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用透镜、眼用透镜的设计方法、眼用透镜的制造方法及眼用透镜组与流程

文档序号:17726735发布日期:2019-05-22 02:33阅读:152来源:国知局
眼用透镜、眼用透镜的设计方法、眼用透镜的制造方法及眼用透镜组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眼用透镜、眼用透镜的设计方法、眼用透镜的制造方法及眼用透镜组。
背景技术
:作为眼用透镜,已知有例如隐形眼镜、眼内透镜等(在本说明书中,作为眼用透镜,眼镜透镜除外)。例如在隐形眼镜中存在多焦点隐形眼镜(多焦点透镜),该多焦点隐形眼镜确保用于用一片透镜观察近处距离的近用度数和用于观察远方距离的远用度数。作为该多焦点透镜的结构,例如可列举出在透镜的中央配置具有近用度数的近用部,对于其外缘,将具有远用度数的远用部配置成环状的结构(例如专利文献1的[图1]、[图2])。相反,还已知有在透镜的中央配置具有远用度数的远用部,对于其外缘,将具有近用度数的近用部配置成环状的结构(例如专利文献2的[图12])。在先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表2006-505011号公报;专利文献2:wo2006/129707号公报。技术实现要素:在说明本发明的课题之前,对光学部加以说明。另外,以下说明的多焦点隐形眼镜(多焦点透镜,也简称为透镜)至多作为一个例子进行例示,其中,在透镜的中央配置具有近用度数的近用部,对于该近用部的外缘,将具有远用度数的远用部配置成环状。首先,图1是俯视以往的多焦点透镜的简要图(使透镜的前表面(凸面)朝上地将透镜放置在水平台上时,在光轴方向上从上下的顶部的方向观察地面的方向时的俯视图,以后,关于俯视时也一样)。另外,将俯视时的透镜上的距离称为俯视距离。符号1表示近用部,符号2表示远用部,符号3表示光学部,符号4表示周边部,符号5表示多焦点隐形眼镜。以下省略符号。如图1所示,以透镜的光学中心o为同心,在中央配置近用部,在其外缘配置环状的远用部。在本例中,使光学中心o与几何中心一致。由此构成具有近用部和远用部的光学部。而且,在光学部的进一步外缘处具有环状的周边部。周边部通常具有在将透镜放置于角膜上时容易进入眼睑的里侧的凸缘形状。即,由光学部和周边部构成本例的透镜。但是,光学部和周边部是为了分别发挥上述的功能而区分的,在光学部和周边部之间并不像台阶等那样具有能够通过目视确认的明确的分界线。本来,在描绘了从x-x’方向(即径向)的端f到端f’观察时的度数时,如果是近用部(n-n’的区域),则应确保近用度数,如果是远用部(f-n的区域及n’-f’的区域),则应确保远用度数。但是,如果是实际的透镜,则未必是这样的度数图。图2示出了这种情况。图2是描绘了从x-x’方向的端f到端f’观察以往的多焦点隐形眼镜的光学部时的度数的图。横轴表示俯视透镜时的x-x’上的距光学中心o的距离。纵轴表示透镜的度数(单位:屈光度[d]),如果朝向上方则度数增加,如果朝向下方则度数减少。这里所说的度数是指由透镜的两面的形状(曲率)的差引起的度数。如图2所示,如果是实际的透镜,则当在从光学中心o朝向周边的方向(x方向,以下,在没有特别说明方向的情况下设定为该方向)观察度数变化时,最初度数缓慢减少,之后度数急剧减少,度数再次缓慢减少,最终达到远用度数。如果是在此列举的多焦点隐形眼镜(多焦点透镜)的一个例子,则需要具备度数变化的部分。鉴于该情况,在x方向观察时的度数减少的情况不得不如图2(或者专利文献1的[图1]、[图2])那样。因此,在以往的透镜中,也有将度数变化的部分作为过渡部或中间部(专利文献2的[图12]的符号104)定位的透镜。这样,在图2的斜线部分(即度数开始减少的部分)中无论如何都不能确保近用度数。即,可能产生在本来必须近距观察的部分不能充分地近距观察的情况。为了防止该事态,如图3所示,可以列举出在x方向及x’方向观察时与图2相比使度数减少的位置远离光学中心o的例子。这样,能够在预先设定的近用部(n-n’的区域)确保近用度数。但是,如果采用上述方法,则如图3所示,这次配置在近用部的外缘的远用部变窄。另外,最终在图3的斜线部分(即,使度数开始减少的部分)中无论如何都不能确保近用度数。在多焦点隐形眼镜的光学部中,相对于瞳孔平衡良好地配置远用部和近用部是非常重要的。而且,良好地保持远用部和近用部的宽度的平衡不仅涉及多焦点隐形眼镜,还对于其他的隐形眼镜或者包含眼内透镜的眼用透镜也是重要的。本发明的课题在于,当在光学部的中央配置近用部时,在近用部充分确保近用度数的同时,良好地保持近用部和设置在近用部的外缘的远用部的平衡,当在光学部的中央配置远用部时,在远用部充分确保远用度数的同时,良好地保持远用部和设置在其外缘的近用部的平衡。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人等进行了深入研究。本发明人认为,用于解决该课题的开端是消除图2的斜线部分。产生图2的斜线部分的理由在于,从x方向观察时,必须在近用部内已经开始减少度数。