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附设备及贴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553453阅读:521来源:国知局
贴附设备及贴附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显示产品制作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贴附设备及贴附方法。



背景技术:

在平板显示(包括液晶显示)模组生产中产生的很多不良品,如由偏光片贴附异物、贴附气泡、偏光片压痕等造成的不良,需要进行偏光片重新贴附作业,作业步骤是先把原来在玻璃上的不良偏光片进行撕除处理。然后投入polθttθch(偏光片贴附)设备进行偏光片贴附。

通过吸附的方式将偏光片吸附于载台上,由于载台吸附孔的设计并不是整个台面都有吸附孔,载台承载面上的相邻两行或两列吸附孔之间存在一定的距离,载台的承载面位于基板的上方,偏光片面向基板设置于承载面上,贴附过程中偏光片就会往基板运动方向移动,当偏光片移动到相邻吸附孔之间的空白区域时,偏光片就会脱真空,在重力作用的影响下,导致偏光片对应于所述空白区域的部分容易下垂形成贴附气泡线,此气泡线是未封闭的,使用除泡机也难以消除,只能返工,导致资材严重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贴附设备及贴附方法,解决产生贴附气泡线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贴附设备,用于将膜材贴附于基板上,包括:

第一承载台,包括用于承载及固定所述膜材的第一承载面,所述第一承载面相对于水平面倾斜设置;

第二承载台,包括用于承载及固定所述基板的第二承载面,所述第二承载面相对于水平面倾斜设置;

移动结构,用于控制所述第一承载台和所述第二承载台的中的至少一个承载台移动,使得所述第一承载台和所述第二承载台相对移动;

滚压结构,用于将所述膜材的第一起始贴附区域压于所述基板的第二起始贴附区域,且用于与所述膜材相对运动、以从所述膜材的一端滚压至另一端。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承载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倾斜夹角θ的大小为60≤θ<90度。

进一步的,所述移动结构包括平移单元,所述平移单元用于控制所述第一承载台和所述第二承载台中的至少一个移动,使得所述第一承载台和所述第二承载台相对平移。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承载台和所述第二承载台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在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第一承载面与所述第二承载面朝向同一面,在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第一承载面和所述第二承载面相向设置;

所述移动结构包括与所述第一承载台连接的翻转单元,所述翻转单元用于控制所述第一承载台翻转180度、以使得所述第一承载面和所述第二承载面由所述第一状态切换至所述第二状态。

进一步的,所述移动结构还包括预贴附单元,所述预贴附单元用于控制所述第一承载台和所述第二承载台中的一个承载台相对另一个承载台倾斜,以使得膜材的所述第一起始贴附区域与基板的所述第二起始贴附区域相接触。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承载台具有在所述第一承载台平移方向上的、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上对应于所述第一起始贴附区域,所述预贴附单元控制所述第一承载台倾斜、使得所述第一端与所述基板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二端与所述基板之间的距离。

进一步的,所述滚压结构包括:

能够旋转的滚轮;

滚轮平移单元,用于控制所述滚轮移动至与所述第一起始贴附区域相对应的位置;

滚轮升降单元,用于控制所述滚轮向靠近基板的方向移动、以将所述第一起始贴附区域压于所述第二起始贴附区域上。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贴附方法,采用上述的贴附设备进行贴附,包括:

将膜材固定于第一承载台上;

将基板固定于第二承载台上;

控制所述第一承载台和所述第二承载台的中的至少一个承载台移动,使得所述第一承载台和所述第二承载台相对移动;

滚压结构将所述膜材的第一起始贴附区域压于所述基板的起始贴附区域,且与所述膜材相对运动、以从所述膜材的一端滚压至另一端。

进一步的,控制所述第一承载台和所述第二承载台的中的至少一个承载台移动,使得所述第一承载台和所述第二承载台相对移动,包括:

将所述第一承载台或所述第二承载台翻转180度;

移动所述第一承载台或所述第二承载台,使得所述第一承载面和所述第二承载面正对。

进一步的,应用于上述的贴附设备,在移动结构的控制下,将膜材贴附于基板上,包括:

