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增强现实眼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94080发布日期:2018-10-02 19:18阅读:13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穿戴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增强现实眼镜。



背景技术:

随着增强现实技术的不断发展,增强现实类穿戴设备快速涌现,例如,增强现实眼镜等终端设备。增强现实眼镜采用光学组件置于用户眼前以提供增强现实场景,为了提高终端用户的体验,光学组件的结构设计也需要越来越精巧,为了便于使用,光学组件部分需要通过调整位置来适配不同人的眼睛,使虚拟的成像能够恰好呈现在眼镜的正前方,提高用户佩戴的体验。

为了能够方便地使用增强现实眼镜,调整光学组件的位置以使用户获得较佳的增强现实场景效果,需要提供一种能便捷调节的光学组件结构,以提高产品应用效果和用户体验。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现有技术增强现实眼镜的便捷调节的问题,提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增强现实眼镜,以便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增强现实眼镜,包括眼镜主体和光学组件,所述光学组件连接在所述眼镜主体上,所述光学组件设置在所述眼镜主体的外侧,所述光学组件的至少一端转动连接在所述眼镜主体的任一镜腿上,所述光学组件相对所述镜腿阻尼转动。

可选地,所述光学组件为构件一和构件二构成的L型结构,所述构件一与所述镜腿阻尼转动连接,且沿着所述镜腿外侧设置;所述构件二包括光学元件,且所述光学元件沿着与所述镜腿相邻的镜片设置。

可选地,所述构件一通过连接部与所述镜腿阻尼转动连接,所述连接部包括:第一转轴、第一胶圈、第一按压垫片、防松垫片、第二胶圈和紧固螺钉;

所述第一转轴固定在所述构件一外侧,所述镜腿上设置有轴孔,所述第一转轴从所述轴孔穿出,并依次穿过所述第一胶圈、第一按压垫片、防松垫片和第二胶圈,所述紧固螺钉沿轴向旋入所述第一转轴的末端,锁紧所述第一胶圈、第一按压垫片、防松垫片和第二胶圈。

可选地,所述构件一通过连接部与所述镜腿阻尼转动连接,所述连接部包括:第一转轴、胶圈和第一蝶形卡垫片;所述第一转轴固定在所述构件一外侧,所述镜腿上设置有轴孔,所述第一转轴从所述轴孔穿过,并依次穿过所述胶圈和所述第一蝶形卡垫片,所述第一转轴末端设置有第一卡扣,所述第一蝶形卡垫片卡紧所述卡扣锁紧所述胶圈。

可选地,所述构件一还包括转动部,所述转动部将所述构件一分为前段和后段,所述前段与所述构件二连接,所述后段与所述镜腿外侧壁阻尼转动连接,且所述前段和所述后段通过所述转动部阻尼转动连接。

可选地,所述转动部包括:转动连接件和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固定在所述前段上,所述转动连接件套设在所述第二转轴上与所述第二转轴过盈配合,所述转动连接件的末端固定连接所述后段,所述第二转轴与所述转动连接件之间设置有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限制所述转动连接件在预定范围内绕所述第二转轴转动。

可选地,所述转动部包括:第二转轴、第一转轴组件、第二转轴组件、弹簧、第二按压垫片和第二蝶形卡垫片;所述第一转轴组件和所述第二转轴组件分别固定在所述后段和所述前段上,所述第一转轴组件和所述第二转轴组件上均设置有轴孔,所述第二转轴穿过所述第一转轴组件和所述第二转轴组件的轴孔后,继续依次穿过所述弹簧、所述第二按压垫片和所述第二蝶形卡垫片,所述第二转轴末端设置有第二卡扣,所述第二蝶形卡垫片卡紧所述第二卡扣以紧固所述第一转轴组件、所述第二转轴组件、所述弹簧和所述第二按压垫片,所述第一转轴组件和所述第二转轴组件相互接触的面为阻尼摩擦面。

可选地,所述转动部包括:第二转轴和卡合结构;所述第二转轴固定在所述后段上,所述卡合结构固定在所述前段上,所述卡合结构包括多个卡爪,多个所述卡爪均卡合所述第二转轴与所述第二转轴过盈配合,所述第二转轴和/或所述卡爪为自润滑材质。

可选地,所述转动部包括:第二转轴和硅胶滑槽;所述第二转轴固定在所述前段上,所述硅胶滑槽设置在所述后段上,所述硅胶滑槽由多个连通的轴孔组成,所述第二转轴穿过所述硅胶滑槽的其中一个轴孔与所述轴孔过盈配合,且所述第二转轴可在外力作用下沿所述硅胶滑槽滑动,与任一个所述轴孔过盈配合。

