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影镜头及投影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26955发布日期:2019-05-22 02:34阅读:384来源:国知局
投影镜头及投影仪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投影镜头及投影仪。



背景技术:

近年来,搭载有液晶显示元件及dmd(digitalmicromirrordevice,数字显微装置)等图像形成面板的投影仪广泛普及,且逐渐高性能化。

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向透射型液晶面板照射来自光源的光并经由投影镜头将液晶面板上所显示的图像放大投影于屏幕面上的液晶投影仪。专利文献1的液晶投影仪具有反射部件,该反射部件具有反射包含入射于投影影像的投影光学系统的被投影影像的影像光的反射面,并且能够变更反射面相对于影像光的倾斜角度。由此,能够简单地进行投影影像的被投影面的位置的调整。

并且,专利文献2的液晶投影仪在投影镜头的前方选择性地配置相对于光轴倾斜45°的反射镜,从而不改变液晶投影仪的主体位置,便能够向水平方向及铅垂方向投影从投影镜头射出的光学像。

以往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264554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9-217020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课题

通常,投影仪为如下结构,即,在主体中没有镜头位移功能的情况下,当投影仪主体的上下为标准朝向时,以使投影于屏幕上的图像位于比投影仪更靠上侧的位置的方式,画面中心投影于比投影镜头的光轴更靠上侧的位置。因此,当画面中心投影于比投影镜头的光轴更靠下侧的位置时,需要颠倒投影仪主体的上下来进行配置。

并且,如专利文献1及2,即便是使用反射部件来切换投影方向的投影仪,当将画面中心投影于比投影镜头的光轴更靠下侧的位置时,同样需要颠倒投影仪主体的上下来进行配置。

但是,若要颠倒投影仪主体的上下来进行配置,则需要专用的天吊设备等。并且,在投影仪主体中操作开关类位于上表面的情况较多。因此,当以颠倒投影仪主体的上下来进行配置的状态使用时,导致操作开关类朝向下侧,从而操作变得困难。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需颠倒上下来配置投影仪主体而能够将画面中心投影于相对于投影镜头的光轴与标准朝向相反的一侧的投影镜头及投影仪。

用于解决技术课题的手段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投影镜头将图像形成面板的图像投影于投影面,且用于沿与光轴正交的方向位移配设图像形成面板及投影镜头中的一个的投影仪。投影镜头具备折弯光轴的反射镜、第1光学系统、第2光学系统及翻转部。第1光学系统相对于反射镜配设于图像形成面板侧。第2光学系统包含反射镜且配设于投影面侧。翻转部将第2光学系统相对于第1光学系统围绕光轴回选择性地保持于第1位置及从第1位置翻转了180°的第2位置。

优选反射镜为多个,区分第1光学系统与第2光学系统的反射镜为在光轴上离投影面最近配设的最靠射出侧的反射镜。

翻转部优选具备检测第1位置及第2位置的传感器。翻转部优选具有显示第1位置及第2位置的位置指标。翻转部优选相对于第1光学系统使第2光学系统围绕光轴转动而切换为第1位置及第2位置。翻转部优选具有将第2光学系统固定于第1位置及第2位置的棘爪机构。

并且,投影镜头优选具有遮光部。当第2光学系统未配置于第1位置及第2位置中的任一位置,且传感器为成为关闭的不检测状态时,遮光部遮挡来自图像形成面板的光。

本发明的投影仪具备上述投影镜头、显示图像的图像形成面板、照明图像形成面板的光源、框体及图像显示翻转部。框体将图像形成面板及投影镜头中的一个沿与光轴正交的方向位移并容纳。图像显示翻转部与第2光学系统向第1位置或第2位置的切换联动,为了使投影面的投影图像的朝向配合第1位置及第2位置,而根据传感器的信号翻转图像。

另外,投影镜头优选具有遮光部。当第2光学系统未配置于第1位置及第2位置中的任一位置,且传感器为成为关闭的不检测状态时,遮光部遮挡来自图像形成面板的光。遮光部可以设置于投影镜头内,也可以设置于投影镜头与图像形成面板之间。并且,投影镜头优选装卸自如地安装于框体。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无需颠倒上下来配置投影仪主体而能够将画面中心投影于相对于投影镜头的光轴与标准朝向相反的一侧的投影镜头及投影仪。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投影仪的立体图。