所述第一承载台或所述第二承载台倾斜,使得膜材的所述第一承载台的一端的第一起始贴附区域与基板上的第二起始贴附区域相接触;

移动滚轮到与所述第一起始贴附区域相对应的位置,并控制滚轮向靠近基板的方向移动、以将所述第一起始贴附区域压于所述第二起始贴附区域上;

所述第一承载台与所述第二承载台相对移动,滚轮与所述膜材相对移动,从所述膜材的一端滚压至另一端、以将所述膜材滚压至所述基板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用于承载及固定膜材的第一承载面相对于水平面倾斜设置,用于承载及固定基板的第二承载面相对于水平面倾斜设置,使得膜材在贴附于基板的过程中,大大减小了受到的自身的重力的影响,防止贴附气泡线的产生。

附图说明

图1表示本发明实施例中贴附设置结构示意图;

图2表示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承载面与水平面倾斜设置状态示意图;

图3表示本发明实施例中膜材贴附于基板的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特征和原理进行详细说明,所举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以此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贴附设备,用于将膜材10贴附于基板20上,包括:

第一承载台1,包括用于承载及固定所述膜材10的第一承载面,所述第一承载面相对于水平面倾斜设置;

第二承载台2,包括用于承载及固定所述基板20的第二承载面,所述第二承载面相对于水平面倾斜设置;

移动结构,用于控制所述第一承载台1和所述第二承载台2的中的至少一个承载台移动,使得所述第一承载台1和所述第二承载台2相对移动;

滚压结构3,用于将所述膜材10的第一起始贴附区域101压于所述基板20的第二起始贴附区域,且用于与所述膜材10相对运动、以从所述膜材10的一端滚压至另一端。

用于承载及固定膜材10的第一承载面与水平面倾斜设置,用于承载及固定基板20的第二承载面与水平面倾斜设置,如图1和图2所示,使得膜材10在贴附于基板20的过程中,大大减小了受到的自身的重力的影响,可防止偏光片末端下垂杜绝贴附气泡线产生。

优选的,所述第一承载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倾斜夹角θ的大小为60≤θ<90度。

如图2所示,若所述第一承载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倾斜夹角θ的末端重力为g,那么倾斜式的膜材10的受力g’=g*cosθ,当θ超过60°时,g’只有原来的1/2,甚至更小,一般情况下,膜材10贴附于基板20上的速度很快,即所述第一承载台1或所述第二承载台2移动的速度很快,约400mm/s,在膜材10的未对应于吸附孔的空白区域还未开始变形时、就已经完成贴附动作,可防止偏光片末端下垂杜绝贴附气泡线产生。

只要实现所述第一承载面与所述第二承载面均相对于水平面倾斜设置,所述第一承载面和所述第二承载面可以平行设置,所述第一承载面和所述第二承载面也可以不平行设置,本实施例优选的,所述第一承载面与所述第二承载面平行设置,在将所述第一承载面与所述第二承载面进行对位时,直接将所述第一承载台1和/或所述第二承载台2进行平移运动即可,无需再调整所述第一承载面与所述第二承载面之间的角度,简化工序,提高效率。

现有技术中,膜材10重工都是以人工作业为主(搬运、清洁等),玻璃表面的清洁方式主要为无尘布蘸取酒精进行清洁,手臂的长度决定了作业的区间,当产品尺寸较大时(65inch产品的宽度为816mm,已经超过大部分人手臂的长度),1人无法完成清洁作业,多人清洁易造成二次污染导致玻璃难以清洁干净。且膜材10尺寸太大,膜材10保护膜撕除时也是个难题,在操作面无法撕除膜材10保护膜,操作不当导致膜材10褶皱、影响使用。这些严重限制了维修成功率,造成人工和资材的大量浪费。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承载面相对于水平面倾斜设置,所述第二承载面相对于水平面倾斜设置,且倾斜后的所述第一承载面和所述第二承载面均是面向操作人员设置的,相当于操作人员直接位于产品的正面,作业时可以借助身体的上下移动来延长作业范围,扩大了清洁作业区,减少了作业难度提高清洁效果,且降低膜材10保护膜撕除的难度,避免膜材10褶皱的产生,减少资源浪费,降低成本。