可选地,所述硅胶滑槽设置有平行的两条,所述第二转轴从两条所述硅胶滑槽对齐的轴孔穿过,与所述轴孔过盈配合。

可选地,所述增强现实眼镜的长度小于等于190mm、所述增强现实眼镜的宽度小于等于140mm、所述镜腿长度小于等于160mm。

可选地,所述增强现实眼镜的质量小于等于100g。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增强现实眼镜,将光学组件设置在眼镜主体的外侧,光学组件的至少一端转动连接在眼镜主体的任一镜腿上,使光学组件相对镜腿阻尼转动,从而可以便捷地在转动范围内调节光学组件的位置,精准匹配增强现实影像和人眼视线,以获得较佳的增强现实体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增强现实眼镜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增强现实眼镜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增强现实眼镜实施例一示出的光学组件与眼镜主体连接结构;

图4为本实用新型增强现实眼镜实施例二示出的光学组件与眼镜主体连接结构;

图5为本实用新型增强现实眼镜实施例三示出的光学组件的前段与后段连接结构;

图6为图5所示光学组件的剖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增强现实眼镜实施例四示出的光学组件的前段与后段连接结构;

图8为图7所示光学组件的剖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增强现实眼镜实施例五示出的光学组件的前段与后段连接结构;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增强现实眼镜的另一侧视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增强现实眼镜的调节角度范围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增强现实眼镜实施例六示出的光学组件的前段与后段连接结构;

图13为图12中硅胶滑槽截面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增强现实眼镜实施例六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是:将光学组件阻尼转动连接在眼镜主体的外侧,从而可以通过转动光学组件,调整增强现实影像的位置,更好地适配不同佩戴者的头部大小和眼睛位置,提供佩戴者的增强现实体验。

图1为本实用新型增强现实眼镜的俯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增强现实眼镜的侧视图。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增强现实眼镜,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眼镜主体100和光学组件200。光学组件200连接在眼镜主体100上,光学组件200设置在眼镜主体100的外侧。眼镜主体100的外侧,是指佩戴时,眼镜主体100背向使用者头部的一侧。光学组件200的至少一端转动连接在眼镜主体100的任一镜腿上。光学组件200相对镜腿阻尼转动。

如图1俯视图所示,光学组件200的一端连接在眼镜主体100的镜腿外侧,光学组件200可以在垂直纸面方向上转动。这样,使用者在佩戴该增强现实眼镜时,就可以在眼睛的上下方向上调节光学组件200,使光学组件200提供的增强现实影像与视线准确匹配。例如,图2示出了光学组件200从(1)位置处向下转动到(2)位置处的示意图。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光学组件200也可以有多端连接眼镜主体100。例如,将光学组件200设置为横跨两块镜片的结构,让光学组件200的两端分别与两条镜腿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光学组件200为构件一210和构件二220构成的L型结构,如图1所示。构件一210与镜腿阻尼转动连接,且沿着镜腿外侧设置。构件二220包括光学元件,且光学元件沿着与镜腿相邻的镜片设置。光学元件用来向使用者提供增强现实场景,可以包括棱镜等光学镜片,还可以包括透明或半透明的显示器,在此不做详细限定。

实施例一

图3为本实用新型增强现实眼镜实施例一示出的光学组件与眼镜主体连接结构。如图3所示,构件一210通过连接部与镜腿阻尼转动连接,连接部包括:第一转轴301、第一胶圈302、第一按压垫片303、防松垫片304、第二胶圈305和紧固螺钉306。

第一转轴301固定在构件一210外侧,眼镜主体100的镜腿上设置有轴孔。第一转轴301从镜腿的轴孔穿出,并依次穿过第一胶圈302、第一按压垫片303、防松垫片304和第二胶圈305,紧固螺钉306沿轴向旋入第一转轴301的末端,锁紧第一胶圈302、第一按压垫片303、防松垫片304和第二胶圈305,通过紧固螺钉306提供的紧固力,来使第一转轴301等结构在转动时产生摩擦力,从而产生阻尼效果。

第一按压垫片303为金属平垫片,用于提供密封效果,强度高,耐用,使用寿命长。防松垫片304为带有螺纹或锥面的金属垫片,用于防止紧固螺钉306松脱。第一胶圈302位于眼镜主体100与第一按压垫片303之间,第二胶圈305位于防松垫片304与紧固螺钉306之间。第一胶圈302和第二胶圈305在提供弹力的同时,还能避免金属材质的垫片与眼镜主体100或紧固螺钉306摩擦产生噪音,实现静音旋转调节,并提升第一转轴301的使用寿命。