图2是投影仪的纵剖视图。

图3是表示翻转部的沿图2中的iii-iii线的主要部分剖视图。

图4是表示第1位置即背面投影位置上的背面向上投影的纵剖视图。

图5是表示第2位置即正面投影位置上的正面向下投影的纵剖视图。

图6是表示棘爪机构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

图7是表示控制部中的图像显示翻转控制及遮光部的控制的顺序的流程图。

图8是表示使用了1个反射镜的第2实施方式的投影仪的俯视图。

图9是第2实施方式的投影仪的侧视图。

图10是第1位置上的第2实施方式的投影仪的主视图。

图11是第2位置上的第2实施方式的投影仪的主视图。

图12是通过嵌合切换为第1位置的状态的第3实施方式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

图13是通过嵌合切换为第2位置的状态的第3实施方式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

图14是表示基准指标及位置指标的主要部分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1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投影仪2具备投影镜头10及投影仪主体60。在图1中示出了将投影仪2配置于桌子上等水平面的情况。

如图2所示,投影镜头10具备第1光学系统11、第2光学系统12、第1反射镜13、第2反射镜14、第1保持部件15、第2保持部件16及翻转部17。第1保持部件15、第2保持部件16及翻转部17构成透镜镜筒18。

第1光学系统11由第1透镜21、第2透镜22、第3透镜23、第4透镜24及第1反射镜13构成。为了简化图示,将第1透镜21、第2透镜22及第4透镜24以单体的透镜来表示,但实际上由多个透镜组构成。第1透镜21及第2透镜22将来自图像形成面板67的照明光作为中间像来成像于成像面27。

第1反射镜13配设于第2透镜22与第3透镜23之间。第1反射镜13通过反射折弯第1透镜21及第2透镜22的第1光轴cl1而作为相对于第1光轴cl1以90°交叉的第2光轴cl2。

第1保持部件15具有第1主体30、第1透镜框31、第1安装筒32、第2安装筒33及第3安装筒34。第1保持部件15一体保持第1透镜21~第4透镜24及第1反射镜13。第1主体30由大致长方体状的角筒构成。第1主体30的下板30a的一侧角部向斜向剪切而形成斜面部30b。在斜面部30b的内侧面固定有第1反射镜13。

在与斜面部30b相对的入口侧的正面板30c形成有第1光学系统11的第1安装孔30d。在该第1安装孔30d中固定有第2安装筒33的一端。在第1主体30的上板30e中形成有第2安装孔30f。在第2安装孔30f中固定有第3安装筒34的下端部。第3安装筒34沿第2光轴cl2保持第3透镜23及第4透镜24。

第2光学系统12由第2反射镜14、第5透镜25及第6透镜26构成。第2反射镜14配设于第4透镜24与第5透镜25之间。第2反射镜14通过反射折弯第2光轴cl2而作为相对于第2光轴cl2以90°交叉的第3光轴cl3。为了简化图示,将第5透镜25及第6透镜26以单体的透镜来表示,但实际上由多个透镜组构成。第3透镜23~第6透镜26将通过第1透镜21及第2透镜22成像于成像面27的中间像放大投影于投影对象物即例如屏幕28上。

第2保持部件16具有第2主体40、第2透镜框42及第3透镜框43。第2保持部件16一体保持第5透镜25、第6透镜26及第2反射镜14。第2主体40由大致长方体状的角筒构成。第2主体40的上板40a的一侧角部向斜向剪切而形成斜面部40b。在斜面部40b的内侧面固定有第2反射镜14。

在水平方向上与第2主体40的斜面部40b相对的端面形成有安装凸缘40c。在安装凸缘40c上固定有第3透镜框43。在第3透镜框43的一端安装有沿第3光轴cl3方向移动自如的第2透镜框42。在第2透镜框42中固定有第5透镜25,在第3透镜框43中固定有第6透镜26。第2透镜框42通过省略图示的透镜移动机构沿第3光轴cl3进行移动并调节焦点。

另外,第1透镜21~第6透镜26的透镜结构例如在日本专利申请2015-035085、日本专利申请2015-045989等“投射用光学系统及投射式显示装置”中已详细说明,能够将其中所记载的光学系统用作第1光学系统11及第2光学系统12。根据这些投射用光学系统及投射式显示装置,能够获得广角且各种像差得到良好校正的具有高投影性能的光学系统。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透镜21及第2透镜22的第1光轴cl1通过第1反射镜13反射而弯曲90°,从而成为第2光轴cl2。并且,第3透镜23及第4透镜24的第2光轴cl2通过第2反射镜14反射而弯曲90°,从而成为射出侧的第3光轴cl3。第3光轴cl3在包含第1光轴cl1及第2光轴cl2的面内与第1光轴cl1平行。

