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光缆与钢管空隙封堵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23285发布日期:2018-09-25 20:11阅读:18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光缆封堵技术领域,是一种电力光缆与钢管空隙封堵装置。



背景技术:

在电力光缆施工中,光缆与钢管之间的孔隙需要做封堵处理,以防止雨水、杂物等进入管道造成光缆断芯。目前采用的封堵方式一般是利用防火泥填充间隙,但是防火泥长期使用会发生干裂现象,产生裂纹,更严重的会直接掉落,从而导致雨水、杂物等从间隙内进入,失去了封堵的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力光缆与钢管空隙封堵装置,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其能有效解决防火泥长期使用会发生干裂现象,产生裂纹,更严重的会直接掉落,从而导致雨水、杂物等从间隙内进入而失去了封堵的效果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电力光缆与钢管空隙封堵装置,包括钢管、套体、光缆和呈弧形的弹片,套体包括外径依序变大的上套体、中套体和下套体、中套体呈上窄下宽的锥体,上套体、中套体和下套体自上而下依序固定,下套体固定在钢管外侧,在上套体的内侧沿圆周间隔设有至少三个外弧面朝内的弹片,至少三个弹片所围的通道直径小于光缆的直径,光缆穿过钢管且其上端穿过弹片并位于上套体上方,弹片上方的上套体与光缆之间安装有密封装置。

下面是对上述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上述钢管的外侧设有环槽,下套体的下部沿圆周间隔设有缺口,缺口之间的下套体的下端内侧一体设有卡台,卡台卡在环槽内。

上述密封装置为O形橡胶密封圈。

上述弹片的上端固定在上套体的上部内侧,弹片的下端与上套体之间有间距。

上述弹片为6个并沿圆周间隔设在上套体的内侧。

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而紧凑、使用方便,通过弹片的限位、密封装置的密封,能在较长的时间密封住空隙,从而降低了因防火泥老化导致的密封失效的隐患。通过在钢管的外侧设有环槽,在缺口之间的下套体的下端内侧一体设有卡台,能方便的将下套体与钢管定位,并且更容易更换。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附图1中套体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编码分别为:1为钢管,2为光缆,3为弹片,4为上套体,5为中套体,6为下套体,7为密封装置,8为缺口,9为卡台。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与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的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中,为了便于描述,各部件的相对位置关系的描述均是根据说明书附图1的布图方式来进行描述的,如:前、后、上、下、左、右等的位置关系是依据说明书附图1的布图方向来确定的。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附图1、2所示,该电力光缆与钢管空隙封堵装置包括钢管1、套体、光缆2和呈弧形的弹片3,套体包括外径依序变大的上套体4、中套体5和下套体6、中套体5呈上窄下宽的锥体,上套体4、中套体5和下套体6自上而下依序固定,下套体6固定在钢管1外侧,在上套体4的内侧沿圆周间隔设有至少三个外弧面朝内的弹片3,至少三个弹片3所围的通道直径小于光缆2的直径,光缆2穿过钢管1且其上端穿过弹片3并位于上套体4上方,弹片3上方的上套体4与光缆2之间安装有密封装置7。使用时,将下套体6与钢管1固定好,其可采用现有的焊接或螺栓等方式固定,然后将光缆2穿过钢管1且通过弹片3的弹性将电缆2定位,然后将密封装置7装好从而将光缆2和上套体4之间的空隙密封,密封装置7为现有公知的技术,可采用使用寿命较长的材料,通过弹片3的限位、密封装置7的密封,能在较长的时间密封住空隙,从而降低了因防火泥老化导致的密封失效的隐患。

可根据实际需要,对上述电力光缆与钢管空隙封堵装置作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如附图1、2所示,钢管1的外侧设有环槽,下套体6的下部沿圆周间隔设有缺口8,缺口8之间的下套体6的下端内侧一体设有卡台9,卡台9卡在环槽内。这样,能方便的将下套体6与钢管1定位,并且更容易更换。

如附图1所示,密封装置7为O形橡胶密封圈。O形橡胶密封圈的密封效果更好,使用寿命也较长。

如附图1所示,弹片3的上端固定在上套体4的上部内侧,弹片3的下端与上套体4之间有间距。这样弹性更大,能达到更好的定位光缆2的效果。

根据需要,弹片3为6个并沿圆周间隔设在上套体4的内侧。

以上技术特征构成了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其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最佳实施效果,可根据实际需要增减非必要的技术特征,来满足不同情况的需求。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