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画幅相机镜头组件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46217阅读:496来源:国知局
一种中画幅相机镜头组件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相机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中画幅相机镜头组件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中画幅是指介于36*24mm的小画幅与4*5英寸的大画幅之间的成像尺寸,在相机的使用过程中,往往会根据需要将中画幅相机镜头转接固定于普通相机或者大画幅相机上。目前,市场上现有的中画幅相机镜头组件的固定方式,主要以多个螺丝固定方式和扳机固定方式为主;其中,采用扳机固定方式时,镜头组件在扳机固定后很容易出现镜头组件晃动或下坠的现象,从而不但极易导致光轴与胶平面不垂直,进而影响拍照效果,而且在操作相机的过程中很容易因碰到扳机而致使镜头组件滑落,造成镜头组件损坏;而采用螺丝紧固方式时,螺丝在共振的情况下会松脱,而且镜头组件的转接固定操作极为繁琐,同时螺丝也会占用相机有限的体积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画幅相机镜头组件固定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中画幅相机镜头组件固定装置,它包括中画幅镜头组件和相机机身前板,所述相机机身前板上开设有一镂空窗口,所述相机机身前板的前壁面上设置有至少一个位于镂空窗口的边沿侧的固定卡扣,所述相机机身前板内设置有一位于镂空窗口的边沿侧的行程容置腔,所述相机机身前板的前壁板上且位于行程容置腔的轮廓区域内开设有至少一个与行程容置腔相连通并邻近镂空窗口分布的限位滑口,所述行程容置腔内装设有一移动基板,所述移动基板的前壁面上设置有穿过限位滑口后外露于相机机身前板的前壁面并与固定卡扣以镂空窗口的中轴界面为界呈相对分布的移动卡扣,所述行程容置腔内还装设有至少一根通过移动基板来带动移动卡扣在限位滑口内相对于固定卡扣作靠近运动的闭锁弹簧;

所述固定卡扣和移动卡扣分别压合于中画幅镜头组件的边沿处的前壁面以将中画幅镜头组件叠置于相机机身前板的前壁面上并使中画幅镜头组件与镂空窗口相对中。

优选地,所述相机机身前板的后壁面上开设有一行程容置槽,所述相机机身前板的后壁面上还装设有一盖合行程容置槽的槽口以形成行程容置腔的封装盖板,所述闭锁弹簧夹持于行程容置槽的槽壁与移动基板的侧壁之间并沿平行于限位滑口的长度方向分布。

优选地,所述行程容置槽的槽面上开设有至少一条与闭锁弹簧一一对应的第一弹簧槽,所述移动基板的前壁面上且与每条第一弹簧槽相对位的位置均开设有一盖合第一弹簧槽的第二弹簧槽,所述闭锁弹簧置于由第一弹簧槽与对应的第二弹簧槽围合成型的空间内,且所述闭锁弹簧的一端与第一弹簧槽的槽壁相抵、另一端与第二弹簧槽的槽壁相抵。

优选地,所述闭锁弹簧至少为两根,且所述闭锁弹簧相互间沿限位滑口的宽度方向呈并行分布。

优选地,所述移动卡扣至少为两个,且所述移动卡扣相互间沿限位滑口的宽度方向呈并行分布。

优选地,所述相机机身前板的前壁面上还开设有围绕镂空窗口分布的基准槽面,所述中画幅镜头组件的轮廓边沿搭接于基准槽面上;所述固定卡扣位于基准槽面的边沿处,且所述固定卡扣的末端悬空地置于基准槽面的前方。

优选地,它还包括一基板定位机构,所述相机机身前板的前壁板上且位于行程容置腔的轮廓区域内开设有至少一个沿平行于限位滑口的长度方向分布的调节条孔,所述基板定位机构包括一贯穿于调节条孔分布且后端与移动基板相连的调节螺柱以及一套接于调节螺柱的前端部上并与相机机身前板的前壁面相抵的定位锁紧螺母。