翻转部17配设于第3安装筒34的上端部与第2主体40的下板40d之间。翻转部17具有第1凸缘45、第2凸缘46、周槽47、导销48、第1传感器49及第2传感器50。第1凸缘45在第3安装筒34的上端部的外周面形成为圆盘状。第2凸缘46在第2主体40的下板40d中形成为圆盘状。

如图3所示,周槽47为以第2光轴cl2作为中心的半圆弧的槽,且形成于第2凸缘46的下表面。如图2所示,导销48以从第1凸缘45的上表面突出的方式设置为与第2光轴cl2平行。在第1凸缘45与第2凸缘46接触的状态下,导销48的前端进入周槽47内。如图3所示,周槽47以第2光轴cl2作为中心而形成为180°的角度范围。因此,在周槽47中被引导的导销48能够在周槽47的长度范围内移动。由此,以180°的角度容许具有第2主体40的第2光学系统12相对于具有第3安装筒34的第1光学系统11转动,从而能够进行翻转。

如图3所示,当导销48位于周槽47的一侧端部时,如图4所示,成为第2光学系统12的第6透镜26朝向背面的背面投影位置(相当于第1位置)。在背面投影位置上,图像通过第2光学系统12朝向背面进行投影。而且,映在屏幕28上的图像投影于比第3光轴cl3更靠上侧的位置,从而成为所谓的向上投影。

另一方面,当第2光学系统12从背面投影位置翻转180°而导销48位于周槽47的另一侧端部时,如图5所示,第2光学系统12成为第6透镜26朝向正面的正面投影位置(相当于第2位置)。在正面投影位置上,图像通过第2光学系统12朝向正面进行投影。而且,映在屏幕28上的图像投影于比第3光轴cl3更靠下侧的位置,从而成为所谓的向下投影。

如图2及图3所示,为了检测第2光学系统12的朝向,第1传感器49及第2传感器50安装于第1凸缘45。第1传感器49及第2传感器50中例如使用光电断路器。在第2凸缘46的外周面安装有向径向突出的l字型传感器板57。通过该传感器板57遮挡第1传感器49或第2传感器50的检测光,第1传感器49及第2传感器50成为开启。若第1传感器49成为开启,则检测出第2光学系统12设置于背面投影位置。并且,若第2传感器50成为开启,则检测出第2光学系统12设置于正面投影位置。另一方面,当第2光学系统12未配置于背面投影位置及正面投影位置中的任一位置时,第1传感器49及第2传感器50成为关闭。以下,将该状态称为不检测状态。

第1传感器49及第2传感器50的信号经由后述的卡口部61传送至投影仪主体60的控制部69。在翻转时的固定侧即第1凸缘45中安装有各传感器49、50,因此与在第2凸缘46中安装传感器49、50的情况相比,对各传感器49、50的配线变得容易。

如图6所示,在第1凸缘45与第2凸缘46的接触面设置有棘爪机构51。棘爪机构51由锁定孔52、锁定球53、螺旋弹簧54及弹簧螺丝55构成,并且将第2光学系统12定位于背面投影位置及正面投影位置。锁定孔52由球面状凹部构成,例如在第1凸缘45的接触面上形成于与背面投影位置及正面投影位置对应的位置。弹簧螺丝55螺丝固定于锁定球容纳孔56,并将锁定球53及螺旋弹簧54保持于锁定球容纳孔56。锁定球53以通过螺旋弹簧54与第1凸缘45的接触面接触的方式施力。

第1保持部件15及第2保持部件16单独组装。如图2所示,在第1光学系统11的射出侧的第2光轴cl2与第2光学系统12的入射侧的第2光轴cl2对齐的状态下,经由翻转部17接合第1保持部件15与第2保持部件16来组装透镜镜筒18。在如此组装的透镜镜筒18中,由第2光轴cl2、相对于第2光轴cl2具有90°角度的第1光学系统11的入射侧的第1光轴cl1及第2光学系统12的射出侧的第3光轴cl3形成u字状光路。

如图1所示,投影镜头10经由卡口部61装卸自如地安装于投影仪主体60。投影仪主体60具有大致呈长方体的框体65。在框体65内容纳有光源66、图像形成面板67、遮光部68及控制部69。