因此,本发明人发现了以下的方法:如果在近用部内开始减少度数之前使度数比近用度数增加,则如图4的(b)所示,即使在近用部内开始减少度数,也能够在近用部的端n确保近用度数。另外,在如本例那样在中央配置近用部的情况下,增强近用度数(向能够看到更近的方向即正方向增强,例:5.00d→5.10d),之后使度数向远用度数减少即可,相反,在中央配置远用部的情况下,例如如后述的图9的(b)所示,增强远用度数(向能够看到更远的方向即负方向增强远用度数。例:0.00d→-0.10d)之后使度数向近用度数增加即可。得到以上见解的结果是,采用了以下记载的本发明的构成。另外,以下所示的优选的各方式可以适当组合。本发明的第一方式提供一种眼用透镜,包括光学部,所述光学部具有:近用部,其具有用于观察近处距离的近用度数;以及远用部,其具有用于观察相比近处距离远的距离的远用度数,所述近用部或所述远用部配置在中央,未配置在中央的部分在其外缘配置成环状,其中,在配置于所述光学部的中央的所述近用部或所述远用部中,具有在从中央朝向周边的x方向上观察时在增强度数之后减弱的部分a,并且具有在与x方向正相反的方向且从中央朝向周边的x’方向上观察时也在增强度数之后减弱的部分a’。本发明的第二方式在第一方式记载的发明的基础上为:在所述光学部中,所述近用部配置在中央,在所述部分a和所述部分a’中,具有在使度数相比所述近用度数更向近用处增强之后使度数减弱直至达到远用度数的形状。本发明的第三方式在第二方式记载的发明的基础上为:在所述部分a中度数为极大的部位仅为一处,并且,在所述部分a’中度数为极大的部位也仅为一处。本发明的第四方式在第二或第三方式记载的发明的基础上为:在所述部分a中度数为极大的部位与在所述部分a’中度数为极大的部位之间的俯视距离为1.0~2.8mm。本发明的第五方式在第二至第四方式中的任一方式记载的发明的基础上为:所述部分a中的度数的极大值与所述近用度数之差为0.05~0.25d,并且,所述部分a’中的度数的极大值与所述近用度数之差也为0.05~0.25d。本发明的第六方式在第一方式记载的发明的基础上为:在所述光学部中,所述远用部配置在中央,在所述部分a和所述部分a’中,具有在使度数相比所述远用度数更向远用处增强之后使度数减弱直至达到近用度数的形状。本发明的第七方式在第六方式记载的发明的基础上为:在所述部分a中度数为极小的部位仅为一处,并且,在所述部分a’中度数为极小的部位也仅为一处。本发明的第八方式在第六或第七方式记载的发明的基础上为:在所述部分a中度数为极小的部位与在所述部分a’中度数为极小的部位之间的俯视距离为1.0~2.8mm。本发明的第九方式在第六至第八方式中的任一方式记载的发明的基础上为:所述部分a中的度数的极小值与所述远用度数之差为0.05~0.25d,并且,所述部分a’中的度数的极小值与所述远用度数之差也为0.05~0.25d。本发明的第十方式在第一至第九方式中的任一方式记载的发明的基础上为:所述眼用透镜是隐形眼镜(软质隐形眼镜或硬质隐形眼镜,优选为软质隐形眼镜)。本发明的第十一方式在第一至第九方式中的任一方式记载的发明的基础上为:所述眼用透镜是眼内透镜。本发明的第十二方式提供一种眼用透镜的设计方法,所述眼用透镜包括光学部,所述光学部具有:近用部,其具有用于观察近处距离的近用度数;以及远用部,其具有用于观察相比近处距离远的距离的远用度数,所述近用部或所述远用部配置在中央,未配置在中央的部分在其外缘配置成环状,其中,按照以下的方式设计眼用透镜:在配置于所述光学部的中央的所述近用部或所述远用部中,具有在从中央朝向周边的x方向上观察时在增强度数之后减弱的部分a,并且具有在与x方向正相反的方向且从中央朝向周边的x’方向上观察时也在增强度数之后减弱的部分a’。本发明的第十三方式在第十二方式记载的发明的基础上为:在所述光学部中,将所述近用部配置在中央,将眼用透镜设计成在所述部分a及所述部分a’中使度数相比所述近用度数更向近用处增强之后使度数减弱直至达到远用度数。本发明的第十四方式在第十三方式记载的发明的基础上为:在所述部分a中度数为极大的部位仅为一处,并且,在所述部分a’中度数为极大的部位也仅为一处。本发明的第十五方式在第十三或第十四方式记载的发明的基础上为:将在所述部分a中度数为极大的部位与在所述部分a’中度数为极大的部位之间的俯视距离设为1.0~2.8mm。本发明的第十六方式在第十三至第十五方式中的任一方式记载的发明的基础上为:将所述部分a中的度数的极大值与所述近用度数之差设为0.05~0.25d,并且,所述部分a’中的度数的极大值与所述近用度数之差也为0.05~0.25d。本发明的第十七方式在第十二方式记载的发明的基础上为:在所述光学部中,将所述远用部配置在中央,将眼用透镜设计成在所述部分a及所述部分a’中使度数相比所述远用度数更向远用处增强之后使度数减弱直至达到近用度数。本发明的第十八方式在第十七方式记载的发明的基础上为:在所述部分a中,将度数为极小的部位仅设为一处,并且,在所述部分a’中,将度数为极小的部位也仅设为一处。本发明的第十九方式在第十七或第十八方式记载的发明的基础上为:将在所述部分a中度数为极小的部位与在所述部分a’中度数为极小的部位之间的俯视距离设为1.0~2.8mm。