在将所述膜材10贴附于所述基板20上之前,需要将所述膜材10与所述基板20进行对位,为了实现所述膜材10与所述基板20的准确对位,所述第一承载台1和所述第二承载台2上均设置有定位结构,且所述第一承载台1上的定位结构还用于在放置所述膜材10时,将所述膜材10放置于所述第一承载面上的第一预设区域,所述第二承载台2上的定位结构还用于在放置所述基板20时,将所述基板20放置于所述第二承载面上的第二预设区域。

在本实施例的另一实施方式中,为了实现将所述膜材10放置于所述第一预设区域,所述贴附设备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承载台1上的第一调节结构,所述第一调节结构用于将所述膜材10放置于所述第一承载面上后,调整所述膜材10的位置、以将所述膜材10移动至所述第一预设区域;为了实现将所述基板20放置于所述第二预设区域,所述贴附设备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承载台2上的第二调节结构,所述第二调节结构用于将所述基板20放置于所述第二承载面上后,调整所述基板20的位置、以将所述基板20移动至所述第二预设区域。

所述移动结构的具体结构形式可以有多种,只要实现控制所述第一承载台1和所述第二承载台2中的至少一个移动即可,本实施例中,所述移动结构包括平移单元,所述平移单元用于控制所述第一承载台1和所述第二承载台2中的至少一个移动,使得所述第一承载台1和所述第二承载台2相对平移。

所述第一承载台1和所述第二承载台2的具体的可移动的方式可以有多种,只要实现所述第一承载台1和所述第二承载台2的移动即可,本实施例中,所述平移单元还包括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所述第一承载台1可移动的设置于所述第一导轨上,所述第二承载台2可移动的设置于所述第二导轨上,但并不以此为限。

本实施例中,贴附设备包括一基台100,所述基台100上设置有所述第一导轨和所述第二导轨,所述第一承载台可移动的设置于所述第一导轨上,所述第二承载台可移动的设置于所述第二导轨上。

在将所述膜材10贴附于所述基板20上之前,需要将所述膜材10与所述基板20进行对位,为了实现对位精确性,所述移动结构还包括控制所述第一承载台1和/或所述第二承载台2的移动速率的速率控制单元,速率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所述第一承载台1和/或所述第二承载台2以预设速率匀速或加速移动到预设位置,然后控制所述第一承载台1和/或所述第二承载台2减速运动,以有效的保证承载于所述第一承载面的所述膜材10和承载于所述第二承载面的所述基板20的对位的精确性。

未放置膜材10的所述第一承载面和未放置基板20所述第二承载面可以相向设置,也可以朝向同一面,即位于初始状态的所述第一承载面与所述第二承载面可以相向设置,或者朝向同一面,在所述第一承载面和所述第二承载面相向设置的情况下,直接通过所述移动结构控制所述第一承载台1和所述第二承载台2中的一个平移运动,使得所述第一承载面和所述第二承载面正对,即可进行下一步的贴附工序。但是,位于初始状态的所述第一承载面与所述第二承载面相向设置,不利于所述膜材10和所述基板20的放置,所以,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承载台1和所述第二承载台2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在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第一承载面与所述第二承载面朝向同一面,在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第一承载面和所述第二承载面相向设置;

所述移动结构包括与所述第一承载台1连接的翻转单元,所述翻转单元用于控制所述第一承载台1翻转180度、以使得所述第一承载面和所述第二承载面由所述第一状态切换至所述第二状态。

本实施例中,所述移动结构还包括预贴附单元,所述预贴附单元用于控制所述第一承载台1和所述第二承载台2中的一个承载台相对另一个承载台倾斜,以使得膜材10的所述第一起始贴附区域101与基板20的所述第二起始贴附区域201相接触。