实施例二

图4为本实用新型增强现实眼镜实施例二示出的光学组件与眼镜主体连接结构。

如图4所示,构件一210通过连接部与镜腿阻尼转动连接,连接部包括:第一转轴401、胶圈402和第一蝶形卡垫片403。第一转轴401固定在构件一210外侧,镜腿上设置有轴孔,第一转轴401从轴孔穿过,并依次穿过胶圈402和第一蝶形卡垫片403,第一转轴401末端设置有第一卡扣4011,第一蝶形卡垫片403卡紧卡扣4011,锁紧胶圈402。

在该实施例二中,光学组件200与眼镜主体100的镜腿之间利用第一转轴401实现转动连接,并且由于存在胶圈402,在胶圈402的弹力和摩擦力作用下,光学组件200与镜腿之间形成阻尼转动,转动调节手感舒适。并且,依靠阻尼力,光学组件200可在转动到的任意位置悬停,从而适配不同使用者的眼睛位置,提供良好的增强现实体验。

实施例三

图5为本实用新型增强现实眼镜实施例三示出的光学组件的前段与后段连接结构。图6为图5所示光学组件的剖视图。

如图5所示,构件一210还包括转动部,转动部将构件一210分为前段211和后段212(可参见图1)。前段211与构件二220连接,后段212与镜腿外侧壁阻尼转动连接,且前段211和后段212通过转动部阻尼转动连接。

如图5和图6所示,前段211和后段212之间的转动部包括:第二转轴501和转动连接件502。第二转轴501固定在前段211上。转动连接件502套设在第二转轴501上,并与第二转轴501过盈配合。转动连接件502的末端固定连接后段212。第二转轴501与转动连接件502之间设置有限位结构,限位结构限制转动连接件在预定范围内绕第二转轴501转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转动连接件502可以采用钣金工艺或者金属注射成形工艺加工制作,转动连接件502与第二转轴501过盈配合来产生阻尼效果。第二转轴501通过螺钉501锁紧在前段211上,转动连接件502通过螺钉504锁紧在后段212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转轴501与转动连接件502之间的限位结构,可以采用第二转轴502上的轴肩来实现。

实施例四

图7为本实用新型增强现实眼镜实施例四示出的光学组件的前段与后段连接结构。图8为图7所示光学组件的剖视图。

如图7和图8所示,光学组件200的前段211与后段212之间的转动部包括:第二转轴701、第一转轴组件702、第二转轴组件703、弹簧704、第二按压垫片705和第二蝶形卡垫片706。第一转轴组件702和第二转轴组件703分别固定在后段212和前段211上。第一转轴组件702和第二转轴组件703上均设置有轴孔。第二转轴701穿过第一转轴组件702和第二转轴组件703的轴孔后,继续依次穿过弹簧704、第二按压垫片705和第二蝶形卡垫片706。第二转轴701末端设置有第二卡扣7011。第二蝶形卡垫片706卡紧第二卡扣7011,以紧固第一转轴组件702、第二转轴组件703、弹簧704和第二按压垫片705。第一转轴组件702和第二转轴组件703相互接触的面为阻尼摩擦面。

第一转轴组件702和第二转轴组件703上设置有螺纹孔,第一转轴组件702由穿过螺纹孔的螺钉707固定在后段212上。第二转轴组件703通过螺钉708和螺钉709固定在前段211上。第二转轴701依次穿过第一转轴组件702和第二转轴组件703的轴孔,以及弹簧704和第二按压垫片705。第二转轴701端部的卡扣7011与第二蝶形卡垫片706卡紧,实现锁紧。在弹簧704的弹力作用下,第一转轴组件702和第二转轴组件703被压紧在一起。转动调节时,通过第一转轴组件702和第二转轴组件703之间的摩擦阻力实现阻尼效果。

实施例五

图9为本实用新型增强现实眼镜实施例五示出的光学组件的前段与后段连接结构。

如图9所示,前段211与后段212之间的转动部包括:第二转轴901和卡合结构902。第二转轴902固定在后段212上。卡合结构902固定在前段211上。卡合结构902包括多个卡爪9021,图9所示实施例中为2个卡爪9021。然而,卡爪9021的数量并不限于此,可以设置更多以提高卡合的牢固性。多个卡爪9021均卡合第二转轴901,并与第二转轴901过盈配合。第二转轴901和/或卡爪9021为自润滑材质。

