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便携式的AR头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26394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便携式的AR头盔,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壳,所述外壳一侧的一端设置有用于观看的视窗,相对的另一侧远离所述视窗的一端设置有用于显示手机显示屏幕的图像提供窗;

两个夹持件,用于夹持固定不同外形规格的手机,设置在所述图像提供窗的外侧;

反光镜,设置在所述外壳内靠近所述图像提供窗的一端,用于反射手机屏幕的图像,所述反光镜的反射面朝向手机屏幕,所述反光镜的反射面与手机屏幕平面呈第一设定角度;

凸透镜,设置在所述外壳内且位于所述图像提供窗和所述视窗之间,用于接收并放大所述反光镜反射的图像,所述凸透镜位于同一平面上,所述反光镜的反射面朝向所述凸透镜的入射侧,且所述反光镜的反射面与所述凸透镜所在的平面呈第二设定角度;

半透半反镜,设置在所述外壳内靠近所述视窗的一端,用于接收所述凸透镜放大的图像并反射至所述视窗,所述半透半反镜的反射面朝向所述凸透镜的出射侧,且所述半透半反镜的反射面与所述凸透镜所在的平面呈第三设定角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便携式的AR头盔,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夹持件分别为与所述外壳固定连接的第一夹持件以及与所述外壳活动连接的第二夹持件;

所述第一夹持件包括延长方向互相垂直的支撑板和推板,所述支撑板与所述外壳固定连接,所述推板滑动连接在所述支撑板上用于将所述支撑板上的手机推至紧贴所述外壳;

所述第二夹持件包括延长方向互相垂直的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所述第一夹板与所述外壳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夹板的板面平行与所述支撑板的板面,用于与所述支撑板配合以对手机进行夹持,所述第二夹板用于将手机推至紧贴所述外壳。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便携式的AR头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板远离所述第二夹板的一侧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连接件,两个所述连接件分别通过一滑块滑动连接在所述外壳的两侧,所述滑块与所述外壳滑动连接用于实现所述第一夹板向所述支撑板的靠近或远离,所述连接件与所述滑块滑动连接用于实现所述第二夹板对手机夹持或松开;

在所述推板的一端设置有一延伸板,所述延伸板延伸在所述支撑板的一侧,在所述延伸板上螺纹连接有一螺钉件,所述螺钉件用于与所述支撑板接触以限制所述推板的滑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便携式的AR头盔,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外壳的两侧设置有固定柱,所述连接件的一端通过弹性件与所述固定柱连接,所述弹性件的弹性力同时控制所述滑块与所述外壳之间的滑动回位,以及所述连接件与所述滑块之间的滑动回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便携式的AR头盔,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为橡皮筋,所述橡皮筋的一端绑在所述固定柱上,所述固定柱上设置有防止橡皮筋滑出的限位部,所述橡皮筋的另一端绑在所述连接件的一端,所述连接件的一端设置有一设置槽,在所述设置槽内固定设置有一用于与所述橡皮筋连接的连接柱。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便携式的AR头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定角度和所述第二设定角度之差为0°~10°之间,所述第三设定角度为30°~60°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便携式的AR头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定角度、所述第二设定角度以及所述第三设定角度均为45°。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便携式的AR头盔,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内设置有一用于设置所述凸透镜的设置板,在所述设置板上设置有用于安置所述凸透镜的容纳槽,所述凸透镜通过胶水固定设置在所述容纳槽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新型便携式的AR头盔,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外壳内的侧壁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反光镜的第一限位板以及用于固定所述半透半反镜第二限位板,所述反光镜的一端位于所述第一限位板之上,另一端限位在所述外壳内的顶面和侧面之间,所述半透半反镜的一端限位在所述第二限位板和所述外壳内的底面之间,另一端限位在所述设置板和所述外壳内侧面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便携式的AR头盔,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为塑料材质。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