优选地,所述调节螺柱上还套接有一缓冲垫片,所述缓冲垫片夹持于定位锁紧螺母与相机机身前板的前壁面之间。

由于采用了上述方案,本发明可以利用杠杆原理将中画幅镜头组件以横装的方式进行方便快捷地装配于相机机身前板上,同时利用闭锁弹簧的弹性使移动卡扣始终配合固定卡扣将中画幅镜头组件进行安全稳定的固定,从而既可以规避因采用扳机固定方式而容易导致镜头组件出现晃动、下坠、脱落问题,也可避免因采用螺丝紧固方式而容易导致螺丝因共振而松脱或操作繁琐的问题;其结构简单紧凑、操作方便快捷、镜头固定安全稳固,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和市场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装配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分解示意图(一);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分解示意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中画幅相机镜头组件固定装置,它包括一主要由镜头组件(图中未示出)以及镜头固定壳101等部件组成的中画幅镜头a和一装配于相机上的相机机身前板b;在相机机身前板b上开设有一镂空窗口c,在相机机身前板b的前壁面上设置有至少一个位于镂空窗口c的边沿侧(如左侧)的固定卡扣102,在相机机身前板b内设置有一位于镂空窗口c的边沿侧(如右侧)的行程容置腔,在相机机身前板b的前壁板上且位于行程容置腔的轮廓区域内开设有至少一个与行程容置腔相连通并邻近镂空窗口c分布的限位滑口d(其整体形状可采用长条状以为相关部件提供一定的移动行程),在行程容置腔内装设有一移动基板103,在移动基板103的前壁面上设置有穿过限位滑口d后外露于相机机身前板b的前壁面并与固定卡扣102以镂空窗口c的中轴界面为界呈相对分布的移动卡扣104,在行程容置腔内还装设有至少一根通过移动基板103来带动移动卡扣104在限位滑口d内相对于固定卡扣102作靠近运动的闭锁弹簧105;固定卡扣102和移动卡扣104分别压合于中画幅镜头组件a的边沿处的前壁面(具体为镜头固定壳101的边沿)以将中画幅镜头组件a叠置于相机机身前板b的前壁面上并使中画幅镜头组件a(具体为镜头组件)与镂空窗口c相对中。

由此,通过设置的固定卡扣102和移动卡扣104可在镂空窗口c的两个对称侧形成对中画幅镜头组件a的进行固定卡合的固定位和活动位,依据整个装置的结构部件原理,在进行具体结构设置时,可将固定卡扣102和移动卡扣104分别设置于镂空窗口c的左右两侧,在对中画幅镜头组件a进行具体装配时,可首先将中画幅镜头组件a的左侧边沿卡装于由固定卡扣102与相机机身前板b在镂空窗口c的左侧边沿处所形成的结构缝隙内,利用杠杆原理对中画幅镜头组件a的右侧进行施压并同时向右推动移动卡扣104(此时,闭锁弹簧105会在移动基板103右移压力下被压缩蓄能),待中画幅镜头组件a的右侧边沿与相机机身前板b的前壁面相贴合后,松开移动卡扣104,在闭锁弹簧105的弹力释放的作用下即可使移动基板103带动移动卡扣104自动向左复位移动,从而将中画幅镜头组件a的右侧边沿牢固地压合在相机机身前板b的前壁面上,进而完成中画幅镜头组件a的转接装配固定。

基于此,本实施例的装置可以利用杠杆原理将中画幅镜头组件a以横装的方式进行方便快捷地装配,同时利用闭锁弹簧105的弹性使移动卡扣104在不受到特定方向的强力推动的情况下可以始终配合固定卡扣102将中画幅镜头组件a进行安全稳定的固定,从而既可以规避因采用扳机固定方式而容易导致镜头组件出现晃动、下坠、脱落问题,也可避免因采用螺丝紧固方式而容易导致螺丝因共振而松脱或操作繁琐的问题。

为便于对移动基板103和闭锁弹簧105进行拆装更换,在相机机身前板b的后壁面上开设有一行程容置槽e,在相机机身前板b的后壁面上还装设有一盖合行程容置槽e的槽口以形成行程容置腔的封装盖板106,闭锁弹簧105夹持于行程容置槽e的槽壁与移动基板103的侧壁之间并沿平行于限位滑口d的长度方向分布。由此,利用封装盖板106可将移动基板103和闭锁弹簧105封装于行程容置腔内,从而保证整个装置的结构紧凑性。

