板主体110外表面呈一体成型结构,所述连接卡扣112连接于电池板主体110侧边,所述连接卡扣112通过购电池板主体110连接于条形码111外端右侧,所述外保护壳3设有连接凹槽30、投影镜头31、散热装置32,所述连接凹槽30与外保护壳3呈一体成型结构,所述连接凹槽30连接于外保护壳3前方表面上,所述投影镜头31嵌入连接于连接凹槽30内部,所述所述投影镜头31与连接凹槽30为过盈配合连接,所述投影镜头31通过连接凹槽30与外保护壳3内部紧密连接,所述散热装置32外表面与外保护壳3呈一体成型结构,所述散热装置32连接于外保护壳3前方右侧,所述投影镜头31通过外保护壳3设于散热装置32左侧,所述蓄电电池11通过上保护盖1设于外保护壳3后侧上方,并通过连接卡扣112相互扣合连接,所述散热装置32嵌入连接于外保护壳3内部右侧,并通过电连接,所述调节按钮10设有2个,所述调节按钮10依次排列于上保护盖1上,所述条形码111与操作标识113设于同一平面上,所述调节旋钮4设有1个,所述调节旋钮4是直径为1.0cm-2.0cm之间的圆形结构,所述外保护壳3为金属材料或塑料材料中的一种。本专利所说的电池的作用是使微型投影仪在没有交流电源的情况下可以待机工作,它主要是靠里面的电芯来维持能量,也可以说电芯的质量决定了电池的质量。在进行使用时首先检查各部分是否稳定连接,确认设备各部件完整,外观完好之后,将设备放置在合适的工作位置,连接电源,按下电源按钮,调节工作参数,之后即可开始正常工作,通过蓄电电池以达到在无插座环境下也能使用的目的,在实用微投影仪投影使用时,避免没有插座电源无法使用的尴尬,实现在无插座环境下也能使用,更加方便。本实用新型的上保护盖-1、显示灯-2、外保护壳-3、调节旋钮-4、进风口-5、调节按钮-10、蓄电电池-11、检修板-12、电池板主体-110、条形码-111、连接卡扣-112、操作标识-113、连接凹槽-30、投影镜头-31、散热装置-32,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本实用新型解决的问题是微投影仪不能具备在无插座环境下也能使用的功能,在投影使用时必须连接插座电源,为使用带来不便,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部件的互相组合,实现了该微投影仪在投影使用时,避免没有插座电源无法使用的尴尬,实现在无插座环境下也能使用,更加方便,具体如下所述:所述蓄电电池11由电池板主体110、条形码111、连接卡扣112、操作标识113组成,所述条形码111与操作标识113通过粘结剂粘结于电池板主体110表面上,所述条形码111通过电池板主体110设于操作标识113下方,所述连接卡扣112与电池板主体110外表面呈一体成型结构,所述连接卡扣112连接于电池板主体110侧边,所述连接卡扣112通过购电池板主体110连接于条形码111外端右侧。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中,所述外保护壳3为塑料材料;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中,所述外保护壳3为金属材料;实施例1实施例2导热速度较慢较快绝缘性有无综上所述,当本实用新型的外保护壳为塑料材料时,本实用新型的导热速度较慢,有利于保护内部结构,具有绝缘性,使用效果达到最佳。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