本发明的第二十方式在第十七至第十九方式中的任一方式记载的发明的基础上为:将所述部分a中的度数的极小值与所述远用度数之差设为0.05~0.25d,并且,将所述部分a’中的度数的极小值与所述远用度数之差也设为0.05~0.25d。本发明的第二十一方式在第十二至第二十方式中的任一方式记载的发明的基础上为:所述眼用透镜是隐形眼镜(软质隐形眼镜或硬质隐形眼镜,优选为软质隐形眼镜)。本发明的第二十二方式在第十二至第二十方式中的任一方式记载的发明的基础上为:所述眼用透镜是眼内透镜。本发明的第二十三方式提供一种眼用透镜的制造方法,包括:设计工序,通过第十二至第二十二中任一方式所述的眼用透镜的设计方法来设计眼用透镜;以及加工工序,通过加工装置来制造所设计的眼用透镜。另外,如果列举具备多个上述眼用透镜的眼用透镜组的方式,则如下所述。另外,相对于以下的方式,将先前列举的优选方式适当组合的方式也是本发明的方式。本发明的第二十四方式提供一种眼用透镜组,具备多个眼用透镜,所述眼用透镜包括光学部,所述光学部具有:近用部,其具有用于观察近处距离的近用度数;以及远用部,其具有用于观察相比近处距离远的距离的远用度数,所述近用部或所述远用部配置在中央,未配置在中央的部分在其外缘配置成环状,其中,所述眼用透镜组具备多个如下眼用透镜:所述眼用透镜在配置于所述光学部的中央的所述近用部或所述远用部中,具有在从中央朝向周边的x方向上观察时在增强度数之后减弱的部分a,并且具有在与x方向正相反的方向且从中央朝向周边的x’方向上观察时也在增强度数之后减弱的部分a’。另外,列举可与上述方式组合的其他方式如下。本发明的第二十五方式在上述各方式的基础上为:在所述光学部中,所述近用部配置在中央,所述部分a及所述部分a’是指,在近用部内度数增加之后减少到近用度数以下(优选度数持续减少)后,度数减少直至达到远用度数(优选度数持续减少)的部分。本发明的第二十六方式在第二十五方式的基础上优选:在以度数曲线观察时,在上方存在两处(即一处凹部分)凸部分。本发明的第二十七方式在第二十五或第二十六方式的基础上为:上述的俯视距离优选为1.0~2.8mm,下限更优选为1.2mm,进一步优选为1.4mm,非常优选为1.6mm,上限更优选为2.6mm,进一步优选为2.4mm。本发明的第二十八方式在第二十五至第二十七方式中任一方式的基础上优选:部分a中的度数的极大值与近用度数之差为0.05~0.25d,并且,部分a’中的度数的极大值与近用度数之差也为0.05~0.25d。各个下限更优选为0.10d,进一步优选为0.12d,非常优选为0.15d,上限更优选为0.20d。本发明的第二十九方式在第二十五至第二十八方式中任一方式的基础上为:在相对于透镜使直线x-x’以光学中心o为中心从0旋转到180°时,在部分a及部分a’中具有在使度数相比近用度数更向近用处增强之后使度数减弱直至达到远用度数的形状的部分,优选为光学部的50面积%以上,更优选为80面积%以上,进一步优选为90面积%以上。本发明的第三十方式在上述的各方式的基础上为:在所述光学部中,所述远用部配置在中央,所述部分a及所述部分a’是指,在远用部内度数减少之后增加到远用度数以上(优选持续增加)后,度数增加直至达到近用度数(优选度数持续增加)的部分。本发明的第三十一方式在第三十方式的基础上为:在以度数曲线观察时,优选凹部分存在两处(即在上方存在一处凸部分)。本发明的第三十二方式在第三十或第三十一方式的基础上为:上述的俯视距离优选为1.0~2.8mm,下限更优选为1.2mm,进一步优选为1.4mm,非常优选为1.6mm,上限更优选为2.6mm,进一步优选为2.4mm。本发明的第三十三方式在第三十至第三十二方式中任一方式的基础上为:优选部分a中的度数的极小值与远用度数之差为0.05~0.25d,并且,部分a’的度数的极小值与远用度数之差也为0.05~0.25d。各个下限更优选为0.10d,进一步优选为0.12d,非常优选为0.15d,上限更优选为0.20d。本发明的第三十四方式在第三十至第三十三方式中任一方式的基础上为:在相对于透镜使直线x-x’以光学中心o为中心从0旋转到180°时,在部分a及部分a’中具有在使度数相比远用度数更向远用处增强之后使度数减弱直至达到近用度数的形状的部分,优选为光学部的50面积%以上,更优选80面积%以上,进一步优选90面积%以上。本发明的第三十五方式在上述的各方式的基础上为:所述眼用透镜是眼内透镜,所述眼用透镜包括:具有所述光学部的透镜主体、以及从所述透镜主体延伸的支承部。所述支承部例如是从透镜主体以臂状延伸的两根支承部。本发明的第三十六方式提供一种眼用透镜或眼用透镜的设计方法、制造方法,所述眼用透镜包括光学部,所述光学部具有:近用部,其具有用于观察近处距离的近用度数;以及远用部,其具有用于观察相比近处距离远的距离的远用度数,所述近用部或所述远用部配置在中央,未配置在中央的部分在其外缘配置成环状,其中,在配置于所述光学部的中央的所述近用部或所述远用部中,具有在从中央朝向周边的x方向上观察时在增强度数之后减弱的部分a,并且在与x方向正相反的方向且从中央朝向周边的x’方向观察时存在度数的拐点。