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盒以及处理盒的装机方法和取出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142443发布日期:2018-08-10 20:03阅读:15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电子照相成像打印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可拆卸地安装在成像装置上的处理盒以及该处理盒的装机方法和取出方法。



背景技术:

成像装置是一种利用电子照相原理把图像形成于打印介质如纸张上的设备,包括复印机、打印机、传真机、一体机等,通常包括主机及可拆卸地安装于主机内的处理盒。其中,处理盒上设置有旋转元件和接收打印机等主机提供的旋转驱动力的旋转力传递组件,旋转元件至少包括显影元件、感光鼓、充电元件中的一种,处理盒安装至主机之后,旋转力传递组件与主机的驱动机构配合并接收驱动机构提供的旋转力,进而带动旋转元件转动。

公布号为cn102067042a的中国专利文献中公布了一种处理盒,其旋转力传递组件采用圆球式万向节。这种圆球式万向节容易从齿轮中脱出,或者偏离方向,特别是在运输过程中,这种现象更易出现,此外,圆球式万向节结构比较难与主机的驱动机构啮合,从而造成圆球式万向节的传输功能丧失或工作不稳定。为了使圆球式万向节能够与主机的驱动机构配合,通常需要设置扭簧及限位件来对其进行定位,这便增加了零部件的数量,使处理盒的结构复杂化。

另外,公布号为cn103376696a的中国专利文献中公布了一种处理盒,其旋转力传递组件具有伸缩功能,包括驱动杆和齿轮组件,驱动杆相对于齿轮组件的轴向往复移动,该旋转力传递组件在安装和拆卸处理盒时易与打印机内的传动杆卡死,导致处理盒的驱动杆和打印机的传动杆损坏,使处理盒无法正常工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落机平稳,保证处理盒的驱动力传递组件与成像装置的驱动轴准确联接,同时驱动力传递组件与驱动轴易于脱离的处理盒。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上述处理盒的装机方法。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是提供一种上述处理盒的取出方法。

为实现上述主要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处理盒,包括盒体、辊和驱动力传递组件,辊可旋转地支撑在盒体的第一端壁和第二端壁上,驱动力传递组件位于盒体第一端壁侧并与辊驱动连接,驱动力传递组件用于接收驱动力;处理盒还包括驱动机构,驱动机构设置在盒体的第二端壁上,驱动机构驱动盒体沿着盒体的长度方向移动;驱动机构包括弹性件和弹力释放构件,弹力释放构件安装在弹性件上并压缩弹性件,弹性件的弹性恢复力的方向平行于盒体的长度方向。

一个优选的方案是,弹性件为弹簧或由弹性材料制作而成的部件。

一个优选的方案是,弹力释放构件包括固定块以及连接在固定块上的牵引件,固定块固定在弹性件上远离盒体的一端,牵引件从弹性件内部穿过。

一个优选的方案是,驱动机构位于盒体上宽度方向的中间处。

一个优选的方案是,处理盒还包括芯片座,芯片座安装在盒体上并可沿着盒体的长度方向移动。

一个优选的方案是,驱动力传递组件包括齿轮座和驱动力接收件,齿轮座设置在辊的一轴向端上,驱动力接收件与辊同轴设置,驱动力接收件固定在齿轮座上,齿轮座在其外壁设置有第一齿轮部,处理盒在盒体第一端壁的外壁上设置有触控装置,触控装置带动第一齿轮部转动。

一个优选的方案是,触控装置包括固定轴和套装在固定轴的齿轮件,固定轴安装在盒体上,齿轮件沿周向设置有第二齿轮部和操作部,第二齿轮部和操作部沿齿轮件轴向布置,第二齿轮部与第一齿轮部连接。

为实现上述另一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处理盒的装机方法,处理盒为上述处理盒,处理盒可拆卸地安装在成像装置中,成像装置内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第一侧壁上设置有驱动轴;装机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弹力释放构件压缩弹性件,弹性件处于受压状态;

将处理盒安装到成像装置内;

弹力释放构件释放弹性件,弹性件的一端抵接成像装置的第二侧壁,弹性件的另一端抵接处理盒的第二端壁,弹性件在弹性恢复力的作用下向靠近驱动轴侧推送处理盒至驱动力传递组件与驱动轴接合。

一个优选的方案是,弹性件为弹簧或由弹性材料制作而成的部件,弹力释放构件为绳子或柔性带。

为实现上述再一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处理盒的取出方法,处理盒可拆卸地安装在成像装置中,成像装置内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第一侧壁上设置有驱动轴,处理盒包括盒体、辊和驱动力传递组件,辊可旋转地支撑在盒体的第一端壁和第二端壁上,驱动力传递组件位于盒体第一端壁侧并与辊驱动连接,驱动力传递组件用于与驱动轴接合并接收驱动力;处理盒还包括驱动机构,驱动机构设置在盒体的第二端壁上,驱动机构驱动盒体沿着盒体的长度方向移动;驱动机构包括弹性件和弹力释放构件,弹力释放构件安装在弹性件上,弹性件的弹性恢复力的方向平行于盒体的长度方向,弹性件的一端抵接成像装置的第二侧壁,弹性件的另一端抵接处理盒的第二端壁;

