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N×N小型旁路光开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87838发布日期:2018-07-20 21:36阅读:23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旁路开关,尤其涉及一种N×N小型机械式旁路光开关。



背景技术:

旁路开关是作为切换光路的功能器件,是光网络系统中的关键部分。目前较多的机械式光开关均是1×2、和1×N类型,而N×N的旁路光开关较少,或结构都比较大,回波率损耗较大,串扰指标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N×N小型旁路光开关,提高串扰等指标性能,器件回波损耗小,结构简单,体积小,温度性能指标良好。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N×N小型旁路光开关,包括一壳体,以及所述壳体内依次设置的光路转折单元和光路反射单元,所述壳体在靠近光路转折单元的一端部连接有一多光纤准直器,所述壳体与所述多光纤准直器通过一圆柱形连接件连接,所述多光纤准直器的一侧连接至少两根入射光纤线和至少两根出射光纤线,所述光路转折单元通过一驱动装置控制其位置的变化;

所述入射光纤线发出的光信号分别经所述多光纤准直器后,再入射到所述光路转折单元,经其折射后,进入所述光路反射单元,经反射后,再次进入所述光路转折单元折射后,进入所述多光纤准直器,分别从对应的出射光纤线出射,通过所述驱动装置调整所述光路转折单元的位置,使得所述入射光纤线发出的光信号经光路转折单元和光路反射单元后实现不同角度的偏移,出射到与原先不同的出射光纤线或不出射到任一出射光纤线,实现旁路开关的作用。

进一步的,所述入射光纤线和出射光纤线根数相同。

进一步的,所述圆柱形连接件与壳体连接位置设有凹槽。

进一步的,所述光路转折单元包括至少一个楔角片,所述楔角片的两通光面镀覆有增透膜。

进一步的,所述光路反射单元镀覆有高反射膜。

进一步的,所述光路反射单元的反射面为球面。

进一步的,所述光路转折单元中离所述光路反射单元最近的一楔角片与所述光路反射单元一体成型设计。

进一步的,所述多光纤准直器的端面设一个8°的楔角。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装置为继电器。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两个转折单元和一个反射单元在相对位置的调整就可实现旁路光开关功能,串扰等指标性能良好,器件回波损耗小;且本实用新型整个采用圆柱形结构,体积小,减小重力矩带来的影响,提高温度性能指标。

附图说明

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旁路光开关的内部光路原理示意图之一。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旁路光开关的内部光路原理示意图之二。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旁路光开关的内部光路原理示意图之三。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旁路光开关的内部光路原理示意图之四。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N×N小型旁路光开关,包括一壳体1,以及所述壳体1内依次设置的光路转折单元11和光路反射单元 12,所述壳体1在靠近光路转折单元11的一端部连接有一多光纤准直器2,所述壳体1与所述多光纤准直器2通过一圆柱形连接件3连接,所述多光纤准直器2的一侧连接至少两根入射光纤线21和至少两根出射光纤线22,所述光路转折单元11通过一驱动装置(未图示)控制其位置的变化;

所述入射光纤线21发出的光信号分别经所述多光纤准直器2后,再入射到所述光路转折单元11,经其折射后,进入所述光路反射单元12,经反射后,再次进入所述光路转折单元11折射后,进入所述多光纤准直器2,分别从对应的出射光纤线22出射,通过所述驱动装置(未图示)调整所述光路转折单元的位置,使得所述入射光纤线21发出的光信号经光路转折单元11和光路反射单元12后实现不同角度的偏移,出射到与原先不同的出射光纤线或不出射到任一出射光纤线,实现旁路开关的作用。

较佳的,所述入射光纤线和出射光纤线根数相同。

较佳的,所述圆柱形连接件3与壳体1连接位置设有凹槽31。

较佳的,所述光路转折单元11包括至少一个楔角片,所述楔角片的两通光面镀覆有增透膜。

较佳的,所述光路反射单元12镀覆有高反射膜。

较佳的,所述多光纤准直器2的端面设一个8°的楔角,配合前端透镜的8°楔角。

较佳的,所述驱动装置为继电器。

下面结合一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

请参阅图2和图3,以2×2的旁路开关为例,光路转折单元中设置两个楔角片,第一楔角片111和第二楔角片112,所述入射光纤线21和出射光纤线22分别设置两根,分别为入射光纤线21a和21b,出射光纤线22a 和22b,如图2所示,两路信号光A和B分别从入射光纤线21a和21b进入,经多光纤准直器2的两个端口,入射到光路转折单元11的第一楔角片 111,经折射后,进入到第二楔角片112,经折射后,进入光路反射单元12 反射,之后再经过第二楔角片112和第一楔角片111折射后,一路信号光A 进入多光纤准值器2的另一出射光纤线12b射出,而另一路信号光B经旁路出射,不在进入多光纤准直器2,实现旁路功能,当第一光路转折单元11 受驱动装置(未图示)控制离开(或旋转一角度)时,如图3所示,两路信号光A和B分别从多光纤准直器2的入射光纤线21a和21b入射,经第一楔角片111、第二楔角片112折射以及光路反射单元12反射后,再经折射回到多光纤准直器2,分别从输出端的出射光纤线12a和12b射出,实现光路切换。

在另一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为了节约空间,所述光路转折单元12 中离所述光路反射单元最近的一楔角片与所述光路反射单元12一体成型设计。

在另一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所述光路反射单元12的反射面为球面。球面反射面能够更好地降低调试敏感度,降低组件公差带来的影响提高产品光学指标性能。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四个以上端口的多光纤准直器,接入复数根入射光纤线和复数根出射光纤线,并通过将光路转折单元11、光路反射单元12 进行位置调整,使其光路在空间维度上偏移到相应位置或产生相应的空间立体角,实现旁路光开关的功能。

本实用新型通过一个多光纤准直器作为发射和接收光信号的公用端,在光路中放置活动的光路转折单元、固定的反射单元,并通过调整相对位置实现旁路光开关功能,可以有效降低信号输入端和输出端的插入损耗的敏感性,可有效提高器件的回损和串扰等性能,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器件封装体积小,元器件少,且在准直器与壳体连接位置采用采用圆柱形并设置凹槽,与现有的其他形状的连接件和槽体相比,可减小重力矩带来的影响,提高温度性能指标。

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我们所描述的具体的实施例只是说明性的,而不是用于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的限定,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依照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所作的等效的修饰以及变化,都应当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