作为一个优选方案,在行程容置槽e的槽面上开设有至少一条与闭锁弹簧105一一对应的第一弹簧槽f,相应地,在移动基板103的前壁面上且与每条第一弹簧槽f相对位的位置均开设有一盖合第一弹簧槽f的第二弹簧槽g,闭锁弹簧105置于由第一弹簧槽f与对应的第二弹簧槽g围合成型的空间内,并且,闭锁弹簧105的一端与第一弹簧槽f的槽壁相抵、另一端与第二弹簧槽g的槽壁相抵。由此,通过第一弹簧槽f与第二弹簧槽g的配合可为闭锁弹簧105提供一个安装及伸缩空间,从而利用闭锁弹簧105与移动基板103和相机机身前板b之间的抵接关系来控制移动基板103在行程容置腔内进行移动,并最终实现移动卡扣104的移动。

为保证移动基板103移动的平稳性,本实施例的闭锁弹簧105至少为两根,并且闭锁弹簧105相互间沿限位滑口d的宽度方向呈并行分布。

作为一个优选方案,为保证对中画幅镜头组件a的压合固定的牢固性,本实施例的移动卡扣104至少为两个,并且移动卡扣104相互间沿限位滑口d的宽度方向呈并行分布。当然,本实施例的固定卡扣104也可至少为两个并最好与每个移动卡扣104一一对应。

为能够使中画幅镜头组件a能够与相机机身的基准面贴合地更为平稳,在相机机身前板b的前壁面上还开设有围绕镂空窗口c分布的基准槽面h(其可根据中画幅镜头组件a的外围轮廓的形状进行选择设置,如矩形),中画幅镜头组件a的轮廓边沿搭接于基准槽面h上;固定卡扣102位于基准槽面h的边沿处,并且,固定卡扣102的末端悬空地置于基准槽面h的前方以在两者之间形成用于供中画幅镜头组件a的边沿进行插装的结构缝隙;当然,可以理解为,本实施例的移动卡扣104在闭锁弹簧105的作用下亦可悬空于基准槽面h的前方。由此,利用基准槽面h可对中画幅镜头组件a(尤其是镜头固定壳101)进行限位并为卡扣对其边沿处的压合固定提供结构空间,从而保证镜头能够平稳地与机身的基准面相贴合。

为最大限度地优化整个装置的结构及性能,防止移动卡扣104在受到意外力的作用下脱离中画幅镜头组件a的边沿,从而造成中画幅镜头组件a滑脱或坠落,本实施例的装置还包括一基板定位机构,在相机机身前板b的前壁板上且位于行程容置腔的轮廓区域内开设有至少一个沿平行于限位滑口d的长度方向分布的调节条孔k,而基板定位机构则包括一贯穿于调节条孔k分布且后端与移动基板103相连的调节螺柱107以及一套接于调节螺柱107的前端部上并与相机机身前板b的前壁面相抵的定位锁紧螺母108。由此,在进行中画幅镜头组件a装配时,可预先将闭锁弹簧105受力压缩(即:使移动卡扣104在移动基板103的带动下移动至限位滑口d的外端(即:远离于固定卡扣103的一端))并通过旋拧定位锁紧螺母108使移动基板103被定位,然后将中画幅镜头组件a的边沿插合于固定卡扣102与相机机身前板b之间的结构缝隙内后使其与相机机身前板b的前壁面相贴合,随后,反向旋拧定位锁紧螺母108后使移动基板103在闭锁弹簧105的弹力释放作用下带动移动卡扣104朝固定卡扣102所在的方向进行移动并压合相机机身前板b的边沿,最后再次旋拧定位锁紧螺母108使移动基板103在此位置向后移动的过程中带动移动卡扣102牢固地压合相机机身前板b的边沿,从而最终完成对移动卡扣104或移动基板103的锁紧定位。

为避免定位锁紧螺母108与相机机身前板b之间因直接进行接触而造成部件磨损或滑丝等问题,在调节螺柱107上还套接有一缓冲垫片109,缓冲垫片109夹持于定位锁紧螺母108与相机机身前板b的前壁面之间。

另外,提高部件之间的结构紧凑性以及装置整体的性能品质,可依以下材料制作成型相关组成部件,如相机机身前板b、固定卡扣102和定位锁紧螺母108均由铝合金制作而成,闭锁弹簧105采用锰钢材质的弹簧丝,调节螺柱107由不锈钢材料制作而成,缓冲垫片109采用pom垫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