卡合结构902与转轴901采用卡接的方式组装,操作方便简单。并且,转轴901和卡爪9021中至少一方采用自润滑材质,可以使阻尼转动调节更加顺滑,操作手感舒适。

通过将光学组件200的构件一210设置为分段结构,利用前段211和后段212的相对转动,可以进一步扩大增强现实影像的可调节范围。图10为本实用新型增强现实眼镜的另一侧视图,该侧视图示出了前段211相对后段212向下转动,从(1)’位置处调节到(2)’位置处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增强现实眼镜的调节角度范围示意图。该示意图示出了眼镜主体100与光学组件200之间,以及光学组件100的前段211与后段212之间的两级转动调节。

本实用新型的增强现实眼镜具有两级转轴调节,包括:眼镜主体100与光学组件200之间的第一级转轴调节,以及光学组件200前段211与后段212之间的第二级转轴调节。如图11所示,在光学组件200保持伸直状态时,通过第一级转轴转动调节,可以使得光学元件在A端所示的极限位置与B端所示的极限位置之间任意调节。

在使用第一级转轴进行转动调节后,还可以再通过第二级转轴转动调节,继续对增强现实影像位置进行精确微调。例如,在A所示极限位置处,利用第二级转轴转动调节,使光学元件在C1和C2所示位置之间任意调节。在B所示极限位置处,通过第二级转轴转动调节,使光学元件在D1和D2所示位置之间任意调节。

第一级转轴转动调节的角度范围为φ,例如,图11中实现φ=30°的角度范围调节。同时,依靠第二级转轴转动调节,可以进一步扩大该角度调节范围,即从原来的A-B的角度范围扩大到C1-D1的角度范围。这样,在佩戴过程中,使用者可以通过第一级转轴转动调节进行粗略调节,调节到大概位置后,再利用第二级转轴转动调节实现精确微调,以使增强现实影像达到满足使用者需求的最佳位置处。

实施例六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增强现实眼镜实施例六示出的光学组件的前段与后段连接结构。图13为图12中硅胶滑槽截面示意图。图14为本实用新型增强现实眼镜实施例六的俯视图。

在该实施例六中,光学组件100的前段211和后段212不仅可以如图10中所示,实现转动调节,还可以实现滑动调节。如图12和图13所示,前段211和后段212之间的转动部包括:第二转轴1201和硅胶滑槽1202。第二转轴1201由螺钉1203固定在前段211上。硅胶滑槽1202设置在后段212上。硅胶滑槽1202由多个连通的轴孔12021组成,如图13所示,硅胶滑槽1202内,每一个圆弧即对应一个轴孔12021。第二转轴1201穿过硅胶滑槽1202的其中一个轴孔12021,并与轴孔12021过盈配合。从而实现前段211与后段212之间的阻尼转动连接,使前段211可以相对后段212按照图12中曲线箭头所示转动,实现增强现实影像的转动调节。

并且,第二转轴1201还可在外力作用下沿硅胶滑槽1202滑动,滑入任一个轴孔12021,并与任一个轴孔过盈配合。这样,就可按照图12中空心箭头所示方向实现推拉操作,使前段211相对后段212滑动,实现增强现实影像的滑动调节。

优选地,硅胶滑槽1202设置有平行的两条,第二转轴1201从两条硅胶滑槽1202对齐的轴孔12021穿过,与轴孔12021过盈配合。通过两条平行的硅胶滑槽1202与第二转轴1201配合,可以防止第二转轴1201摆动,提高转动调节的稳定性。当然,硅胶滑槽1202的数量不限于此,也可以设置为更多条,在此不再赘述。

优选地,硅胶滑槽1202与后段212的塑胶壳体通过双料注射工艺制作。双料注塑工艺使得硅胶和塑胶两种材料结合牢固,使本实施例增强现实眼镜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

如图14俯视图所示,佩戴时,构件二220上设置的光学元件提供增强现实影像。在纸面内,通过推拉前段211,可以实现增强现实影像在眼睛左右方向的调节。在垂直纸面方向上,通过光学组件200后段212相对眼镜主体100的转动,以及光学组件200前段211相对后段212的转动,可以实现增强现实影像在眼睛上下方向的调节。

在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各实施例中,增强现实眼镜的长度小于等于190mm、增强现实眼镜的宽度小于等于140mm、增强现实眼镜的镜腿长度小于等于160mm。

在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各实施例中,增强现实眼镜的质量小于等于100g,以满足眼镜的轻质化要求,提高佩戴舒适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教导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行其他的改进或变形。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述的具体描述只是更好的解释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