发明效果根据本发明,当在光学部的中央配置近用部时,能够在近用部充分确保近用度数,并且良好地保持近用部和设置在其外缘的远用部的平衡,当在光学部的中央配置远用部时,能够在远用部充分确保远用度数,并且良好地保持远用部和设置在其外缘的近用部的平衡。附图说明图1是俯视以往的多焦点透镜的简要图。图2是描绘了从x-x’方向的端f到端f’观察以往的多焦点隐形眼镜的光学部时的度数的图。图3是在x方向和x’方向上观察时与图2相比减少度数的位置远离光学中心o的图。图4的(a)是描绘了从x-x’方向的端f到端f’观察本实施方式的多焦点隐形眼镜的光学部时的度数的图,图4的(b)是图4的(a)中的近用部的放大图。图5是本实施方式的多焦点隐形眼镜中的其他图案的度数曲线图。图6是本实施方式的多焦点隐形眼镜中的其他图案的度数曲线图。图7是本实施方式的多焦点隐形眼镜中的其他图案的度数曲线图。图8是俯视了多焦点透镜(在中央配置远用部,在其外缘配置近用部)的简要图。图9的(a)是描绘了从x-x’方向的端n到端n’观察另一个实施方式的多焦点隐形眼镜的光学部时的度数的图,图9的(b)是图9的(a)中的远用部的放大图。图10是从x-x’方向的端f到端f’观察实施例1的透镜的光学部时的度数的曲线。图11是从x-x’方向的端f到端f’观察比较例1的透镜的光学部时的度数的曲线。图12是从x-x’方向的端f到端f’观察实施例2的透镜的光学部时的度数的曲线。图13是从x-x’方向的端f到端f’观察比较例2的透镜的光学部时的度数的曲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按照以下顺序进行说明。1.隐形眼镜1-1.多焦点隐形眼镜(多焦点透镜)1-1-1.将近用部配置在中央1-1-2.将远用部配置在中央1-2.其他隐形眼镜2.隐形眼镜的设计方法(制造方法)3.眼内透镜(iol)及其设计方法(制造方法)4.眼用透镜组5.变形例另外,对于以下没有记载的结构,也可以适当采用公知的结构。另外,在本说明书中,“~”是指规定值以上且规定值以下。此外,本文所述的眼用透镜(隐形眼镜或眼内透镜中的透镜主体)具有彼此相对的两个表面。当佩戴者佩戴该眼用透镜时,将位于视网膜侧的一方设为“后表面”,将其相反的位于物体侧的一方设为“前表面”。另外,在本说明书中,度数是指屈光度(power)(单位为[d])。另外,如上所述,在将近用部配置在中央的情况下,“增强近用度数”是指向看到更近处的方向即正方向增强,是指增加度数(例如:5.00d→5.10d)。相反,“减弱近用度数”是指向难以看到近处的方向即正方向观察时减弱,是指减少度数(例:5.10d→5.00d)。另一方面,在中央配置远用部的情况下,“增强远用度数”是指向能看到更远处的方向即负方向增强,是指减少度数(例子:0.00d→-0.10d)。相反,“减弱远用度数”是指向难以看到远处的方向即正方向观察时减弱,是指增加度数(例:0.10d→0.00d)。即,在中央配置近用部还是配置远用部的未确定的阶段的“增强度数”是指增强近用度数或远用度数,“减弱度数”是指减弱近用度数或远用度数。<1.隐形眼镜>1-1.多焦点隐形眼镜(多焦点透镜)在本实施方式中主要以多焦点隐形眼镜(多焦点透镜,以下也简称为透镜)为例进行说明。1-1-1.将近用部配置在中央本实施方式中的透镜与先前说明的以往的透镜相同,具备主要有助于光学性能的大致圆形状的光学部和位于该光学部的边缘的环状的周边部。如上所述,周边部通常具有在将透镜放置于角膜上时容易进入眼睑的内侧的凸缘形状。并且,光学部包括:近用部,其具有用于观察近处距离的近用度数;远用部,其具有用于观察比近处距离远的距离(包括无限远)的远用度数。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列举了近用部配置在中央、远用部在其外缘配置成环状的例子。另外,作为俯视的结构,与先前列举的图1相同。在本例中也列举了使光学中心o与透镜的几何中心一致的例子,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以下相同)。本实施方式的透镜与以往的透镜主要不同的是度数的曲线。以下,详细叙述。使用图4的(a)及图4的(b)进行说明,图4的(a)是描绘了从x-x’方向的端f到端f’观察本实施方式的多焦点隐形眼镜的光学部时的度数的图,图4的(b)是近用部的放大图。与图2相同,横轴表示俯视透镜时的x-x’上的距光学中心o的距离。纵轴表示透镜的度数(单位:屈光度[d])。如前所述,近用部配置在中央,远用部在其外缘配置成环状。在该关系上,将光学中心o的度数设定得比远用部高。另外,作为透镜的处理方法,通常赋予远用度数s和加入度数add(且在进行散光矫正的情况下为散光度数c)的值,但近用度数是(s+add)的值(各度数的单位为[d],以后同样)。在近用部n-n’中在光学中心o的附近将度数作为近用度数的值。另外,严格地在光学中心o的位置设为近用度数的值(即光学中心o的度数=近用度数”,另一方面在光学中心o从几何中心偏离的情况下,在几何中心也可以稍微偏离近用度数的值。但是,如图4的(b)所示,本实施方式的透镜在部分a及部分a’处具有在使度数相比近用度数更向近用处增强之后使度数减弱直至达到远用度数为止的形状。