实际使用中,在所述第一承载面与所述第二承载面相向设置后,所述第一承载面与所述第二承载面之间的间隙很小(如果在所述第一承载台1翻转180度后,所述第一承载面与所述第二承载面之间的间隙大于预设范围,则需要控制所述第一承载台1和所述第二承载台2中的一个承载台向靠近另一个承载台的方向移动,以使得所述第一承载面与所述第二承载面之间的间隙位于所述预设范围内),所述第一承载台1和所述第二承载台2中的一个承载台相对另一个承载台倾斜的角度很小,即可实现所述第一起始贴附区域101与所述第二起始贴附区域201相接触。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承载台1具有在所述第一承载台1平移方向上的、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上对应于所述第一起始贴附区域101,所述预贴附单元控制所述第一承载台1倾斜、使得所述第一端与所述基板20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二端与所述基板20之间的距离。

所述滚压结构3的具体结构形式可以有多种,只要实现滚压以将所述膜材10与所述基板20之间的贴附即可,本实施例中,所述滚压结构3包括:

能够旋转的滚轮;

滚轮平移单元,用于控制所述滚轮移动至与所述第一起始贴附区域101相对应的位置;

滚轮升降单元,用于控制所述滚轮向靠近基板20的方向移动、以将所述第一起始贴附区域101压于所述第二起始贴附区域201上。

如图3所示,在所述第一起始贴附区域101和所述第二起始贴附区域201相接触后,所述滚轮平移单元控制所述滚轮移动至与所述第一起始贴附区域101相对应的位置,然后,所述滚轮升降单元控制所述滚轮向靠近所述基板20的方向移动、以将所述第一起始贴附区域101压于所述第二起始贴附区域201上。

所述移动结构的所述平移单元控制所述第一承载台1和所述第二承载台2中的一个承载台相对另一个承载台平移,所述膜材10随着所述第一承载台1或所述第二承载台2的移动而贴附于所述基板20上,在贴附过程中,所述滚轮相对所述膜材10旋转,并从所述膜材10的一端移动至另一端,以将所述膜材10压于所述基板20上。

本实施例中,所述滚压结构3设置于所述基台100上。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贴附方法,采用上述的贴附设备进行贴附,包括:

将膜材10固定于第一承载台1上;

将基板20固定于第二承载台2上;

控制所述第一承载台1和所述第二承载台2的中的至少一个承载台移动,使得所述第一承载台1和所述第二承载台2相对移动;

滚压结构3将所述膜材10的第一起始贴附区域101压于所述基板20的起始贴附区域,且与所述膜材10相对运动、以从所述膜材10的一端滚压至另一端。

本实施例中,将所述膜材10固定于所述第一承载台1上,具体包括:

将所述膜材10放置于所述第一承载台1上,然后调整所述膜材10的位置,将所述膜材10移动至所述第一承载面的预设区域。

或者,根据定位结构的定位信息将所述膜材10放置于所述第一承载面的预设区域。

本实施例中,将所述基板20固定于所述第二承载台2上,具体包括:

将所述基板20放置于所述第二承载台2上,然后调整所述基板20的位置,将所述基板20移动至所述第二承载面的第一预设区域。

或者根据所述第二承载台2上的定位结构的定位信息,将所述基板20放置于所述第二承载面上的第二预设区域。

本实施例中,在控制所述第一承载台1或者所述第二承载台2移动之前,需要将所述膜材10上的保护膜撕除。

本实施例中,控制所述第一承载台1和所述第二承载台2的中的至少一个承载台移动,使得所述第一承载台1和所述第二承载台2相对移动,包括:

将所述第一承载台1或所述第二承载台2翻转180度;

移动所述第一承载台1或所述第二承载台2,使得所述第一承载面和所述第二承载面正对。

本实施例中,应用于上述的贴附设备,在移动结构的控制下,将膜材10贴附于基板20上,包括:

所述第一承载台1或所述第二承载台2倾斜,使得膜材10的所述第一承载台1的一端的第一起始贴附区域101与基板20上的第二起始贴附区域201相接触;

移动滚轮到与所述第一起始贴附区域101相对应的位置,并控制滚轮向靠近基板20的方向移动、以将所述第一起始贴附区域101压于所述第二起始贴附区域201上;

所述第一承载台1与所述第二承载台2相对移动,滚轮与所述膜材10相对移动,从所述膜材10的一端滚压至另一端、以将所述膜材10滚压至所述基板20上。

以上所述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