取出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弹力释放构件向弹性件施加作用力,弹性件在弹力释放构件力的作用下收缩并带动处理盒向远离驱动轴一侧移动;

驱动力传递组件与驱动轴分离;

将处理盒从成像装置取出。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弹性件和弹力释放构件的配合,实现处理盒在成像装置内的平移,进而实现处理盒上驱动力传递组件与打印机中驱动轴的联接和分离。具有该驱动机构的处理盒结构简单、落机平稳,而且能够保证处理盒的驱动力传递组件与成像装置的驱动轴的准确联接,同时驱动力传递组件与驱动轴易于脱离。另外,如果遇到驱动力接收件与打印机的驱动轴卡死的问题,通过触控装置带动齿轮部转动,继而使得齿轮座的从动部带动驱动部,从而实现通过触控装置带动驱动力接收件的转动,在驱动力接收件转动一定角度后,驱动力接收件与打印机的驱动轴相互分离,因此处理盒装机和取出过程中遇上卡死等问题时均可通过触控装置调节驱动力接收件上凸爪的位置,使得处理盒能够顺利方便地安装到打印机中或顺畅地从打印机中取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处理盒第一实施例中驱动力传递组件与驱动轴分离时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处理盒第一实施例中驱动力传递组件与驱动轴接合时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处理盒第一实施例中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处理盒第一实施例中驱动力传递组件和驱动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处理盒第二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6是本发明处理盒第二实施例去除齿轮保护盖后的结构图。

图7是本发明处理盒第二实施例中齿轮件的结构图。

图8是本发明处理盒第二实施例中驱动力传递组件和驱动轴接合时在第一状态下的第一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处理盒第二实施例中驱动力传递组件和驱动轴接合时在第一状态下的第二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处理盒第二实施例中驱动力传递组件和驱动轴接合时在第二状态下的第一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处理盒第二实施例中驱动力传递组件和驱动轴接合时在第二状态下的第二示意图。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处理盒以及处理盒的装机方法和取出方法第一实施例

参见图1和图2,本实施例的处理盒11可拆卸地安装在成像装置中,本实施例中成像装置为打印机,打印机内具有第一侧壁101、第二侧壁102和顶壁,第一侧壁101和第二侧壁102相对设置,顶壁位于第一侧壁101和第二侧壁102之间,顶壁上设置有电连接机构,电连接机构上设置有打印机电触点104,第一侧壁101上设置有驱动轴103,驱动轴103向外传输驱动力。

处理盒11包括盒体12、感光鼓、显影辊、芯片座13、驱动机构以及驱动力传递组件,芯片座13安装在盒体12的外壁上并可沿着盒体12的长度方向移动,芯片座13上安装有芯片,芯片上具有盒体电触点。感光鼓和显影辊均可旋转地支撑在盒体12的第一端壁和第二端壁上,并且驱动力传递组件安装在感光鼓上靠近盒体12第一端壁的轴向端处,驱动力传递组件用于与驱动轴103接合并接收驱动力。驱动机构设置在盒体12的第二端壁上,并且驱动机构位于盒体12上宽度方向的中间处。驱动机构能够驱动盒体12沿着盒体12的长度方向移动。

参见图1至图3,驱动机构包括弹性件141和弹力释放构件,弹力释放构件安装在弹性件141上,弹性件141固定在盒体12的第二端壁上,弹力释放构件包括固定块142以及连接在固定块142上的牵引件143,固定块142固定在弹性件141上远离盒体12的一端,牵引件143从弹性件141内部穿过。处理盒11装机前,拉紧牵引件143,固定块142压缩弹性件141,使弹性件141处于受压状态。弹性件141的弹性恢复力的方向平行于盒体12的长度方向。可选地,弹性件141为弹簧或由弹性材料制作而成的部件等;牵引件143为绳子或柔性带等具有牵拉作用的部件。本实施例中弹性件141为弹簧,牵引件143为绳子,固定块142上设置有弹簧固定柱,弹簧固定柱插入弹簧内,弹簧固定柱上沿其径向开设有通孔,绳子从通孔中穿过并从弹簧上靠近盒体一端穿出。

当拉紧绳子后,绳子的两端收紧并打结固定,使弹性件141保持受压状态。另外,也可以在牵引件143上设置紧固件,当拉紧牵引件143后通过紧固件固定,使弹性件141保持受压状态。