这里所说的部分a及部分a’是指在近用部内例如如果是部分a则度数增加后减少到近用度数以下(优选为度数持续减少)之后度数减少(优选为度数持续减少)至远用度数的部分。在图4中,部分a和部分a’是存在于近用部(中央)同时也存在于作为其周边的远用部的部分。另外,优选在部分a中度数为极大的部位仅为一处,并且在部分a’中度数为极大的部位也仅为一处。换言之,优选在度数曲线中观察时在上方存在2处(即一处凹部分)凸部分。根据该规定,在用度数曲线观察时,不需要设置多个小的凸部分。即使设置多个小的凸部分,有时也难以充分地填埋图2所示的斜线部分。因此,在部分a或部分a’中,最好是在度数曲线上较大地设置一处度数极大的部位。但是,这不是必须的,例如也可以设置2、3处成为极大的部位。另外,优选在部分a中度数为极大的部位与在部分a’中度数为极大的部位之间的俯视距离l为1.0~2.8mm。下限更优选为1.2mm,进一步优选为1.4mm,非常优选为1.6mm,上限更优选为2.6mm,更优选为2.4mm。通过该规定,能够可靠地使度数增加后减少的位置成为适当的位置。但是,这不是必须的,也可以根据透镜的种类适当设定俯视距离l。另外,部分a中的度数的极大值与近用度数之差为0.05~0.25d,且部分a’中的度数的极大值与近用度数之差也优选为0.05~0.25d。各个下限更优选为0.10d,进一步优选为0.12d,非常优选为0.15d,上限更优选为0.20d。通过该规定,能够充分且可靠地填埋图2所示的斜线部分。但是,这不是必须的,可以根据状况适当设定上述的差,当然也可以在部分a和部分a’中上述的度数差不同。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配置于中央的部位(在此为近用部)的度数的增减的变动中具有较大的特征。利用该特征,能够确保配置在外缘的部位(在此为远用部)足够宽。因此,对于外缘的远用部的度数曲线没有特别限定。例如,也可以具有如前面所示的图4的(a)所示的度数曲线,即,最初度数缓慢地减少、之后度数急剧地减少、度数的减少再次变得缓慢、在最终达到远用度数后度数也继续减少的度数曲线。另一方面,如图5所示,也可以具有最初度数缓慢地减少、之后度数稍微急剧地减少、在最终达到远用度数后度数也继续减少的度数曲线。另外,如图6所示,也可以具有最初度数缓慢地减少、之后度数急剧地减少、度数的减少再次变得缓慢、在最终达到远用度数后度数变化消失的度数曲线。另外,如图7所示,也可以具有最初度数缓慢地减少、之后度数稍微急剧地减少后度数急剧地减少、在最终达到远用度数后度数也继续减少的度数曲线。进一步地,本发明也不排除除了中央的近用部、边缘的远用部之外,还在其边缘设置环状的近用部的情况。另外,如后详述,在中央设置远用部,在边缘设置近用部,进一步在边缘设置环状的远用部的情况也相同。另外,在上述中利用度数曲线规定了本实施方式中的近用部,但也可以代替度数曲线而利用前表面的形状(曲率)规定近用部。这是因为,如果是以往的透镜,则与角膜接触的面(后表面)必须是以仿照角膜的形状的面(例如球面或复曲面(toricsurface))为基准的形状。这样的话,必须根据眼睑侧的面(前表面)的形状进行度数的调整。其结果,度数曲线的特征也能够通过透镜的前表面的形状(曲率)来表示,成为如下的表现。“一种眼用透镜,包括光学部,所述光学部具有:近用部,其具有用于观察近处距离的近用度数;以及远用部,其具有用于观察比近处距离远的距离的远用度数,近用部配置在中央,远用部在其外缘配置成环状,在近用部中,具有在从中央向周边的x方向观察时使曲率半径减少之后增加的部分a,并且具有在与x方向正相反的方向且从中央向周边的x’方向观察时也使曲率半径减少之后增加的部分a’。优选的是,在部分a中曲率半径极小的部位仅为一处,并且在部分a’中曲率半径极小的部位也仅为一处。优选的是,在部分a中曲率半径极小的部位与在部分a’中曲率半径极小的部位之间的俯视距离为1.0~2.8mm。优选的是,部分a中的曲率半径的极小值与光学中心的曲率半径之差的优选值根据中央的度数(屈光度(power))而较大,作为一个例子,为0.01~0.13mm,优选为0.03~0.11mm,部分a’中的曲率半径的极小值与近用度数之差也作为一个例子为0.01~0.13mm,优选为0.03~0.11mm。此时的设定是将光学中心的屈光度(power)设为-3.00d、基弧(basecurve)设为8.5mm、折射率设为1.45、中心壁厚设为0.10mm。”顺便说一下,对于使用曲率半径的情况,也可以在适当将度数转换为曲率半径的基础上应用由度数规定的情况下的优选例。另外,本实施方式的透镜在部分a及部分a’处具有在使度数相比近用度数更向近用处增强之后使度数减弱直至达到远用度数的形状。例如,在相对于透镜使直线x-x’以光学中心o为中心从0旋转到180°时,具有该形状的部分优选为光学部整体(为了便于说明,也简称为“光学部”。)的50面积%以上,更优选为80面积%以上,进一步优选为90面积%以上。另外,在本说明书中,“面积%”是指相对于俯视时的光学部的面积,从同样俯视时的光学中心观察,在相对于透镜使直线x-x’以光学中心o为中心从0旋转到180°时具有上述的形状的部分(例如由光学中心o和光学部的最外缘的圆弧包围的扇形的2个部分)(位于0°~180°的部分a、位于180°~360°的部分a’)的面积的合计的百分率。