图像形成面板67中例如使用透射型液晶面板。光源66配置于图像形成面板67的背面即以图像形成面板67为基准的投影镜头10的另一侧。光源66使用同时发光红(r)、绿(g)、蓝(b)这三原色的led(lightemittingdiode,发光二极管),且照明图像形成面板67。另外,代替led,可以使用发射白色光的氙气灯、卤素灯或超高压水银灯等。投影镜头10将来自通过光源66照明的图像形成面板67的照明光投影于投影面例如屏幕28上。

遮光部68例如配设于图像形成面板67与第1透镜21之间。遮光部68使用开闭快门的机械快门或将nd滤光片选择性地插入于光路的构件等。通过遮光部68切换为遮挡来自图像形成面板67的投影光的遮光状态及使投影光通过的通过状态。另外,如图2中双点划线所示,遮光部68也可以设置于投影镜头10侧,以代替设置于投影仪主体60侧。

控制部69点亮光源66,并且在与光源68对置的面相反的一侧的图像形成面板67的面即图像形成面67a显示rgb三原色的图像。并且,控制部69具有图像显示翻转部69a。图像显示翻转部69a根据来自各传感器49、50的第2光学系统12的停止位置信号,对图像进行翻转控制。当第1传感器49成为开启且第2光学系统12位于背面投影位置而成为背面向上投影状态时,将正常的图像(正立像)显示于图像形成面板67。并且,当第2光学系统12位于正面投影位置而成为正面向下投影状态时,将翻转了图像的上下的翻转图像(倒立像)显示于图像形成面板67。

控制部69在第2光学系统12未配置于背面投影位置及正面投影位置中的任一位置且第1传感器49及第2传感器50为成为关闭的不检测状态下,使遮光部68工作而遮挡来自图像形成面板67的投影光。另一方面,控制部69在除了不检测状态以外的情况下,使遮光部68工作而将来自图像形成面板67的投影光设为通过状态。

图7是表示基于第1传感器49及第2传感器50的信号的控制部69中的图像显示翻转控制及遮光部68的控制的顺序的流程图。当第1传感器49为开启时(在步骤st100中为是、且第2光学系统12配置于第1位置即背面投影位置时),控制部69使遮光部68工作而将来自图像形成面板67的投影光设为通过状态(步骤st110),且控制图像显示翻转部69a而显示正立像(步骤st120)。由此,在屏幕28上,如图4所示,图像投影于比第3光轴cl3更靠上侧的位置,从而成为所谓的向上投影。

另一方面,当第2传感器50为开启时(在步骤st130中为是,且第2光学系统12配置于第2位置即正面投影位置时),控制部69与步骤st110相同地,使遮光部68工作而将来自图像形成面板67的投影光设为通过状态(步骤st140),且控制图像显示翻转部69a而显示倒立像(步骤st150)。由此,在屏幕28上,如图5所示,图像投影于比第3光轴cl3更靠下侧的位置,从而成为所谓的向下投影。如此,通过图像显示翻转部69a,与第2光学系统12向背面投影位置或正面投影位置的切换联动,为了使屏幕28的朝向配合背面投影位置及正面投影位置,而基于第1传感器49及第2传感器50的信号进行切换。

当第1传感器49及第2传感器50为关闭时,即在不检测状态(步骤st100、步骤st130中均未否)下,第2光学系统12为转动中,因此控制部69使遮光部68工作而遮挡来自图像形成面板67的投影光(步骤st160)。在该状态下,来自图像形成面板67的投影光被遮光部68遮挡,因此不会从第2光学系统12投影图像。之后,在主开关为开启的期间(步骤st170中否)重复上述处理。而且,若主开关成为关闭(步骤st170中为是),则结束上述控制。

控制部69除此以外还进行以下处理。例如,当在投影镜头10中增加了电动变焦控制功能时,若接收变焦拨盘71(参考图1)的操作信号,则调节投影于屏幕28上的图像的大小。并且,若接收聚焦拨盘73(参考图1)的操作信号,则控制部69使投影镜头10的焦点调节机构(未图示)工作而调节投影于屏幕28上的图像的焦点。

如图2等所示,图像形成面板67相对于第1光轴cl1向下方位移配置,例如图像显示于第1光轴cl1的下侧。与此相对,经由第1光学系统11、第2光学系统12投影的图像在屏幕28上向第3光轴cl3的上侧位移显示。由此,如图4所示,在背面投影位置上,图像相对于配设于背面侧的屏幕28照射于比第3光轴cl3更靠上侧的位置。