驱动力传递组件包括驱动力传递件17和齿轮座18,齿轮座18设置在感光鼓的一轴向端上,且驱动力接收件17与感光鼓同轴设置,驱动力接收件17固定在齿轮座18的上,齿轮座18在其外壁设置有齿轮部174。驱动力传递件17的端部具有凸爪176,驱动轴103上相对于驱动轴103的轴线对称设置有两个驱动柱1031,凸爪176上与驱动柱1031接触的接触面平行于驱动力传递件17的轴线,因此,在将处理盒11从打印机中取出时,驱动柱1031不会与凸爪176产生干涉,处理盒11能够从打印机中顺畅取出。

参见图1至图4,装机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首先,牵引件143处于拉紧并固定的状态,固定块142压缩弹性件141,弹性件141处于受压状态,如图1所示。

接着,将处理盒11安装到打印机内,打印机电触点104与盒体电触点接触实现电连接。

接着,松开牵引件143,弹力释放构件释放弹性件141,弹性件141一端的固定块142抵接在打印机的第二侧壁102上,弹性件141的另一端抵接在盒体12的第二端壁上,弹性件141在弹性恢复力的作用下向靠近驱动轴103侧推送处理盒11至驱动力传递组件与驱动轴103接合,处理盒11运动方向为图1中箭头a向,完成处理盒11的装机,处理盒11装机后的状态如图2所示。在盒体12移动过程中,芯片座13与打印机相对固定,并且芯片座13相对于盒体12沿着盒体12的长度方向向远离驱动轴103一侧移动,实现打印机电触点104始终与盒体电触点电接触。

参见图1至图4,取出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首先,拉紧并固定牵引件143,弹性件141在弹力释放构件力的作用下收缩并带动处理盒11向远离驱动轴103一侧移动,处理盒11运动方向为图4中箭头a’向。

接着,驱动力传递件17与驱动轴103分离。在盒体12移动过程中,芯片座13与打印机相对固定,并且芯片座13相对于盒体12沿着盒体12的长度方向向靠近驱动轴103一侧移动,实现打印机电触点104始终与盒体电触点接触。

最后,将处理盒11从打印机取出。

处理盒以及处理盒的装机方法和取出方法第二实施例

作为本发明处理盒第二实施例的说明,以下仅对与上述处理盒第一实施例的不同之处予以说明。

参见图5至图9,驱动力传递件7的凸爪76的端部背向驱动力传递件7旋转的方向弯曲,驱动轴103向驱动力传递件7施加旋转作用力时,凸爪76与驱动柱1031的外周壁抵接,稍微弯曲的凸爪76从一侧包裹驱动柱1031的一部分,该凸爪76能够防止驱动力传递件7与驱动轴103脱离,以提高驱动力传递件7与驱动轴103间接合的稳定性。但是,凸爪76的端部弯曲会造成凸爪76与驱动柱1031卡死,从而会出现处理盒1从打印机中取出困难或者难以取出的问题。为解决问题,本实施例中处理盒1上设置了触控装置6。

参见图5,盒体2的第一端壁上设置有齿轮保护盖53,齿轮保护盖53内安装有齿轮传动系统,驱动力传递组件接收外部的驱动力并向齿轮保护盖53内的齿轮传动系统传递驱动力。盒体2的第一端壁的外壁上还安装有触控装置6,触控装置6设置在齿轮保护盖53内,且触控装置6的一部分外露在齿轮保护盖53外,以便于使用人对触控装置6进行操控。

参照图6,图6是处理盒1去除齿轮保护盖53后的结构图。设置在齿轮保护盖53内的齿轮传动系统包括显影辊齿轮54、送粉辊齿轮55、齿轮56、齿轮57和搅拌架齿轮58,显影辊齿轮54设置在显影辊的端部,送粉辊齿轮55设置在送粉辊的端部,搅拌架齿轮58设置在搅拌架的端部。显影辊齿轮54与齿轮部74相互啮合连接,显影辊齿轮54、送粉辊齿轮55、齿轮56、齿轮57和搅拌架齿轮58相互之间通过啮合连接。触控装置6包括安装固定在盒体2第一端壁外壁上的固定轴61和套装在固定轴61上的齿轮件62。

图7是齿轮件62的结构图,齿轮件62为变速齿轮,齿轮件62沿轴向贯穿地形成有安装孔64,并沿着齿轮件62的周向设置有操作部63和齿轮部65,操作部63和齿轮部65沿着齿轮件62轴向布置,操作部63为沿齿轮件62径向延伸形成的多个凸台,且多个凸台沿周向均匀地布置。优选地,齿轮部65为斜齿轮。齿轮件62通过安装孔64套装在固定轴61上并将操作部63的一部分外露在齿轮保护盖53外,齿轮件62可绕固定轴61旋转,并且齿轮部65与送粉辊齿轮58连接。