另外,在透镜中的光学部与周边部之间,并不像前面所述的那样存在能够通过目视确认的分界线,可以通过使用测量透镜的度数的装置(屈光度计)来辨别。1-1-2.将远用部配置在中央与上述的例子相反,对于远用部配置在中央、近用部在其外缘配置成环状的情况,也能够应用本发明的思想。另外,作为俯视的结构,是使先前列举的图4中的近用部和远用部的位置反转的结构。图8示出了这种情况。另外,本例中的部分a及部分a’是指,在远用部内例如如果是部分a则度数减少后增加到远用度数以上(优选持续增加)之后,度数增加(优选度数持续增加)直至达到近用度数的部分。在图9中,部分a和部分a’是存在于远用部(中央)同时也存在于作为其周边的近用部的部分。使用图9的(a)及图9的(b)进行说明,图9的(a)是描绘了从x-x’方向的端n到端n’观察本例的多焦点隐形眼镜的光学部时的度数的图,图9的(b)是远用部的放大图。在本例中,远用部配置在中央,近用部在其外缘配置成环状。在该关系上,将光学中心o的度数设定为低于近用部。另外,作为透镜的处理方法,通常赋予远用度数s和加入度数add(并且在进行散光矫正的情况下为散光度数c)的值。另外,严格地在光学中心o位置设为远用度数的值(即光学中心o的度数=远用度数s),另一方面在光学中心o从几何中心偏离的情况下,也可以在几何中心稍微偏离远用度数的值。但是,如图9的(b)所示,本例的透镜在部分a和部分a’中具有使度数相比远用度数更向远用处增强(向看到更远处的方向即负方向增强)之后使度数减弱直至达到近用度数(从看不到远处的方向即负方向观察时减弱)的形状。另外,优选在部分a中度数为极小的部位仅为一处,并且在部分a’中度数为极小的部位也仅为一处。换言之,用度数曲线观察时,优选凹部分存在2处(在上方凸部分存在一处)。根据该规定,在度数曲线中观察时,不需要设置多个小的凹部分。即使设置多个小的凹部分,有时也难以充分确保远用度数。因此,在部分a或部分a’中,最好是在度数曲线上较大地设置一处度数极小的部位。但是,这不是必须的,例如也可以设置2、3处极小的部位。另外,优选在部分a中度数为极小的部位与在部分a’中度数为极小的部位之间的俯视距离l为1.0~2.8mm。下限更优选为1.2mm,进一步优选为1.4mm,非常优选为1.6mm,上限更优选为2.6mm,进一步优选为2.4mm。通过该规定,能够可靠地使度数增加后减少的位置成为适当的位置。但是,这不是必须的,也可以根据透镜的种类适当设定俯视距离l。另外,部分a中的度数的极小值与远用度数之差为0.05~0.25d,且部分a’中的度数的极小值与远用度数之差也优选为0.05~0.25d。各个下限更优选为0.10d,进一步优选为0.12d,非常优选为0.15d,上限更优选为0.20d。通过该规定,能够充分且可靠地填埋图2所示的斜线部分。但是,这不是必须的,可以根据状况适当设定上述的差,当然在部分a和部分a’中上述的度数差也可以不同。另外,在本例中,配置在中央的部分(在此为远用部)的度数的增减的变动也具有较大的特征。利用该特征,能够确保配置在外缘的部分(在此为近用部)足够宽。因此,对于外缘的近用部的度数曲线没有特别限定。例如,也可以是使之前所示的图5~7的度数曲线上下反转的形状。另外,本例的透镜具有在部分a及部分a’中使度数相比远用度数更向远用处增强后使度数减弱直至达到近用度数的形状。例如,在相对于透镜使直线x-x’以光学中心o为中心从0°旋转到180°时具有该形状的部分优选为光学部的50面积%以上,更优选为80面积%以上,进一步优选为90面积%以上。另外,对于代替度数曲线而由前表面的形状(曲率)规定远用部的情况,其原理与之前在中央配置近用部的情况相同,替换近用部和远用部,将极大置换为极小,将“使(曲率半径)减少后增加”置换为“使(曲率半径)增加后减少”即可。1-2.其他隐形眼镜在本实施方式中例示了多焦点隐形眼镜,但在除此以外的隐形眼镜中也能够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思想。例如,在双焦点隐形眼镜中,具备以下的结构:在中央配置近用部的情况下,在与外缘的远用部的边界附近,如上所述,具有在从中央朝向周边的x方向观察时使度数相比近用度数更向近用处增强之后使度数减弱直到达到远用度数的部分a,并且具有在与x方向正相反的方向且从中央朝向周边的x’方向上观察时也使度数相比近用度数更向近用处增强之后使度数减弱直到达到远用度数的部分a’。由此,能够在近用部中充分确保近用度数,并且良好地保持近用部和设置在其外缘的远用部的平衡。关于优选例等,与<1-1-1.将近用部配置在中央>的项目中所述的内容重复,因此省略。另外,对于将远用部配置在中央而将近用部配置在外缘的情况,也能够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思想。其他内容与<1-1-2.将远用部配置在中央>的项目中所述的内容重复,因此省略。另外,即使在多焦点复曲面隐形眼镜中,由于是复曲面形状,也不会妨碍上述那样的度数的变动,能够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思想。