当将图像投影于比第3光轴cl3更靠下侧的位置时,带着第2主体40使第2光学系统12围绕第2光轴cl2旋转(翻转)180°。由此,如图5所示,第6透镜26朝向正面侧。在该状态下,通过基于第2反射镜14的反射,投影于屏幕28上的图像成为位于比第3光轴cl3更靠下侧的位置的向下投影。

如此,通过无需颠倒投影仪主体60的上下而使第2光学系统12围绕第2光轴cl2旋转180°这一简单的操作,能够简单地切换向上照射及向下照射。并且,在进行切换时,通过图像显示翻转部69a翻转显示于图像形成面板67的图像的上下。因此,也不会出现切换之后的图像的上下朝向颠倒的情况。

并且,在切换途中即不检测状态下,通过遮光部68遮挡投影光,因此不会从转动中的投影镜头10投影投影光,从而能够消除切换中的不协调感。而且,通过棘爪机构51,第2光学系统12定位于背面投影位置及正面投影位置,因此能够可靠地进行第2光学系统12的翻转。

另外,翻转部17只要是能够使第3安装筒34及第2主体40以第2光轴cl2为中心旋转180°的结构,则能够使用各种翻转导向机构。例如,在第3安装筒34的外周面形成周槽,在安装第3安装筒34的第2主体40的安装孔的内周面设置进入周槽的导销,通过周槽限制导销的移动,由此使第2光学系统12翻转。并且,设为通过手动翻转第2光学系统12,但也可以是与第2凸缘46一体地设置转动齿轮并通过马达使该转动齿轮旋转来自动进行翻转。在该情况下,在框体65中设置用于驱动马达来切换第2光学系统12的位置的切换开关。

[第2实施方式]

在第1实施方式中,使用了2个反射镜13、14,但在图8~图11所示的第2实施方式中,去除第1反射镜13而仅使用第2反射镜14,并将光轴设为l字型。该第2实施方式代替由大致长方体状的角筒构成的第1实施方式的第1主体30而设置圆筒状的第1主体75。第1主体75容纳于投影仪主体60内。第2反射镜14折弯第1透镜21及第2透镜22的第1光轴cl1(未图示)而作为第2光轴cl2。除了去除第1实施方式的第1反射镜13并将第1主体75设为圆筒状以外,为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另外,在以下实施方式中,对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构成部件标注相同的符号,并省略重复说明。

在第2实施方式中,使用1个反射镜14,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地通过翻转部17能够使第2光学系统12相对于第1光学系统11旋转180°。因此,如图10所示,能够进行在比第2光轴cl2更靠上侧的位置上显示图像的向上投影,如图11所示,能够进行在比第2光轴cl2更靠下侧的位置上显示图像的向下投影。在第2实施方式中,图10所示的第2光学系统12的位置相当于第1位置,图11所示的第2光学系统12的位置相当于第2位置。通过该第2实施方式,也无需颠倒上下来配置投影仪主体60,而能够将画面中心投影于相对于光轴cl3与标准朝向相反的一侧。

[第3实施方式]

在第1及第2实施方式中,使用了在将第2光学系统12与第1光学系统11连接的状态下使第2光学系统12旋转的翻转部17,但在图12及图13所示的第3实施方式中使用基于嵌合方式的翻转部80。翻转部80具有2个键槽82及1个键突起84。键槽82在第1光学系统11的第1凸缘81中沿圆周方向错开180°的位置上形成为与第2光轴cl2平行。键突起84为与第2光轴cl2平行地延伸设置的柱状突起。键突起84从形成于第2主体40的第2凸缘83的下表面向下方突出,且配设于第3安装筒34的外周。

当将第2光学系统12组装于第1光学系统11时,通过将键突起84嵌入于一侧键槽82或另一侧键槽82,如图12及图13所示,能够切换第2光学系统12相对于第1光学系统11的嵌合位置。在与键槽82对应的位置上,在安装第3安装筒34中安装有键传感器85。键传感器85例如由限位开关构成,且检测键突起84。通过键传感器85能够检测第2光学系统12是第1位置还是第2位置。在第3实施方式中,图12所示的第2光学系统12的位置相当于第1位置,图13所示的第2光学系统12的位置相当于第2位置。通过该第3实施方式,也无需颠倒上下来配置投影仪主体60而能够将画面中心投影于相对于光轴cl3与标准朝向相反的一侧。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使用了1个反射镜14或2个反射镜13、14,但反射镜可以是3个以上。在该情况下,通过在光轴上离投影面即屏幕28最近配设的最靠射出侧的反射镜,来区分第1光学系统11与第2光学系统12。顺便提及,上述第1实施方式中的最靠射出侧的反射镜为第2反射镜14。