参照图8和图9,图8和图9是取出处理盒时处理盒发生卡死状态下的第一示意图和第二示意图。由于凸爪76与驱动柱1031邻接,弹性件将处理盒1沿着a’向牵拉时,驱动柱1031的位置限制了凸爪76在牵拉方向a’的方向的移动,导致沿方向a’无法将驱动力传递件7与驱动轴103分离,继而导致发生处理盒1卡死现象。

参照图10和图11并结合图6,图10和图11是对触控装置6调节后凸爪76与驱动柱1031分离状态下的第一示意图和第二示意图。通过调节触控装置6,即对操作部63进行拨动,使得齿轮件62发生转动,由于齿轮件62的齿轮部65依次通过齿轮58、齿轮57、齿轮56、齿轮55和齿轮54连接到驱动力传递组件的齿轮部74,齿轮件62将带动齿轮部74顺时针旋转,由于驱动力传递件7与齿轮座固定连接,所以齿轮部74顺时针旋转将带动驱动力接收件7顺时针旋转,最后使得凸爪76顺时针转动一定的角度。由于驱动柱1031是固定的,所以凸爪76和驱动柱1031之间在抽出方向x上形成距离l1。

由于凸爪76和驱动柱1031之间在抽出方向x形成距离l1,所以弹性件在将处理盒1沿着a’向牵拉时,驱动柱1031的位置不会对凸爪76在牵拉方向a’上移动产生干涉,驱动力传递组件能够完全脱离驱动轴,从而解决了凸爪76与驱动柱1031邻接时发生卡死的情况,使得处理盒能够顺利方便地从打印机中取出。装机过程亦然。

装机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首先,拉紧牵引件,固定块压缩弹性件,弹性件处于受压状态。

接着,将处理盒1安装到打印机内,打印机电触点104与盒体电触点接触实现电连接。

接着,松开牵引件,弹力释放构件释放弹性件,弹性件的一端的固定块抵接打印机的第二侧壁102上,弹性件的另一端抵接在盒体2的第二端壁上,弹性件在弹性恢复力的作用下向靠近驱动轴103侧推送处理盒1至驱动力传递组件与驱动轴103接合,完成处理盒1的装机。在盒体2移动过程中,芯片座3与打印机相对固定,并且芯片座3相对于盒体2沿着盒体2的长度方向向远离驱动轴103一侧移动,实现打印机电触点104始终与盒体电触点电接触。

最后,如果出现驱动力传递件7的凸爪76与驱动柱1031卡死的情况,则对操作部63进行拨动,使得齿轮件62发生转动,并通过齿轮传动系统传递驱动力,使得凸爪76转动一定角度,从而使驱动力传递件7与打印机的驱动轴103接合,完成处理盒1的装机。

取出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首先,拉紧牵引件,弹性件在弹力释放构件力的作用下收缩并带动处理盒1向远离驱动轴103一侧移动。

接着,驱动力传递组件与驱动轴103分离。在盒体2移动过程中,芯片座3与打印机相对固定,并且芯片座3相对于盒体2沿着盒体2的长度方向向靠近驱动轴103一侧移动,实现打印机电触点104始终与盒体电触点接触。

最后,将处理盒1从打印机取出。如果出现驱动力传递件7的凸爪76与驱动柱1031卡死的情况,则对操作部63进行拨动,使得齿轮件62发生转动,并通过齿轮传动系统传递驱动力,使得凸爪76转动一定角度,从而使驱动力传递件7与打印机的驱动轴103分离,使得处理盒1从打印机中顺畅地取出。

此外,驱动力传递组件也可以通过齿轮安装在盒体的端壁上,并且齿轮与感光鼓轴向端的齿轮部驱动连接。上述方案也能实现本发明的目的。

由上可见,通过弹性件和弹力释放构件的配合,实现处理盒在打印机内的平移,进而实现处理盒上驱动力传递组件与打印机中驱动轴的联接和分离。通过触控装置带动驱动力接收件的转动,在驱动力接收件转动一定角度后,两个凸爪则与驱动轴的驱动柱相互分离,在对处理盒沿着抽出方向抽取时,由于凸爪和驱动柱之间存在距离,所以能够使驱动力接收件相对于驱动轴发生相对滑动,并使得驱动轴位于驱动力接收件的引导部上,继而驱动力接收件向容纳器回缩,从而驱动力接收件能够顺利地与驱动轴完成分离,即实现处理盒顺利方便地从打印机中抽出,而安装时遇上卡死等问题亦可通过触控装置调节驱动力接收件的位置,使得处理盒能够顺利方便地安装到打印机中。具有驱动机构的处理盒结构简单、落机平稳,而且能够保证处理盒的驱动力传递组件与打印机的驱动轴的准确联接,同时驱动力传递组件与驱动轴易于脱离。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变化和更改,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