另外,具备先前说明的部分a及a’的本实施方式的透镜无论是软质隐形眼镜还是硬质隐形眼镜都可以应用,但如果是在角膜上的配置几乎不动的软质隐形眼镜,则在提供充分的光学性能和对佩戴者的顾客满足这一点上更优选。以上的结果是,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各例,当在光学部的中央配置近用部时,能够在近用部中充分确保近用度数,并且良好地保持近用部和设置在其外缘的远用部的平衡,当在光学部的中央配置远用部时,能够在远用部中充分确保远用度数,并且良好地保持远用部和设置在其外缘的近用部的平衡。<2.隐形眼镜的设计方法(制造方法)>上述的内容在隐形眼镜的设计方法或制造方法中也可充分应用。例如,设计方法具有以下结构。“一种眼用透镜的设计方法,所述眼用透镜包括光学部,所述光学部具有:近用部,其具有用于观察近处距离的近用度数;以及远用部,其具有用于观察相比近处距离远的距离的远用度数,所述近用部或所述远用部配置在中央,未配置在中央的部分在其外缘配置成环状,按照以下的方式设计眼用透镜:在配置于所述光学部的中央的所述近用部或所述远用部中,具有在从中央朝向周边的x方向上观察时在增强度数之后减弱的部分a,且具有在与x方向正相反的方向且从中央朝向周边的x’方向上观察时也在增强度数之后减弱的部分a’。”另外,虽然是关于具体的设计方法,但只要用公知的透镜的设计方法或设计装置进行设计即可。另外,<1.隐形眼镜>中所述的情况(在中央配置近用部的情况和配置远用部的情况)及各优选例可应用于本项目,由于与<1.隐形眼镜>的记载重复,因此在此省略记载。另外,关于制造方法,具有根据所述的眼用透镜的设计方法(根据情况适当组合各优选例)来设计眼用透镜的设计工序;以及通过加工装置来制造所设计的眼用透镜的加工工序。另外,关于具体的加工方法,也可以使用公知的透镜的加工装置进行加工即可。<3.眼内透镜(iol)及其设计方法(制造方法)>本发明的技术思想也可充分应用于眼内透镜(iol)及其设计方法(制造方法)。作为眼内透镜没有特别限定,可以应用于配置在晶状体囊内的形式(内囊)的眼内透镜、配置在囊外的形式(外囊)的眼内透镜、缝接型的眼内透镜等中。另外,在将本发明的技术思想应用于眼内透镜的情况下,至少有光学部即可。另外,与<1-1.多焦点隐形眼镜(多焦点透镜)>中所述的相同,也可以在主要有助于光学性能的光学部的边缘设置环状的周边部,在此列举的本例的眼内透镜由光学部和在晶状体囊内支承光学部的支承部构成。作为比较多的情况,是眼内透镜具备上述的光学部和从光学部延伸的支承部的情况。关于支承部,采用公知的眼内透镜的支承部的形状即可,但例如也可以在光学部设置从光学部以臂状延伸的两个支承部,并将其作为眼内透镜。另外,关于眼内透镜的设计方法(制造方法),光学部的设计与<2.隐形眼镜的设计方法(制造方法)>中所述的相同,因此省略记载。关于具体的设计(制造)方法,通过公知的眼内透镜的设计方法(加工装置)进行设计即可。另外,<1.隐形眼镜>中所述的情况(在中央配置近用部的情况和配置远用部的情况)及各优选例可应用于本项目,由于与<1.隐形眼镜>的记载重复,因此在此省略记载。<4.眼用透镜组>上述的内容能够在具备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例示的隐形眼镜的隐形眼镜组、同样具备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例示的眼内透镜的眼内透镜组中也能够充分应用。将这些透镜组统称为“眼用透镜组”。至少在将隐形眼镜作为产品销售时,不仅销售一个隐形眼镜,而且将具有多种度数(屈光度(power))和基弧的多个隐形眼镜汇总在一起(例如:具有相同的基弧但具有不同度数的多个隐形眼镜)作为一个商品名频繁销售。因此,对于具备多个如先前详述的本实施方式的隐形眼镜(或眼内透镜等)那样的表示度数的变动的眼镜而成的眼用透镜组,也能充分地反映本发明的技术思想。换而言之,构成本实施方式中的眼用透镜组的所有眼用透镜组表示如上所述的度数的变动。这意味着,即使在现有技术中制作了一个表示上述度数的变动的眼用透镜,在偶然制作的该眼用透镜和本实施方式中的眼用透镜组中,结构完全不同。具有多个上述的眼用透镜的眼用透镜组的结构为如下。另外,对于以下的构成,也可以适当组合先前列举的优选例。“一种眼用透镜组,具备多个眼用透镜,所述眼用透镜包括光学部,所述光学部具有:近用部,其具有用于观察近处距离的近用度数;以及远用部,其具有用于观察相比近处距离远的距离的远用度数,所述近用部或所述远用部配置在中央,未配置在中央的部分在其外缘配置成环状,所述眼用透镜组具备多个如下的眼用透镜:所述眼用透镜在配置于所述光学部的中央的所述近用部或所述远用部中,具有在从中央朝向周边的x方向上观察时在增强度数之后减弱的部分a,且具有在与x方向正相反的方向且从中央朝向周边的x’方向上观察时也在增强度数之后减弱的部分a’。”<5.变形例>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的各例,当然也可以适当组合上述的各例和优选例。