在上述第1实施方式中,设为使用棘爪机构51选择性地使第2光学系统12停止于第1位置即背面投影位置及第2位置即正面投影位置,代替它们或附加,如图14所示,也可以使用基准指标90及位置指标91来将第2光学系统12定位于第1位置及第2位置。在形成于第2主体40的第2凸缘89的上表面的外周缘部形成基准指标90。第2凸缘89形成为外径小于第1实施方式的第2凸缘46。由此,在俯视观察时,第1凸缘45的外周缘部从第2凸缘89的外周缘露出。相对于该露出的第1凸缘45的外周缘部的上表面形成有位置指标91。位置指标91在成为第1位置及第2位置时,与基准指标90笔直地连接。因此,通过转动第2光学系统12来使位置指标91与基准指标90对齐,能够使第2光学系统12相对于第1光学系统11选择性地定位于第1位置及第2位置。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作为图像形成面板67使用了透射型液晶面板,但也可以使用反射型液晶面板。在该情况下,在图像形成面板67的正面侧配置光源66并同时照射rgb三原色的照射光。并且,当作为图像形成面板67使用dmd时,将光源66配置于图像形成面板67的正面侧,并使其与dmd的三原色图像的形成时刻同步,而使rgb三原色的led分时发光。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以将投影仪2配置于桌子上的状态进行了说明,但在将投影仪2悬挂于天花板等来使用时也能够适用本发明。并且,以向屏幕28投影像的例子来进行了说明,但投影面并不限定于屏幕28,也能够用作对各种投影面投影的投影仪。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为了表示多个光轴之间的位置关系而使用正交、平行等术语,或使用90°等具体的数值角度来进行了说明。然而,包含容许与这些光学系统中所要求的精度相应的误差的范围。

在上述第1实施方式中,对经由卡口部61能够更换投影镜头10的投影仪2进行了说明,但也能够适用于投影镜头10固定于投影仪主体60的投影仪中。另外,当设为能够更换的投影镜头10时,例如可以将第1光学系统11的一部分透镜例如第1透镜21及第2透镜22设置于投影仪主体以减少投影镜头10侧的透镜数。

在上述第1实施方式中,使图像形成面板67相对于第1光轴cl1向下方位移,但代替它可以向上方位移。并且,沿与第1光轴cl1正交的方向位移的对象可以是投影镜头10,以代替图像形成面板67,而且可以位移图像形成面板67及投影镜头10这两者来进行配置。

符号说明

2-投影仪,10-投影镜头,11-第1光学系统,12-第2光学系统,13-第1反射镜,14-第2反射镜,15-第1保持部件,16-第2保持部件,17-翻转部,18-透镜镜筒,21-第1透镜,22-第2透镜,23-第3透镜,24-第4透镜,25-第5透镜,26-第6透镜,27-成像面,28-屏幕,30-第1主体,30a-下板,30b-斜面部,30c-正面板,30d-第1安装孔,30e-上板,30f-第2安装孔,31-第1透镜框,32-第1安装筒,33-第2安装筒,34-第3安装筒,40-第2主体,40a-上板,40b-斜面部,42-第2透镜框,43-第3透镜框,45-第1凸缘,46-第2凸缘,47-周槽,48-导销,49-第1传感器,50-第2传感器,51-棘爪机构,52-锁定孔,53-锁定球,54-螺旋弹簧,55-弹簧螺丝,56-锁定球容纳孔,57-传感器板,60-投影仪主体,61-卡口部,65-框体,66-光源,67-图像形成面板,67a-图像形成面,68-遮光部,69-控制部,69a-图像显示翻转部,71-变焦拨盘,73-聚焦拨盘,75-第1主体,80-翻转部,81-第1凸缘,82-键槽,83-第2凸缘,84-键突起,85-键传感器,89-第2凸缘,90-基准指标,91-位置指标,cl1-第1光轴,cl2-第2光轴,cl3-第3光轴,st100~st170-步骤。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