另外,在前面列举的实施方式中,在x方向和x’方向上都具有在增强度数之后减弱的部分,即使仅在一方具有该部分,也可以期待多少发挥本发明的效果。如果规定该内容,则如下所述。“一种眼用透镜或眼用透镜的设计方法、制造方法,所述眼用透镜包括光学部,所述光学部具有:近用部,其具有用于观察近处距离的近用度数;以及远用部,其具有用于观察相比近处距离远的距离的远用度数,所述近用部或所述远用部配置在中央,未配置在中央的部分在其外缘配置成环状,在配置于所述光学部的中央的所述近用部或所述远用部中,具有在从中央朝向周边的x方向上观察时在增强度数之后减弱的部分a,且在与x方向正相反的方向且从中央朝向周边的x’方向观察时存在度数的拐点。”另外,这里作为在x’方向上存在度数的拐点的理由,是因为即使在x’方向上增强度数之后没有进行到减弱为止,如果具有与其接近的形状,也容易发挥本发明的效果。而且,规定了与该形状相近的形状的表现为“存在度数的拐点”。实施例接着示出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具体说明。当然,本发明并不限于以下的实施例。准备作为本发明涉及的多焦点隐形眼镜的软质隐形眼镜(以下简称为透镜)与现有技术涉及的透镜(不反映本发明的技术思想),以50多岁的男性为受检者进行了试验。将此时的本发明涉及的透镜作为实施例1,将现有技术涉及的透镜作为比较例1。另外,与上述试验不同,将60多岁的男性作为受检者,使用上述的各透镜进行了试验。将此时的本发明涉及的透镜作为实施例2,将现有技术涉及的透镜作为比较例2。(实施例1、比较例1)首先,设定了50多岁男性的完全矫正值。另外,完全矫正值是指对于受检者最容易看到物体的条件。以下,表示右眼(vd)和左眼(vs)中的完全矫正值。vd=1.5×s+0.50d(考虑了顶点之间距离的有效加入度数+1.20d)vs=1.5×s+0.50d(考虑了顶点之间距离的有效加入度数+1.20d)上述各式的意思是指,通过将球面度数s设为0.50d能够实现视力1.5。另外,考虑了顶点之间距离的有效加入度数+1.20d表示使眼镜透镜中顶点之间距离为12mm的情况与隐形眼镜的情况对应时的修正量。另外,实施例1、比较例1的透镜的处理方法为如下。r:bc8.7mm/p+0.50d/add+1.50(在光学部中,在中央配置近用部,在其边缘配置远用部的透镜)l:bc8.7mm/p+0.50d/add+1.50(在光学部中,在中央配置近用部,在其边缘配置远用部的透镜)另外,图10是描绘了从x-x’方向的端f到端f’观察实施例1的透镜的光学部时的度数的图。另外,在实施例1的透镜中,在相对于透镜使直线x-x’以光学中心o为中心从0°旋转到180°时,光学部(整体)具有该形状。同样地,图11是描绘了从x-x’方向的端f到端f’观察比较例1的透镜的光学部时的度数的图。以下,将其结果示于表1。[表1]实施例1比较例1远方的观察方式○(满足)○(满足)近处的观察方式○(满足)×(不满足)如表1所示,在实施例1中,远方观察、近处观察都能够满足受检者。另一方面,在比较例1中,在近处观察中不能满足受检者。认为这是由于近用部变窄且近用度数不足,换言之,为了确保远用度数而将远用部确保得过宽而引起的。(实施例2、比较例2)首先,设定了60多岁男性的完全矫正值。另外,完全矫正值是指受检者最容易看到物体的条件。以下,表示右眼(vd)和左眼(vs)的完全矫正值。vd=1.5×s-1.25d(考虑了顶点之间距离的有效加入度数+1.80d)vs=1.5×s-1.25d(考虑了顶点之间距离的有效加入度数+1.80d)另外,实施例2、比较例2的透镜的处理方法为如下。r:bc8.7mm/p-1.25d/add+2.00(在光学部中,在中央配置近用部,在其边缘配置远用部的透镜)l:bc8.7mm/p-1.25d/add+2.00(在光学部中,在中央配置近用部,在其边缘配置远用部的透镜)另外,图12是描绘了从x-x’方向的端f到端f’观察实施例2的透镜的光学部时的度数的图。另外,在实施例2的透镜中,在相对于透镜使直线x-x’以光学中心o为中心从0旋转到180°时,光学部(整体)具有该形状。同样地,图13是描绘了从x-x’方向的端f到端f’观察比较例2的透镜的光学部时的度数的图。以下,将其结果示于表2。[表2]实施例2比较例2远方的观察方式○(满足)○(满足)近处的观察方式○(满足)×(不满足)如表2所示,在实施例2中,远方观察、近处观察都能够满足受检者。另一方面,在比较例2中,在近处观察中仍然不能满足受检者。认为这是由于与比较例1同样地近用部变窄且近用度数不足,换言之,为了确保远用度数而将远用部确保得过宽而引起的。(总结)以上的结果可知,根据各实施例,在光学部的中央配置近用部的情况下,在近用部充分确保近用度数的同时,能够良好地保持近用部和设置在其外缘的远用部的平衡。另外,在光学部的中央配置远用部的情况下,也能够充分地期待同样的效果。符号说明1…近用部;2…远用部;3…光学部;4…周边部;5…多焦点隐形眼镜。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